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XXX基坑变形监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XXXXX工程位于火车站东,包含站前广场和地下空间以及围绕火车站东广场的半圆形环线,本次设计范围包含迎泽大街西地道、迎泽大街东地道及东广场地下车库。

迎泽大街东地道为市政明挖地道,单箱多室,采用钻孔灌注桩+内支撑的围护型式。迎泽大街西地道为现状地面填方后修建,不涉及基坑围护。东广场地下车库为明挖地下空间,框架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锚索的围护型式。

应建设单位要求,在本工程基坑开挖及施工期间,拟对基坑支护结构及周边建筑物、支护结构进行变形监测,特编制本监测技术方案。

二、编制依据

1、《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4、甲方及设计单位提出的监测要求。

三、监测项目及测点数量

本项基坑的安全监测工程,监测内容包括基坑底部位移和隆起量、基坑周围地表沉降位移等项目。

监测项目及监测点布置数量见下表所示。

监测项目一览表

四、监测方法及技术措施

(一)基坑周围地表沉降位移观测

基坑支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有如下特点:变形测量主要关注测点的坐标变化值,对坐标的变化量精度要求很高,而对测点的绝对坐标值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变形有明显的方向性,主要位移一般指向临空侧;场地通视条件差,且受施工影响大;场地内较难有合适的测量基准点。根据基坑水平位移的特点,本项目选用两级测量体系。

1、在远离待测基坑的稳定处埋设三个地表墩式浅基准点K1、K2 及K3作为水平位移测量的基准点,基准点采用钻孔置入法埋设(如附图一所示),如有可能应设立工作墩台以减少对中误差。点K1、K2 及K3组成一个边角控制网,另外选取远处的一个固定目标作为定向及检查。监测过程中,应定期对基准网进行联测检校,以确保基准点的稳定性,其观测技术要求如下表:

2、分别在三个基准点上安置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或前方交会法测量变形点的坐标变化。该方法在保证对位移测量精度的同时避免了基准点位移对测量产生的影响。

3、测量使用高精度全站仪测量待测点的平面坐标,提供主要位移方向的变形数据。位移量计算公式:坐标增量ΔXn=Xn-Xn-1,ΔYn=Yn-Yn-1,选取与基坑边线垂直方向的坐标增量作为观测点的本次位移量,各次位移量之和即为该点的累计位移量。

4、为保证测量精度,测量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采用精密全站仪进行测量,宜采用测角2",测距±2±2ppm的高精度全站仪进行测量;

2)固定测量仪器、测量方法及测量人员进行观测;

3)气候对测量精度有较大影响,应在适宜的条件下观测,避免在烈日下作业;

4)测量基准点在基坑施工影响范围外布置,一般情况选在3倍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外稳定处;

5)在基坑边角设立架站测墩,作为工作基点,采用强制对中,减少仪器对中误差;设立测点测墩,强制对中棱镜,减少测点对中误差,同时改善通视条件;

6)工作基点应定期校核。若工作基点附近基坑正在进行土方开挖,则每次测量均应校核;工作基点坐标宜用交会法测量。

7)建立独立坐标系统,坐标系的一个方向应与基坑轴线方向基本平行;应选择一个远处固定标志作为定向检查方向;

8)测量视线一般宜控制在100m内;

9)监测精度:监测点坐标中误差≤1.5mm。

(二)基坑底部位移和沉降观测

1、监测方法

本工程使用几何水准方法进行沉降观测。

2、基准点埋设

在远离待测基坑的基础已稳定的建筑物上埋设两个浅水准点BM1 及BM2作为沉降观测的基准点。

3、精密水准测量

1)、监测点线路应布设成环形网并采用水准测量方法观测。

2)、采用仪器:采用精密自动安平水准仪加测微器配合铟瓦合金水准标尺进行观测。使用的水准仪、水准标尺在项目开始和结束后应进行检验,项目进行中也应定期检验。水准仪检验后i角不得大于15″,水准标尺分划线的分米分划线误差和米分划间隔真长与名义长度之差不得大于0.1mm。

3)、水准观测技术要求:

按照二级变形观测(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观测要求如下表所示。

视线长度、前后视距差和视线高度(m)

水准观测的限差(mm)

式中n――代表测站数

4)、水准观测应符合下列要求:应在标尺分划线成像清晰和稳定的条件下进行观测,阳光强烈、风力较大以致难以照准时不得进行观测;必须严格按照光学或数字水准仪的使用规范进行测量;每测段的测站数应为偶数,同一测站上观测不准两次调焦;当测站观测限差超限时,应立即重测。

4、测量精度:监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3mm。

五、监测仪器设备

仪器设备的选择是测量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仪器设备的精度、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是测量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方案各项目的仪器设备见下表所示。

测量仪器、设备型号表

六、测点布置和监控量

(一)测点布置

测点布置以对基坑围护结构及周围建筑物变形情况要有较全面的了解为原则,同时,突出直接反映支护系统安全的重点项目和重点部位。各项目具体布置如下:

1、基坑周围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

该项目是基坑监测的基本项目,它全面反映基坑支护结构顶部的水平位移及垂直位移变形情况。在基坑顶部边缘埋设水平位移及沉降一体化观测点11 个,约15m-30m布设一个测点,编号为W1~W11。平面位置如附图一所示。

观测点采用冲击钻钻孔置入法埋设。

2、基坑底部沉降位移观测

地下重要设施沉降测点埋设在基坑周边的重要设施的节点、转角点、和变形曲率较大的部位,采用钻孔置入法将监测点设置在设施的上部,本工程共设置8 个监测点,编号为D1~D8 。如附图一所示。

(二)各项目的监控量:如表3所示。

监控量设计表

(三)应急措施

当监测项目的变形量超过其报警值时,必须迅速停止开挖,查明原因,对支护方案进行修改,待加固处理后方能进行下一步开挖,常用的应急措施有:

1、迅速原位回填,保证变形值不再增大;

2、坡顶卸载;

3、在地面出现裂缝区域,采用纯水泥浆进行灌填;

4、坡脚反压土堆或砂包;

5、修改支护方案,进行加固。

七、监测时间、频率和次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