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沟油田周期注水合理参数及方式的确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朝阳沟油田属于特低wk.baidu.com透油藏, 油层非均质严重,裂缝较发育。 为控制含水,从1997年开始应用周期注水,2000年以后,周期注水应 用规模逐年扩大,已经成为油田注水开发的主要调整手段。自2000年 以来年全油田共实施周期注水1243井次,通过实施周期注水,有效地 控制了井区含水上升速度,产量递减减缓。但是通过多年的周期注水 效果分析发现,其效果随着应用次数的增加有变差的趋势。目前一类 区块含水较高井区注水井多数已实施过三次以上周期注水。为了进一 步提高调整效果,充分发挥周期注水的作用,对该技术作进一步研究 与分析总结,来确定朝阳沟油田周期注水的应用方式及合理参数。
0.655
0.776
0.544
0.629
0.438
3.2数值模拟结果
3.2.2 基质渗透率对周期注水效果的影响
计算结果表明,变差渗透率为15×103µm2、10×10-3µm2时,周期注水效果最好, 渗透率降低到5×10-3µm2以下时,周期注水效 果变差。如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反九点井 网条带状砂体,当含水达到90%时渗透率为 10×10-3µm2时比连续注水采出程度提高3.3个 百分点,而2×10-3µm2采出程度只提高1.4个 百分点。从数值模拟结果看,朝阳沟油田一、 二类区块比较适合进行周期注水,三类区块由 于储层物性差、渗透率低,会影响周期注水效 果。
采出程度(%)
综合含水50%开始周期注水,周 期注水方式为整体间注3个月,
35
2mD连续水驱
2mD周期注水
5mD连续水驱
5mD周期注水
30
10mD连续水驱
10mD周期注水
15mD连续水驱
15mD周期注水
25
20
15
10
5
0
0
20
40
60
80
100
含水率(%)
反九点井网条带状砂体不同渗透率含水率 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反九点面积注水井网周期注水效果好于 线性注水井网。相同条件下反九点周期注水 比常规连续注水采出程度提高3.163个百分 点,而线性注水井网提高2.61个百分点。
采出程度(%)
采出程度(%)
不同裂缝渗透率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35
5倍连续水驱
5倍周期注水
10倍连续水驱
30
10倍周期注水
20倍连续水驱
第十采油厂地质大队
目录
一、周期注水机理 二、利用数值模拟技术确定周期注水的方式及参数 三、现场实施确定参数 四、周期注水效果 五、结论
第十采油厂地质大队
一、周期注水机理
是指周期性地改变注入量, 在地层中造成不稳定压力场,使地层中的油水不断重新 分布和交换。在注水阶段,由于高、低渗透带压力恢复速度不同,高、低渗透带之间产 生附加压力差,油水从高渗透带流向低渗透带;在停注阶段,油水又从低渗透带流向高 渗透带,使在一个完整的周期内有更多的水从高渗透带流向低渗透带,更多的油水从低 渗透带流向高渗透带,从而提高了注入水波及体积,充分发挥了储层毛细管力的渗吸作 用,把微孔中的油尽可能地排向大孔道及微裂缝,一方面提高了注水利用率,增大注入 水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另一方面控制了油井含水上升速度,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低渗透带
低渗透带 油
高渗透带

高渗透带
注水阶段
停注阶段
二、利用数值模拟确定周期注水方式及参数
1、 方案的编制
从朝45区块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一、二类油层变差类型以条带状和片状变 差类型为主,条带状变差砂体35个,面积2.34km2,片状变差砂体20个,面 积1.02km2,透镜状变差9个,面积0.32km2。
成片变差区域在左边部 成片变差区域在井排一侧 东西向条带状变差区域在中部 东西向条带状变差区域在边部
透镜状变差区域在中部 透镜状变差区域在边部
采收率提高值(%) 反九点井网 线性注水井网
3.163
2.61
2.491
1.735
2.072
1.427
2.043
1.375
/
1.013
1.345
0.908
0.930
2个月、3个月、4个月
第十采油厂地质大队
3.2数值模拟结果
3.2.1 砂体所在位置对周期注水效果的影响 受含水饱和度差异及油水交换区域面积的影响,各类模型的周期注水提高采
收率值有所不同,条带状变差类型采收率提高最多,透镜状变差类型提高值最少。 砂体中渗透性变差区域模型周期注水效果统计表
模型分类
条带状变差区域与井排斜交 南北向河道中心向两侧变差 南北向条带状变差区域在中部
条带状变差
片状变差
透镜状变差


32.6


东西向条带 变差
5.8 17.6 24.0
20.1
南北向条带 变差
二 类 油 层
条带状与井 排斜交变差
8.9 23.9
11.4
25.1 30.8
片状变差
透镜状变差
1、 方案的编制
九种砂体变差模型 两套井网
四种变差渗透率 三种周期注水时机
三种强度 四种周期注水方式 三种周期
南北向、东西向、斜条带状变差、片状、透镜状
反九点井网、线性注水井网 变差渗透率分别为2×10-3µm2、 5×10-3µm2、 10×10-3µm2和40×10-3µm2,砂体的未变化 部分设定为20×10-3µm2;
含水分别为30%、50%和70%
原配注的150%,200%及300%
单井零散间注、井间轮换、排间轮换与整体间注
20倍周期注水
25
20
15
10
5
0
0
20
40
60
80
100
含水率(%)
不同井网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35
反九点连续水驱
反九点周期注水
30
线性连续水驱
线性周期注水
25
20
15
10
5
0
0
20
40
60
80
100
3.2.4 开始时机对周期注水效果的影响
周期注水开始时机越早越好,但含水在50%以下时开始间注采 出程度比连续水驱提高值相差不大。 如:条带状砂体渗透率为5×10-3µm2,周期注水方式为整体间注3 个月,反九点面积井网。当含水达到90%时,30%时开始周期注水 比70%时再周期注水采出程度多提高1.036个百分点,但比50%时 周期注水只多提高0.13个百分点。
第十采油厂地质大队
3.2.3 裂缝渗透率及井网对周期注水效果的影响
裂缝发育程度越高,周期注水时裂缝和基 质间的附加压差越大,含水饱和度差异也大, 对周期注水越有利。如条带状砂体渗透率为 5×10-3µm2,综合含水50%开始周期注水,周 期注水方式为整体间注3个月,反九点井网。 当含水达到90%时,裂缝渗透率为基质的20倍 时的采出程度比5倍的多提高0.756个百分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