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度量及实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度量及实证研究
面对瞬息变化的外部环境和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格局,无论是在金融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还是传统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本论文主要包括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都不可避免地面临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因为操作风险广泛存在于金融机构的经营环节,事关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结构,其发生机制和控制方法等均有与其它风险不同的鲜明特点。面临着损失加剧、危害日趋严重的操作风险,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均愈加重视对操作风险的防范。目前,国外理论界与实务界都在积极研究操作风险的管控技术与方法,以期达到有效识别、准确度量和严格控制的目的。
虽然我国金融机构对操作风险的管控越来越重视,但目前只在操作风险的特征和生成机理上,也就是操作风险识别的研究方面初见成效。对于操作风险度量技术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内部管理和监管体制方面的研究,都与国外同行存在较大差距。风险的度量是风险控制和管理的前提。因此,操作风险的度量对于我国的金融业是需要迫切解决的课题。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为:1.对三类金融机构面临操作风险的本质特征加以分析,以实现对其有效地度量目前国内外对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度量的研究相对深入,而对其它金融机构(如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的研究则相对较少。那么适用于商业银行的度量技术是否也合适于投资银行和保险公司呢?通过揭示三类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本质特征,能够加深对三类金融行业操作风险的认识,避免盲目地量化风险,并找到通用于三类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度量技术。2.操作风险度量的准确性关系到能否对其实施有效的管理风险的度量是风险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若跳过风险度量的研究而直奔风险管理的讨论,有本末倒置之嫌。毕竟选择的度量模型和技术方法关系到风险管理的实际成效,度量结果的准确性决定了风险内控制度和管理的有效性。
但由于对操作风险研究的起步较晚,与发展相对成熟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度量相比,国外对操作风险的度量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我国金融业对操作风险的重视和研究程度远未及国外业界,并且国内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变革时期,除了自身的管理以外,我国金融业还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和政府政策变动对业务的影响。也就是说,操作风险来自内部管理和外部干扰两个方面。因此,改进操
作风险度量技术对增加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3.操作风险度量的准确性关系到经济资本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经济资本与风险总额在数量上是相等的,是衡量和防御金融机构超额的损失的指标,是对资源配置进行优化、有效提高风险收益的核心工具。因此,若测量出其所要求的经济资本,那么金融机构就能够进行经济资本的配置。从这个角度说,量化的准确性影响着经济资本配置的效果。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为:1.前两章交待了研究背景、各国监管部门针对操作风险出台的相关规定、研究意义、技术路线以及创新点,并对国内外业界和学界度量操作风险的研究现状进行比较,特别重点评述了损失分布法框架下的极值理论法、贝叶斯法以及信度模型的研究情况,以为在这三个方面提出修正性的度量方法奠定基础。
2.如果对操作风险概念、特征、事故类型、损失金额之间内在关系没有深刻地理解就直接对其采用量化模型可能引起量化结果的盲目性和无针对性。因此在第三章中先对三类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进行统一界定,并按成因和业务部门这两条线分别对操作风险进行分类,这样就为收集三类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历史损失数据提供了统一的标准。然后分析引发三类金融机构操作风险的原因,并通过收集历史损失数据来对比三类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暴露特征,从而在这个意义上得到了三类金融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在本质上是相同的结论。那么在损失数据量和损失数据数学特征相同的情况下,适合于一类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也同样适合于其它类别的金融机构。
本章是第四、五和六章的理论铺垫。3.第四章在损失分布法框架下用POT
模型来度量操作风险。巴塞尔委员会提出了三大类操作风险度量方法,其中高级计量法中的损失分布法是基于操作风险历史损失数据之上的,其且所采用的技术是开放式的,因此它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最频繁的方法之一。操作风险服从尖峰厚尾的分布,也就是说分布的尾部更能反映出极端操作风险事件所引发的巨额损失,若能处理好分布的尾部就能更真实地反映出操作风险的特征。
而POT模型能够针对性地拟合损失的尾部分布,是公认的能较好地衡量分布尾部及损失极值的方法。但在实际应用中,如何客观、精确地确定POT模型的阈值(临界点)仍是一道关键的障碍。第四章用变点理论对阈值位置进行精确定位以准确获取阈值。鉴于三类金融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从风险成因意义而言在本质上
是相同的,且收集到的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远远多于其它金融机构的,所以就以监管部门公布以及国内外媒体公开报导的279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为例,来说明提出的基于变点理论的POT模型阈值确定方法度量操作风险的有效性。
4.第五章用贝叶斯法来度量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损失数据的严重缺失是阻碍操作风险度量的难题。虽然贝叶斯法在小样本推断下有较好的效果,但在实际求解参数的后验分布中却存在高维积分运算这个异常复杂的数值计算困难。所以,如何解决贝叶斯法的实际应用问题仍值得研究。
第五章选择两参数帕累托分布和负二项分布分别描述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
发生强度和发生频率,然后借助于WinBUGS软件采用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方法来解决贝叶斯的实际应用问题。以监管部门公布以及国内外媒体公开报导的279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为例,来说明提出的基于贝叶斯推断的马尔科
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度量操作风险的有效性。计算所得与第四章采用方法的结果接近。5.第六章采用信度理论中的Buhlmann-Straub模型来度量操作风险。
为解决单个金融机构损失数据缺乏而不能度量操作风险的问题,大多数学者是把内(单个金融机构)、外(同行业的其它金融机构)部损失数据简单合并在一起使用的。但简单地混合内外数据来当作单个金融机构的损失数据的做法比较牵强。虽然目前有学者提出将外部损失数据调整后再合并入内部损失数据的思路,但调整权重是收入指标或情景分析数据,这种方法仍然值得商榷,所以有效整合内外
损失数据仍是一道关键的障碍。此外,在目前操作风险损失数据匮乏的情况下,
单个金融机构很难预测本机构下一年操作风险的发生强度和频率,在数据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实现上述预测也是一道障碍。
第六章先利用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在数据不完备的情况下
对损失次数逐年进行校正。再根据校正好的损失次数数据,利用以贝叶斯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方法为基础构建的Biihlmann-Straub模型,得到每家金融机
构下一年信度风险暴露量的最优无偏估计。通过对已发生的279个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故中筛选出国内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共125件)
来说明基于马尔科夫链蒙特卡罗模拟的信度模型对操作风险度量的有效性。本论文的主要观点为:1.对三类金融机构的操作风险按成因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