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炸桥挥泪断通途
1937年12月23日下午5点,当最后一批难民涌过桥后,已隐约可见有敌骑来 到对岸桥头。父亲知道,最后的时刻到了。就像一个母亲不得不亲手杀掉自己 的孩子,望着凝聚了自己梦想与追求、智慧与汗水的钱塘江大桥,茅以升如五 内俱焚,万箭穿心。他眼一闭,手一挥,断然下达了起爆的命令。“轰”的一 声巨响,横跨钱塘江的巨龙断裂了,江上腾起了一团巨大的烟雾。泪水顺着父 亲的眼角淌了下来。他转过身来到桌前,愤然挥笔写下了八个大字:抗战必胜, 此桥必复。
钱塘江大桥是一座英雄桥,它展示的茅以 升那一代科技工作者抗击侵略者的大无畏英 雄气概和忠诚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值得我 们学习和敬仰。
不复原桥不丈夫
钱塘江桥被炸后,茅以升带领桥工处的同事将建桥的图 纸、电影胶片等各种资料进行整理,装了14箱。此后他带着 这14箱资料辗转数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着它们。 有一次,他住的地方遭到敌机轰炸,房屋中弹起火,他 带领工作人员冲入火海,抢出了那14箱资料。他坚信,钱塘 江大桥总有一天能修复,这14箱资料一定能派上用场。 这一天终于盼来了。1945年9月9日,侵华日军在南京签 字投降。1946年春天,茅以升带领桥工处的工作人员和精心 保护下来的14箱资料,回到了战后的杭州,开始了钱塘江桥 的修复工作。 1953年6பைடு நூலகம்,钱塘江大桥终于完全修复。这座经历了抗 战烽火考验的大桥又以壮美的雄姿矗立在钱塘江上,开始为 新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炸桥挥泪断通途
通过钱塘江大桥撤退的人群中没人能想到,在这一座救命的大桥下 面,其实已埋好了1040公斤随时可以起爆的炸药。 原来,在11月16日下午,南京工兵学院的丁教官奉军方命令,要求 父亲协助军方在11月17日炸毁钱塘江大桥,以阻断日军。尽管茅以升对 此早有思想准备,并且在2号桥墩预先做好了一个可以放置炸药的空洞, 但是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还是像有无数把尖刀戳着他的心。看着潮水 般的逃难百姓和源源不断的撤退车辆,他希望尽可能延缓炸桥时间,减 少损失。为此,他提出了“先放好炸药布好线,待兵临城下再点火起爆” 的方案。经与浙江省政府及南京方面协调而获准。 在研究炸桥方案时,负责炸桥的丁教官提出炸断5孔钢梁。他说, 只炸断钢梁,敌人很快就可以修复,必须炸毁一个桥墩,才能彻底破坏。 他向丁教官建议炸毁最难修复的、预先已留有放炸药之洞的南2号桥墩, 并将钱塘江大桥的相关致命点一一给丁教官标出。按照茅以升的方案, 丁教官和他的士兵们在桥上埋放了炸药,布下了100多根引线。
茅以升与钱塘江大桥
茅以升简介
茅以升(1896年—1989年),字唐臣,江苏镇江 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中国科 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 1916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1917年获美国康乃 尔大学硕士学位,1919年获美国卡耐基理工学院博士 学位,回国后历任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教授、国立东 南大学(1928年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 南京大学)教授、工科主任、国立河海工科大学校长、 交通部唐山大学校长(今西南交通大学)、北洋工学 院院长、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钱塘江大桥工程处处长、 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代院长、院长、中国桥梁公司总 经理、北洋大学校长、中国/北方交通大学(时含今 西南交通大学和今北京交通大学)校长、铁道科学研 究院院长等职。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 委员)。 茅以升主持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 铁道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积极倡导土力 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茅以升曾主持修建了 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 钱塘江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块里程碑; 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参与设计了武汉长江大桥。晚年, 他编写了《中国桥梁史》、《中国的古桥和新桥》等。 1989年11月12日病逝于北京,享年93岁。
钱塘江大桥是茅以升和他的同事们建造的 中国第一座公铁两用现代大桥。它诞生于烽 火之中,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建立了不朽功勋。
命途多舛的钱塘江大桥
受命建造钱塘江大桥
1934年11月11日,钱塘江大桥正式开工。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茅以升和 同事们日夜奋战,历经磨难,大桥渐成。1937年7月7日,日寇在卢沟桥打响了 全面侵华战争的枪声。同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第二天日军飞机空袭上海 南京,并轰炸了钱塘江大桥工地。那天,茅以升和总工程师罗英在距水面30米 深的6号桥墩沉箱气室内攻坚作业,忽然电灯全灭了,四周一片黑暗。大家都感 到紧张,因为一旦断电,气压下降,江水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幸亏当时空 压司机坚守岗位,把电动空压机及时调整为内燃空压机,才使大家免于葬身江 底。 自此之后,日机经常来“光顾”。茅以升带领大家顶着日军飞机的轰炸日 夜赶工。他后来在《钱塘江建桥回忆》中写道:“当‘八·一三’上海抗战开 始时,江中正桥桥墩还有一座未完工,墩上两孔钢梁,无法安装。然而燎原战 火,则已迫在眉睫,整个大桥工地,已经笼罩在战时气氛之中。所有建桥员工, 同仇敌忾,表示一定要使大桥早日通车,为抗战作出贡献。奋斗结果,大桥在 一个半月的极短时间内居然通车了。” 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在国难时刻建成,铁路桥面正式开通。伴随着 汽笛的长鸣,一列列满载军需物资的列车呼啸驶过钱塘江大桥支援前线。小型 战斗机都用火车运到杭州笕桥机场,大大加强了抗击日寇的力量。11月5日,日 军登陆金山卫,上海遭受两面夹击。三天后,上海失守,杭嘉湖等地的难民越 来越多地涌入杭州,等待过江,而当时有限的轮渡根本无法承受。幸好,11月 17日,钱塘江大桥公路面开通,当天即有10多万难民从大桥上通过。 在钱塘江大桥建成通车的89天时间里,运送军队、弹药、物资的列车日夜 不停地从桥上通过,最多一天机车达300多辆,客货车2000多辆,其价值远远超 过了建造钱塘江大桥的总投资;撤退百姓熙熙攘攘,川流不息,达百万之众, 使杭州很快变为一座空城,避免了第二个南京惨案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