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宝元年秋,唐玄宗下诏征李白入 京,并待以隆重的礼遇,命李白供奉翰 林。李白应召入京时,颇为踌躇满志。 诗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 蒿人!” 他有心作一番事业来报答玄宗
的知遇之恩,但这位傲岸的诗人很快就 遭到了宫廷权贵们的忌恨。一年后他就 开始遭到谗毁,天宝三载春,李白被赐 金放还乡。
李白离长安后,沿商州大道东 行,至洛阳与杜甫相识,后又与杜 甫、高适一起畅游梁、宋一带,过 着饮酒论文、追鹰逐兔的放逸生活。 随着天宝年间政治形势每况愈下, 李白对国事的倾危深感忧虑和不安。 他四处浪游,飘泊在梁园、鲁郡和 金陵一带,还到过幽蓟等地。一路 上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篇。
• 1、忧杜说:
• 此说出自唐末范摅所著《云溪友议》一书, 为《新唐书·严武传》所采用,根据“所守或 匪亲,化为狼与豺”句,推说剑南节度使严 武欲害房琯、杜甫,这首诗为担心房、杜安 危而作。
• 2、刺琼说:
• 此说出自宋沈括《梦溪笔谈》,根据“一夫 当关,万夫莫开”句,称此诗为讽刺章仇兼
• 琼而作,章仇兼琼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 39年)至天宝五年(746年)期间曾任剑 南节度使,是个善于媚上取宠的小人,李白写 此诗是用来警戒朝廷防范章仇兼琼有反叛之心。
《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及目的
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 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 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唐玄宗天宝元年(742)李白初入 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它以蜀道险阻为 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 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入蜀时,他便 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 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 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
秦塞(sài)
石栈(zhàn)
猿猱(náo)
萦绕(yíng)
扪参(mén shēn) 抚膺(yīng)
巉岩(chán) 飞湍(tuān)
喧豗(huī)
砯崖(pīng)
万壑(hè)
峥嵘(zhēng róng)
崔嵬(cuī wéi) 吮血(shǔn)咨嗟(zī jiē)
噫(yī)吁(xū)嚱(xī),危乎高哉!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fú),开国何茫然!尔 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sài)通人烟。西当太 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 后天梯石栈(zhàn)相钩连。
古栈道
古栈道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古栈道
古栈道
天梯石栈相钩连
剑 门 关
剑门关位于剑阁城东的
大剑山口。两山对峙如门, 古栈道有"剑门天下险"之说。
剑门关
万一 夫夫 莫当 开关
剑门关
太白鸟道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 蜀 道 难 》
朗读,正音正字
噫吁嚱(yī xū xī) 鱼凫(fú)
荆门、游洞庭,接着又到了金陵、广陵 和会稽等地,不久回舟西上,寓居郧城 (今湖北安陆)。当时著名的道士司马 承祯在江陵遇到他,夸许他“有仙风道 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
开元十八年(730),三十岁的李白 入长安。他隐居在终南山,广为交游, 希望得到王公大人的荐引,却未能如愿, 终于怏怏离去。开元二十年(732)夏, 李白沿黄河东下,先后漫游了洛阳、太 原等地。后举家东迁,又漫游河南、及 湘、鄂一带,北登泰山,南至杭州、会 稽,所到之处,形诸吟咏,诗名远播, 震动朝野,最后连天子也被惊动了。
蜀道难
李白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盛唐 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 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 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他 经历坎坷,思想复杂,既是一个 天才的诗人,又兼有游侠、刺客、 隐士、道人、策士等人的气质。 儒家、道家和游侠三种思想,在 他身上都有体现。“功成身退” 是支配他一生的主导思想。
• 7、仕途说:
• 此说认为此诗表面写蜀道的艰险,实则写仕途 坎坷,反映了诗人在长期的漫游中屡遭踬碍的 生活经历和怀才不遇的愤懑。此说见周丽洁的 《李白》。
• 8、歌颂说:
• 此说认为全诗反复咏叹“蜀道之难”,实 则是在极力歌颂历代蜀道开拓者的那种大 无畏的崇高牺牲精神,表现了对彻底征服 “蜀道之难”的一种呼唤与希求。此说见 王克俭《李白诗选》。另外人教社高中语 文课本认为这首诗“气魄宏伟、豪迈,充 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 的感情”。
啊呀呀,多么高多么险峻啊!蜀道真太难攀,简 直比登天还难。蜀国先王蚕丛和鱼凫开国的传说 是多么久远渺茫!历经了约四万八千年,不同秦 地互通来往。长安西边有高大巍峨的太白山挡住 了入蜀之路,只有飞鸟能过的小道,能够飞跃峨 眉山的峰顶。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 地才有天梯栈道把秦蜀相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 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náo)欲度愁攀援。青泥 何盘盘,百步九折萦(yíng)岩峦。扪(mãn)参 (shēn)历井仰胁(xiã)息(xī), 以手抚膺 (yīng)坐长叹。
李白(701—762)字太白, 原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 安),出生于中亚西域的 碎叶城(在今吉尔吉斯斯 坦境内),约五岁时,其 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 江油)。李白的青少年时 期是在蜀中度过的,他自 幼读书就广为涉猎,所谓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 家” 。年轻时仗剑任侠, 遍游蜀地。
他还很早就向往游仙问道的生活: “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开元十 二年(724)秋,李白“仗剑去国,辞亲 远游” ,他从峨嵋山沿平羌江南下,到
• 3、讽喻说:
• 此说出自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集》,根 据“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乡”“问君西游何 时还”句,认为文中的“君”是指唐玄宗,唐 玄宗在安史之乱时逃难到蜀地,李白写此诗地 目的是劝谏唐玄宗不要久留蜀地,而应心怀国 家安危,回到长安。
• 4、咏蜀说:
• 此说出自明胡震亨《李诗通》,认为此诗自为 “咏蜀耳,言其险”“风人之义远矣”。清顾炎 武在《日知录》中亦持此说,认为这首诗只是歌 咏蜀地罢了,“别无寓意”。
其诗多强烈抨击当时的黑暗政治,深切关怀时局 安危,热爱祖国山川,同情下层人民,鄙夷世俗, 蔑视权贵;但也往往流露出一些饮酒求仙、放纵 享乐的消极思想。他善于从民间文学吸取营养, 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健奔放,色调瑰玮绚丽, 语言清新自然。他和杜甫齐名,人称“李杜”。 杜甫曾说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他的 诗歌,现存900多首,著作有《李太白集》。
请问朋友,你西行入蜀,何时回还?可怕的岩 山道实在难以登攀!只见那悲伤的鸟儿在古树 上哀鸣哀号;雄雌相随绕林飞翔。月夜听到的 是杜鹃悲惨的啼声,令人愁思回荡在这荒荡的 空山!蜀道难走呵比登天还难,叫人听后惊骇 得脸色突变?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 争 喧 豗 ( huī ) , 砯 ( pīng ) 崖 转 ( zhuàn ) 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jiē)尔远道之 人,胡为乎来哉?
*第三段重要词语:
①夫:人 ②当:挡 ③或:如果、倘若 ④匪:同“非”,不是 ⑤朝……,夕……:互文见义 ⑥虽:虽然 ⑦长:深深 ⑧西:向西(名作状)
*文段分析
第 三 自 然 段 :蜀中战祸之烈。
•第三段写蜀中剑阁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势,易 发生战祸,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主 旨)。
全诗最后一段写剑阁,对天宝初年的唐朝 社会有什么现实意义?
剑阁又险峻又高大,一人把守,万人也难攻 打。守关的将领如果不是亲信,就会成为叛 乱者。
•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shǔn)血 (xuâ),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 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 长咨(zī)嗟
早上你要躲避猛虎,傍晚防范长蛇,它们磨 牙吮血,杀人多得如同乱麻一样。锦官城虽 说是快乐的地方,但还是不如及早回乡。蜀 道太难走呵,简直比登天还难,侧身遥望西 蜀,不禁令人感慨与长叹!
*文段分析 第一自然段: 蜀道之难 第一自然段可分几层叙述?
一层:总写蜀道之难; 二层:蜀道的历史、地貌、来由; 三层:蜀道的高危。
*文段分析
•写蜀道之难,为什么要引用传说中的蚕从、 鱼凫的开国和五丁开山?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 望?
明确:引用远古蜀君开国是叙述蜀国长期 闭塞的状况;五丁开山的传说是说明蜀道的来 由,赞扬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勇敢精神,表达 诗人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 。
*文段分析
第 二 自 然 段 : 蜀道之险。 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了怎样的气氛?
明确:“但见”四句渲染凄凉气氛,“连 峰”四句渲染惊险气氛。
*文段分析
•“连峰去天不盈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几 句描写好在哪里?
明确:诗人先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由静 而动,写出水石激荡,山谷轰鸣的惊险场景。
• 剑 阁 峥 ( zhēng ) 嵘 ( róng ) 而 崔 嵬 (wã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 (fēi)亲,化为狼与豺。
上有迫使太阳神的六龙车掉头的高山,下有激浪 排空纡回曲折的大川。善于高飞的黄鹄尚且无法 飞过,猢狲要想翻过也发愁无法攀援。青泥岭的 山路多么曲折盘旋,行走百步就要萦绕山峰转上 九道弯。手可以摸到参、井星,抬起头来让人闭 气屏息,手抚胸口长长叹息。
*第一段重要词语:
①危:形容词,高 ②于:介词,比 ③何:副词,多么 ④塞:名词,山川险要的地方 ⑤横:动词,横渡,横穿 ⑥钩连:动词,沟通相连 ⑦回: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⑧尚:副词,尚且 ⑨度:动词,越过 ⑩愁:为动用法,译为“为……发愁”
*文段分析
•这一段的第三层诗人是如何把想象、夸张和反 衬融为一体的?
明确:先用想象和夸张写山之高,水之险; 又用“黄鹤飞不过去,”“猿猱攀不上去”来 反衬山势的高危惊险。接着又用想象,人在高 危的蜀道上行走,是从星星中穿过,还可以用 手触摸到星星!
•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chán)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háo)古(古一作枯)木,雄 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目的在于劝人引以为鉴戒,警惕战乱的发生, 并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揭露了蜀中豺狼的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这既是描写蜀道猛 兽,又是影射政治黑暗的双关语句,表达了对 国事的忧虑与关切,为诗篇增加了现实的内涵、 深厚的意蕴。
整体把握
开篇:一显主旨句
一叹 高:难行
蜀道来历 蜀道高峻
二叹 险:可畏
照应:二显主旨句
• 5、劝谏说:
• 此说出自《唐诗鉴赏词典》,从诗中“一夫当关, 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出发,联 系当时的时代背景,认为李白当时已经看到太平 景象背后正潜伏着危机,写作此诗诗劝谏唐玄宗 预防割据者发动叛乱,并以十年后的安史之乱加 以佐证,认为李白的预见是正确的。
• 6、送别说:
• 此说见复旦大学的《李白诗选》,从诗中“问 君西游何时还”,“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 哉”,和李白后来的诗作《剑阁赋》、《送友 人入蜀》,推测李白极言蜀道艰险难行,表现 诗人对友人入蜀安危的关切,希望友人早日归 来。
景物凄清—— 以“何时还”起
山恶水险


剑阁险要 三叹战祸之烈:申戒
人祸之惨——以“ 早还家”结
结尾:三显主旨句
*文段分析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在诗中三次出现, 是不是简单的重复?为什么?
明确:不是,是一咏三叹:一叹蜀道之高, 二叹蜀道之险,三叹蜀中战祸之烈。
• 关于主旨,你是怎样理解的?
• 关于这首诗的主题,历来解说纷纭,莫衷一 是。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山峰座座相连离天还不到一尺;枯松老枝倚 着陡峭的山壁挂在那里。飞奔而下的急流瀑布 争相喧闹着;水冲击山崖,使破碎的石块滚滚 而下,千山万壑间响起雷鸣般的声音。蜀道是 如此险要,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要来到这 里来呢?
*第二段重要词语:
①但:副词,只 ②从:动词,跟随 ③凋:使动用法,使……凋谢 ④去:介词,距离 ⑤盈:形容词,满、足 ⑥倚:动词,靠 ⑦湍:名词,急流 ⑧砯:拟声词作动词,冲击 ⑨转:使动用法,译为“使……滚动” ⑩胡为:为什么
天宝十四载(755)安史之乱爆发, 李白曾满怀热忱地参加玄宗之子永王 璘的义军。李璘军败被杀,他也因此 获罪下狱,被长流夜郎。中途遇赦放 还时,他已年近六十,但仍壮心未已, 上元二年(761),又一次踏上征途, 准备参加李光弼的平叛军队,途中因 病折回。宝应元年(762),李白病死 于当涂族叔李阳冰家,结束了他富有 传奇色彩的一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