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社会实践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

长安大学汽车学院的前身是西安汽车机械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大、中专班,1951年起招收了七届学生;1958年西安公路学院建校,同时汽车系成立,并设立本科专业开始正式招生;1981年起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起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1995年西安公路学院更名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1998年10月汽车系更名为汽车工程学院;2000年4月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安工程学院和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三校合并成立长安大学,同年12月汽车工程学院更名为汽车学院。学院与多所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有协作关系,经常进行学术交流。

1 学校简介

学院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五十多年来,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和外国留学生近万名,毕业生遍及全国各地和20多个国家与地区。[1]

2 历史沿革

1951年西安汽车机械学校开始招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大、中专班。

1956年国家开始筹建北京公路学院,1958年筹建中的北京公路学院与西安汽车机械学校合并成立西安公路学院,同时设立西安公路学院汽车系,开始招收汽车运用与维修、筑路机械、机械制造等专业本科生。筑路机械专业1965年从汽车系分出成立了学校的筑路机械系(现为学校工程机械学院一部)。

受“文革”冲击,从1967年起,学校各系及专业停止招生。

1974年至1976年,汽车系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共招收工农兵学员三届。

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汽车运用工程专业即恢复招生,并于1978年开始招收机械制造、热加工、交通信号自动控制、交通运输管理、财会等本科专业学生。其中1981年交通运输管理、财会专业从汽车系分出成立了学校的管理系(现为学校经济管理学院);1984年机械制造、热加工专业和交通信号自动控制专业从汽车系分出分别成立了学校的机械系(现为学校工程机械学院一部)和自控系(现为学校电控工程学院一部);1987年当时的计算机室从汽车系分出成立了学校的计算中心(现为学校信息工程学院一部)。

1980年起在80级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的基础上设立汽车设计专门化,85年起正式设立汽车与拖拉机本科专业开始招生。

1983年起连续四年专门为国家民航系统培养了民航特种车辆专业四届本科生。

1985年起连续四年为全国交通和公安部门培养交通监理专业四届专科生。

1995年西安公路学院更名为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后,1998年10月汽车系更名为汽车工程学院。

2000年4月西安公路交通大学与西安工程学院、西北建筑学院合并为长安大学,2000年12月汽车工程学院更名为汽车学院。

1992年起在90级汽车运用工程专业的基础上设立汽车贸易专门化,2001正式设立市场营销专业招生。

1999年正式设立道路交通事故防治工程专业招生。

2005年起汽车服务工程、物流工程、热能及动力工程专业正式设立并开始招生。

3 研究资源

学院实验室总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拥有驾驶员适宜性检测系统、驾驶员眼动测试仪、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系统、AVL大型转鼓排放分析成套设备、FST2A数控发动机实验台、三维坐标测量仪、各型在用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检测仪、运动粒子激光全息分析系统、汽车悬架座椅试验台、汽车底盘综合试验系统、汽车行驶性能综合测试系统、柴油汽车及柴油发动机颗粒物排放分析测试系统、人-车-路-环境动态3维数字模拟系统、电动车辆试验研究系统、汽车代用燃料性能检测专用设备、代用燃料发动机喷雾质量分析系统、润滑材料成分分析仪、在用油中有害粒子分析仪、非接触车速仪等大型试验、研究、教学仪器设备和占地450亩国内高校唯一的汽车综合性能试验场(含商用汽车高速试验环道和低附着系数试验路及各种典型道路)。

4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及一批治学严谨、年富力强的学术带头人。学院有教授19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0名),副教授19名,高级工程师7名,高级实验师4名,面向全校有关专业和学科开设80多门专业课、专业基础课和公共课;学院在道路运输安全技术与政策、汽车节能与排放净化、汽车运行可靠性与车辆诊断检测技术、道路交通事故模拟分析技术、物流系统规划及运输市场、车用内燃机润滑机理分析、可生物降解润滑油开发、汽车排放动态参数控制技术、商用车新能源及代用燃料开发与应用、智能运输系统、高速大客车设计技术、汽车市场营销理论等研究领域取得丰硕成果,有50余项科研课题获国家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取得国家专利10余项,多项技术被企业应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2]

院系设置

学院设有交通运输系、车辆工程系、营销系、交通安全系和交通运输研究院(下设运输安全研究所、运输规划研究所、物流研究所、快速货运和车辆研究所、危险品运输研究所、智能运输研究所、运输能源研究所、运输产业研究所、车辆检测维修技术研究所、机电与动力研究所)、交通部人—车—环境系统安全重点实验室、陕西省交通新能源开发、应用与汽车节能重点实验室以及车辆结构实验室、运输工程实验室等教学、研究、实验机构。

学院设有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国家重点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硕士点)、车辆工程(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硕士点)、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博士点、硕士点)、交通环境与安全技术(博士点、硕士点)、动力机械及工程(硕士点)和企业管理(硕士点)等6个学科。

学院有交通运输、交通安全工程、车辆工程、市场营销、物流工程、汽车服务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等7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车辆工程

该专业旨在培养汽车设计与制造、管理及营销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高等数学、力学、计算机、机械学、电子技术及工业自动化等基础知识;学习汽车结构、汽车理论、汽车设计、车身工程、专用车辆设计、汽车制造工艺、汽车试验及性能检测、汽车电控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等专业知识;学习车辆营销、汽车标准法规、汽车工业发展趋势及交通工程概论、交通安全工程等专业拓展知识。从而使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素质和能力的汽车工程领域的高级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在汽车制造企业和科研单位从事汽车设计、制造、试验与检测、汽车营销和汽车制造管理工作;可在国家机关和交通运输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规划管理工作,也可在贸易和保险部门从事汽车贸易和保险业务工作,还可在高等院校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交通运输(汽车运用工程)

该专业旨在培养汽车运用工程领域的高级技术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机械设计及车辆设计的理论和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运输系统规划与组织管理、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和安全技术、机电控制理论与技术、运输市场学、物流学、交通运输学、智能运输系统、汽车检测诊断理论与维修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与科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交通运输系统规划、交通运输企业设计与管理、运输组织管理与运输市场开发、市场营销与车辆售后服务、汽车诊断理论与技术、汽车维修与机务管理的能力和汽车运用理论与技术的试验、研究、设计能力。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交通运输行业、汽车制造行业、物质流通行业和其他大中型工商企业从事运输装备与汽车检测诊断设备开发、运输市场开发、交通运输规划与组织管理、汽车市场开发与营销、运输车辆技术管理、汽车检测诊断和技术保障等工作,也可以在有关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交通运输(交通安全工程)

该专业旨在培养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外语和计算机应用的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和实践能力的交通安全领域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交通安全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主要开设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力学、电学、计算机技术等基础课程,以及道路交通安全学、汽车安全工程、汽车理论、交通心理学、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道路交通事故分析与再现、交通工程、智能运输系统、交通工程设施设计、城市交通管理等专业课程。同时十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设有汽车驾驶实习、汽车结构实习、交通工程实习、交通事故处理实习、计算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车辆保险实习以及运输企业安全管理实习等实践性环节。

该专业毕业生适合在国家与省市的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公安交通管理部门、道路运输企业、汽车制造企业、保险公司、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从事交通安全领域的设计、管理、规划、开发、科研和教学工作。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5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肖润谋

党委副书记:张增社、宋磊

副院长:刘浩学、胡大伟、张春化

1、办公室主任:师爱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