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年 第23卷 第3期
论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
张 涛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研究生部,山东 济南 250021)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丰富的和谐理念资源,包括基于阴阳五行思想的和谐自然理念,基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基于“中和中庸”的人际和谐的理念,基于“修身养性”的人的自身和谐理念。发掘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的一些精炼表达,借言赋义,发挥其张力,对于建设和谐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理念;借言赋义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40(2007)03-0130-03
和谐文化内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来看,和谐文化“是指一种以崇尚和追求社会和谐为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是和谐社会的思想道德基础。”简单地说,就是和谐理念与和谐规范之和。广义的和谐文化,应该是保证和维持社会和谐的文化体系,也可以称为文化的和谐,保证社会的和谐是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基本功能。和谐文化的建设包含许多形式和内容,其关键在于大力倡导和谐理念,积极培育和谐精神,引导人们用“和谐理念”来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化解矛盾而非制造矛盾,减少冲突而非扩大冲突。
和谐理念,不是像贴标签似的随意贴上去,而是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的建设实践和不断发展变化而逐步形成与演进的一个动态概念。它既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又有时代赋予的全新内涵。形成特色的和谐理念并将之内化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落实到个体的行为中去才能真正形成中国特色的和谐文化。
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复杂,但最重要和最有概括性的主要有四:阴阳五行思想、天人合一思想、中和中庸思想、修身克己思想。这四个思想分别蕴含着自然本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际和谐以及自我和谐四个层面的理念。
基于阴阳五行思想的和谐自然理念。阴阳思想与五行思想原是中华民族关于世界本原的两种不同的思想,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结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宇宙观和基本的思维框架。关于阴阳二字,《说文解字》解释为: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阳,高明也。从此处看并无任何哲学内涵。道家始祖老子第一个对古代早期阴阳思想给予比较全面的总结,他在《道德经》中明确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人们由此公认,老子在中国思想史上首次将阴阳概念提升为哲学范畴来表达世界万物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阴阳思想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与统一,这点在阴阳思想的模式《太极图》中体现尤为直观明显。《太极图》的大圆圈代表“一”,即宇宙,也叫无极;一个圆形分为鱼形的“阴”“阳”两方,表现了两种因素的运动变化:在“阳”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阴”的生成;在“阴”的一方发展到最为壮大之际,开始了“阳”的复生。正如“日中则仄,月满则亏”的辩证运动变化。阳中黑点是地之极点,表示阳中始终含着阴;阴中白点是天中之点,表示阴中始终含着阳。这正是阴阳各向对方转化的内在根据。S形曲线即为划分阴阳的人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即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交感化合,太极含三为一。《太极图》是简洁的,内涵却是浩瀚的。太极运行不息,即宇宙在运动,动则生阳,到一定程度则出现相对静止,静则生阴,一动一静,阴阳之气互为其根,运转于无穷。自然界阴阳寒暑、四时的生长收藏也是如此,即万物的生长规律,无不包含阴阳。这实际上是从宏观的宇宙来探讨对立统一的和谐:没有阴阳矛盾,就没有和谐;而没有和谐,矛盾则无法得以化解。独立存在的纯“阴”或纯“阳”是不存在和谐问题的,和谐只在矛盾的关系体中发生;和谐的构建就是要化解矛盾,实现矛盾体的协调。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的朴素的唯物思想。古人认为金、木、水、火、土是最基本物质,五种物质之间运动变化,在不断的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生”是指生成、促进、助长、发扬,其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画出来就是一个圆圈。
作者简介:张涛(1982-),男,山东广饶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2005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
“克”是指克制、束缚、挫折、摧毁,其模式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画出来是一个星形。其实上古文化的五行并非指五种物质,而是地球文化。金,代表坚固、凝固之物;木,代表树木、草,实指生命中生的功能和根源;水,代表流动性,周流不息;火,代表热能;土,代表地球的本身。五行思想不仅指明宇宙统一于以“金木水火土”为代表的物质的运动,而且通过相生相克表明世上任何事物都是被其他事物所生,也被其他事物所克,是一个既对立又统一的和谐整体。
基于“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天人合一”出自北宋张载的《正蒙・乾称》,但“天人合一”的观念的起源要早得多。儒家中的“天人合一”中的“天”涵义有二:“义理之天”与“自然之天”。“义理之天”讲的主要是封建道德关系,这里我们仅讨论其“自然之天”。《论语・泰伯》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意思是说:尧之所以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君就在于他能效法天。孔子在这里更强调了自然的神秘性,但他的这一思想已为“天人合一”这一命题奠定了基础。《中庸》从儒家的基本立场出发,从理论上明确提出此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中庸》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人类通过自己的积极活动,帮助自然万物都按照天道、物理变化发育,这样人类与自然界自然会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孔子还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要求只用鱼竿钓鱼,不用大网拦河捕鱼,不能猎杀夜宿之鸟,反对滥捕滥猎,破坏生态平衡。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他所追求的是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途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境界。
天人关系也是庄子哲学中的核心论题之一。庄子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强调人类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庄子认为,人与万物本体都是自成一体,浑然不可分的,但是人在物化和纷争中丧失了本性,使心为形所役,被物化了。人们应当体认天道,最终超越现实,实现“逍遥游”,达到“天人合一”。庄子天人合一的理论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反对人为造作,要求人回归到本然天然的本性,善待自然万物,从而实现天人合一。
尽管老子主张“顺天说”,荀子主张“制天说”,《易传》提出“天人调谐说”等,论述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说来,中国传统文化从孔孟,荀子到老子,墨子,以及后世的“阴阳学派”,“宋明道学”都倡导一种以“和”为本体、为主导、为核心、为灵魂的文化,提倡“天人合一”。“天人合一” 包含的系统论思想,尊重自然的思想,与自然相协调的思想,启示我们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只有尊重自然、善待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构成人与自然的和谐。
基于“中和中庸”的人际和谐的理念。对如何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传统中和思想的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自古崇尚中和,提倡宽和处世,协和人我,创造“和”的人际环境。《说文解字》云:“中,内也。从口,下上通。”后来的《说文解字段注》进而解释道:“中者,别于外之辞也,别于偏之辞也,亦合宜之辞也。”“中,正也。”意思是说,“中”是区别内外、偏正、上下的界限和标准,基本含义是中正不偏,恰如其分,恰到好处,适合时宜。“和”即指和谐。《礼记・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是一种自在未发的不偏状态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和”是一种因时而发的合宜状态,发于感情而合乎礼节法度。由于内在能维持不偏不倚的“中”,外在又能事事合于“和”,最终可以达到“中和”之境界。这样《中庸》便将“中”与“和”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提出完整的中和思想。中和思想源远流长,然而人们对其又多有误解,比如一说到中和似乎就是指无原则的折中调和。这是对中和的基本内涵的错误认识。“中”,如孔子言:“过犹不及”,乃是各适其度,各尽其宜;“和”,如孔子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是“和而不同”,而非“同而不和”,“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同”是一味地附和乃至结党营私,其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
孔子的学生有若在阐述孔子的观点时说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和为贵”乃是“礼”的目标,孔子这里主张借礼的作用、礼的规范来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孟子也清醒地认识到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性, 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思想,把“人和”置于天时地利之上,表达了对人与人和谐关系的追求。与“天时”、“ 地利” 相比,“人和”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具有决定性的关键作用。
人际和谐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2002年江泽民同志在美国乔治・布什总统图书馆的演讲中说:“两千多年前,中国先秦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是人类各种文明协调发展的真谛。”我们化解社会矛盾,妥善处理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要提倡中和思想,以促成人与人之间和睦,团结和协作,从而形成向心力、凝聚力,使社会充满和谐,稳定发展。
基于“修身养性”的人的自身的和谐理念。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组成部分之一。儒、道等各个学派都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形成一整套关于道德修养的理论和途径。道家修身思想表面主张消极无为,实质上有为。崇尚自然,返朴归真,是老庄修身观的最高准则。老子说:“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提倡不争之德; 他还说:“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即主张不计恩怨,宽以待人;老子认为:“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要求人要“知足”、“寡欲”,才能免于困辱。老子也主张人之形体与精神的合一,他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一个人要健全自己的思想,必须是形体表现和精神思想合一,要明礼诚信,处于和谐的境界,不能说的一套,干的一套,口是心非,就不是高尚的品格。(下转第13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