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本体论现实意义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本体论现实意义的思考

刘大伟

(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 43007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政治的进步,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考验越来越多,如何正视各种机遇与挑战、勘破光怪陆离的“本体论”陷阱逐渐成为人们的苦恼。本文通过对本体论哲学维度的分析,思考其现实意义,最后提出一些不同于其他学科角度的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

关键词:本体论;西方哲学;现实意义

当今社会人们思考最多的是生存、发展以及享受,其目的性属于伦理范畴,最终走向幸福,然而具体操作上人们不得不把自己置身于一个充满各种竞争及假象的市场、剧场之中,并取得经济意义上的独立和发展,否则作为一个具有实践能动性的个体不仅无法健康生存、合理发展,更会受到来自各方的指责和诘难,这成为当代青年迷茫的主要原因之一。践行之,则又面对各种抉择和挑战,人们必须学习和熟悉各种技巧、规则,以适应社会,具体而言可分为政治学、经济学、法学-----但错误和矛盾仍旧无法在“各种理性”指导下被避免。哲学源自于社会生活并超出于社会生活,终究都是为人类服务的,用哲学视角审视现实,并非阳春白雪迁就下里巴人,姑且看做是本体论的现实意义吧。

一、本体论问题的哲学渊源

(一)本体论的起源和发展

1、柏拉图理念论的提出及其演进

面对可感世界的千变万化,柏拉图试图确定并证实一个他自己的想法,即现实世界之外存在某种确定不变的东西,这样人们便可以去定义诸如伦理问题等复杂的社会,看到事物的本质,于是理念论应运而生:现实事物的最终原因,事物分有理念才是其所是,并且理念具有独立、单一、不可分、不变、不灭,但思想可以把握等性质。

这种“旧”理念的局限不言而喻,但凡受过科学训练的人都知道,有限不可能涵盖无限,单一的理念同样无法承载和述及复杂多样的事物,更遑论被事物所“分有”,而且理念与理念之间无法结合、分离。做出上述思考之后,柏拉图将新理念改善为“概念”:不再谈论可感事物与理念之间的关系,转而谈论理念与现实世界中的物同名的概念,并且物与概

念为一一映射的关系,而且这种“理念”之间可以进行逻辑上的运算,即结合或分有,单一的理念是不可能的。

2、通种论与二分法

“新理念”走出单一性的同时,也缺乏了普遍性,虽然此时理念之间可以分有与结合。在对“新理念”做出最后探究之后,柏拉图提出了最为完整的也是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一个本体论概念“通种”:把理念之间的形式化的逻辑推演走向普遍。看似轻描淡写的一句陈述,实则涵盖了十分丰富的内容,其前提是“本体论”承诺:承认有一个将其他概念容纳在其中的概念,参与概念间逻辑规性推演的一切理念都称为“是者”。每一个理念都“自在的所是”,理念分有“是”并由此成为“所是”的“是者”,并具有时间性质(及现在、将来都成立)。

“是论”,由此形成,并成为后世哲学界无法绕开的一个问题。本体论的哲学地位可见一斑。在马克思主义流行的当代,人们似乎不易被这样一套理论所吸引,甚而给这样一个纯粹哲学体系内的概念套上假大空的帽子,这是因为大家还不了解哲学,尤其是传统哲学的魅力及其作为方法论的具体用处。

通种的理论已经提出,具体用何方法操作之,即“是”论解释和阐释变化多端的现实世界“何以可能”,柏拉图给出了最具逻辑意义和现实操作性的“二分法”,对一切事物进行逻辑概念陈述,并作出是或不是的判定,最终得出有价值的目的性概念或结论。这一方法正是现今人们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的计算机系统得以建立的根基“二进制”的逻辑依据。西方哲学赋予“本体论”以“关于哲学的哲学”之地位无可厚非。

(二)本体论的传统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和问题

对本体论本身下定义,有班门弄斧之嫌疑,事实上,直至今日关于本体论的定义问题一直争论不下,没有一个如物理学上广延般的准确数据和文字规定,前已述及的“是”论,可作为本体论最直接的定义,其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也可以直截了当的表述为:“是”或“不是”。“是者”及其与各种不同的“所是”之间的相关问题。借鉴传统说法可表述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我们所追寻的不是此乐于彼乐,而是何乐之有----山水之有无!

二、本体论问题的现实解构

中国人常常认为是非、对错没有绝对界限,讲究天人合一的人性状态,除了传统观念中仅有的传承至今的“礼”,这种模棱两可的价值观直接导致了人们行为方法上的“无原则性”,

亦即西方人看来中国人缺少的“理性”,尤其是“法理”素养,缺少契约理念。认为“凡是,一家亲”,这是非常危险的,其问题本质在于缺少关于本体论熏陶的哲学氛围和传统。(一)模块分析的基础

这个小标题似乎与本段落的开场白不沾边,但听无妨。无论中外,现实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人类理智的高密度爆炸式运作,并以此指导具体行为,从而产生分化。这在某些明察秋毫的哲学家看来是人的异化。实则不然,这只是人类作为一种智能的存在,其发展的一个必经环节----模块化。模块化不是把一个完整的事物纯粹的作粉碎处理,而是从本体论意义上对其做逻辑分析,从而达到一种更为优化的预期结果。这种模块分析的系统从人类思想开始进行,进而知道人类的具体行为,推动社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劳动分工理论、现代心理学的模块学说、计算机二进制等,都是在本体论承诺的前提下运用二分法进行的。即一事物从概念上做量化处理,然后依据主、客观环境的时空要求,做出判定,是或不是。这种分析不是纯语义学上的语词解构,更具有实际价值,因为思想指导行动。如果一个社会中,除了参与社会科技创造的工程师之外,绝大部分社会公众不具有一种彻底的理性的“是非”观念,这个社会或国家假使已经建立包括诸如政治经济在内的各种体系,其完整性和合理性也是可想而知的糟糕。我们无心对任何一个即存的国家作出某种否定意义的批判,只是对本体论做出现实的说明。

张三不是李四,名字不仅仅是个代号或指称,而是指称之前赋予这个代号意义的行为主体的判断。一筐白菜和一堆木柴,在一个家庭中的意义都是生活的手段,被赋予不同的本体论承诺,进而被分为不同模块内,这种能力被有些哲学家看作是低下的经验,或许在他们眼里只是一个个无关紧要的语词,实际上生活中蕴含的模块分析理论及本体论意义并不少于书本和学术。

(二)模态判定的前提

事实中存在的便是合理的,哪怕逻辑上有一万个错误。这里对是与不是这种绝对的判定原则之外的“似是而非”做出说明,绝无迎合之意。是或不是看似笼统,实际上具有更大的操作空间,因为一事物,是此即不是彼,如果说是与不是之间存在一个“模态”而非“模块”的话,那便是对是非的进一步细化,如某些经济理论中的市场细分,讲究的是对一个概念的时空内的灵活判定,即“可能性”,这种可能的状态被称为模态,具有不确定性。或者说对传统经验不足之处的弥补,或者叫做“预知”,更是“判断”的魅力所在。

可能性并不是否定本体论,而是以本体论为前提。因为可能的最终结果绕不开是这、是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