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勒《美育简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席勒在《论美》和《美育书简》中论述了艺术美理论问题
席勒在《论美》和《美育书简》中论述了艺术美、游戏说和审美教育等一系列重要理论问题。
(一)艺术美问题
席勒在《论美》(又名《给克尔纳的信》)中,着重探讨了美的本质问题,而在第七封信、即1793年2月28日的信中集中地论述了艺术美的问题。首先是探讨了艺术美的特性。什么是艺术美呢?席勒回答道:"当艺术作品自由地表现自然产品时,艺术作品就是美的。"(49)很显然,席勒在这里袭用了德国古典美学通用的"美在自由"的命题,并将其用于艺术美之上,从而将艺术美归结为对自然的"自由地表现"。所谓"自由地表现"的第一个含义就是把对象的特征"提供给直接的直观",即使对象的特征与直观、内容与形象处于直接的统一之中。这种直接的统一是两者的融为一体,而决不经过理智的概念。席勒认为,艺术的表现一旦经过概念就是一种对自然的"描述",而不是"表现",是对"自由"的破坏,从而背离艺术美的基本特性,成为理智的认识。"自由地表现"的第二个含义是从审美主体来说,在艺术活动中必须凭借直观的想象能力而不是理性的概括能力。想象力是艺术活动的基本心理功能,因为只有在形象的想象中,主体才是自由的,不受束缚的。其次是论述了艺术形象与物质媒介及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席勒深刻地研究了艺术活动的本质特征。他认为,艺术活动面临着三种不同的自然物之间的斗争,即所表现的对象(形象)、物质媒介及艺术家个人的自然特性之间的斗争。他的基本要求是三者之间的斗争结果应是艺术形象的感性特征完全地克服了物质媒介和艺术家个人的感性特征。他说,"那么,在艺术作品中质料(再现者的自然本性)应该溶化在(被再现者的)形式中,物体应该溶化在外观中,现实应该溶化在形象的显现之中。"(50)这里,所谓"质料应该溶化在形式中",是从总的方面论述艺术形象应克服物质媒介和艺术家自然本性的质料。而"物体应该溶化在外观中'是指艺术美的观念性的特点,说明通过艺术创造将媒介与艺术家的物质性消溶在精神性的形象之中。而"现实应该溶化在形象的显现之中"则指媒介与艺术家的偶然性的感性特征消溶在必然的美的艺术形象之中的艺术典型化的特点。这里所说的"消溶",实际上就是指物质媒介、艺术家的自然本性与艺术形象直接统一,融为一体。也就是艺术的自由地表现。席勒认为,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是真正的艺术美,而做不到这一点就是一种丑。他举例说,"如果在(铜板画中)肌肉的灵活性由于金属的硬度或艺术家的手不够灵活而受到损害,那么表现是丑的"。(51)再次,席勒还探讨了艺术创作中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反对由于过分表现主体形成的一种"特别作风",而主张主体溶化于客体之中的"纯粹客观性",并将这种"纯粹的客观性"称作是"风格"。他说,"特别作风的对立面是风格,风格不是别的,而是表现的最高独立性,这种表现应脱离一切主观的和一切客观的偶然性的规定。表现的纯粹客观性是好的风格的本质,是艺术的最高原则"。(52)他以当时的演员对《哈姆雷特》一剧的表演为例,说明艺术家在处理主客体关系时的三种情况。一种是扮演哈姆雷特的演员,作为一个大艺术家只"给我们表现对象",而将自己的个性完全消融到哈姆雷特的个性之中。一种是扮演奥菲莉雅的演员,作为一个平庸的艺术家,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的原则演出,从而仅仅体现了"特别作风"。再一种是扮演国王的演员,完全是低劣的艺术家,在演出中老是令人嫌厌地表现自己身体的自然本性。不仅如此。席勒还在《论美》中探讨了诗歌艺术(即语言艺术)在艺术表现上的特殊性问题。他认为,诗歌艺术在运用克服物质媒介自然本性的规律方面是十分困难的,原因在于诗歌所运用的物质媒介是词语。词语不是一种感性的自然形态,而是一种"类或种"、"无限多个体的符号",实际上即是反映事物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的概念符号。他说,"诗歌力图达到直接的直观,语言却仅仅提供概念"。(53)显然,作为概念符号的语言是同艺术的具体性、个别性相对立的、异己的。因此,诗歌艺术的任务就是运用自己的艺术力量克服语言通向一般的倾向,以达到艺术美的高度。他说,"诗的表
现的美是'自然(本性)处在语言枷锁中自由的自动'"。(54)这就是说,诗歌艺术的美也在于"自由地表现",即是克服语言特有的通向一般的倾向而形成的"纯粹的客观性"。而其具体途径就是运用语言来进行具体地形象地表现,以便唤起人们的想象。他说,"诗人为了表现个别事物到处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精致地结合一般",而所谓"精致地结合一般"就是"借助于仅仅概括的符号来表现的那种情况"。(55)也就是借助于语言这一"概括的符号"来进行艺术的"表现"。为此,他举了一个例子:"站在我面前的烛台倒下"。这里借助的是语言,但却运用了形象表现的手法。具体为拟人化的比喻手法,将烛台比喻成站着的人。再就是描绘的手法,具体地感性地描绘了烛台象人一般地倒下。其结果是唤起人们的想象,似乎是如闻其声,如睹其貌。当然,还有许多借助于语言进行形象表现的具体手法,正是凭借这些手法,诗歌艺术才得以"穿过概念抽象领域的漫长环形道路",到达"自由地表现"的美的自标。
(二)游戏说
"游戏说"是席勒关于艺术起源与本质的理论,是对康德有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他将人类的艺术活动说成是一种特殊的以"审美的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他说,"当那以外观为快乐的游戏冲动一出现的时候,立刻就产生模仿的创造的冲动,这种冲动认为外观是某种独立自主的东西。"(56)所谓"游戏冲动"是席勒借助于康德的主观先验的方法对人性进行抽象分析的结果。他认为,在人身上存在着两个对立的因素,一个是持久不变的"人身",即主体、理性和形式,另一个是经常改变的"情境"即对象、"世界"、感性、材料或内容。这两个因素在"绝对存在"的理想的完整的人格中是统一的,而在"有限存在"的经验世界中则是分裂的。因此,人就有两种先天的要求或冲动,一种是"感性冲动",另一种是"形式冲动"或"理性冲动"。所谓"感性冲动"就是把人的内在的理性变成感性现实的一种要求,而所谓"理性冲动"即使感性的内容获得理性的形式,从而达到和谐。这两个概念后来被马克思用社会实践的观点加以改造,成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和"对象的人化"的著名命题。但在席勒的先验的抽象理论中,"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作为人的两种对立的天性的要求,还是没有统一的,而只有"游戏冲动"才能使这两种"冲动"统一,并进而使人性达到统一。所谓"游戏冲动"就是以美为对象的艺术创造冲动。他说,"美是这两种冲动的共同对象,也就是游戏冲动的对象。"(57)这里所说的"美",就是指"活的形象"、"审美的外观"。它们正是"游戏冲动"的对象或产物。席勒认为,"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说,感性冲动的对象就是最广义的生命,这个概念指全部物质存在以及凡是直接呈现于感官的东西,也用一个普通的概念来说,形式冲动就是同时用本义与引申义的形象,这个概念包括事物的一切形式方面的性质以及它们对人类各种理智功能的关系。还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概念来看,游戏冲动的对象可以叫做活的形象,这个概念指现象的一切审美的品质,总之,指最广义的美。"(58)这就是说,感性冲动的对象是感性现实,理性冲动的对象是理性的形式,而只有"游戏冲动"的对象才是具有感性与理性直接统一特点的"活的形象"。这"活的形象"泛指一切美的现象,但主要指艺术。因此,席勒又将它称作是"审美的艺术冲动"。他说,"审美的艺术冲动发展得或早或晚,这只决定于他借以能够集中注意在单纯外观上面的那种热爱的程度。"(59)席勒同康德一样,将"游戏"的含义归结为摆脱了一切强制的"自由"。他说,"我们说一个人游戏,是说他审美地观照自然,并创作了艺术,把自然对象都看成是生气灌注的。在这里面,单纯的自然的必然性,让位给了各种能力的自由的活动,精神自发地与自然相和谐,形式与物质相和谐。"(60)又说,"游戏这个名词通常是用来指凡是在主观和客观方面都不是临时偶然的事,而同时又是不受外在和内在强迫的事。"(61)席勒在《美育书简》第十四封信中曾借用一个生动的例子来解释"游戏说"中"自由"的含义。他说,当我们怀着情欲去拥抱一个理应鄙视的人时,我们就痛苦地感到自然的压力,而当我们仇视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时,我们也痛苦地感到理性的压力;但如果一个人既能吸引我们的欲念,又能博得我们的尊敬,情感的压力和理性的压力就同时消失了,我们就开始爱他,这就是同时让欲念和尊敬在一起游戏。这里所谓的"游戏"即指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