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文化交流与文化入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如何看待外来银幕文化

作为一个主题,“文化”的种类繁多,其定义又是如此宽泛,如果对其整体进行评价和分析,难免有失针对性和方向性。故久经思忖,在此选定讨论银幕文化。

(一)

银幕,也称荧幕,是指放映电影和幻灯时,供投映放大影像(画面)用的白色屏幕。延伸过来,“银幕文化”即指与影视传媒相关联的信息内容,具体来说,电影,动漫以及电视剧等都隶属于这一范畴。当然,随着社会发展,这一概念也在不断地获得新的诠释,此概念非结论。

如果非要给中国当下的主流银幕文化找准一个定位,那外来文化将毫无疑问地成为该论断中的特写对象。资料显示,中国每年的进口影片中,美国影片的市场占有率高达40%~50%;在我国目前的动漫市场份额中,日本动漫占60%,欧美动漫占29%,中国原创动漫仅占11%,近90%的中国动漫市场份额被国外动漫产品垄断;在豆瓣、时光网等颇具知名度与权威性的网站中,外国影片的整体好评率要比国内电影高出35%~40%……诚言之,外来银幕文化已经拾得了中国战场的半壁江山,其发展势头也如浩荡军骑,力不可挡。

令人掩面的是,中国自身的发展境况着实不容乐观。以ACG文化为例(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相比日本支柱性的ACG文化产业,中国的动漫产业体系尚未成熟,虽然近几年势头强劲甚有咄咄逼人之气,但其依旧没有走出创作低龄化与消费对象、消费模式单一的经营怪圈。进一步说,国内银幕文化产业的发展瓶颈集中体现在经济效益与文化影响力上。如果说外来银幕文化是新闻联播前五秒的报时广告,那中国的现实就是地方台的“只要九九八”。时至今日,一种将“中国制造”默认为质量乏善可陈的副产品的观念正在或者已经成为潜意识。对于很多人而言,上网搜罗视频和外出看电影的首选往往都不是“国产”,在日常对话中,“国产”亦往往成为被调侃被讽刺甚至是被回避谈论的对象——现实是,与很多优秀的外来银幕文化相比,接受“国产”,往往就意味着娱乐消遣上的吃亏。这种心理与想法上的趋势也正是国内银幕文化在文化影响力方面备显羸弱的最直接体现。而众所周知,文化影响力又往往与经济效益相挂钩。

一方叱咤风云,而另一方则萎靡难振。鉴于此情此景,国内学者与专家纷纷表示出一种另类却合乎逻辑性思考的担忧:某些国家正以银幕文化为主要载体,大肆推行其政治、文化理念,而文化侵略比政治侵略、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对一个国家的伤害更为深远。“文化入侵”一词也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而抵制“文化入侵”也在不知觉中成为了一种精神号召。

对于抵制“文化入侵”的行为,我们应该表示理解并试着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值得一提的是,对一件事情是否为“文侵”的判断是需要融入客观而理性的思考的。由于立场以及三观的不同,每个人的评价标准也不一样,又有谁能断言他眼中的“文侵”就是货真价实的“文侵”呢?高喊一声“抵制”着实不费吹灰之力,但如果连最基本的概念上的矛盾都没有解决,又何来抵制对象呢?又何来抵制行为的正确与否呢?因此,区分正常的文化流通与实质性的文化入侵理应成为首要任务。

(二)

“‘侵略’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它国或另一民族的征服行为。因此,文化入侵,我们可以定义为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它国或另一民族通过文化改造和思想改造而达到的征服行为“;“战争时期,一个国家强行改变另一个国家的教育方式,强制新一代学习入侵国语言文字,是文化入侵;和平时期,发达国家垄断发展中国家文化市场,并改变其国民的风俗习惯,阻碍其文化传承,这也是文化入侵”。

综合来看,一个文化行为被定义为“文化入侵”需要具备以下因素:源于他国;传播具有方向性和目的性;传播目的在于宣扬本国文化思想,力求最大程度地浸染或是覆盖他国的文化意识;文化的传播最终服务于国家政治。文化入侵旨在政治演变,而流通性文化则往往重在文化交流与经济上的合作互利。就定义上而言,目前我们所了解的百分百属于“文化入侵”的例子就是日本二战时期在中国东三省以及台湾所推行的奴化教育——在那样一个时期,奴化教育的政治意图一目了然,其危害也暴露得相当明显,而这些危害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同时期的人乃至后来者都留下了难以革除的阴影,也间接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形成了一种对外来文化的莫名的恐惧。但显然,这并不能作为断言当下的外来文化就是“文侵”的理由。奴化教育的行为手段与所处时代背景都与当下外来文化的大相径庭,两者互为参考对象的价值并不大,换言之,类似奴化教育的黑暗历史所产生的危害,绝不等同于我们在没有正确对待当下的外来文化后将招致的危害。

在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影视传媒的全球性流通已成为一种趋势,一种必然。外来的银幕文化自然成为历史长河中滚滚流动的一部分——在很多国家,银幕文化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这也是该类文化得以大力发展的根本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讲,银幕文化几乎都是为经济利益服务的,大到公司财团,小到团体组织,其方向性和目的性几乎都无一例外地指向财富和创收;当然,也不排除诸如“实现个人梦想”的个人精神层面的因素。所谓的“当下的文化入侵”顶多也只是这种流通性文化在得以发展的过程中所诞生的副产品,并不具备文化入侵的全部性质,断言所有外来文化均为文化入侵的组成部分难免有失偏颇。有言论称,即便如此,外来银幕文化总是会在有意无意间掺杂着政治色彩,一部影片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宣扬不足以为

戒,但时日一长,历经沉淀与积累后,外来银幕文化的危害将会逐步外现,等到真正爆发那一刻,本国文化形态将不复存在。诚然,没有任何一种外来文化是能够做到绝对的“纯净”的(银幕文化更不必说),心念外来文化都能够做到全方位全细节“无污染”本身就是一种奢求。但是,依据政治色彩的浓度高低,外来银幕文化原本就可以划分为多种,而且相当大的一部分都属于无意的政治信息植入,有些甚至不经仔细琢磨与思考都无法深味其涵义。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即便上述银幕文化果真包含有文化入侵的内容,它实现文化入侵的成功率也是微乎其微的,况且,国民素质也不至于低到连真正的反动政治与娱乐性文化都无法区分的地步吧?更重要的是,每个国家都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对于那些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而言,外来文化总会在不知觉中被抵御于意识之外。对外来文化的过分担忧已经显得多余而没有必要。总警觉自家的民族文化终有一天会消失殆尽是杞人忧天。

(三)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可以以高枕无忧的心态来全盘接收外来文化了呢?

当然不是。文化交往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交往不仅有益于世界文明成果的发展与融通,更有益于国家经济的多维度发展——文化产业往往能调动多种相关产业挪动步伐的积极性。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故曰,凡外来文化都有消极面,区别只在于程度轻重。对待外来文化,我们都应该采取抑制性吸收的态度,即防止真正文化入侵的浸染的同时,欣然接收合乎情理的流通性文化。

现依旧以银幕文化为例:

出于对“文化入侵”问题的敏感与重视,在引进外国影片时,国家审核机关的审核条目也日益变得谨慎、繁琐,而对于外国电影公司而言,在制作一部电影时既考虑票房又考虑融政治目的于其中是十分困难的——用力上的分散很容易降低一部影视作品的水平,而制作水平总是和经济收益息息相关。这两方面因素使得当今世界上纯粹的亦或是掺和式的,以宣扬政治意识形态为题材的电影少之又少。目前,中国内地引进的院线影片主要分为纯商业运作和追求艺术成就两种类型,前者属于主流。在繁杂的工作后,许多人都热衷于寻求娱乐性的消费活动来消遣生活,纯商业运作的电影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视觉特效、肾上腺激素以及简单粗暴甚至不需要动脑思考的剧情,确实是一记完美的生活调料。好莱坞大片就是该领域的成功代表。

按照“所有的外来银幕文化都无可避免地会嵌入文化入侵性质的种子”这样一个说法,盲目追求外来“大片”确实会带来不少的消极影响:在国内外电影发展水平的对比之下,中国人对自身电影的发展多少会失去一些信心,但是又不甘愿完全承认这种差距——这种民族主义情绪与文化自卑感之间的矛盾是当下国人心目中占主导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