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读后感4000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概课后我花一段时间认真学习了《科学发展观读本》,这对我认清今后的个人发展方向,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是具有深刻意义的,它也在很多个理论和实践问题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使我受益匪浅。
早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注意到人民掌握政权以后的发展课题,他们指出: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以后,要“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和斯大林多次指出,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成功后,要加紧经济建设,否则,“落后要被挨打”。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我们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同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一脉相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可以说,科学发展观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凝聚着几代共产党人的心血,又反映了当代最新的发展理念,赋予党的先进性建设以新的时代内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
因此,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邓小平同志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强调:“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成就,都与抓住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密切相关。
人类社会正在飞速发展,各国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全球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
历史一再表明,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必须抓住战略机遇,在这场竞争中取得主动,发展壮大自己。
正如
胡锦涛同志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
建国以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而由于在指导思想上偏离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度出现“短缺经济”。
改革开放的年月,邓小平同志强调“扭住经济建设不放”,有力地解决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许多关键课题,使我们的经济生活发生巨大的变化。
当时在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与发达国家以及周围的新兴发展的亚洲“四小龙”的国家和地区拉开差距的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发展”,在经济方面聚精会神,投入了极大的精力。
实践证明,我们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是正确的,大力发展我国的经济是有效的。
然而,当我们的经济有了比较充分的发展以后,新的情况出现了,非均衡发展以后的不平衡情况出现了,城乡、地区、人群收入差距扩大了,而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经济有长足的发展,而社会事业的滞后,社会问题的凸现,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经济的大力发展,资源环境的压力明显产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出现不和谐的情况;我国加入wto组织后,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急剧增长,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成绩,然而,与一些国家的贸易摩擦增多了,等等,都需要我们对自己的发展观重新审视,重新认识。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党与时俱进的思考: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路线必须坚持,而根本着眼点是用新的发展思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快又好发展;大力发展经济要继续进行,而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要有“四位一体”的思想,还要大力发
展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人类追求自己的文明发展向纵深推进,然而,我们还得考虑地球的承受力,这里有当代的资源环境的平衡,更有与后代的“代际平衡”,要求我们资源用得更为合理,环境保护得更好。
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发展更不能离开这个主题。
在《科学发展观读本》中指出:“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就是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上。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所以我们应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且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
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第一要义是发展,是又好又快发展。
”好与快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成为有机统一整体。
以好为前提,不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不片面追求一时高速发展。
为了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国应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
本原理,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
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
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本源,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胡锦涛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
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
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就是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领会其深刻含义;其次,我们应该将科学发展观应用到平时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中,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开拓眼界,不断地吸收新的知识,新的技能。
同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学习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而且要进一步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把学习科学发展观与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结合起来。
更要有责任和义务担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切实发挥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思想上,我们应该不断提高政治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通过报纸、刊物、上网等形式,学习党内知识,时刻关注当前国家时事,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在行动中认真去践行。
在学习上,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的学习理念。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习,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在这高速发展的时代,如果不把握机会学习,努力提高素质,就有被淘汰的危机。
我们应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不断充实文化知识,提高学以致用的能力,掌握扎实的本领,真正做一个有用的知识分子,努力为践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在工作中,团结合作,尊重领导,努力工作,积极创新、进取。
关心同学,要把广大同学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我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提高了政治觉悟和理论修养,我们要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列,应对挑战,务实
创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为我们的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我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导下,我国一定能够持续地、又好又快地发展下去。
科学发展观反映了时代进步的要求,体现了实践发展的需要,顺应了广大人民的心愿,是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大思想武器。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上,我们既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一定要戒骄戒躁、艰苦奋斗,一定要刻苦学习、埋头苦干,一定要加强团结、顾全大局。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万众一心,开拓奋进,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