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薄膜技术与薄膜材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时的注意事项: 在许多耐磨损应用中,对镀层-基体组合有许多严格的限制。 由镀层和基体热膨胀系数失配引起的热应力,对于高温条件下生长 的镀层是非常重要的 薄膜生长中产生的应力也会减弱附着力。 镀层的附着力应该足够高,以保证在上述应力作用下,不至于引起 基体-镀层界面的分离。 除了镀层的附着力之外,镀层本身的强度和塑性也至关重要。 对于许多耐磨损应用来说,镀层的硬度也极为重要。
画面对角线106cm的等离子壁挂彩电
PDP工作原理
通过显示电极和选址电极上施加的电压,在二者交点处引起 气体放电;通过控制放电位置和放电的强弱来实现动态显示。气 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中射出紫外线照射涂敷于放电胞壁的荧光 层(发射R(红)、G(绿)、B(蓝)三原色光的荧光层), 发出相应彩色的光,实现全色壁挂电视。
1.5.1 表面改性
定义:在保持块体材料固有特性的优点基础上,对表面进行加工处理, 使其产生新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所需要功能的各种方法,统称为 表面改性。
1.5.1 表面改性
表面改性的手段,可分为两大类: (1) 表面处理技术(形成表面改性层):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手段, 在物质表面层中引入反应成分,形成混合相或合成相,从而产生 新的功能和材料特性。 (2) 膜沉积技术(形成复合多层膜):在基体材料表面析出或沉积 有别于基体材料的膜层,从而显示新的功能和材料特性。
CNT和富勒烯的结构模型 CNT和富勒烯的制作装置示意
1.3 薄膜制作简介
沉积薄膜的载体称为基板,沉积的薄膜(如铝等金属膜)物质为薄 膜材料。首先,将基板及含有薄膜材料的源(气化源)置于真空容 器(钟罩)中,抽真空,达到所需要的真空度。在真空室中,由气 源发出的镀料,以原子或分子状随机运动状态,以声速到数千倍声 速的高速度,向着基板飞行。
1.3 薄膜制作简介真空蒸 Nhomakorabea和离子镀主要用于研究开发和小批量生产,而溅射镀膜 和化学气相沉积更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和工艺研究。
1.4 薄膜加工简介
1.4 薄膜加工简介
1.5 薄膜材料的应用
表面改性 超硬模用于切割刀具 能量变换膜与器件 传感器 半导体器件 金刚石薄膜 平板显示器
表面改性的应用情况:
对于实际的表面改性,特别是大型系统的表面改性,需要研究开发的 内容是相当多的。从材料的角度,应特别注意如下几点:
① 针对具体的材料表面改性系统,需要制作、试验的样品很多,同 时还要进行各种基础性实验。从提高效率角度考虑,希望利用小型 连续成膜实验装置。 ② 在针对实际工况进行模拟试验时,至少需要进行与实际的动态、 静态规模相接近的验证试验。 ③ 在最终决定材质或加工工艺阶段,薄膜材料试制应采用与样品制 作相同的沉积装置,或至少采用同一规格的模型机。 ④ 在检测各种机械性能,特别是进行寿命试验时,加速试验的结果 至少应是目标值的1.5倍。 ⑤ 关于试验检测方法、顺序、检测手段、试验检测设备的规格、试 验结果的确认等,都应该按照有关标准严格地进行。
(3) 薄膜气相沉积涉及从气相到固相的超急冷过程,易于形成非稳态物质 及非化学计量的化合物膜层。
(4) 由于镀料的气化方式很多,通过控制气氛还可以进行反应沉积,因此, 可以得到各种材料的膜层;可以较方便地采用光、等离子体等激发手 段,在一般条件下,即可获得在高温、高压、高能量密度下才能获得 的物质。
为测量上述加速度,离不开由薄膜技术及超微细加工技术制作的传感器。
MEMS的薄膜与微细加工技术
MEMS表示百万分之一米尺寸量级的电子机械系统,NEMS表示十亿分 之一米尺寸量级的电子机械系统。
静电型二维扫描仪 微型多反应器 高精细喷墨打印机
原子的人工组装
薄膜技术的未来目标之一是,在物体上所希望的位置,去除不需要 的原子,或安装所希望的原子,通过原子的人工组装实现超高密度器件。
用于表面改性的表面处理技术:
离子注入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激光表面处理
离子注入原理: 离子注入是将数千伏以上高电压加速的离子打入固体表面,使固体表面的结构、 组织、化学成分等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功能和材料特性。
离子注入优点: 由于采用质量分析器对离子进行选择,可以进行高纯度注入;可由加速电压控制 注入深度,由电流和时间控制注入量;属于非热平衡过程,对基板材料与离子的 组合以及注入量等无限制;既可对微小面积,又可对比较大的面积(静电扫描) 进行注入等。
镀层对磨损所产生的作用:
① 减少切屑-刀具作用面的接触长度; ② 由于镀层的低摩擦系数,可减弱切屑与前刀面、工件与后刀面
之间的摩擦;从而可降低刀具的温度; ③ 减少刀刃附近的粘着磨损,也可减少月牙槽区域的表面塑性变
形; ④ 减少粘着磨损,可减少形成积屑瘤的倾向,从而可以得到较好
的加工面。
TiN镀层对各种刀具切削性能的改善
通过互联网可以按计划、远距离、随心所 欲地操作自宅家电
可代替人工作的机器人将出现在我们面前
PDP—等离子壁挂电视
以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液晶 显示器为代表的平板显示器。画面 对角线超过2.5m,厚度仅有几厘 米,图像清晰、逼真的壁挂式PDP 已在机场、车站、会议室乃至家庭
中广泛采用。
目前,可折叠卷曲的显示器正 在研究中,而且人们欣赏立体画面 的时代已为期不远。与此同时,发 光二极管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 示器等也在急速发展之中。
1.5.2 超硬模用于切割刀具
超硬模的获得:各种类型的薄膜既可由PVD又可由CVD制取。在 生产中所镀制的膜层,按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功能膜,包括 耐磨、减摩、润滑、装饰等表面保护和强化膜,其厚度一般要超过 1µm;另一类是物理功能膜,包括声学、光学、电学和磁学膜,其厚 度一般小于1µm。
硬质镀层材料包括超硬材料,如金刚石膜、“类金刚石”碳膜、 难熔化合物及各种合金等。近年来,过渡族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已经 获得了最为显著的实用效果。其中,对氮化钛、碳化钛及其复合镀层 研究得最多,应用也最广泛。
何谓“高技术”?简单地说,就是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产生更 高效益,能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快进步的技术。
而薄膜,正是一种新型的材料,薄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
薄膜材料受到关注的理由:
(1) 薄膜很薄,可看成物质的二维形态。薄膜技术是实现器件轻薄短小化 和系统集成化的有效手段。
(2) 随着器件的尺寸减小乃至粒子量子化运动的尺度,薄膜材料或其器件 将显示出许多全新的物理现象。薄膜技术是制备这类新型功能器件的 有效手段。
PVD和CVD薄膜的一些典型应用
PVD和CVD薄膜的一些典型应用
PVD和CVD薄膜的一些典型应用
PVD和CVD薄膜的一些典型应用
如何选择镀层-基体系统
选择镀层-基体系统时,应考虑镀层和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镀 层在使用条件下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反应,其中主要包括膜层与基体之 间的附着力、应力对镀层强度的影响,以及镀层的硬度、脆性、热膨 胀系数、稳定性、多层膜的匹配性等。
1.2 薄膜与工作、生活的联系
互联网与薄膜技术 PDP---等离子壁挂电视 发展迅猛的TFT-LCD 生物计算机与薄膜技术 正在进展中的人造大脑 微机械使重症患者起死回生 加速度传感器 实现MEMS的薄膜与微细加工技术 原子的人工组装 碳纳米管和富勒烯
互联网与薄膜技术
为实现原子的人工组装,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装置是扫描隧道显微镜 (简称STM)。下图为STM的工作原理图示。
人工操作原子的例子:用STM观察到的Si原子排布情况,图a中 的白亮点为Si原子,图中的圆圈为位置标记。图b表示由其他位置 向标有+符号的位置移来的三个原子。图c表示去除移动原子后的 情况。
碳纳米管和富勒烯
生物计算机与薄膜技术
制作与人类大脑相近的记忆(存储)系统,实现人工智能。 关于记忆,已由硅半导体等构成的存储器来实现。 目前,科学工作者正通过小鼠及兔子的小脑等神经细胞的培养,
以实现神经网络功能。
使用神经细胞培养,实现神经网络功能的过程:
先利用薄膜技术在石英板上 制作150µm见方的阱以及连接阱 的10µm深的沟槽,再在阱中放 置大白鼠的海马神经细胞。可以 看出:神经纤维会向四面八方伸 出,神经纤维会在沟槽中生长。 神经细胞之间可以实现接触、连 接,进而形成回路网络。
如图c)所示,阱中仅神经细胞的尖端露出,通过设置由氧化 铝或聚酰亚胺等绝缘膜覆盖的电极,可将其产生的电信号取出。
正在进展中的人造大脑
在集成电路中,1cm2的硅片之上已经成功地制作出2.5亿个三极管, 并已实现制品化。
10亿个三极管的试制品也已经出现, 如图a)所示。 160亿个的集成电路在2010年实现,如图b)所示。 机器人不仅能两条腿走路,而且能表现出感情,其智力达到1岁
PDP断面结构的实例
发展迅猛的TFT-LCD
TFT-LCD即薄膜三极管液晶显示器。所谓液晶是指在某一温度范围内, 从外观看属于具有流动性的液体,但同时又是具有光学双折射性的晶体。 液晶的流动性和各向异性正好为图像显示所利用。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外加电压的有和无,就可以实现光的透过与截止,即由电开关实 现光开关。
(5) 通过基板、镀料、反应气氛、沉积条件的选择,可对界面结构、结晶 状态,膜厚等进行控制;表面精细,便于光刻制电路图形;有成熟经 验,易于在其他应用领域中推广。
(6) 易于在成膜过程中在线检测,监测动态过程并可按要求控制生长过程, 便于实现自动化。
采用薄膜技术材料在世界范围内所占的市场
市场份额由2004年的71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35亿美元 年平均增长幅度达到13.7%。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优点: 等离子体增强(辅助,强化)表面处理装置比较简单,容易操作,价 格也比较便宜,便于工业应用。
用于表面改性的表面处理技术:
离子注入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激光表面处理
激光表面处理: 采用红宝石、CO2等高功率脉冲激光,对钢、铝合金等进行表面 处理,通过表面合金化、结晶组织等的微细化、固溶度增大等, 可以提高村料的硬度、强度、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等。
当今信息社会,人们通过电视机、收音机、手机、互联网等,可即 时看到或听到世界上所发生的“鲜”、“活”新闻,如同人们长上了千 里眼、顺风耳。完成这一切,需要许多采集、处理信息及通信网络设备, 而这些设备都需要数量巨大的元器件、电子回路、集成电路等。薄膜技 术是制作这些元器件、电子回路、集成电路的基础。
儿童的水平。
微机械使重症患者起死回生
薄膜技术能实现材料的微米、纳米超微细加工。 目前已实用化的马达,最小尺寸的已成功实用于手表等机构中。 如果利用薄膜技术,不久会制作出以微米为单位的马达。
加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力)的检测极为重要,其应用也非常广泛。如汽车及时充气膨 胀,机器人双脚行走等均是通过检测加速度来实现。
第一章 绪论
1.1 薄膜与高新技术
材料、信息技术与能源称为现代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国民经济 的各部门和高技术领域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材料发展的制约或 推动。新材料的发展水平成为了衡量国家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 要标志。
何谓“新材料”?简单地说,就是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 在成分、组织、结构、形态等方面不同于普通材料,具有传统材料 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
离子注入缺点: 装置很大,操作复杂,运行费用高;通常运行条件(小于或近似等于数十万电子 伏)下,注入深度在1µm以下;除半导体以外,一般样品注入离子的种类实际上 是受限制的。
用于表面改性的表面处理技术:
离子注入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激光表面处理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原理: 采用这种方法可进行表面氮化、表面氧化、表面碳化等。将活性反 应气体以10%~50%(摩尔分数)的比例与氩气混合,在数十至数 百帕的真空气氛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相对于接地电位的靶样品, 等离子体处于正电位,活性气体离子加速向样品表面碰撞,在进入 表面的同时,与表面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齿轮切削刀具
(2)钻头
齿轮切削刀具镀TiN的效果
TiN镀层对钻头性能的影响
画面对角线106cm的等离子壁挂彩电
PDP工作原理
通过显示电极和选址电极上施加的电压,在二者交点处引起 气体放电;通过控制放电位置和放电的强弱来实现动态显示。气 体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中射出紫外线照射涂敷于放电胞壁的荧光 层(发射R(红)、G(绿)、B(蓝)三原色光的荧光层), 发出相应彩色的光,实现全色壁挂电视。
1.5.1 表面改性
定义:在保持块体材料固有特性的优点基础上,对表面进行加工处理, 使其产生新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所需要功能的各种方法,统称为 表面改性。
1.5.1 表面改性
表面改性的手段,可分为两大类: (1) 表面处理技术(形成表面改性层):通过物理的或化学的手段, 在物质表面层中引入反应成分,形成混合相或合成相,从而产生 新的功能和材料特性。 (2) 膜沉积技术(形成复合多层膜):在基体材料表面析出或沉积 有别于基体材料的膜层,从而显示新的功能和材料特性。
CNT和富勒烯的结构模型 CNT和富勒烯的制作装置示意
1.3 薄膜制作简介
沉积薄膜的载体称为基板,沉积的薄膜(如铝等金属膜)物质为薄 膜材料。首先,将基板及含有薄膜材料的源(气化源)置于真空容 器(钟罩)中,抽真空,达到所需要的真空度。在真空室中,由气 源发出的镀料,以原子或分子状随机运动状态,以声速到数千倍声 速的高速度,向着基板飞行。
1.3 薄膜制作简介真空蒸 Nhomakorabea和离子镀主要用于研究开发和小批量生产,而溅射镀膜 和化学气相沉积更适用于大批量生产和工艺研究。
1.4 薄膜加工简介
1.4 薄膜加工简介
1.5 薄膜材料的应用
表面改性 超硬模用于切割刀具 能量变换膜与器件 传感器 半导体器件 金刚石薄膜 平板显示器
表面改性的应用情况:
对于实际的表面改性,特别是大型系统的表面改性,需要研究开发的 内容是相当多的。从材料的角度,应特别注意如下几点:
① 针对具体的材料表面改性系统,需要制作、试验的样品很多,同 时还要进行各种基础性实验。从提高效率角度考虑,希望利用小型 连续成膜实验装置。 ② 在针对实际工况进行模拟试验时,至少需要进行与实际的动态、 静态规模相接近的验证试验。 ③ 在最终决定材质或加工工艺阶段,薄膜材料试制应采用与样品制 作相同的沉积装置,或至少采用同一规格的模型机。 ④ 在检测各种机械性能,特别是进行寿命试验时,加速试验的结果 至少应是目标值的1.5倍。 ⑤ 关于试验检测方法、顺序、检测手段、试验检测设备的规格、试 验结果的确认等,都应该按照有关标准严格地进行。
(3) 薄膜气相沉积涉及从气相到固相的超急冷过程,易于形成非稳态物质 及非化学计量的化合物膜层。
(4) 由于镀料的气化方式很多,通过控制气氛还可以进行反应沉积,因此, 可以得到各种材料的膜层;可以较方便地采用光、等离子体等激发手 段,在一般条件下,即可获得在高温、高压、高能量密度下才能获得 的物质。
为测量上述加速度,离不开由薄膜技术及超微细加工技术制作的传感器。
MEMS的薄膜与微细加工技术
MEMS表示百万分之一米尺寸量级的电子机械系统,NEMS表示十亿分 之一米尺寸量级的电子机械系统。
静电型二维扫描仪 微型多反应器 高精细喷墨打印机
原子的人工组装
薄膜技术的未来目标之一是,在物体上所希望的位置,去除不需要 的原子,或安装所希望的原子,通过原子的人工组装实现超高密度器件。
用于表面改性的表面处理技术:
离子注入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激光表面处理
离子注入原理: 离子注入是将数千伏以上高电压加速的离子打入固体表面,使固体表面的结构、 组织、化学成分等发生变化,从而获得新的功能和材料特性。
离子注入优点: 由于采用质量分析器对离子进行选择,可以进行高纯度注入;可由加速电压控制 注入深度,由电流和时间控制注入量;属于非热平衡过程,对基板材料与离子的 组合以及注入量等无限制;既可对微小面积,又可对比较大的面积(静电扫描) 进行注入等。
镀层对磨损所产生的作用:
① 减少切屑-刀具作用面的接触长度; ② 由于镀层的低摩擦系数,可减弱切屑与前刀面、工件与后刀面
之间的摩擦;从而可降低刀具的温度; ③ 减少刀刃附近的粘着磨损,也可减少月牙槽区域的表面塑性变
形; ④ 减少粘着磨损,可减少形成积屑瘤的倾向,从而可以得到较好
的加工面。
TiN镀层对各种刀具切削性能的改善
通过互联网可以按计划、远距离、随心所 欲地操作自宅家电
可代替人工作的机器人将出现在我们面前
PDP—等离子壁挂电视
以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液晶 显示器为代表的平板显示器。画面 对角线超过2.5m,厚度仅有几厘 米,图像清晰、逼真的壁挂式PDP 已在机场、车站、会议室乃至家庭
中广泛采用。
目前,可折叠卷曲的显示器正 在研究中,而且人们欣赏立体画面 的时代已为期不远。与此同时,发 光二极管显示器、有机电致发光显 示器等也在急速发展之中。
1.5.2 超硬模用于切割刀具
超硬模的获得:各种类型的薄膜既可由PVD又可由CVD制取。在 生产中所镀制的膜层,按用途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机械功能膜,包括 耐磨、减摩、润滑、装饰等表面保护和强化膜,其厚度一般要超过 1µm;另一类是物理功能膜,包括声学、光学、电学和磁学膜,其厚 度一般小于1µm。
硬质镀层材料包括超硬材料,如金刚石膜、“类金刚石”碳膜、 难熔化合物及各种合金等。近年来,过渡族金属碳化物和氮化物已经 获得了最为显著的实用效果。其中,对氮化钛、碳化钛及其复合镀层 研究得最多,应用也最广泛。
何谓“高技术”?简单地说,就是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产生更 高效益,能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快进步的技术。
而薄膜,正是一种新型的材料,薄膜技术是一种新型的高技术。
薄膜材料受到关注的理由:
(1) 薄膜很薄,可看成物质的二维形态。薄膜技术是实现器件轻薄短小化 和系统集成化的有效手段。
(2) 随着器件的尺寸减小乃至粒子量子化运动的尺度,薄膜材料或其器件 将显示出许多全新的物理现象。薄膜技术是制备这类新型功能器件的 有效手段。
PVD和CVD薄膜的一些典型应用
PVD和CVD薄膜的一些典型应用
PVD和CVD薄膜的一些典型应用
PVD和CVD薄膜的一些典型应用
如何选择镀层-基体系统
选择镀层-基体系统时,应考虑镀层和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镀 层在使用条件下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反应,其中主要包括膜层与基体之 间的附着力、应力对镀层强度的影响,以及镀层的硬度、脆性、热膨 胀系数、稳定性、多层膜的匹配性等。
1.2 薄膜与工作、生活的联系
互联网与薄膜技术 PDP---等离子壁挂电视 发展迅猛的TFT-LCD 生物计算机与薄膜技术 正在进展中的人造大脑 微机械使重症患者起死回生 加速度传感器 实现MEMS的薄膜与微细加工技术 原子的人工组装 碳纳米管和富勒烯
互联网与薄膜技术
为实现原子的人工组装,研究中经常使用的装置是扫描隧道显微镜 (简称STM)。下图为STM的工作原理图示。
人工操作原子的例子:用STM观察到的Si原子排布情况,图a中 的白亮点为Si原子,图中的圆圈为位置标记。图b表示由其他位置 向标有+符号的位置移来的三个原子。图c表示去除移动原子后的 情况。
碳纳米管和富勒烯
生物计算机与薄膜技术
制作与人类大脑相近的记忆(存储)系统,实现人工智能。 关于记忆,已由硅半导体等构成的存储器来实现。 目前,科学工作者正通过小鼠及兔子的小脑等神经细胞的培养,
以实现神经网络功能。
使用神经细胞培养,实现神经网络功能的过程:
先利用薄膜技术在石英板上 制作150µm见方的阱以及连接阱 的10µm深的沟槽,再在阱中放 置大白鼠的海马神经细胞。可以 看出:神经纤维会向四面八方伸 出,神经纤维会在沟槽中生长。 神经细胞之间可以实现接触、连 接,进而形成回路网络。
如图c)所示,阱中仅神经细胞的尖端露出,通过设置由氧化 铝或聚酰亚胺等绝缘膜覆盖的电极,可将其产生的电信号取出。
正在进展中的人造大脑
在集成电路中,1cm2的硅片之上已经成功地制作出2.5亿个三极管, 并已实现制品化。
10亿个三极管的试制品也已经出现, 如图a)所示。 160亿个的集成电路在2010年实现,如图b)所示。 机器人不仅能两条腿走路,而且能表现出感情,其智力达到1岁
PDP断面结构的实例
发展迅猛的TFT-LCD
TFT-LCD即薄膜三极管液晶显示器。所谓液晶是指在某一温度范围内, 从外观看属于具有流动性的液体,但同时又是具有光学双折射性的晶体。 液晶的流动性和各向异性正好为图像显示所利用。
液晶显示器的工作原理
通过外加电压的有和无,就可以实现光的透过与截止,即由电开关实 现光开关。
(5) 通过基板、镀料、反应气氛、沉积条件的选择,可对界面结构、结晶 状态,膜厚等进行控制;表面精细,便于光刻制电路图形;有成熟经 验,易于在其他应用领域中推广。
(6) 易于在成膜过程中在线检测,监测动态过程并可按要求控制生长过程, 便于实现自动化。
采用薄膜技术材料在世界范围内所占的市场
市场份额由2004年的71亿美元增长到2009年的135亿美元 年平均增长幅度达到13.7%。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优点: 等离子体增强(辅助,强化)表面处理装置比较简单,容易操作,价 格也比较便宜,便于工业应用。
用于表面改性的表面处理技术:
离子注入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激光表面处理
激光表面处理: 采用红宝石、CO2等高功率脉冲激光,对钢、铝合金等进行表面 处理,通过表面合金化、结晶组织等的微细化、固溶度增大等, 可以提高村料的硬度、强度、耐蚀性、耐热性、耐磨性等。
当今信息社会,人们通过电视机、收音机、手机、互联网等,可即 时看到或听到世界上所发生的“鲜”、“活”新闻,如同人们长上了千 里眼、顺风耳。完成这一切,需要许多采集、处理信息及通信网络设备, 而这些设备都需要数量巨大的元器件、电子回路、集成电路等。薄膜技 术是制作这些元器件、电子回路、集成电路的基础。
儿童的水平。
微机械使重症患者起死回生
薄膜技术能实现材料的微米、纳米超微细加工。 目前已实用化的马达,最小尺寸的已成功实用于手表等机构中。 如果利用薄膜技术,不久会制作出以微米为单位的马达。
加速度传感器
加速度(力)的检测极为重要,其应用也非常广泛。如汽车及时充气膨 胀,机器人双脚行走等均是通过检测加速度来实现。
第一章 绪论
1.1 薄膜与高新技术
材料、信息技术与能源称为现代人类文明的三大支柱。国民经济 的各部门和高技术领域的发展都不可避免地受到材料发展的制约或 推动。新材料的发展水平成为了衡量国家技术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 要标志。
何谓“新材料”?简单地说,就是那些新出现或已在发展中的, 在成分、组织、结构、形态等方面不同于普通材料,具有传统材料 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
离子注入缺点: 装置很大,操作复杂,运行费用高;通常运行条件(小于或近似等于数十万电子 伏)下,注入深度在1µm以下;除半导体以外,一般样品注入离子的种类实际上 是受限制的。
用于表面改性的表面处理技术:
离子注入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激光表面处理
等离子体表面处理原理: 采用这种方法可进行表面氮化、表面氧化、表面碳化等。将活性反 应气体以10%~50%(摩尔分数)的比例与氩气混合,在数十至数 百帕的真空气氛中产生等离子体放电。相对于接地电位的靶样品, 等离子体处于正电位,活性气体离子加速向样品表面碰撞,在进入 表面的同时,与表面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齿轮切削刀具
(2)钻头
齿轮切削刀具镀TiN的效果
TiN镀层对钻头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