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屈原人格美兰州大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大学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论审美鉴赏的创造性
姓名:柴继帅
学号:0510010115011
专业:汉语言文学
教学站点:师
入学时间:________200506 ____ _____
指导教师:高小娟
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制
2008年3 月12 日
论审美鉴赏的创造性
【提纲】一、审美鉴赏创造性的意义
审美鉴赏并不是一种对客观实在的映射,它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审美鉴赏不是引导审美主体去崇拜某个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而是引导欣赏者在欣赏他人的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创造性,从而担负起自己应该担负的那一份责任与使命,使审美鉴赏成为一种正真的创造性的工作。
二、审美鉴赏的过程
1、主体非功利心理的“接近”阶段
鉴赏活动往往是在直觉与感知的心理基础上开始的,它将使鉴赏者完成对艺术品形式美的注意和对其意义的直观感受。
2、动态的心理“构建”阶段
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与感知的基础上,主体以自身审美经验为基础,潜入作品规定情景之中进行审美体验,达到艺术审美活动高潮阶段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生活到艺术品之中,与作品或艺术家进行对话,洞察其深层意蕴,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生命活动。
3、整合的心理“领悟”阶段
审美鉴赏的目标是接受者再创造的完成。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三、审美鉴赏创造性的体现
1、审美鉴赏的个体差异性
审美趣味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时代的差异性。民族的差异
性。阶级的差异性。
2、审美鉴赏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
社会的不断发展,引起艺术不断的继承和发展,审美鉴赏也就成了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
【摘要】审美鉴赏并不是一种对客观实在的映射,不是对客观实在的理解,也不是对某一件艺术品,或任何一件审美对象的“理解”,它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在这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点,审美鉴赏的创造性意义是一个受到公众质疑的论点,大部分欣赏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创造,让艺术品主宰着自己,而不是让自己对审美对象进行能动的认识和反映,对客体存在的美作出评价和判断,并最终实现对外在艺术品的在再创造。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审美鉴赏不是引导审美主体去崇拜某个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拜倒在这些艺术作品的脚下。恰恰相反,审美鉴赏是引导欣赏者在欣赏他人的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创造性,意识到自己有强大的鉴赏力和创造力,从而担负起自己应该担负的那一份责任与使命,使审美鉴赏成为一种正真的创造性的工作。
【关键字】审美鉴赏创造
审美鉴赏又称艺术欣赏,指人们在接触艺术作品过程中产生的审美评价和审美享受活动,也是人们通过艺术形象去认识客观世界的一种思维活动。在艺术鉴赏过程中,感觉、知觉、表象、思维、情感、联想和想象等心理因素都异常活跃。人们正是在这多种心理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接受、理解并把握艺术作品的,并从中得到某种思想上的启迪和艺术上的享受。艺术鉴赏以具有美的属性的艺术作品为对象,并伴随着复杂的情感运动,实际上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式。
审美鉴赏并不是一种对客观实在的映射,不是对客观实在的理解,也不是对某一件艺术品,或任何一件审美对象的“理解”,它是一种创造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在这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地点,审美鉴赏的创造性意义是一个受到公众质疑的论点,大部分欣赏者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在创造,让艺术品主宰着自己,而不是让自己对审美对象进行能动的认识和反映,对客体存在的美作出评价和判断,并最终实现对外在艺术品的在再创造。对于我们这个时代来说,审美鉴赏不
是引导审美主体去崇拜某个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拜倒在这些艺术作品的脚下。恰恰相反,审美鉴赏是引导欣赏者在欣赏他人的艺术作品的过程中,意识到自己的创造性,意识到自己有强大的鉴赏力和创造力,从而担负起自己应该担负的那一份责任与使命,使审美鉴赏成为一种正真的创造性的工作。
艺术鉴赏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它能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提高鉴赏者的审美能力;它能培养人们的品德,提高他们的思想,冶他们的情操;它能开发人们的智力,增加智慧,拓宽认识;它是一种积极的娱乐方式,能娱情怡神,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等。这就是审美鉴赏对人类最大的价值,它让我们感知美、鉴赏美,继而创造美,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才能,显示自身的本质力量,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从而看到更宽广的世界。
在审美鉴赏中,鉴赏者不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艺术形象的感染,而是能动、积极地调动自己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艺术修养,通过联想、想象和理解,去补充和丰富艺术形象,从而对艺术形象和艺术作品进行“再创造”,对形象和作品的意义进行“再评价”。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鉴赏中的“再创造”和“再评价”,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审美鉴赏。
如果把鉴赏者界定为鉴赏活动中的主体,把物态化的艺术形象界定为鉴赏活动中的客体,那么,审美鉴赏活动从心理学角度而言,正是一种主客体的双向互动、反馈过程。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审美客体有其自身的存在方式和结构,这种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层次:第一是外观层面,第二是意义层面,第三是意象层面,第四是图式化层面(即艺术品的主题和深层意蕴)。艺术形象的这种基本存在方式也就规了审美者的心理活动程序。艺术品对鉴赏者,也即客体对主体的刺激,使得主体被动地去“接受”客体。
然而,反过来说,鉴赏者是否就是“白纸一”呢?显然不是,鉴赏者在鉴赏活动开始以前,就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心理结构。这种先在的心理结构一般指:(一)生活经历。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的心理活动的形成和发展都与自身的社会生活有关。相对比较稳固的心理结构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生活经历(有的心理学家认为主要是童年的记忆和特殊生活的刺激)的积淀。(二)审美情趣。审美情趣是比较高级的心理能力,它与遗传因素有关,更与社会、时代的潮流,风俗、文化的浸染,以及所遭遇的个人经历和所受的教育有密切关系。(三)性格气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