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二)社会与个人关系的社会学意义
1.定义社会学的视角:宏观角度VS微观角度
2.社会本质的理解:社会唯实论VS社会唯名论
3.社会研究方法论:整体主义方法论(方法论的整 体主义)VS个体主义方法论(方法论的个体主义) 实证主义(自然主义)VS非实证主义(人文主义)
4.社会学体系的建构:宏观社会学VS微观社会学
6
四、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一)研究角度的综合性
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收入、生活状况等)
婚姻制度(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
人口状况(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等结构)

医疗条件

风俗习惯

妇女地位
文化程度
生育观念(重男轻女、传宗接代)
生活方式(独身、丁克家庭)
7
(二)研究方法的实证性
实证性既是社会学的优良传统,也是社会学区 别于社会哲学的关键所在。 迪尔凯姆:
8
(三)研究范围的广泛性
社会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 一切社会科学中,恐怕没有任何一门学科象社会学这样,不 仅广泛地与几乎每一门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相结合,形成 一系列的分支社会学,如城市社会学、农村社会学、发展社 会学、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宗教社会学、 民族社会学、人口社会学、文化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科学 社会学、教育社会学、文艺社会学、语言社会学、体育社会 学、军事社会学、医学社会学、化学社会学等;而且还能根 据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切薄弱环节和空白点,产生难以尽数 的分支社会学,如闲暇社会学、情境社会学、住宅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旅游社会学、消费社会学、性社会学等。
“如果把社会现象只作为哲学问题的话,自然不必用什么 特别的具体的方法,只要用通常‘演绎的’和‘归纳的’ 推论,把一般的概括当作大致的观察就够了。事实上,社 会现象必须加以细致考察才能被真正了解。也就是说,研 究事物必须以事物为主,而不能以一般性原理为主;对一 些特别的问题,必须进行特别的实验才能弄清楚,考虑所 得的证据,还必须合乎规律。所有这些,说明如果忽视实 际的考察,只用一般的哲学推论,就无从进行社会学研究” (《社会学研究方法》,1988:1-2)。
13
七、社会学的基本功能
1.描述功能(文字、图象、声音) 2.解释功能(因果说明与意义理解) 3.预测功能(把握规律预测未来) 案例:
私营企业主阶层的社会学分析
描述:私营企业主的数量、分布、构成、生活方式、作用等。 解释:因果说明:生产力→生产关系→所有制结构→私营企业主
10
五、社会学的基本视角
1.结构-过程视角(横向-纵向,静态-动态) 2.整体-个体视角(宏观-微观视角) 3.均衡-冲突视角(和谐-矛盾视角) 4.社会关系视角:血缘、地缘与业缘关系
11
六、社会学的知识体系
1.一般社会学(普通社会学)
①关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关系的研究; ②关于社会构成系统的研究; ③关于社会运行的研究; ④关于社会管理的研究。
3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一)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争议
1.宏观论(整体论) 2.微观论(个体论) 3.中观论 4.特殊论(“剩余说”、“未定说”、“学科群说”)
(二)社会学的定义 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通过人们的社会
行动和社会关系来研究现代社会的社会结构和社 会过程及其规律的综合性社会科学。
4
三、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2.特殊社会学(分支社会学、部门社会学)
①某一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现象之间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研究。 如地震社会学、灾害社会学、生态社会学、地理社会学等。
②某一社会领域与社会整体之间相互关系和影响的研究。如农 村社会学、城市社会学、文艺社会学、经济社会学、政治社 会学、老年社会学、发展社会学等。
3.社会学史 4.社会学研究方法
社会与个人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一)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模式 1.二元对立论:个人决定论和社会决定论。 2.互为因果论:没有个人也就无所谓社会,社
会是由个人构成的人类共同体;没有社会也就没 有个人,个人的社会属性在社会中产生与形成, 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 3.相互建构论:社会是个人行动的条件与前提, 个人行动又产生社会结构,社会结构是个人行动 的结果。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第二节 社会学的发展 第三节 社会学研究的意义和方法
1
第一节 什么是社会学
一、社会学的产生 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三、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四、社会学的学科特点 五、社会学的基本视角 六、社会学的知识体系 七、社会学的基本功能
2
一、社会学的产生
(一)社会学的起源
社会学起源问题上的三种观点。1838年,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 孔德首次提出并使用“社会学”一词,标志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二)社会学产生的背景
分析社会学产生背景的方法论:知识社会学 1.社会背景:社会学是欧洲社会转型的产物。 经济转型:自然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 政治转型: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转型:农业社会(传统社会)→工业社会(现代社会)
2.学术背景 (1)欧洲社会思想发展的产物 (2)自然科学的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 (3)早期的社会统计调查与定量分析积累
9
(四)研究目的的实用性
任何一门学科的存在都有其价值,有的侧重理论价值,有 的侧重实践价值。就社会学而言,其实用性尤其显著。社 会学是同社会生活实际结合最为紧密的学科之一,社会学 研究的课题往往是现实社会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我国的城市新贫困问题,下岗、失业和再就业问题,社 会保障问题,农民工问题,等等。社会学的直接目的,就 是要通过科学的实证研究,描述具体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分析它们形成的原因,预测它们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 解决办法、措施和建议。因此,社会学是一门离人们的社 会生活最近,并且直接服务于现实社会生活的科学。社会 学的实用性在理论上体现为应用社会学的蓬勃发展。
12社Biblioteka 学研究方法体系 上层:社会学方法论
①实证主义方法论 ②非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 ③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
中层:社会学经验研究基本方法
实地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方法(抽样调查方法) 社会实验方法 文献分析方法
下层:社会学研究具体方法与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