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3128-移动碎片化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移动碎片化学习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证研究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
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教学内容更新机制”,深化大学英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高等教育面临着高校学习资源分配不均、大学英语课时减少等现实因素,这就要求大学生拥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获取信息资源的能力。
移动碎片化学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现实因素的影响。
本研究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移动碎片化学习的现状,探索移动碎片化学习的可行性,并构建基于移动碎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国内外研究现状
对于“移动碎片化学习模式”的研究,国内目前的研究成果并不多。
知网数据库(CKIN)作为数据为例。
具体操作为,选取2000-2017年数据库,在“题目”栏中输入“碎片化学习”进行检索,得到论文99篇。
而在其结果中进行筛选,输入“英语”,并无一篇研究论文。
由此可见,对于“碎片化学习”与“英语教学”的交叉研究,成果并不多见。
1、对于碎片化学习理论的探索。
作为一个新型的学习模式,碎片化学习的发展离不开理论的支撑与指导。
目前我国对于碎片化学习理论的研究探索分为基础理论和理论建构两方面。
其中,基础理论方面主要探讨有关于碎片化学习的含义、本质、内涵以及理论支撑等方面。
碎片化学习的主要理论支撑有很多,本研究主要理论支撑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终身学习理论。
理论建构方面,主要集中在碎片化学习的资源建设、教学活动设计、活动优化设计、模式等理论模型以及对学习人群的定义,同时也关注碎片化学习发展现状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傅健在《我国碎片化学习现状及发展对策》一文中对我国碎片化学习服务就碎片化学习的理论建构以及应用环境发展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
“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教授采访时向我们介绍分析了目前国外碎片化学习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魏雪峰、杨现民)。
而傅健和杨雪则从宏观角度清晰而有条理的论述了近十年以来我国碎片化学习理论研究与实践并且预测了碎片化学习未来发展的趋势,为国内碎片化学习领域研究者提供理论的借鉴与参考。
2、对碎片化学习研究主要以软件平台、无线网络、技术的开发居多。
随着互联网和无线网络的不断完善与发展,移动终端作为碎片化学习主载体将会广泛进入人们视野。
马小强在《碎片化学习终端的选择与评价》一文中对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探究丰富了碎片化学习技术方面理论与实践。
朱学伟、朱昱、徐小丽“分析了以微信(Wechat)为代表的微学习形式,探讨了以微信平台为主要依托的碎片化学习形式并提出将这种学习形式整合于课堂教学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另外还有一些 JAVA 、Modem、短信等平台的系统设计越来越广泛,但系统的不兼容为不同学习平台的学习资源整合带来很大的困扰。
而基于这些平台的碎片化学习的系统设计越来越广泛,学习系统也呈多元趋势,解决不同平台学习资源相融合的问题还需要不断的探索。
3、对碎片化学习课程、资源设计与开发为主的研究。
主要有教学模式设计、学习环境设计、策略设计以及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的设计。
主要集中与课程资源开发设计,王阳以 SCORM 为标准,学习课件进行标准化设计,从而使课件通过统一格式跨平台,解决了不同平台资源整合的问题。
“课程资源已经有实用性学习内容同时兼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良好的前期设计,才能使碎片化学习在教学实践应用中取得好效果,而课程资源设计和教学设计会有更大的探索空间”(李楠、李胜聪,2012),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碎片化学习的最高目标就是学习无时不有,教师无处不在。
1.有效促进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教育部于 2012 年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 年)》,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建设智能化教学环境,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2. 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和质量。
移动碎片化学习模式下的大学英语教学为我们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
它充分利用学生的现有设备(智能手机终端)和学校设施(WIFI 和 3G 无线网络)、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点所在,创新了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微型课件、视频、短信等形式向学生推送学习内容,利用移动 QQ、短信等方式建立多种信息沟通渠道,教师、学生全天候多维度互联,有问题可及时沟通交流,学习资源随时可达,学习可随时随地开展。
这既符合了办学宗旨和时代诉求又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这势必会加大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对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和质量则是一个必然的推动。
理论依据
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语言学习是以人为主导,且为学习者根据自己现有知识以及认知水平,积极主动地获得新的知识和概念的一个探索过程。
所以,我们将人本主义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本课题的理论基础。
(1)人本主义
在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看来,真正的学习关系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材料。
真正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真正的学习经验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发现他自己作为一个人的特征。
同时也强调了学习过程不仅是学习者获得知识的过程,更是发展健全人格的过程。
而这种观点与碎片化学习不谋而合。
碎片化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来源不单单局限于课堂或书本,更多的是来自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更加关注学习者需求。
学习者在这一学习过程中不仅可以根据自身意愿获取所需知识,更多的是获得自我探知的能力。
因此,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是碎片化学习的理论基础,而碎片化学习也推动了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发展。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本研究把布鲁纳的认知“结构论”以及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这两种理论作为理论基础。
而碎片化学习这种学习模式满足了不同学习者对不同学习内容的要求,通过衡量自己现有的知识水平以及认知结构选择适合自身的学习内容,积极的构建属于自己的新的认知框架。
研究目标
分析当前大学生移动碎片化学习的现状,探索移动碎片化学习的可行性,研究如何构建基于移动碎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探究大学英语改革的新趋势,使大学英语课程不再局限于课堂,将英语学习融入生活、贯穿生活,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索信息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应用创新。
研究内容
首先,对大学生英语碎片化学习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了解当代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面临着哪些难题,进而分析大学生英语碎片化学习的特点。
通过对大学生英语移动学设备、学习获取的资源以及自身的学习行为习惯进行调查研究,从而清晰而明确的了解到影响和制约当代大学生英语碎片化学习的主要因素。
其次,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要更好的引导才能实现自身更大的发展,而碎片化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在任何地方都能随时随地的发生学习的方式是否可以促进大学生自身英语学习意识,是否可以引导大学生实现学习,这些存在的疑问都有待解答。
再次,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影响英语碎片化学习的因素,趋利避害。
同时,也将移动碎片式学习这一概念普及,并将移动碎片化学习模式与传统英语教学结合,有效利用课堂及课余时
间,使大学英语课程不再局限于课堂,将英语学习融入生活、贯穿生活,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索信息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应用创新模式。
研究假设
解决目前英语碎片化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碎片化学习方式进行探索研究,结合互联网+思维,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融合。
创新之处
将移动碎片式学习这一概念普及,并将移动碎片化学习模式与传统英语教学结合,有效利用课堂及课余时间,使大学英语课程不再局限于课堂,将英语学习融入生活、贯穿生活,以实证研究的方式探索信息网络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应用创新模式。
较之传统的教学模式,碎片化教学具有灵活性高、针对性强、吸收率高等特点。
碎片化教学打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学习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自主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学习,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或目的不同,灵活选择学习内容和进度。
另外,学习内容被分割为片段后,由于单个碎片内容的学习耗时较短,能够保持学习者注意力集中的有效时间,不至于产生厌倦、困乏或体力、脑力不支的感觉,从而保障了学习者浓厚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成效。
研究思路
为保证此次样本地域的广泛性,也为了保证此次问卷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客观性,也为了解答碎片化学习模式怎样更好的应用于实践这一问题。
本研究采用网络发放问卷形式,选择武汉地区的高校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以期提高研究的实际价值。
本研究将依据回收后的有效问卷,使用 SPSS22.0 对回收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技术路线
任何调查问卷的编制都是基于研究课题的本质以及理论的合理假设。
本研究通过对碎片化学习全面分析,确定研究的四个维度:英语碎片化学习工具、英语碎片化学习信息资源、英语碎片化学习行为与英语碎片化学习态度。
调查问卷基本分为五个部分: 1、学习者基本信息。
2、英语碎片化学习工具的使用情况。
3、英语碎片化学习信息资源。
4、英语碎片化学习行为。
5、英语碎片化学习态度。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性,收集网络问卷之后对有效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可信度分析,在检验问卷信度时,Cronbachα信度系数是目前最常用的信度系数,目前在各类实证研究中均以该值作为判断信度高低的度量标准。
其依据为α>0.7,则量表信度较高,可以使用该量表进行测试,0.7>α>0.35,则量表信度一般。
但尚可接受该量表,当α<0.35 时,则表示该量表信度过低了,量表不可接受。
鉴于Cronbachα值的权威性及使用广泛性,本研究也将以Cronbachα值来作为判断量表的信度标准。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本课题的学术资源研究材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通过这些渠道对有关碎片化学习、碎片化学习设备和大学生碎片化学习设备等相关资源内容进行分类收集与梳理。
分析国内外碎片化学习现状、对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对收集的文献资料以及研究数据进行动态分析汇总。
在一个全面了解基础上对大学英语碎片化学习有一个清晰而全面深刻的认识。
(2)问卷法
通过向调查者发出简明扼要的征询单(表),让被调查者回答后,回收已经回答的问卷,然后对问题答案进行整理、分析,以获得用信息。
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归纳编制出一份有效问卷,利用统计软件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出影响大学生移动外语学习的显著因素。
(3)对比研究法
本课题将在学校内设定多个实验班级,采用“碎片化教学”方法进行实际教学,并分阶段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进行检验、分析,为探索碎片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找出最佳的融合模式。
实施步骤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
(时间:2017年7——8月)
理论学习、形成调查方案。
集中课题组成员重点学习相关的教学论著,进一步提高理水平。
○2初步调查、探索阶段
(时间:2017年9月——2017年12月)
搜集、查阅资料文献,调查问卷设计与修改。
○3初步实践阶段
(时间:2018年1月——2018年3月)
问卷调查。
○4完善实践阶段
(时间: 2018年4月——2019年3月)
实验、回访、调研、分析测试结果, 实验对比。
○5结题总结阶段
(2019年4——5月)
整理所有的课题资料,撰写最终成果文档,做好结题的申请准备工作。
申请结题验收和研究成果的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