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中国科技统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
王利政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高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我国通过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力引进外资和鼓励自主创新,高技术产业得到快速发展,规模跻身世界前列,但是仍存在诸多突出问题,值得我们重点思考。

一、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1.产业规模继续扩大,产品出口全球第一
“十一五”以来我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根据《美国科学和工程指标2010》的统计数据,2005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落后与美国、日本,位居世界第三,到2007年,我国首次超过日本,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位居世界第二。

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创历史新高,突破了6万亿元,达到60430亿元(见图1)。

但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速度明显放缓,2008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增长率降到近年最低的 5.0%(按可比价计算),2009年增速回升到6.5%。

分行业看,我国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加值继续位居世界首位。

图1 2001-2009年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
高技术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以及高技术产业化的能力。

随着高技术产业规模的扩张,高技术产业产品的出口继续保持增长,2008年我国高技术产业产品出口额达到3813亿美元,继续位居世界首位(见图2)。

33
科技指标研究
34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9》。

2.行业规模差异大,产业地理集中度高
从高技术产业的五个行业看,2009年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值所占比重仍然接近一
半,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规模位居第二,所占比重超过1/4,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占比仅为2.2%(见图3)。

图3 2009年高技术产业产值的行业分布
从产业的地区分布看,高技术产业呈现很高的地理集中度。

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占比达到85.4%,几乎是中西部地区的6倍。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是高技术产业的主要集中地,三个区域产值占全国的81.9%。

其中广东、江苏两省产值所占比重,达到全国产值的一半(见图4)。

但两省的规模变化又有所不同,“十一五”以来,广东占比从31.2%下降到28.4%,而江苏占比从18.0%上升到21.5%,这反映了加工贸易发达的珠三角地区的高技术制造工业发展放缓,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开始向长三角及中西部地区转移。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
图4 2009年高技术产业产值的地区分布
从各行业的地区分布看,存在一定差异。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地区集中度最高,广东、江苏、上海三省产值占比已超过85%;电子及通信设备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广东、江苏两省占比达到59%;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中,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占据产值的58%;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则主要分布于内地和老工业基地,陕西、辽宁、四川、天津规模位居前四,占比53%。

相对其他四个行业,医药制造业分布较为分散,排名前四的山东、江苏、浙江、广东占比不足40%。

3.产业研发经费持续增长,R&D强度进一步提高
“十一五”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的R&D经费持续增长。

2009年,高技术产业R&D经费规模达到892.1亿元,占制造业R&D投入的1/4,同时产业R&D强度①提高到1.48%,几乎是同期制造业平均水平(0.75%)的2倍。

其中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的R&D强度最高达到4.9%,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强度最低,为0.64%,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见图5)。

图5 2009年高技术产业R&D经费支出及其占总产值的比重
①本文中有关产业R&D强度的数据均按R&D经费与工业总产值之比计算(从2008年开始,国家统计局不
再公布产业工业增加值的数据)。

35
科技指标研究
36 从地区看,R&D强度呈现出西高东地的特点,中西部地区的R&D强度达到1.73%,高于东
部地区的1.43%,其中占半数产值的广东、江苏两省R&D强度仅为中下水平,其中江苏不足1%。

分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的R&D强度为2.72%,是三资企业的3.3倍。

4.有效发明专利占制造业1/3多,行业和地区分布集中
发明专利是评价科技创新程度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

随着研发投入的增加,我国高技术产业拥有的有效发明专利量②也大幅增加,2009年,我国高技术产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量突破4万件,达到41170件,较上年增长39.3%,“十一五”前四年内翻了两番。

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整个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3,达到35.7%。

其中内资企业占比超过七成,为71.1%,外商投资企业占比17.5%,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比11.4%。

从地区看,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集中度较高,广东省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比达到46.1%,其他地区均未超过8%。

从行业看,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有效发明专利占比近六成,达到59.7%。

5.内资企业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三资企业仍占主体地位
“十一五”以来,随着内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高技术产业中内资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产值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2009年内资企业产值占比超过1/3,而长期是我国高技术产业主力军的三资企业,所占比例从2005年的73.3%下降到65.7%(见图6)。

图6 不同注册类型企业所占比重
分行业看,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中的三资比例仍然在90%以上,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中的三资比例为71.7%,而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则以内资企业为主,内资企业占比达到85.6%。

分地区看,上海、福建、天津、江苏四省市三资企业产值占本省市高技术产业产值的比例超过80%,、北京、广东超过70%。

②有效发明专利,是指还处于有效期内的授权发明专利。

即该发明专利已经得到授权,并且处于保护期
中,并且没有因为专利权人没交维持费而终止。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
二、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些问题
1.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尽管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体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相比一些发达国家,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的比重还不高。

“十一五”以来我国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的比重始终处于下降趋势。

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随着国家加大对传统产业振兴的支持,高技术产业占比下降幅度进一步加深,2009年这一比例降至近十年的最低点12.6%(见图7)。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还偏低(见图8)。

虽然在比重下降的趋势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益的因素,如随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发展主线的落实,产业政策倾向于鼓励自主创新,淘汰落后产业产能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原来以加工装配为目的的一批企业开始逐渐退出高技术产业领域,但是这仍然可以反映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图7 2000-2009年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
图8 2001-2007年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
2.高技术产业的效率仍然不高
由于我国高技术企业始终没有摆脱低技术的特征,虽然生产的是高技术产品,但仍主要以加工为主,产业规模的扩大更多地依靠制造和装配环节的扩大。

2008年,制造业全员
37
科技指标研究
劳动生产率③比2000年提高2.4倍,而高技术产业只提高了1.1倍(见图9),并且2008年高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已经开始低于制造业整体水平,反映了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生产效率提升缓慢。

图9 2000-2008年高技术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
从国际上看,我国高技术产业水平也远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见图10),反映出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低下。

从行业看,航空航天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效率均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图10 部分国家高技术产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其他国家数据来自OECD《结构分析数据库2009》。

3.高技术产业的R&D投入强度较低
技术密集度高是国际上对高技术产业进行界定的一个基本标准,技术密集度明显高于或数倍高于全部制造业平均值的那些行业才被界定为高技术产业。

R&D经费强度是反应技术密集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发达国家高技术产业R&D强度均为制造业平均水平的3倍或4倍以上,相比之下,我国高技术产业R&D强度只有制造业的
③全员劳动生产率按每万就业人员的增加值计算。

38
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
1.6倍,远远低于上述国家(见表1)。

这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密集程度很低,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仍然处在较低水平。

资料来源:中国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等编,《中国高技术产业年鉴2009》;其它国家数据来自OECD《结构分析数据库2009》和《企业研发分析数据库2009》。

4.三资企业R&D经费强度低,专利产出所占比重低
近几年,内资企业在采取引进技术策略的同时,加大了消化吸收的力度,随着一系列激励自主创新政策的出台,企业对R&D的投入逐渐增加,高技术产业中内资企业的研发强度逐年提高,2009年达到2.72%。

科技活动产出水平也不断提高,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比超过70%。

相比之下,占高技术产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量37%的三资企业,同期的R&D强度只有0.83%,略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0.75%),其中占三资企业产值七成以上的外商投资企业R&D强度仅有0.73%,低于整个制造业平均水平;三资企业发明专利拥有量占比不足三成,低于其研发投入所占比重,更远低于其经济规模所占比重。

这也反映了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的外资企业,仍然是作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加工工厂,处于价值链中利润最低的一环,而对于价值较高的研发活动,这些企业很少在国内从事。

三、政策建议
1.“十二五”时期仍要提出积极适度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目标
“十一五”科技规划提出,到2010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要达到18%,但是2004年以来,这一指标就呈下降趋势,目前不足13%,“十一五”的目标难以完成。

在“十二五”时期,仍要把高技术产业的加速发展摆在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出积极而又适度的高技术产业发展目标,引导各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

2.鼓励形成各具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当前各省市都在编制“十二五”规划,绝大多数省份都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重
39
科技指标研究
点列入规划,但实际上,各地区产业基础、科技条件、区位环境、资源禀赋等差异很大,各地区在产业发展选择上应因地制宜。

目前,高技术产业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

这三大区域又各具特色,珠三角地区产业配套齐全、制造能力较强、外向型经济发达,但是这一区域高校、研究机构力量相对薄弱,产业研发投入强度不高,因此,发展的目标应瞄准推动区域产业优化升级和梯度转移,提升高技术研究开发能力,建设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高技术产品制造基地。

长三角地区则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创新环境良好的优势,加速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术企业的集群发展,促进高技术产业由制造向创造转型。

环渤海地区具有科研和人才优势,要着力推进创新成果在本地和其他地区的转化应用和产业化。

中西部地区则要重点做好对三大区域产业转移的承接工作。

3.限制研发投入强度低的高技术产业低水平的扩张
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强度还很低,甚至低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我们在强调高技术产业发展规模的同时,更要强调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我国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的产业增加值已经位居世界第一,而研发强度比制造业的整体水平还低,专利产出水平也很低。

可见,这一产业在我国已经演变为一个研发活动较少的加工制造业,已经不属于符合高技术产业定义的范畴。

因此在产业政策上,要对这类产业低水平的扩张予以限制。

4.激励三资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产出力度
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中,三资企业规模占居相当的比重,但三资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与其规模并不相匹配,三资企业中的主力军——外商投资企业的R&D强度低于整个制造业的平均水平。

可见高技术产业领域的三资企业仍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较低的加工贸易领域,外商的盈利模式仍主要是依靠中国廉价的生产要素和其通畅的海外销售渠道。

三资企业的低技术含量的生产方式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并没有更多益处,政策上应该限制外商在这些领域低水平的投资,而鼓励其外国母公司来华设立研发机构,加大在国内研发和创新投入的力度,从而使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利用国际科技资源,促进我国企业整体的技术进步和创新。

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