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变化的原因PPT讲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该气团对中国影响很大,是冬季风的来源,夏季中国北方降水也往往与其南 下有关。
§2.1 气团
热带海洋性气团
主要分布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海洋上 气团非常潮湿,往往会导致大雨。
来自印度洋的热带气团会向北流动,到达次大陆时,常会形成数 月的持续降雨,往往导致严重的洪灾。
雅 鲁 藏 布 江
§2.1 气团
§2.1 气团
气团形成的条件
气团形成主要需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具有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 面,二是具有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大气环流条件。
空气中的热量和水分主要来源于下垫面,因而下垫面性质决定着气团的 属性。性质比较均匀的辽阔海洋、无垠的沙漠、冰雪覆盖的大陆及极区 和大平原等是气团的形成源地。缓慢移行的高压系统,如高纬地区的准 静止冷高压、副热带高压等是有利于气团形成的环流条件。
极地海洋性气团
亦称中纬度海洋气团。主要形成在南北半球中偏高纬的海洋上(如北半球 的太平洋、大西洋的北部)。多数是极地大陆气团移至海洋上变性而成。
冬季其低层接触暖海面,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低层易不稳定,能产生对 流云,甚至出现降水。气团上层(4—5公里)的属性,常与极地大陆气团 相似。 夏季与极地大陆气团差别很小,温湿均较大,稳定度均很小。
§2.1 气团
可变气团
个例:塔哥尼亚沙漠
变性气团也称中性气团。离开源地后受沿途下垫面性质的影响,改变原 有基本物理属性的气团。但所谓“变性气团”其基本特征未有重大改变, 否则即成新气团。
中国由于地表性质复杂,没有大范围均匀的下垫面和缓行的环流条件可作气 团源地,活跃在中国境内的气团,多从外地移来的变性气团。冬季以极地大 陆气团变性而成的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为主;夏季以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和变性 热带大陆气团为主。春、秋季节南北两类气团互有进退。
按冷暖气团势力的强弱,把锋分为 冷锋和暖锋,它们之间的差异明显。
§2.2 锋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 锋面成为冷锋。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为暖锋。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 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
背风波 飑线、暴雨 热带风暴、对流群
雷暴 龙卷风 对流单体
本节讲三个主要内容
(1)气团 (2)锋 (3) 高气压和低气压
Hale Waihona Puke §2.1 气团气团定义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属性的分布大致均匀的大范围空 气。
气团形成的条件
当大气围绕地球流动时会跨越温暖和寒冷的海洋和陆地。这些地表特 征会改变通过其上空的空气。可使空气变温暖或变冷、变干燥或变得 湿润。
当来自北方的冷气团和来自南方的暖气团,两者势均力敌、强度相当时,它 们的交锋区很少移动,这种锋面称为静止锋。
§2.2 锋
明显的暖锋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 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东北地区则是一年四季都有冷锋活动,尤其是春秋季节,冷锋活动频繁。 华北地区是中国境内冷锋活动的必经之地。
§2.3 高气压和低气压
人造卫星上观测到的北大西洋上的低压系统
§2.1 气团
§2.1 气团
极地大陆气团(中纬度大陆气团)
主要形成于45°—70°N纬度的大陆上,如亚洲的西伯利亚、北美的加拿大 和阿拉斯加等地。气团位置冬季偏南,夏季偏北。
冬季地表冰雪覆盖,大陆迅速冷却,气团强大活跃,属性近似冰洋气团,寒 冷干燥,气层稳定且有逆温层。夏季低层增温增湿,稳定度减小,常出现多 云天气。
•大气层中的空气流动形成了天气 •是由于一个个移动的大大小小的系统(高
压、低压等)引起的
• …….
表 常见的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
水平尺度(km)
2*103
2*102
2
尺度定义 大 尺 度
中间(天气)尺度
中尺度
小尺度
天 温 带 超长波、长波
气 副热带 副热带高压 系 统 热 带 热带辐合带、季风
气旋、锋 副热带低压、切变线 台风、云团
§2.1 气团
气团类型
地球上任何地方气 候通常总会受到两 种或两种以上不同 的气团影响。
§2.1 气团
热带大陆气团
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大陆上的气团。源地大多是热带的沙漠地区。 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气层不稳定,天气晴朗少云。有时产生干热风。 在我国盛夏,热带大陆气团可影响到西部高原地区,有时也可影响到华北。 非洲撒哈拉南部的撒哈尔热带沙漠附近热带大陆气团的活动范围之大和活动 时间之长都超过在非洲大陆上活动的其他气团 。
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 于四周的大气涡旋称为“高气 压”,简称“高压”。
高气压也被称为反气旋 ,但前 者是按气压场命名,后者则按 气流场命名
最常见的是冷高压和副热带 高气压
§2.3 高气压和低气压
§2.3 高气压和低气压
§2.3 高气压和低气压
高压控制下的高积云
大范围水汽稳定抬升,在高空冷凝,预示天气将晴好下去
静止锋常出现在春季、初夏和秋季
§2.2 锋
§2.2 锋
暖锋
§2.2 锋
卷积云的存在说明高空大气不稳定,这种不稳定会从上至下影响到低 层。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本地不远的气旋或锋面靠近,天气转坏, 风雨随之影响本地。
§2.2 锋
冷锋
§2.2 锋 锢囚锋
§2.2 锋
锋 面 云 系
§2.3 高气压和低气压
§2.2 锋 当两股气团相遇时,它们不是简 单地混合在一起。其中,一股气 团往往比另一股温度低一些。
在两种气团汇合之处,称为 “锋”。
一些锋,可延续数千千米之远; 另一些锋则比较短暂,或是局部 的。
§2.2 锋 移动的暖气团的主要边缘形成暖锋, 移动的冷气团的主要边缘形成冷锋。
冷暖气团在交错时互相挤压而在其 前方形成移动波。锋面上的波动促 使天气系统形成。
天气变化的原因课件
什么是天气?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由各
种气象要素综合体现的大气状态,大气 中发生的阴、晴、风、雨、雷、电、雾、 霜、雪等等都是天气现象,它们的产生 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或者说 ,天气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 大气层效应,它包括温度、云量、风和 雨这些要素。
天气是如何产生的?
§2.1 气团
热带海洋性气团
主要分布在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海洋上 气团非常潮湿,往往会导致大雨。
来自印度洋的热带气团会向北流动,到达次大陆时,常会形成数 月的持续降雨,往往导致严重的洪灾。
雅 鲁 藏 布 江
§2.1 气团
§2.1 气团
气团形成的条件
气团形成主要需具备两方面条件:一是具有大范围性质比较均匀的下垫 面,二是具有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大气环流条件。
空气中的热量和水分主要来源于下垫面,因而下垫面性质决定着气团的 属性。性质比较均匀的辽阔海洋、无垠的沙漠、冰雪覆盖的大陆及极区 和大平原等是气团的形成源地。缓慢移行的高压系统,如高纬地区的准 静止冷高压、副热带高压等是有利于气团形成的环流条件。
极地海洋性气团
亦称中纬度海洋气团。主要形成在南北半球中偏高纬的海洋上(如北半球 的太平洋、大西洋的北部)。多数是极地大陆气团移至海洋上变性而成。
冬季其低层接触暖海面,温度较高,湿度较大,低层易不稳定,能产生对 流云,甚至出现降水。气团上层(4—5公里)的属性,常与极地大陆气团 相似。 夏季与极地大陆气团差别很小,温湿均较大,稳定度均很小。
§2.1 气团
可变气团
个例:塔哥尼亚沙漠
变性气团也称中性气团。离开源地后受沿途下垫面性质的影响,改变原 有基本物理属性的气团。但所谓“变性气团”其基本特征未有重大改变, 否则即成新气团。
中国由于地表性质复杂,没有大范围均匀的下垫面和缓行的环流条件可作气 团源地,活跃在中国境内的气团,多从外地移来的变性气团。冬季以极地大 陆气团变性而成的变性极地大陆气团为主;夏季以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和变性 热带大陆气团为主。春、秋季节南北两类气团互有进退。
按冷暖气团势力的强弱,把锋分为 冷锋和暖锋,它们之间的差异明显。
§2.2 锋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冷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面向暖气团一侧移动,这种 锋面成为冷锋。
锋面在移动过程中,暖空气推动锋面向冷气团一侧移动的锋为暖锋。
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 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
背风波 飑线、暴雨 热带风暴、对流群
雷暴 龙卷风 对流单体
本节讲三个主要内容
(1)气团 (2)锋 (3) 高气压和低气压
Hale Waihona Puke §2.1 气团气团定义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属性的分布大致均匀的大范围空 气。
气团形成的条件
当大气围绕地球流动时会跨越温暖和寒冷的海洋和陆地。这些地表特 征会改变通过其上空的空气。可使空气变温暖或变冷、变干燥或变得 湿润。
当来自北方的冷气团和来自南方的暖气团,两者势均力敌、强度相当时,它 们的交锋区很少移动,这种锋面称为静止锋。
§2.2 锋
明显的暖锋在我国出现得较少,大多伴随着气旋出现。春秋季一般出现在江 淮流域和东北地区,夏季多出现在黄河流域。
东北地区则是一年四季都有冷锋活动,尤其是春秋季节,冷锋活动频繁。 华北地区是中国境内冷锋活动的必经之地。
§2.3 高气压和低气压
人造卫星上观测到的北大西洋上的低压系统
§2.1 气团
§2.1 气团
极地大陆气团(中纬度大陆气团)
主要形成于45°—70°N纬度的大陆上,如亚洲的西伯利亚、北美的加拿大 和阿拉斯加等地。气团位置冬季偏南,夏季偏北。
冬季地表冰雪覆盖,大陆迅速冷却,气团强大活跃,属性近似冰洋气团,寒 冷干燥,气层稳定且有逆温层。夏季低层增温增湿,稳定度减小,常出现多 云天气。
•大气层中的空气流动形成了天气 •是由于一个个移动的大大小小的系统(高
压、低压等)引起的
• …….
表 常见的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
水平尺度(km)
2*103
2*102
2
尺度定义 大 尺 度
中间(天气)尺度
中尺度
小尺度
天 温 带 超长波、长波
气 副热带 副热带高压 系 统 热 带 热带辐合带、季风
气旋、锋 副热带低压、切变线 台风、云团
§2.1 气团
气团类型
地球上任何地方气 候通常总会受到两 种或两种以上不同 的气团影响。
§2.1 气团
热带大陆气团
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大陆上的气团。源地大多是热带的沙漠地区。 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气层不稳定,天气晴朗少云。有时产生干热风。 在我国盛夏,热带大陆气团可影响到西部高原地区,有时也可影响到华北。 非洲撒哈拉南部的撒哈尔热带沙漠附近热带大陆气团的活动范围之大和活动 时间之长都超过在非洲大陆上活动的其他气团 。
在同一高度上,中心气压高 于四周的大气涡旋称为“高气 压”,简称“高压”。
高气压也被称为反气旋 ,但前 者是按气压场命名,后者则按 气流场命名
最常见的是冷高压和副热带 高气压
§2.3 高气压和低气压
§2.3 高气压和低气压
§2.3 高气压和低气压
高压控制下的高积云
大范围水汽稳定抬升,在高空冷凝,预示天气将晴好下去
静止锋常出现在春季、初夏和秋季
§2.2 锋
§2.2 锋
暖锋
§2.2 锋
卷积云的存在说明高空大气不稳定,这种不稳定会从上至下影响到低 层。随着时间的推移,距离本地不远的气旋或锋面靠近,天气转坏, 风雨随之影响本地。
§2.2 锋
冷锋
§2.2 锋 锢囚锋
§2.2 锋
锋 面 云 系
§2.3 高气压和低气压
§2.2 锋 当两股气团相遇时,它们不是简 单地混合在一起。其中,一股气 团往往比另一股温度低一些。
在两种气团汇合之处,称为 “锋”。
一些锋,可延续数千千米之远; 另一些锋则比较短暂,或是局部 的。
§2.2 锋 移动的暖气团的主要边缘形成暖锋, 移动的冷气团的主要边缘形成冷锋。
冷暖气团在交错时互相挤压而在其 前方形成移动波。锋面上的波动促 使天气系统形成。
天气变化的原因课件
什么是天气?
天气是指某一地区、在某一时段内由各
种气象要素综合体现的大气状态,大气 中发生的阴、晴、风、雨、雷、电、雾、 霜、雪等等都是天气现象,它们的产生 都与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或者说 ,天气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性的 大气层效应,它包括温度、云量、风和 雨这些要素。
天气是如何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