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代数教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一代数教学
代数知识是在算术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使数的概念及其运算法则抽象化和公式化。
初中一年级刚接触代数时,学生要经历由算术到代数的过渡,这里的主要标志是由数过渡到用字母表示数,这是在小学数的概念的基础上更高一个层次上的抽象。
字母是代表数的,但它并不代表某个具体的数,这种一般与特殊的关系正是初一学生学习的困难所在。
一、重视有理数的教学
为了克服初一新生因这一转化而引发的学习障碍,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有理数”这一章的教学。
它是承小学知识之前,启初中知识之后,做好中小学知识衔接的重要环节。
学生对于数的概念,在小学数学中已有过两次扩展,一次是引进数0,一次是引进分数,但学生对数的概念为什么需要扩展体会不深。
初一引进的新数——负数,与学生日常生活上的联系表面上看并不是很密切,并且他们习惯于“升高”“下降”的这种说法,而现在要把“下降5米”说成“升高负5米”是很不习惯的。
所以使学生认识引进负数的必要性是初一数学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
正式引入负数这一概念前,先把小学数学知识做一次整体的整理和复习,使学生感觉到数的概念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是在逐渐发展的。
正式引入负数概念时,笔者是这样处理的,每个小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同学按教师的口令表演,另一名同学在黑板上
记下他的运动,看哪组同学表演得好、记得快。
笔者的口令是“向左两步,再向右两步,向左一步,向右三步,向左四步”。
然后教师和学生交换角色,教师记、学生说。
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会到引进符号的必要性,进而体会到引进负数的必要性,并分析“左”“右”在实际中表示相反的意义,得到“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
这样,逐渐引进正负数的概念,有助于学生在心里产生认同,进而顺利地把数的范畴从小学的算术数扩展到初一的有理数。
二、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
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培养学生的分类思想。
比如,整式的加减运算最实质性的内容就是“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而“合并同类项”就需要把整式的项进行分类(找同类项)。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分类的意义,笔者以实际生活中要对事物进行分类统计引入新课。
找同类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适当地做一些不同的标记来区分同类项,这样就可以避免他们在做项数比较多的整式加减运算时丢项或重复计算。
对于“去括号”,需要学生对有理数乘法的分配律有很好的理解及应用能力,尤其是符号部分的变化。
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运用乘法分配率来去括号,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变化的情况,从而得到去括号法则。
采取这种方式教学,学生就不会去死记硬背去括号法则,也不会在运算时生硬地套用。
三、解决学生学习方面的困难
进入初中的学生年龄都在12~13岁,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正
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思维模式尚未形成,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学习将是初一学生面临的一个非常大的坎。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教学往往是费力不小,效果不佳。
因为学生解题时还习惯于小学的思维,喜欢套用公式,不善于分析、转化和做进一步的深入思考,思路狭窄,题目稍有变化就束手无策。
初一学生在解应用题时,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困难:抓不住相等关系;找出相等关系后不会列方程;习惯用算术解题,对用代数方法分析应用题不适应,不知道要抓相等关系。
其中,第一方面是主要的,解决了它,另两个方面就都好解决了。
所以,在进行列方程解应用题教学时,一要使学生掌握算术法和代数法的异同点,并讲清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二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把实际中的数量关系改写成代数式的训练。
这样对学生逆向思维有好处,能使复杂的应用题化难为易。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始终参加审题、分析题意、列方程、解方程等活动,让他们了解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实际意义和解题方法及优越性,这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教师要让学生想法弄清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
找不出相等关系,方程就列不出来,而找出这样的等量关系后,将其中涉及的待求的某个数设为未知数,其余的量用已知数或含有已知数与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出来,方程就列出来了。
要教会学生通过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使其形成“观察——分析——归纳”的良好习惯,这对于整个数学的学习都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告诉学生,有
些问题用算术法解决是不方便的,只能用代数解决。
比如,关于数列的数字问题、有关选择不同计算方式的问题、追击问题等。
对于这些典型题目,教要在帮助学生用代数方法解出后,同时与算术解法作比较,使学生有个更清晰的认识,从而逐渐抛弃用算术法做应用题的思维习惯。
总之,学生在小学数学中接触的都是较为直观、简单的基础知识,而升入初一后,要学的知识在抽象性和严密性上都有一个飞跃。
数学教师应认真分析、研究有关问题,搞好中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衔接,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