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宏观经济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生产要素投入增加方面,包括劳动就业人数 及年龄性别构成,工作时数,就业人员教育程度,资 本存量规模;生产要素生产率方面,包括知识进步, 资源配置改善,规模经济等。
丹尼森对美国1929—1969年GNP增长考察得出: 按人平均年增长率为3.41%,其中要素投入量带来的 增长率为1.82%;要素生产率提高带来的增长率为 1.59%。也就是全部3.41%的增长率中要素投入量增加 的贡献占53.4%,要素生产率提高的贡献占46.6%。
库氏提出的这六个特征中,前两个是总量变化 特征,中间两个是结构转变特征,后两个是增长向 世界扩展表现出的特征;它们之间是密切相关的。 4.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别: 不少学者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 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经济增长主要是指一定时期产量的增长;而经 济发展则是指一定时期包括产量增长在内的经济总 体发展水平的提高,包括一国国民生活质量的堤高, 社会制度与结构的优化,文化科学水平的进步,技 术水平提高和环境的改善等。
(3) 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1971年诺贝尔经济 学奖获得者)认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有三个 方面:
一是知识存量的增长
二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三是经济结构的转变
库兹涅茨与丹尼森的不同在于他十分重视经 济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库兹涅茨认为不 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经济 结构(产业结构)变动地缓慢。如传统的农业束 缚了大量的劳动力,传统的生产技术阻碍着经济 增长;同时由于经济结构变化慢,造成消费水平 低,不能对制造业、新产业提出新的要求,从而 也就不能对经济增长给以刺激。
(n+ δ )k:人均持平投资 (资本广化)
yA
S yA
yf(k):人均生产函数
Sf(k):人均储蓄
0
kA
k
人均储蓄sy>(n+ δ )k导致人均资本的上升, 即Δ k>0,被称为资本的深化;人均储蓄中用于 满足工人增加所需资本和折旧资本的部分,即 (n + δ ),被称为资本广化.新古典增长模型基 本公式也可表示为: 资本深化 = 人均储蓄 — 资本广化
如果生产函数是规模收益不变,则: α + β = 1 经济增长公式也可为: dY/Y = α (dK/K )+ (1- α )(dL/L) + dA/A 索洛运用上述公式对美国1909—1940年经济增 长进行了研究。这一时期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为2.9%, 其中由资本增加引起的增长率为0.32%;由劳动增 加引起的增长率为1.09%;由技术进步引起的增长 率为1.49%。 在整个2.9%的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最 大,为51%;劳动增加的贡献率为38%,而资本增 长的贡献率仅为11%。
e. 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可以用 人均生产的函数曲线来表示(见图形);
f. 储蓄率(s)和资本折旧率(δ)均为常数, 资本存量的增量为△K = I - δ K;
g. 两部门经济中,投资 = 储蓄是经济均衡的 条件,即I = S = s · Y
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y y= f(k)
0
y
y
(1) 索洛对经济因素的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索洛(1987年因在经济增长理 论方面的杰出贡献而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认为经 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两方面:一是生产要素包括劳 动和资本的增加;二是技术的进步,表现为要素 生产效率的提高。他提出的经济增长公式(模型) 为: Gy = dY/Y = + α (dK/K )+ β (dL/L )+ dA/A 其中:dY/Y为产出增长率,dK/K为资本增长 率,dL/L为劳动增长率。 α为资本产出弹性系数 即资本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β为劳动产出系数 即劳动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
图中A为人均储蓄与资本广化(人均持平资本 量)的交点,此时人均储蓄等于资本广化,即资本 深化为零(Δk = 0)。表明经济处于稳态。
kA是均衡时的人均资本量,syA为均衡时人均储 蓄量,yA为均衡时人均产量。
经济处于A左面,表示存在资本深化,即Δ k>0, 人均资本有增加趋势;在A右面表示存在负资本广化 即Δ k<0,表明人均储蓄不能满足资本广化(持平资 本)要求,人均资本量具有减少趋势。只有在A点即 Δ k=0时经济处于稳态。
5. 经济增长的源泉: 经济增长的衡量最主要是产量增加,它可拟用 宏观生产函数来表示: Y = A F (K.L) 其中:Y是总产量,A代表技术,F表示产量与 生产要素的函数关系,K是资本,L是劳动。 从增长率角度,可将上式写成: Gy = GA + α GK + β GL 其中Gy是产量增长率,GA是技术进步增长率, GK是资本增长率,GL是劳动增长率; α 、β为参数, 分别指资本产出和劳动产出的弹性。 可见,经济增长的源泉是:劳动,资本和技术。
(3) 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为了说明经济短期或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哈罗德又提出了实际经济增长率,有保证经济增 长率和自然经济增长率概念. 实际增长率是指实际发生的经济增长率,它 由实际的资本—产出比,实际的储蓄率所决定的 增长率,即GA= s / c。 有保证的增长率又称合意的增长率,它是由 企业家认为适合的资本—产出比和满意的储蓄率 决定的增长率。即GW= sd / cr ,也被认为是长期 中理想的增长率。
在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关系上,库氏还 提出了“倒U假说”。 这一假说表明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随着非 农业部门的扩大,人们的收入差距或不平等程度 不断加剧;随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时,由于农 业比例下降而占被支配地位时,部门之间不平等 即收入差距又逐步缩小.这种经济增长过程中出 现的情况反映在图形上(如图所示),如同倒U 形状,故被称为“倒U假说”。
库兹涅茨下的经济增长的定义包含了三方 面含义: 一是经济增长集中表现在生产能力(即经 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上(亦指人均GDP增长率的 提高); 二是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三是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是制度意识的相 应的调整上(即建立在相应的制度创新基础上)。
2. 经济增长的衡量: 经济增长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衡量,其公式为: Gt = ( Yt – Yt-1)/Yt-1 其中Gt为t期经济增长率,Yt为t期总产量, Yt-1为上一期总产量. 3. 经济增长的基本特征: 库兹涅茨提出了经济增长六个方面的特征: a. 按人口计算的产量的高增长率; b. 生产率本身的增长也是迅速的(包括劳动 生产率和其它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d. 技术水平不变,且为外生变量,总产量生产函 数可用人均产量函数,即y = f (k),y为人均产 量,k为人均资本;
(2) 新古典增长模型基本公式
基本公式: △k = s · y -( n + δ ) k 其中 k 是人均资本量; △k 是人均资本增量; s· y 是人均储蓄额或实际投资额; (n + δ) 是维持现有人均资本量的投资 额或持平投资额。 (公式推导过程略)
c. 经济结构的优化(包括农业向非农业,工业向 服务业或第三产业的转移); d. 社会结构与意识形态的迅速变化(如城市化, 教育与宗教分离等); e. 经济增长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扩大(包括发达国 家向世界其它地方延伸,使世界都卷入增长之内, 形成一个统一体); f. 世界上经济增长的情况是不平衡的(包括占世 界大多数人口的国家经济增长远低于现代技术潜 力可达到的最低水平,世界范围内,贫富差距越 拉越大等)。
第六章
本章重点:
经济增长理论
1.了解西方关于经济增长的一般知识; 2.认识经济增长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和新古 典增长模型。
一、经济增长理论一般:
1. 经济增长的含义: 经济增长一般定义为产量的增加和生产能 力的提高。这里的产量既是指宏观经济的总产出 水平,也可以是人均产量。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对经济增长下的定 义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可以定义为给居 民提供种类日益繁多的经济产品的能力长期上升, 这种不断增长的能力是建立在先进技术以及所需 要的制度和思想意识的相应的调整的基础上”。
二、经济增长模型:
1. 哈罗德—多马模型: 这一模型是上世纪40年代分别由英国经济学家 哈罗德和美国经济学家多马提出。 (1) 模型的基本假设: a. 整个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消费品或资本 品); b. 生产要素为劳动和资本两种; c. 技术水平不变; d. 固定技术系数且规模收益不变; e. 人口或劳动的增长率为常数;
自然增长率是指长期中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 所允许达到的最大增长率。它是由最适宜的储蓄 率(so)和合意的资本—产出比(cr)所决定的, 即Gn= so / cr。 哈罗德认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 GA = GW = Gn 如果 GA 不等于GW 经济就会出现短期波动。 当GA > GW时 经济就会出现积累性扩张。 当GA < GW时 经济就会出现积累性收缩, 即经济出现萧条。
丹尼森考察进一步得出:在全部人年均经济 增长率3.41%的要素增加量的贡献中,劳动增加占 全部的72%,其他要素增加仅占28%;要素增长率 的贡献中,知识进步占全部的60%,其他如资源配 置改善、规模经济节约等因素仅占40%。 可见,丹尼森强调知识进步是发达国家经济 增长的主要因素(这里的知识不仅是技术知识, 也包括管理知识)。在现代经济增长中,知识进 步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因此,要促进 经济增长就必须发展教育、发展科技、提高管理 水平、促进知识进步。
由此索洛得出的结论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各 因素中,技术进步是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大的因素。 (2) 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素的分析: 美国经济学家丹尼森在上世纪60年代曾受美 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的委托,对美国20世纪来的经 济增长作了详尽分析。他同样也把经济增长因素 为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两类。不同 的是,他又在此基础上把经济增卡的具体因素归 结为七个方面。
(3) 经济增长的稳态分析:
a. 经济稳定增长的条件:
新古典增长模型中的稳态,是指一种长期
均衡状态。即人均资本达到均衡值(即Δ k = 0)
并维持均衡不变,在忽略技术变化条件下,人
均产量也维持稳定状态。可用新古典增长模型 公式表示经济稳态的条件: sy = ( n + δ )k 或 Δ k = sy -( n + δ )k = 0
f. 储蓄是国民收入的函数,即S = s· Y,或储蓄率: s = S / Y,且是外生变量; g. 没有资本折旧,即总投资与净投资相等或资本 增量等于投资。 (2) 模型的基本公式: G=s/c 其中,G为经济增长率,s为储蓄率即储蓄占收入 比例:S/Y,c为资本—产出比即单位产量所需资本 量:K/Y。 该公式表明:经济增长率等于储蓄率除以资 本—产出比。其它条件不变,经济增长率与储蓄率 成正比关系,与资本—产出比成反比关系。
例如:当储蓄率为:s = 15%,资本—产出比 为:C = 3时, G = 15%/3 = 5% 即经济增长率为 5%。 又如:当资本—产出比不变,储蓄率s = 18% 时,G = 18%/3 = 6% 即经济增长率随储畜率增 加而提高到18%。
可见哈罗德模型强调的是储蓄或资本的增加 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由于 k = K / N,资本存量必须与劳动一样按人 口增长率n增长,经济稳态公式为: ΔY/Y=ΔN/N=ΔK/K=n 这就是新古典增长理论关于经济稳定增长的基 本公式或经济平衡增长路径公式。
用图形(新教材P138图)也可说明经济增长 的稳态:
横座标为人均资本量即k,纵座标为人均产量 即y。(n+ δ )k为持平投资或资本广化曲线,y = f (k)为人均生产函数曲线,sf(k)为人均储蓄或 人均投资曲线。
如果, GW 不等于 Gn时将会引起经济长期波动
当GW > Gn时 经济将会出现长期停滞
当GW < Gn时 经济将会出现长期繁荣
上述情况也称为哈罗德模型的“不稳定原理”。
2. 新古典增长模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 模型的基本假设
a. 整个社会只使用劳动(N)和资本(K)两中 生产要素,且可以互换;
b. 劳动增长率(△N/N)与人口增长率相一致, 且为常数n,即 △N/N = n; c. 总产量生产函数为齐次函数,即规模收益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