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

合集下载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用荧光增白剂简介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用荧光增白剂简介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用荧光增白剂简介涤纶纤维结晶度高,是一种疏水性纤维,需用非离子型疏水性的荧光增白剂。

涤纶染色分为高温(130℃)、热熔 (180一210℃)和载体法。

为满足耐热和扩散要求,一般适用的荧光增白剂分子质量较小、耐热稳定性较好。

分布于各种类型的荧光增白剂。

如苯并哩的有: C.I.荧光增白剂135(DT),C.I.荧光增白剂367(KCB),C.1.荧光增白剂185(EBF),C.I.荧光增白剂184(OB), C.I.荧光增白剂393(oB一l)等。

二苯乙烯基苯基的c.I.荧光增白剂l99(ER)。

蔡酞亚胺类的有c.I.荧光增白剂162(AT)及 Lcukophor EFR。

花衍生物的有C.I.荧光增白剂179(Flulite XM玛等。

还有香豆素类的如BlankophorEBL。

C.I.荧光增白剂135有2种剂型,分散液为荧光增白剂DT,Ciha公司为Uvitex ERN,主要用于涤纶纤维增白,有较好的日晒牢度,对涤棉混纺织物增白时,对棉用增白剂的耐晒牢度有所提高,用于浸染法较好。

DT耐酸碱,耐氧化剂和还原剂,耐氯漂,耐硬水。

我国生产的荧光增白剂DT的产量约占增白剂总产量的1/4左右。

粉状剂型的商品名称为PF,主要应用于塑料的增白。

C.I.荧光增白剂185是我国商品名为荧光增白剂EBF,有鲜艳的蓝色荧光,最大吸收波长为367 nm,最大发射波长为429 nm。

增白效果好,牢度高,适用于涤纶和涤棉混纺织物,特别适合聚醋原液增白及多种塑料增白,用途十分广泛。

C.I.荧光增白剂199是我国商品名为荧光增白剂ER,它的化学稳定性较好,与还原性漂白剂和阳离子型柔软剂可以同浴处理,增白的白度很高,但是耐氯漂和日晒牢度不好,常用于聚醋纤维的增白和增艳。

用于聚醋原液增白的荧光增白剂主要有C.I.荧光增白剂184(OB)及393(OB 一l),国外生产商为ciha公司Uvitex OB和 Eastwan公司的Eastohrite OB-l,最大吸收波长为370 nm,荧光发射波长为427 nm。

靛蓝对涤/棉织物的染色

靛蓝对涤/棉织物的染色

研究报告靛蓝对涤/棉织物的染色学号:姓名:班级:06轻化(1)实验目的及背景:靛蓝是一种天然的还原染料,主要用于牛仔布的着色,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经久不衰。

随着纺织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纤维以及混纺纤维的出现,使得牛仔布的原料越来越广,新型纤维及混纺纤维的靛蓝染色急需开发研究。

国内外有不少研究工作者对靛蓝在涤纶及棉织物上的染色做了一定的研究,而在涤/棉混纺织物上的染色较少,本文主要采用靛蓝对涤/棉混纺织物进行同浴染色,探讨染色条件对染色性能的影响。

实验药品及条件:织物:经过前处理的涤/棉混纺织物。

染料:靛蓝。

化学试剂:氢氧化钠、保险粉、无水硫酸钠、冰醋酸、无水碳酸钠、尿素,标准皂片实验方法及路线:1.染色处方靛蓝1-5%(O.W.f);氢氧化钠( 3~9g/L);保险粉(5-10g/L);无水硫酸钠(5-15g/L);尿素(10g/L);浴比1:10-1:30。

温度70-1002.染色工艺(1)靛蓝染液的配制靛蓝首先在热水中化料,然后升温至9O℃左右加入氢氧化纳,保险粉开始还原,接着在90℃左右保留3分钟,制备成隐色体,用玻璃棒沾取染夜于滤纸上观察还原是否完全还原,还原后的靛蓝隐色体为淡黄色或金黄色(2)染色用醋酸调节pH值,投入涤纶织物后,室温人染,以3℃/分钟升温至35℃保温30分钟,再以2℃分钟升温至95℃,继续染色20分钟,再以3℃/分钟降温至40℃,染毕。

取出式样,淋洗,充分透风氧化(5分钟),皂煮,水洗,烘干。

然后用Datacolor电脑测配色仪测出染色织物的K/S值。

(3)皂煮皂煮液处方:无水碳酸纳 2 g/L标准皂片 5 g/L温度 60 ℃;时间(分钟) 20min工艺流程:氧化后织物经皂煮一水洗一烘干。

实验方案设计:由于配方中最佳的组合并不清楚需要通过实验来获得,将染料的浓度分为1%,2%,3%,4%,5%先控制其他条件一致然后染色,染色后通过测试其K/S值,上染率,匀染性,耐水洗牢度,耐摩擦牢度和成本来确定相对比较合理的浓度,之后在那个合理的范围内用更小的波动再进行实验,例如2%和3%时出现最大值那么接下来就以0.1的变动来进行测试力求达到最精确最有效。

涤纶高温分散匀染剂

涤纶高温分散匀染剂

涤纶高温分散匀染剂摘要:在纺织品染色中,人们都希望染料能均匀地染着在织物上,没有深浅不匀和色斑,对因纤维质量造成染料对其亲和力的差异性有良好的遮盖能力。

为此,一般都选用适当的匀染剂来予以保证。

涤纶是三大合成纤维中发展速度最快的一种,具有很好的服用性能,为目前外衣用的主要织物。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在用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时,尊因染料的分散性、匀染性差,升温速度控制不当而造成染色不均匀。

因此,染色时必须加入有效的匀染剂,因为涤纶织物染色温度一般在130℃左右,故其用的匀染剂一般称为高温匀染剂。

从匀染剂的作用机理来看,匀染剂可以分为对纤维具有亲合力和对染料具有亲台力的两种类型:前者是指在较低温度下,匀染剂对纤维的亲台力大于染料对纤维的亲和力,它优先占据纤维的染色席位,随着温度的逐步提高,染料对纤维的亲合力加大,将已在纤维上的匀染剂取而代之,从而选到匀染目的;后者是指匀染剂对染料的亲合力大于对纤维的亲合力,这样它优先与染料结合,延缓了染料的上染速度,也可达到匀染的目的。

当然,也有个别匀染剂既对染料有亲合力,也对纤维有亲合力但究其机理仍属上述两种类型。

一、一般制备高温匀染剂的制取,通常就是通过对各表面活性剂展开甄选,展开对染料的分散性、匀染性、移染性消色性试验,观测对染色设备的污染程度及腹满性大小,再确认表面活性剂的适度共同组成及比倒。

通常高温匀染剂由两部分共同组成:即非离子型及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例如:日本东邦盐a―lo主要是由两部分组成:通常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分散染料存有亲和力,虽能够降低上湿速率,具备坯染作用,但因染料容易缔台而出现凝聚现象。

凡是对纤维亲和力大的助剂则匀染性好,而凝聚性小.反之则染料的凝聚性较强。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经硫酸酯化后,其匀染结果比未酯化的有提高,这主要是克服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凝聚作用,同时引入了硫酸酯基后,表面活性剂的分散能力提高,因而匀染效果提高。

在同一表面活性剂中,其亲水基团的n数与匀染能力有关,通常存有一个最佳范固,高于此范围时,其集中能力差。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染整习题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染整习题

纯棉织物的染整习题集选择题1.淀粉酶退浆工艺中,最适宜的 PH 值是()A 6 ~ 7B 7 ~ 8C 4 ~ 52.煮练中常见的钙斑疵布是由于()A 水洗不充分B 煮练用水硬度太大C 烧碱量不足3.次氯酸钠漂白时,工作液的 PH 值宜控制在()A 弱酸性B 弱碱性C 中性4.次氯酸钠漂白酸洗时一般采用()A 硫酸或盐酸B 醋酸C 硝酸5.双氧水漂白时最适宜的 PH 值是()A 7 ~ 8B 3 ~ 4C 10 ~ 116.水玻璃作为双氧水稳定剂的主要缺点是()A 易结硅垢B 价格高C 白度不佳7.亚氯酸钠漂白时常选择活化剂是()A 酸B 碱C 氯化钠8.三种常用的漂白剂中,对设备要求最高,但对织物损伤最小的漂白剂是()A 次氯酸钠B 亚氯酸钠C 双氧水9.织物经丝光后对染料的吸附量增加是由于丝光后纤维()A 结晶区增加B 无定形区增加C 结晶区和无定形区都增加10.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烧毛设备是()A 气体烧毛机B 铜板烧毛机C 圆铜烧毛机11.含有磺酸基的表面活性剂是属于下列哪一类型()A 阴离子B 非离子C 阳离子12.对棉织物采用酶退浆表述错误的是()A 退浆率高,对纤维损伤大B 退浆率高,去除其他浆料的效果差C 退浆率高,环保无污染13.棉织物半丝光的目的是()A 提高光泽B 提高断裂强度C 提高染色性14.氯漂、氧漂、亚漂三种漂白方式,白度最佳的是()A 氯漂 B.氧漂 C 亚漂15.不能用煮沸的方法,必须经化学处理才能除去所含杂质的水称为()A 永久硬水B 暂时硬水C 软水16.可对低级棉织物进行烧毛的是()A 气体烧毛机B 铜板烧毛机C 圆筒烧毛机17.棉织物煮练中常用的主练剂是()A 纯碱B 烧碱C 水玻璃18.直接染料除可用于棉纤维的染色外,还常用于()的染色。

A 涤纶纤维 B粘胶纤维 C 腈纶纤维19.轧染时,初染液应该()A 加浓B 冲淡C 与常规染液一致20.染料称好后,要充分溶化,若溶化不完全,会产生色点和色块等病疵,化料时,一般()A 直接加入沸水搅拌即可B 加入冷轧水搅拌C先用少量软水调和成浆状在,再加入沸水软水搅拌21.直接染料当遇到还原剂时,染料被还原破坏,这时用氧化剂氧化()。

苯并异噻唑分散染料的合成与结构

苯并异噻唑分散染料的合成与结构

苯并异噻唑分散染料的合成与结构1 概述分散染料是一种水溶性很低、疏水性较强的非离子型染料, 主要用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

分散染料按分子结构可分为偶氮型、蒽醌型和杂环型3类。

近年来, 由于杂环类分散染料色光鲜艳、发色强度高、牢度性能好, 具有较好的深色效应和较高的摩尔消光系数, 并有良好的染色性能, 使得其成为染料化学界研究较多的一个领域。

另外, 在开发、筛选聚醋超细纤维用染料过程中, 也发现杂环分散染料较之其它类分散染料具有更好的应用性能, 深得这些领域的工作者的喜爱[1]。

含多个杂原子的分散染料以噻唑类为主, 分子中含氮、硫等杂原子。

将此类杂环引入染料分子中, 常常可以改进某些性能, 如提高染料的鲜艳度, 并且有很好的耐光性能和向红效应[2], 两法染色( 高温高压和热熔染色)差异性小, 耐晒、升华、皂洗等各项牢度良好, 质量稳定, 受到染料专家的重视。

2 杂环类分散染料的发展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分散染料生产国和出口国。

随着聚酯纤维及其染色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分散染料不仅要在数量上,更要在质量和品种上有一个大的改进和发展。

与芳胺类偶氮分散染料相比,杂环型偶氮分散染料具有更鲜艳,牢度更高,提升力更好的性质。

杂环型偶氮染料有杂环作为重氮组份的,也有杂环作为偶合组份的,也有杂环不通过偶氮基而是其他共轭系统连接在一起的。

1999年,张治民等以3- 氨基-5- 硝基2, 1-苯并异噻唑( BIT)为重氮组分,与单苯胺类及萘胺磺酸类衍生物偶联, 得到从红到蓝色的一系列分散染料[3]。

BIT分散染料色泽鲜艳,皂洗、水浸、摩擦、升华、分散性、高温稳定性、扩散性等各项指标都达到较好水平, 在特殊条件不会分解出对人体有害的联苯类物质,因此, 无致癌性,从而避开了西方发达国家对某些偶氮染料的禁用法令[4]。

2001年, 姬野清[5]发明了如下通式所代表的蓝色单偶氮分散染料, 它们的耐洗性、耐牢度、和拔白性质都在4级以上。

去油剂在涤纶织物染浴中的应用

去油剂在涤纶织物染浴中的应用

去油剂是在酸性条件下具有较强的去污力和乳化分散能力,用于涤纶织物及其混纺织物上的精炼染色助剂。

特性:
去油剂在对化纤油剂、氨纶油剂的乳化分散能力,对聚丙烯酸酯类浆料的酸性抗凝聚效果,对分散染料、涤纶增白剂的高温分散性能方面性能优异。

此外,去油剂在染色浴工艺中对色光影响小,与匀染剂复配性能好,对短流程同浴工艺常出现的油剂反沾、染料凝聚、色点色斑等问题的解决效果显著。

应用:
1.主要用于涤纶织物染浴中退浆、去油,一浴法使用。

由于去油剂在酸性
条件下去污力强,它能去除涤纶纺织蜡和涤纶低聚物,能防止蜡斑和低
聚物斑;也可用于涤、锦、毛、麻、丝等各种织物的去油、退浆、煮练
及一般净洗处理,在清洗印染设备方面也能取得极好的效果。

2.对于油污很多的锦氨织物,去油剂可以作为去油精炼剂使用,在偏酸条
件下(PH为4.5-5)去油能力特强,是一个非常好的前处理去油精炼剂。

杭州一洲纺织助剂有限公司位于杭州市拱墅区,是由始创于2002年的杭州一洲纺织助剂厂改制成立的。

公司为纺织和皮革工业提供性能较好的化学品和系统的解决方案,经过十多年的稳步发展,公司在湖州拥有20余亩现代化厂房和化工生产设备,已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化工企业。

涤粘混纺印染布标准

涤粘混纺印染布标准

涤粘混纺印染布标准
首先,涤粘混纺印染布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包括涤纶和粘胶的纤维质量、强度、伸长率等指标。

同时,生产工艺应符合环保要求,确保产品无毒、无害。

其次,涤粘混纺印染布的印染工艺应符合国家标准,包括印染色牢度、印花图案的清晰度和色彩的均匀度等。

这些指标直接关系到产品的外观质量和使用寿命。

此外,涤粘混纺印染布的成品检验也应符合国家标准,包括对成品的拉伸强度、撕裂强度、耐磨性等物理性能的测试,以及对印染布的色牢度、PH值等化学性能的检测。

总的来说,涤粘混纺印染布标准的制定旨在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企业应严格执行相关标准,确保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环保的涤粘混纺印染布产品。

(工艺技术)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

(工艺技术)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

分散染料涤纶染色工艺纤维中不同区域的玻璃化温度不同无定形区约为67℃结晶区约为81 ℃结晶又取向区域约为125 ℃经不同温度预热定形处理的涤纶织物,玻璃化温度不同定形温度Tg 定形温度Tg未定形75 90 105120 123 150 125180 122 210 115230 105 245 90实际染色时,染色温度应高于染色转变温度,此时纤维无定形区的大分子链段发生剧烈运动,产生瞬间孔穴。

一般染色转变温度比玻璃化温度高十几度,染料分子量越大,二者相差越大涤纶微结构影响染色性能1.高温高压染色染色织物色泽鲜艳、手感好织物品种适应性好,适用的染料范围广,染料利用率高对设备要求高,需密闭间歇式,染色时间长,生产效率较低染液中含有分散染料、分散剂、高温匀染剂、pH调节剂等高温高压染色,染料易出现晶型转变温度控制不匀,出现晶体增长现象高温染色,表面易析出低聚物部分染料发生水解或还原染料要求:良好的分散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和较高的耐升华牢度,以保证均匀、鲜艳的染色效果染色过程(1)40 ℃温水化料,过滤(2)慢慢升温至120~130 ℃,在升至染色转变温度以上时,上染速率迅速提高,应严格控制升温速率,保证染料均匀上染(3)继续保温染色45~60min(4)然后降温,进行还原清洗,水洗等后处理,彻底去除浮色,以提高染色产品的染色牢度和鲜艳度染色温度选择在120~130℃为宜,温度不能超过145℃,否则纤维会造成损伤,特别是毛涤混纺织物染色温度控制分三个阶段:(1)染色升温阶段:在70~110℃温度区间,染料上染速率很快,要严格控制1~2℃/min,保证染料均匀吸附(2)染色保温阶段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并增进染料移染,染匀染透(3)降温阶段在玻璃化温度以上,降温速率应适当慢些,其后快速降温,避免引起织物产生折皱和手感粗糙pH值控制在5~6之间,色光纯正、色泽鲜艳,上染百分率高;高温碱性,染料水解,碱性太强,织物损伤大,手感差但酸性染色,齐聚物容易沉积在织物表面浴比:小,节能节水,但易使织物产生折皱、擦伤、染色不匀大,耗能耗水匹染:10:1~30:1分散剂影响匀染剂(载体、非离子型活性剂)(1)缓染剂通过助剂对染料或纤维亲和力,延缓染料上染,使染料能均匀地吸附在纤维的各个部分,从而染色均匀,但会导致上染百分率下降(2)移染匀染剂一般为载体、非离子型聚氧乙烯类表面活性剂载体有毒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染色温度高于浊点,会产生沉淀,一般需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2.热熔染色在185~215℃干热条件下使染料在纤维上发生固着的连续轧染的染色方法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高,用水量少,污水少,使用的染料要求耐升华牢度较高染色时织物所受张力较大,织物手感及色泽鲜艳度不及高温高压染色法一般多用于涤棉混纺织物中涤纶染色浸轧液含有分散染料、分散剂、渗透剂、防泳移剂等染料颗粒要特别匀细,渗透性及分散稳定性要好二浸二轧,室温,涤棉织物轧余率一般为50~60%焙烘固色(热熔)温度根据染料升华牢度来选择,一般为180~220℃,时间2~1min染色工艺条件(1)润湿剂或渗透剂润湿剂可以排除织物中的空气,有利于染料渗透到织物内部织物前处理充分,可不加(2)泳移现象及防止因染料对涤纶缺乏亲和力,容易发生烘干现象合理烘干方式提高浸轧效果,减少带液率,涤棉带液率降低到20%~30%后,不会发生明显泳移加入适量防泳移剂热熔染色时间和时间选择织物烘干后,染料停留在纤维表面,没有与纤维发生固着,通过高温热焙烘,染料向纤维内部扩散,把纤维染透,完成固色——热熔固色温度高——染料升华较多拼色时,染料耐升华性应相近3.载体染色利用载体助剂对涤纶的增塑膨化性能,在常压100℃条件下染色设备简单,适合毛涤织物染色另外,载体对染料具有亲和性,对染料溶解能力高,提高染料浓度,提高吸附和扩散;过高,也不好但载体有毒性,存在环境污染,残留载体不易洗净,影响染色牢度分散染料染色原理及工艺分散染料是一类水溶性较低的非离子型染料。

混纺织物染色工艺

混纺织物染色工艺

(二)毛/腈混纺织物的染色
由于羊毛和腈纶染色性能不同,可分别用弱酸性染料、中性染料或 酸性媒染染料染羊毛,用阳离子染料染腈纶。这两类染料带电荷性不同 ,所以防止阴、阳离子相遇产生沉淀和减少两种纤维互相沾色是染色的 关键。可采用的染色方法如下:
1、二浴法染色:先用阳离子染料染腈纶,再用酸性染料等染羊毛。或者先用
阳离子染料 x%
弱酸性染料
y%
分散剂 WA
1%~3%
冰醋酸
1%~3%(调 pH4.5~5)
醋酸钠
0.5%~1%
元明粉
10%~15%
(2) 染色过程:初染温度过低,弱酸性染料易产生沉淀,过高易造成染色
不匀,宜 40~50 ℃ 开始染色,在染液中依次加入醋酸、醋酸钠、元明粉
、阳离子染料溶液和分散剂,运转 10~15 分钟,混和均匀后再加入酸性
染色实例:
(1)浅中色处方:
弱酸性染料 醋酸 元明粉 缓染剂
x% 3%~4% 10%~20% 1%~2%
(2)深色处方:
中性染色的酸性染料 x%
硫酸铵
5%~10%
醋酸
2%~3%
缓染剂
1%~2%
(3)染色过程:40 ℃ 左右依次加入除醋酸外的助剂和染料,以1℃/min
的速率升温至 80~85 ℃,再以 0.5 ℃/min 的速率升温至沸,沸染 30~
羊毛混纺织物的染色工艺
(一)毛/粘混纺织物的染色
对毛/粘混纺织物可选择某些品种的直接染料染两种纤维,也可以选用适当 的直接染料和酸性染料或中性染料同浴染色,分别染粘纤和羊毛。
直接染料与中性染色的酸性染料相似,对羊毛和粘纤两种纤维都具有上染能 力,且色调、上染率、饱和值、牢度等均相接近,可象纯纺织物一样进行染色。 有些直接染料在两种纤维的上染稍有差异,可调节染液 pH 值,pH 值接近中性 时,对粘纤的上染量增加,当 pH 值小于 4~6 时,上染羊毛的染料增多。用弱 酸性染料和直接染料同浴染毛/粘混纺织物时,在弱酸性染浴中,若将温度降低 至 70—80℃,则染料在羊毛组分上的上染量降低,在粘纤上的上染量增加。

纺织科学技术:涤纶、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染整.doc

纺织科学技术:涤纶、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染整.doc

纺织科学技术:涤纶、合成纤维及混纺织物的染整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适宜用于涤纶织物增白的增白剂是( )A 、增白剂VBL B 、增白剂DT C 、增白剂VBU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2、问答题 分散染料染涤纶纤维常见的方法有哪几种,各自的染色温度是多少? 本题答案:高温高压染色法(130℃)、热熔染色法(180-220 本题解析:高温高压染色法(130℃)、热熔染色法(180-220℃)、载体染色法(100℃) 3、单项选择题 分散染料主要染下列哪种纤维( )A 、棉 B 、粘胶 C 、涤纶 本题答案:C 本题解析:暂无解析 4、单项选择题 分散染料主要染下列哪种纤维( )A 、棉 B 、粘胶 C 、涤纶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暂无解析5、问答题请写出涤/棉混纺织物分散/活性染料一浴一步法工艺流程。

本题答案:浸轧染液预烘烘干热本题解析:浸轧染液预烘烘干热熔汽蒸水洗皂洗水洗烘干。

6、问答题请写出涤/棉织物碱退浆工艺。

本题答案:浸轧稀热烧碱溶液(烧碱5-10g/L,洗涤剂1-2g/本题解析:浸轧稀热烧碱溶液(烧碱5-10g/L,洗涤剂1-2g/L,80℃左右)汽蒸或保温热水洗(85℃)冷水洗7、问答题何谓热定形?织物进行热定形的目的?本题答案:热定形: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将织物保持一定的尺寸或形本题解析:热定形:利用合成纤维的热塑性,将织物保持一定的尺寸或形态,加热到所需要的温度,然后迅速冷却,使受热后变化了的微结构固定下来,从而使织物的尺寸和形态达到稳定。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摘要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是一种常见的合成纤维材料,在纺织品行业中被广泛使用。

染色是涤纶及其混纺织物加工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染色可以给纺织品注入丰富多彩的颜色,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探讨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的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引言涤纶是一种聚酯纤维,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化学稳定性,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行业。

涤纶纤维无法通过常规的染色方法进行染色,因为其分子链结构紧密、表面光滑,并且具有一定的亲水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常常采用特殊的染色技术来对涤纶及其混纺织物进行染色。

染色方法高温染色法高温染色是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的一种常见方法。

在高温下,染料与涤纶纤维发生反应,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过程,将染料牢固地固定在纤维上。

高温染色法具有染色均匀、色牢度高等优点,但与传统的染色方法相比,其工艺复杂,生产成本较高。

压力染色法压力染色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涤纶染色方法。

在压力下,染料能够渗透进入涤纶纤维的内部,使得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发生作用,从而实现染色效果。

压力染色法适用于对色牢度要求较高的涤纶及其混纺织物,如运动服装、户外用品等。

特殊染色方法除了高温染色和压力染色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染色方法适用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

例如,酸性染色法采用酸性染料,通过调节pH值和染色时间来实现染色效果。

还有阳离子染色法、分散染色法等适用于特定情况下的涤纶染色。

染色注意事项预处理在进行涤纶染色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以确保染色的效果和色牢度。

预处理包括浸泡、脱油和预热等步骤。

其中,浸泡是将纺织品浸泡在温水中,以去除表面的杂质;脱油是通过化学处理将纺织品表面的油污去除;预热是为了提高纺织品的吸水性和增加与染料的亲和力。

染色条件在染色过程中,温度、染料浓度、时间等条件都会对染色效果产生影响。

通常,涤纶纤维的染色温度在120-130摄氏度之间;染料浓度要根据具体的染色要求选择;染色时间根据纺织品的种类和颜色深浅等因素来确定。

(施教授)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

(施教授)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

分散红3B
10.8
13.1
载体
苯甲醚 苯甲醛 苯甲醇
溶解度参数 涤纶上的溶解度 (4.184J)1/2/cm3/2 (g/100g纤维)
9.5
7.4
10.4
9.7
11.97
8.5
3. 分散染料上染的吸附等温线
[D]f
[D]f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 30 40 50 60 70 80 [D]s
涤纶 锦纶66
分散坚牢 地来诺尔
橙G
红2B
4.1
12.0
2.0
4.4
分散紫 2R 0.4
4.9
地来诺尔坚 牢黄A 7.1
5.0
2. 由于分散染料以偶氮型为主,当织物上残留有还原性 物质时,如浆料、纤维素纤维、分散剂(含亚硫酸 盐)、羊毛的胱氨酸,会使染料被还原为芳胺化合物 而不能上染涤纶纤维。
(三)分散染料的热稳定性
1. 分散染料分子量小,分子链短,含极性基团少,与纤 维的结合力小,在纤维上的固着是借助外界条件溶解 于纤维中。染色织物在高温热处理下,染料易升华, 导致褪色或沾染白地或其它颜色,以及高温热处理设 备。
二、普通涤纶纤维的性能
(一)比重:结晶部分比重为1.455,无定形部分比重为 1.355,一般为1.38~1.40,比锦纶和腈纶高。
(二)力学性能
1. 强度和伸长度。涤纶纤维的强度很高,干强4~7cN/dtex,湿 态下强度不下降。主要是因为:
① 在涤纶纤维的大分子之间,能相互镶嵌结合形成结晶度高达60%左右 的结晶区。
• 室温时溶解度为0.1~10mg/L
• 80℃时约为0.2~100mg/L
• 100℃时约为0.4~200mg/L

染料分散深蓝S-3BG的合成 (重氮化、偶合反应)

染料分散深蓝S-3BG的合成 (重氮化、偶合反应)

分散深蓝S-3BG的合成工作任务1.染料概述染料是能使纤维或织物获得鲜明而牢固色泽的有机化合物。

并非任何有色物质都能做染料使用,它必须满足应用方面提出的要求,必须对被染的基质有亲和力,能被吸附或能溶解于基质中,这样才能使最终的染色物颜色鲜艳而有一定的牢度。

染料的应用主要有三种途径:第一是染色,即染料由外部进入到被染物的内部,从而使被染物获得颜色,如各种纤维和织物及皮革的染色;第二是着色,即在物体形成最后固体形态之前,将染料分散于组成物中,成型后得到有颜色的物体,如塑料,橡胶制品及合成纤维的原浆着色等;第三是涂色,即借助于涂料作用,使染料附着于物体表面,使物体表面着色,如涂料印花。

偶氮染料是偶氮基(-N=N-)两端连接芳基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由重氮盐的偶合反应制备。

偶氮染料中的偶氮基常与一个或几个芳环相连构成一个共轭体系而作为染料的发色体。

这些物质吸收光的波长都可进入可见光区,呈现出漂亮的颜色,该类染料都含有-N=N-发色团和-SO3Na,-NH2,-OH等助色团。

偶氮染料是纺织品服装在印染工艺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合成染料,用于多种天然和合成纤维的染色和印花,也用于油漆、塑料、橡胶等的着色。

分散深蓝S-3BG为蓝色单偶氮分散染料,分子结构中只存在一个偶氮基。

它的重氮组分有吸电子基,偶合组分有给电子基。

分散染料不溶于水,染色时必须呈高度分散状态,颗粒度要求在1微米左右才能顺利进行,所以要对分散染料进行商品化加工处理。

一般是将原染料、助剂(分散剂)和水均匀混合,配成浆状液,送入装有玻璃珠的研磨机中进行研磨。

研磨十几小时乃至几十小时,直至取样观察细度并测定扩散性能达到合格为止。

分散深蓝 S-3BG 用于涤纶及其混纺织物的染色以及涤纶织物的直接印花,是高温型分散染料中染深蓝、藏青的主要染料,升华牢度高,耐干热定型。

可与分散黄棕H2RL、分散红玉H2GFL 组成三原色,拼染各种中、深色泽。

也可用于染三醋酸纤维,不适宜染二醋酸纤维、锦纶、腈纶。

DM-2060 防热迁移剂

DM-2060 防热迁移剂

防热迁移剂DM-2060
防热迁移剂DM-2060是一种特殊的高分子聚合物,在高温条件下能有效阻止分散染料在多相间的分子运动,主要用于解决涤纶及混纺织物加工过程中因分散染料升华及热迁移而造成的耐洗色牢度下降的问题。

特性及优点
有效防止分散染料高温升华及多相间的热迁移,提高耐洗色牢度。

固色色变小。

环保,不含游离甲醛,不含APEO。

基本性状
外观:浅黄色至黄色透明液体
离子性:阳离子
pH 值:6.0 ~ 7.0(1%水溶液)
溶解性:能以任何比例溶于水中
应用范围
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染色后的固色。

参考用量
浸轧法:
防热迁移剂DM-2060 20 ~ 30 g/L
浸轧工作液(70-80%)→定型(180℃×90sec)。

注意事项
若与其它整理剂同浴使用请事先做好相容性试验。

包装
120kg塑料桶装。

贮存
宜贮存于阴凉通风处(5℃~30℃),防暴晒雨淋,贮存期半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页/共26页
11
第二节 涤纶混纺织物的染色
一、涤/棉混纺织物的染色方法
上染一种纤维
色法 (一)分散染料染色
上染两种纤维 一浴法染色 两浴法套染
1、分散染料热熔法染色
分散染料热熔法染色是我国生产涤/棉织物的主要方法。这种染色 方法产量高,车速可以高达每分钟百米以上,而且消耗低,用水少。其 缺点是染料使用受一定限制(低温型染料不适用),成品手感较差。
一氯苯,二氯苯等苯的衍生物等。 特点:设备简单,染色条件低,但染色手续麻烦, 成本高,载体对人体有害,并易造成环境污染,所以 载体染色法应用较少。
第7页/共26页
8 (三)热熔染色法
方法:涤纶织物在热熔染色机上通过干加热(即焙 烘),在高温(170~220℃)的染色条件下进行染 料上染的一种染色方法。 原理:利用高温效应提高涤纶纤维和分散染料的染 色的染色性能。 特点:具有连续化生产,效率高,但染料利用率 低,设备投入大,染品手感较粗糙,色泽鲜艳度一 般,染料选用受到限制(E型染料不宜)等特点。
轧还原液→汽蒸→洗涤→氧化→皂煮、洗涤→烘干
染浴的配制:
分散染料 还原染料 防泳移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加水至
x(对织物重) y(对织物重)
10g 1~2g
1L
第13页/共26页
14 (三)分散/活性染料染色法
涤/棉混纺织物采用分散/活性染料的染色方法分两大类: 1、分散染料和活性染料同浴浸轧,然后采用下列三种方法固色: ①热熔/热固一步法(TT法);②热熔—轧蒸固色二步法; ③热熔—卷染机固色二步法。 2、涤纶组分先用分散染料染色,染色的方法有热熔、高温
第3页/共26页
4 涤纶的高温高压法染色可分为三个阶段,如图2-2-1所示。
(1)初染阶段:从染色开始到染液升温到达临界温度 T1 。在这一阶段,染料上染速率较小,约有20%的染料上 染纤维。
(2)吸收阶段:在T1~T2的温度范围内,染料上染速率 随温度的提高而迅速提高。在这一阶段,约有80%的染料上 染到纤维上,这一阶段对匀染影响较大,是染液升温控制的 最重要阶段,应缓慢升温,每分钟1~2℃。
1
涤纶的染色特性: (1)染料的选择
疏水性——选择疏水性染料 结构紧密——选择分子结构简单,相对分子质量小的染
料 ∴选择分散染料 (2)染料方法的选择 结构紧密,Tg较高——选择高温染色,增大染料分子的
动能,改进纤维的扩散性。 ∴选择高温高压染色法及热熔染色法
第1页/共26页
2
涤纶软化点:230~240℃。熔点:260℃ 染色温度:100~220℃ 选择升华牢度好的染料 降低Tg——加入载体,使涤纶增塑、溶胀,降低 Tg ,低温染色。 ∴选择载体染色法
第12页/共26页
13 (二)分散/还原染料染色法
我国涤/棉织物的深色品种大多数采用分散/还原染料染 色。这主要是着眼于棉纤维上的还原染料的牢度好、染色重 现性强,而且还原浴兼有洗除未染着的分散染料的作用。
分散染料染涤纶多采用热熔法,还原染料染棉纤维采 用悬浮体轧蒸法。
工艺流程:浸轧分散染料和还原染料的悬浮体分散液→预烘一热熔→
(3)终了阶段:染色渐趋平衡,继续加热至最高温度 (一般为120~130℃),最后保温透染。
第4页/共26页
5
图2-2-1 分散染料染涤纶时的升温上染曲线示意图 (70 ℃入染,升温1 ℃/ min)
第5页/共26页
6
图2-2-2 高温高压绳状染色机
第6页/共26页
7 (二)载体染色法
方法:将涤纶纤维置于含有载体的染液中,在常压 高温下进行染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原理:利用载体效应提高涤纶纤维和分散染料的染 色的染色性能。 常用载体:水杨酸甲酯,邻苯基苯酚,苯甲酸,
x
y 0.5~1mL
10g
z 1L(pH值5~6)
轧染液组成: 分散染料 活性染料 碳酸氢钠 尿素 防泳移剂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x
y 5~10g/L 30~60g/L
10g/L 1~2g/L
第15页/共26页
16 (2)热熔—轧蒸固色二步法举例:
工艺流程:浸轧→预烘→烘干→热熔→浸轧碱液 →汽蒸→后处理。
轧染液组成: 分散染料 活性染料(乙烯砜型) 冰醋酸 防泳移剂 水 总量
高压、常压高温等多种。然后用一般活性染料使棉纤维 组分着色,染色方法有卷染法、轧蒸法、冷堆法和热固法等。
从理论上来说,涤/棉织物采用分散/活性染料染色较为 合适,但由于坚牢度问题,目前在我国使用不多。
第14页/共26页
15 (1)热熔/热固一步法(TT法)举例:
工艺流程: 浸轧→预烘→热风烘干→热熔→后处理
第2页/共26页
涤纶的染色方法
3
(一)高温高压染色法
方法:将涤纶纤维置于盛有染液的密闭容器中,并 在120~130℃,2~3kgf/cm2压力的染色条件下进行染 色的一种方法。 原理:通过高温、高湿效应提高了涤纶纤维和分散 染料的染色性能。 特点:染色产品手感好,匀透性好,色泽鲜艳,色 光纯正,染料利用率高(80%~90%),生产效果稳定 (正品率80%~90%),生产灵活性大等特点,但对所选 用的染料要求有良好的分散性能、移染性和遮盖性。
第8页/共26页
9
图2-2-3 热熔染色联合机
第9页/共26页
10 (四)常压高温染色法
涤纶常压高温染色是采用浸轧的方式,将分散染料施加 在涤纶织物上,然后烘干,再在常压条件下,采用180℃以 上的高温过热蒸汽对织物进行汽蒸,使分散染料扩散到纤维 内部,从而使纤维染色。 工艺流程:
浸轧染液烘干常压高温汽蒸水洗还原清洗水 洗烘干。汽蒸温度在180~190℃之间,汽蒸时间为2~ 5min。染色后进行水洗、还原清洗,去除浮色。
第11页/共26页
12
热熔法染色工艺流程:浸轧染液→中间烘燥(预烘)→烘干 →热熔→后处理。 2、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法
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法是一种重要的染色方法,适合 升华点较低和分子量较小的低温型的染料品种。用这类染料 染色匀染性好,色泽浓艳,手感良好,染色透芯。如果采用 一般高温型染料染色,则不仅得色量有所下降,色泽也不鲜 艳。分散染料高温高压染色法适合多品种、小批量生产,常 用于涤/棉混纺织物什色品种的涤纶部分染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