管理心理学__第七章_群体心理与行为规范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在一起工作的人所组成的群体。
• 非正式群体
不是由组织确定、没有正式结构,以个人 之间的情感、爱好或共同兴趣为基础而 构成的群体。
利益型群体:为了实现一个共同关心的目 标而组成的群体。
友谊型群体:基于成员的共同特点而形成 的群体。
(4)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也叫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这种群体的 标准、目标和规范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成为 人们要努力达到的标准。个人把自己的行为与这 种群体的标准进行对照,如果不符合这些标准, 就改正自己的行为。
体较为有效。 (3)如果一个工作群体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则同质群体较好。
• 在下述情况下,异质结构的群体会达到最高的 工作效率:
(1)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异质结构为好。
(2)当做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 质结构为好。
(3) 凡需要有创造性的工作,异质结构较为有 利。
第七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
• 群体对个体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 视频
第一节 群体的基本问题
一、群体概述
1、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 群体的定义
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 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 群体的特征
• 群体成员之间有经常的频繁的相互作用; • 群体成员都认为他们是本群体中的一员; • 群体成员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 群体有成员有共同遵守的规范; • 群体的存在是为了应付外界环境的挑战。
3、个人加入群体的动机
• 安全需要 • 地位需要 职位优越感 • 自尊需要 • 情感需要 信息交流、情感倾诉 • 权力需要 • 实现目标的需要 1+1>2
4、群体发展的阶段
群体发展的5 阶段模型
形成阶段
震荡阶段
规范化阶段
结束阶段
执行任务阶段
(1)形成阶段。 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明确
群体成员各自摸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 为规范。
2、群体的分类
(1)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 假设群体或统计群体: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
的需要而划分出来的群体。 • 实际群体:
指实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成员之间有 实际的直接或间接联系。
(2)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 小型群体 (小组、寝室) 凡是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间的、
面对面的接触和联系的群体,就是小型群体。 • 大型群体(阶级、政党)
(2)群体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
群体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一些学者研 究了不适当的扩大群体规模可能产生的问题:
•
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资源的总量也
增加,但这些资源不一都是有用的资源,如群
体间的不同点也增多,因而成员各自的特长难
以发挥。
•
成员参加活动的和得到奖励的机会减少。
•
需要做大量的组织工作,以协调成员的活
• 群体规模与缺勤率的关系
国外对蓝领工人的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缺勤率呈正相关, 但在白领管理人员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 群体规模与离职率的关系
国外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离职率呈正比。
确定群体规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应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确定群体人数的下限,这个 下限应保证能一般地完成工作任务。
群体结构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同质指群体成员在能力、性格、年龄、知识 等各方面都比较接近;
异质指在上述各方面都迥然不同。 你希望你的团队是同质结构还是异质结构?
结构同质性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 在下述情况下,同质性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 效率:
(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复杂的知识和技能; (2)当完成一项工作需大家密切配合时,同质群
动。
•
群体成员之间的冲突也会增多。
•
成员之间彼此了解的程度就会越低。
群体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图示
人均效率
n
群体规模与人均效率之间的关系
人数
(3)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缺勤率与离职率的关系
•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群体的规模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 每个人受到关注及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个人的归属感、 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降低等因素使员工的满意度降低。
指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方式(通过群 体的目标、各层组织机构等)联系在一起的群 体。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 正式群体 • 正式确立有确定的组织结构、职责分配、
明确目的、统一规范的群体。 (1)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结构规定,由直
接向某个主管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 (2)任务型群体:指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
被群体成员完全接受
群体成员的注意力已从试图相互认识和理 解转移到完成手头的任务。
(5)终止阶段。任务已经完成,面临解散。
群体发展的间断—平衡模型
工作绩效
高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变革与飞跃
低 开始时间
中间时间
结束时间 高
群体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容易发生冲突,群体着手界定任务、确定目
标。群体运行处于一个平衡阶段 第二阶段:群体发展到中期时,群体成员感到时间的压力
逐步建立起人际关系、确立领导核心
(2)震荡阶段。 群体成员存在高度的冲突,
群体成员对群体施加给他们的约束予 以抵制
对于谁可以控制这个群体,还存在 争议。
(3)规范化阶段。 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 对群体活动的责任感加强了 群体开始显出一定的凝聚力。
(4)执行任务阶段。 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并已
和任务目标的紧迫,意识到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改变 原有方式,面临一场危机。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 转变会激起群体的重大变革。 转变之后,群体的活动又以惯性进行;直到群体召开最后 一次会议,活动速度明显加快。
二、群体特征
1、群体的规模
(1)群体规模的上限与下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小群体的最佳人数为2—7人。 有些学者认为,小群体的下限应为3人;多数学者认为, 小群体的上限以7人为最佳,但也有人主张20、30甚至 40人。
(2)应确定群体规模的最适当人数,这个人数能保证群 体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程度。
(3)群体规模的上限应确定在这样的人数上,如果超过 了这个人数,群体的工作效率会急剧下降。
2、 群体的结构
• 群体结构的概念和意义 群体结构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 群体成员的结构可分为不同的方面,如年龄结构、 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以及观点、 信念结构等。 研究群体结构对于建立合理的领导群体及其他高 效的工作群体,提高群体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群体成员的协调配合
• 非正式群体
不是由组织确定、没有正式结构,以个人 之间的情感、爱好或共同兴趣为基础而 构成的群体。
利益型群体:为了实现一个共同关心的目 标而组成的群体。
友谊型群体:基于成员的共同特点而形成 的群体。
(4)参照群体 参照群体也叫标准群体或榜样群体。这种群体的 标准、目标和规范会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成为 人们要努力达到的标准。个人把自己的行为与这 种群体的标准进行对照,如果不符合这些标准, 就改正自己的行为。
体较为有效。 (3)如果一个工作群体成员从事连锁性的工作,
如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人,则同质群体较好。
• 在下述情况下,异质结构的群体会达到最高的 工作效率:
(1)完成复杂的工作,以异质结构为好。
(2)当做出决策太快可能产生不利后果时,异 质结构为好。
(3) 凡需要有创造性的工作,异质结构较为有 利。
第七章 群体心理与管理
• 群体对个体的行为有什么影响? • 视频
第一节 群体的基本问题
一、群体概述
1、群体的定义与分类 • 群体的定义
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目标,两个或两个以上 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的组合。
• 群体的特征
• 群体成员之间有经常的频繁的相互作用; • 群体成员都认为他们是本群体中的一员; • 群体成员有相对稳定的结构 • 群体有成员有共同遵守的规范; • 群体的存在是为了应付外界环境的挑战。
3、个人加入群体的动机
• 安全需要 • 地位需要 职位优越感 • 自尊需要 • 情感需要 信息交流、情感倾诉 • 权力需要 • 实现目标的需要 1+1>2
4、群体发展的阶段
群体发展的5 阶段模型
形成阶段
震荡阶段
规范化阶段
结束阶段
执行任务阶段
(1)形成阶段。 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明确
群体成员各自摸索群体可以接受的行 为规范。
2、群体的分类
(1)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
• 假设群体或统计群体: 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
的需要而划分出来的群体。 • 实际群体:
指实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成员之间有 实际的直接或间接联系。
(2)大型群体和小型群体
• 小型群体 (小组、寝室) 凡是群体成员之间有直接的、个人间的、
面对面的接触和联系的群体,就是小型群体。 • 大型群体(阶级、政党)
(2)群体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
群体的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一些学者研 究了不适当的扩大群体规模可能产生的问题:
•
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群体资源的总量也
增加,但这些资源不一都是有用的资源,如群
体间的不同点也增多,因而成员各自的特长难
以发挥。
•
成员参加活动的和得到奖励的机会减少。
•
需要做大量的组织工作,以协调成员的活
• 群体规模与缺勤率的关系
国外对蓝领工人的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缺勤率呈正相关, 但在白领管理人员的研究中没有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
• 群体规模与离职率的关系
国外研究表明,群体规模与离职率呈正比。
确定群体规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1)应根据工作任务的性质确定群体人数的下限,这个 下限应保证能一般地完成工作任务。
群体结构的同质性和异质性
同质指群体成员在能力、性格、年龄、知识 等各方面都比较接近;
异质指在上述各方面都迥然不同。 你希望你的团队是同质结构还是异质结构?
结构同质性与工作效率的关系
• 在下述情况下,同质性群体可能达到最高的工作 效率:
(1)工作比较单纯,不需复杂的知识和技能; (2)当完成一项工作需大家密切配合时,同质群
动。
•
群体成员之间的冲突也会增多。
•
成员之间彼此了解的程度就会越低。
群体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图示
人均效率
n
群体规模与人均效率之间的关系
人数
(3)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缺勤率与离职率的关系
•群体规模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群体的规模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随着群体规模的扩大, 每个人受到关注及与其他人交流的机会减少,个人的归属感、 群体对个人的吸引力降低等因素使员工的满意度降低。
指成员之间是以间接的方式(通过群 体的目标、各层组织机构等)联系在一起的群 体。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 正式群体 • 正式确立有确定的组织结构、职责分配、
明确目的、统一规范的群体。 (1)命令型群体:由组织结构规定,由直
接向某个主管人员报告工作的下属组成。 (2)任务型群体:指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
被群体成员完全接受
群体成员的注意力已从试图相互认识和理 解转移到完成手头的任务。
(5)终止阶段。任务已经完成,面临解散。
群体发展的间断—平衡模型
工作绩效
高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变革与飞跃
低 开始时间
中间时间
结束时间 高
群体发展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容易发生冲突,群体着手界定任务、确定目
标。群体运行处于一个平衡阶段 第二阶段:群体发展到中期时,群体成员感到时间的压力
逐步建立起人际关系、确立领导核心
(2)震荡阶段。 群体成员存在高度的冲突,
群体成员对群体施加给他们的约束予 以抵制
对于谁可以控制这个群体,还存在 争议。
(3)规范化阶段。 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 对群体活动的责任感加强了 群体开始显出一定的凝聚力。
(4)执行任务阶段。 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发挥作用,并已
和任务目标的紧迫,意识到必须迅速采取行动,改变 原有方式,面临一场危机。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 转变会激起群体的重大变革。 转变之后,群体的活动又以惯性进行;直到群体召开最后 一次会议,活动速度明显加快。
二、群体特征
1、群体的规模
(1)群体规模的上限与下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小群体的最佳人数为2—7人。 有些学者认为,小群体的下限应为3人;多数学者认为, 小群体的上限以7人为最佳,但也有人主张20、30甚至 40人。
(2)应确定群体规模的最适当人数,这个人数能保证群 体的工作效率达到最佳程度。
(3)群体规模的上限应确定在这样的人数上,如果超过 了这个人数,群体的工作效率会急剧下降。
2、 群体的结构
• 群体结构的概念和意义 群体结构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 群体成员的结构可分为不同的方面,如年龄结构、 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以及观点、 信念结构等。 研究群体结构对于建立合理的领导群体及其他高 效的工作群体,提高群体工作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 义。群体成员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