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文学

第一节火山爆发般的激情和大河奔流似的思绪——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一、浪漫主义文学特征

第一,突出的特征是其主观性,即偏重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第二,继承“返回自然”的传统,歌颂大自然和诅咒城市文明。

第三,在接受文学传统方面,特别重视中世纪民间文学。

第四,在艺术形式上和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喜欢夸张手法,追求强烈的美丑对比和出奇制胜的艺术效果。

二、浪漫主义文学发展概况

1德国文学

德国是浪漫主义的诞生地。

弗·施莱格尔(1772——1829)是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者。他认为:“浪漫主义是一种前进的综合文艺”。他主张打倒文艺中一切界限,他说:“诗人要凭兴之所至、不受任何狭隘的规律的约束”。在他看来,兴之所至是创作的基本规律,因此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必须破除。他最早用浪漫主义标明他们的文学主张。奥·施莱格尔(1767——1845)提出艺术美“无目的”,以此反对古典主义。

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作家诺瓦利斯(1772——1801)在《断片》里说“生活是死的开始,生活是为了死的缘故。死是结束也是开端。是分开也是更近的结合。通过死完成了还原。”海涅曾经说他是“死亡诗人”,但是,他并不厌世。相反,他由于热爱生命而极度恐惧死亡,为了消解这种恐惧,他赞美死亡。

1805年以后,出现另一批浪漫主义作家,即后期浪漫派:阿尔尼姆、布仑塔诺、艾沁多尔夫和格林兄弟等。阿尔尼姆和布仑塔诺合编的民歌集被认为是给法国诗歌注进了新鲜血液。艾沁多尔夫的抒情诗质朴、明朗、乐观、具有民族风格,少有早期浪漫派那种朦胧、阴暗、神秘等情绪。格林兄弟合编的《儿童与家庭童话》想象丰富、美丽神奇,表达了人民的正义感和智慧,嘲笑暴君和地主的愚昧无知。

浪漫主义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学过渡期。拿破仑失败后,德国一方面在神圣同盟的封建统治下,失去言论自由,另一方面,资产阶级民主力量有所发展。本时期的代表作家有沙米索、霍夫曼和海涅。

霍夫曼(1776——1822)创作具有二重性:既有现实生活的反映,又有浓重的阴暗神秘气氛。他通过荒诞离奇的故事,讽刺和揭露官吏、市侩小市民庸俗丑恶生活,描写艺术家的幻想世界。在他的作品里,日常生活和奇异幻想交织一起,主要写自然的神秘,人生的阴暗,“夜”和幽灵的力量干扰人们的生活,人却无能为力。但他不像诺瓦列斯那样去美化夜和死,而使人感到引起悚惧的事物来源于庸俗的生活。正如海涅所说,霍夫曼“尽管画了形形色色稀奇古怪的月食,但还是紧紧抓着了人生的现实”。其作品有《金罐》(1814)、《小查克斯》(1819)和《谢拉皮翁兄弟》(1819——1821)等。

海涅(1797——1856),19世纪著名革命民主主义诗人,在浪漫主义影响下进行创作。早期作品抒情诗集《诗歌集》主要收集他1827年以前的大部分抒情诗,抒写了他在亲情上

的欢乐和苦恼,也有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赞颂,对教会、贵族的蔑视,对资本主义市侩气的反感。代表作《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在方法上,融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完成了由浪漫主义向民主主义文学的过渡。

2、英国文学

湖畔诗人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憎恶资本主义城市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远离城市隐居在昆布兰湖区,寄情山水,徇怀中世纪的宗法社会,创作歌颂大自然、美化宗法制农村生活方式的诗篇,以此抵制资本主义现实,故称“湖畔诗人”。

华兹华斯(1770——1850)的代表作是《抒情歌谣集》(与柯勒律治合写),在诗集第二版时华兹华斯写了一篇序言,表达了自己的文学主张。这一篇序言引起了诗歌内容和形式上一场革命。这篇序言被称为是英国浪漫主义艺术的纲领和宣言。

后期浪漫派的代表人物有拜伦、雪莱和济慈。拜伦、雪莱又被称为“恶魔派”诗人,此称谓来自于骚塞的攻击。“恶魔派”诗人的宗主是拜伦。1807年他发表习作《懒散的时刻》表现了他不满现实和忧郁、孤独的情绪,受到了当时的权威杂志《爱丁堡评论》的冷嘲热讽:“这样的诗在英国受到过教育的青年中。十个人就有九个人能写的出来。而第十个则会比拜伦爵士写得更好。”

拜伦的第一次出国,游历了葡萄牙、西班牙、阿尔巴尼亚、希腊、土耳其等地。1811年返回英国后根据旅途日记,完成了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一、二章的写作,1812年2月出版,轰动一时,不到三天就卖光。作者在日记写道:“一觉醒来,成了大名”,马上成了英国的风云人物。为英国积极浪漫主义开拓了道路的司各脱看到拜伦的诗歌后自叹不如,遂改写历史小说。

《东方叙事诗》以东方故事为题材,包括有《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的围攻》和《巴里西娜》等6篇。在这些诗中,拜伦以东殴、西亚为背景,塑造了“拜伦式的英雄”。拜伦式的英雄有以下一些特征:①不满现实,是现存社会制度的叛逆者和抗议者,他们有火热的热情和非凡的性格,英勇无畏,决不妥协;宁愿在众寡悬殊的战斗中死去,决不放弃真理。②傲世独立,脱离群众,往往单枪匹马,好走极端,是孤军作战的个人反叛者和个人英雄,由于没有明确目标,总是以失败而告结束。

他被迫在1816年9月第二次离开祖国,再也没有回到祖国。他这样写道:“假如这些全是造谣中伤的话,英国就不配我居住。”他出国时孤独而愤慨,对前途感到渺茫,个人主义和悲观情绪达到了高潮。他先居住比利时,不久定居瑞士,同年前往意大利,最后病逝于希腊。

在瑞士时,他遇到雪莱,雪莱帮助他克服一些悲观情绪。在雪莱的感召下,他完成了《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三章,情绪比前两章激昂。

在意大利时,他积极参加意大利烧炭党人的活动,为革命提供经费购置军火,成为烧炭党人的地方领导人。本期是他创作的高峰,完成了长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第四章。此外还有哲学诗剧《曼弗雷德》(1817)、神秘剧《该隐》(1821)、长篇诗体小说《唐璜》(1818——1823)等。

《唐璜》在思想内容上很有价值:①诗人在表现唐璜天性善良,热爱自由,厌恶虚伪的性格发展中,鲜明的展现了欧洲封建专制的暴虐与伪善,从苏丹王妃、苏格兰女皇玛丽、俄国女皇叶卡杰琳娜,都是“一手是淫荡,一手是威权”的“吃人的野兽”。作品说明这是一个“粑糠”的万恶时代。②作者在暴露唐璜的放荡和随波逐流时着眼揭露社会环境的腐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