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的来源
2、有些成语是从古书原句中截取或引用而来的。 例如 “水落石出”是苏轼的《赤壁赋》里的句子: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本是纯粹写景的,用为成 语后,一般用它来比喻真实的情况终于显露出来。其 它还有“一知半解”、“一鼓作气”、“分庭抗礼” 、“同心同德”、“外强中干”等等。
成语的来源
3、有的成语来自对古书句子的凝缩或改造。 如“一毛不拔”。《孟子〃尽心》上篇里有一句话是:“ 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后人把这句话里的 “拔一毛不为”改成“一毛不拔”,用来形容极端自私和非常 吝啬的人。
2、为政者要潜心投入利国利民的实际工作中,乐不思蜀,专心致志。
“乐不思蜀”源自《三国志》中刘禅故事,说是刘禅降司马昭后,被带至洛阳, 过着荒淫生活,一日,司马昭问之,“颇思蜀否?”他回答:“此间乐,不思 蜀”,现喻为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故此成语应改为“乐此不疲”。
课程小结 成语的来源
成语的含义
• 1,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 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 2,旧瓶装新酒:意为新原理与旧形式格格不入,应用新形式表现 新原理.‚五四‛以来,反其意而用之.比喻用旧的形式表现新的 内容. • 《新约·马太福音》第九章.耶稣说:‚没有人把新酒装在旧 皮袋里;若是这样,皮袋就裂开,酒漏出来,连皮袋也坏了.唯独把 新酒装在新皮袋里,两样就都保全了.‛ • 3,象牙之塔: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艺家脱离 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知识分 子的小天地.
9,大山临盆:‚大山临盆‛是《拉封丹寓言》里的一则故事, 因为王小波在自己文章中引用了它来讽刺中国的人文学者而变 得出名,这个词汇逐渐变成一个典故式词汇. • 以下全是佛教传来的,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一个中 国化的发展过程. • 10,二而得烛:这是个外国成语,大致意思是与中国的‚三个臭 皮匠合作一个诸葛亮‛相近 • 11,醍醐灌顶:出于《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 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 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 •
• 6,火中取栗:栗:板栗,坚果.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 • 7,功德无量:原为佛教语.后亦用以称颂人的功劳、恩德或做大 有益于别人的事情 • 《汉书·丙吉传》:‚所以拥全神灵,成育圣躬,功德已无量矣 .‛ • 8,普渡众生:佛教语.众生:指一切有生命的动物及人.普渡众生 :指普遍引渡所有的人,使他们脱离苦海,登上彼岸.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丈六金身,能变能化,无大无不大, 无通无不通,普渡众生,号作无人师.‛
• • • • • •
15,解铃还需系铃人 16,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17,无事不登三宝殿 18,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19,十年修的同船渡,百年修的共枕眠 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 》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 上的毛烧掉了.
• 20,象牙之塔:指主张‚为艺术而艺术‛的资产阶级文 艺家脱离社会现实的个人幻想的艺术境界.也比喻脱离 现实生活的知识分子的小天地. • 鲁迅《集外集拾遗·关于知识阶级》:‚现在比较 安全一点的,还有一条路,而不做时评而作艺术家,要为艺 术而艺术.住在‘象牙之塔’里,目前自然要比别处平安 .‛
பைடு நூலகம்
成语的来源
6、来自道家语或由道家语演变而来。 例如: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点铁成金 回光返照 灵丹妙药 脱胎换骨等等。 7、来自外民族。 如“火中取栗” “象牙之塔” “鳄鱼的眼泪” “新陈代谢”、“物竞天择”、“按劳取酬”等
成语的含义
大多数成语表里有两层意思,字面意义并不是它的真正含义, 成语的含义一般指喻意,有的还要联系典故来正确理解。 1、你应该和朋友合作搞这个课题,要知道三人成虎,众志成城。 【“三人成虎”原指“城市里本无虎,但只要有三个人谎传市里有虎 ,听者就会以为真有虎了。”后比喻流言惑众,蛊惑人心。 这里错解为“很多人在一起就像老虎一样力量强大”。 】 2、一些人对中国的茶有偏见,以为茶只是下里巴人解渴的东西,档 次不如进口饮料。【“下里巴人”指古代楚国的一种较通俗的歌曲, 泛指通俗的文艺作品。这里错解为普通的乡下人。】
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中考语文 2016
知识点
成语的来源、成语的含义
成语的来源
成语的来源多种多样,粗略地分析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很多成语来自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 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掩耳盗铃”、 “鹬蚌相争”、“刻舟求剑”、“杞人忧天”、 “坐井观天”、“指鹿为马”、“画龙点睛”。
• 【象牙之塔】原是法国十九世纪文艺批评家圣佩韦批评同时代 消极浪漫主义诗人维尼的话.后用以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艺家 的小天地. • 4,杀鸡取卵: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 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 • 希腊《伊索寓言·生金蛋的鸡》:一个蠢人想杀了鸡从鸡 肚子里取出金块,从而一下子发大财,结果却一无所得 • 5,天方夜谭:(1)书籍:即《一千零一夜》,阿拉伯古代民间 故事集.(2)词【书名注释】‚天方‛即阿拉伯地,‚夜谭‛释 为故事即阿拉伯的故事
12,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 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 13,色即是空:是取自《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 14,‚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句话的意思是:放下 妄想、分别、执著,就是佛! •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 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成语的来源
4、许多成语产生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并在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中广为流传。 如:“摩拳擦掌”、“偷天换日”、“装模作样”、 “好事多磨”、“虾兵蟹将”、“闭门造车”、 “指桑骂槐”、“另起炉灶”、 “坐山观虎斗”、 “众人拾柴火焰高”、 “天下乌鸦一般黑”等等。
成语的来源
5、来自佛教。 “当头棒喝”就是一个例子。禅宗和尚在接待初学弟子时, 常不问情由,即给以一棒,或大喝一声,要他不假思索,立即 回答问题,以考验他对佛理领会的程度。 此类成语还有: 一尘不染 五湖四海 心心相印 立地成佛 狭路相逢 放下屠刀等等
课堂练习
下面两句话中的成语运用错误,请改正。 1、年初上海鲜牛奶市场竞相燃起降价烽火,消费者倒正好火中取栗。
“火中取栗”源自17世纪法国拉〃封登的寓言《猴子与猫》,说是猴子骗猫给 它取出火中栗子,结果不但没吃着,反倒把脚上的毛给烧掉了,现喻为受人利 用,反受其害。此句中,不明其语源背景,故宜改为“坐收渔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