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教育体制的优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素材】
优点:
1、牢固的基础
比起国外的教学而言,国内的教学无疑打造好了我们的基础底盘,就如万丈高楼,于平地起,打好了地基,这是国内教学的一处优点,但在这优点之中,却不乏许多纰漏之处。
2、综合性能力
综合性的能力,能让毕业生广泛地选择工作,因为很多工作可能都会适合自己,但这既是优点,也是软肋,之后再详细解说。
3、人脉圈
国内学校人数很是多,这样,就很容易结交一些人脉,当然这个优处,是在几乎所有的教育体系里面都有的。
弊端:
1、综合性能力
综合性能力,不但是优点,更是坏处,综合性Copy出一个又一个的毕业生,无疑是让整个社会人才资源普遍化,没有各自的特色,就好似一个工厂批量生产产品一般,十分恐怖。
2、思想的侏儒
于考试而言,学生们的能力当然很强,在长达十多年的学习生涯之中,应付考试的这个软件,已经深深的植入了每个学生的心灵,学生们就像是一台台电脑一般,没有自己的思维,听老师的指令而行事,在学习的过程中,渐渐迷失了自己的本质,以及创新的能力。
3、恶心的考试
考试,是检测出每个学生的能力,固然无错,但考试的规格内容,对于学生而言是无用功!想想,硕大的一个考试,能够给予每个好学生信心,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呢?就是打击了。
加之不允许学生之间的合作,更是让人无语,走入社会,谁会单枪匹马的作战?当然,如果开启了学生合作的开关,考试难度可以大幅度的提高,甚至多加一些书本里面没有的,甚至可以允许一定的高科技考试,
这样,才是真正让学生们能够改变命运,提高合作能力,对抗难题,否则,考试,有何意义?教育局的诸位,你们觉得呢?
4、恶心的科目硬化
除了大学,其他层次的学习都是硬化科目,这样使得学生没有自由的空间,如果说大部分科目都是学生所不爱的,学生能喜欢学习?能喜欢学校吗?当然,也不是说任由学生选择,可以稍微规范一下,比如必选语数英其中的两门功课。
5、科目的教学重点
何谓历史,历史之用,不在于死记,而在于明悟,历史,是给我们教训的,同样,人也不是电脑,不是说你给我多少记事本我就都能放得下,再说到语文,语文的重点,纯粹就是对一篇又一篇文章的悟,悟到什么程度呢?悟到连这个字是什么意思我都知道,就连原文作者不知道的意思我都知道,呵呵。
6、老师就是老大
老师,是要教会我们,如果一个老师的课足够吸引学生,何会惧怕学生不好好学,同样,如果这个课对于学生没有吸引力,他不想学,自然自己就不会好好学,与其强求,不如放学生自在点,允许早退迟到,当然,也是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规章制度下的,比如迟到是为什么迟到,为私欲,除了说已经学过或者说根本无用之外,还是要一定的处罚的。
至于如何衡量是否学过,老师可以去交流交流。
中国的教育总让人觉得是为扫除文盲而设置的教学,并没有达到教书育人和创新的目的,应该说是举国体制下都是这样,纵观全球,东亚的应试教育盛行,更注重学生在考试问卷下功夫,缺少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从学生一踏入教堂开始,就是识字写字背书,最后考试。
当今社会的竞争实际是人才的竞争,谁掌握了优秀人才也就掌握了竞争力。
我们都是这样过来的,不得不说,中国确实扫除了几亿的文盲,这点对比印度效果还是挺明显的,但对比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还是有不少的差距,包括科研创新方面,各类大奖基本都是发达国家拿得多,除一些笔试例如奥赛外。
要发展教育也要考虑本国国情,中国的政府以及百姓可能负担不起高投入的财政资金,所以并没办法做到大部分学校都有充足的教育资源,甚至有些地方连一些像样的学校都没。
但近几年政府高度重视贫困地区以及对一些顶尖学府的投入也是让我们看到了有一些效果。
我觉得中国的教育问题主要还是师资水平不高,主要集中在高校上,很多地方没什么办学水平硬是东凑西凑的办起了大学,但资金不足,教师队伍不齐全,自然而然教学质量就下降,中国的部分高校更注重面子而不注重质量,很多教学设施配套不足,学校花更多时间在宣传招生以及盈利上。
一所好的大学需要政府的关照,社会支持以及良好的学习范围,这样环境下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外国提倡一种叫学术自由,这点我也很支持,一个人如果限制多了自然也就渐渐的扼杀了他的创新和自由的思想。
中国太注重纪律,从中小学到大学,很多人都是出来社会才开始重新学习生活技能。
太注重纪律就是什么事都想管什么事
都要做到规规矩矩,从小学到中学便给了他们繁重的任务,寄予厚望,其实学过了才知道,很多是为学而学,而不是真正的想要从中获得什么,所以时间一长自然就忘了。
我希望政府给予学校更多支持而不是干预,一个学校有独立思想独立的运作体系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学生出去社会真的有很大的启迪。
之前看过一个纪录片,就是中国老师给英国学生上课的故事,去了那边才知道人家根本不怎么学习,突然好羡慕有木有!英国注重的是因材施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好和热情,这有助于他们往后的人生以及工作,从小就培养了对事物的浓厚兴趣在进入大学那种自由探索学术的环境里,这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爱好以及潜力,可以说中国在这方面缺点就出来了,中小学花了大部分时间在不喜欢的学科上,而且只用考试成绩去衡量,这就让很多人更注重成绩而去不断花心思去提高成绩上,以便排除其他的竞争对手,然后很多有其他天赋的可能不那么擅长考试的就被过滤掉,在进入更加自由的大学里,这群人还会像之前那样保持着学习的热情吗?很显然不会的,所以看到很多中国的部分大学只是让学生荒废了三四年而已,出来专业性不高,之前学的也用不上,所以在社会也很难有立足之地。
要想让中国成教育强国,就要从小抓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个真正的教育强国,不应该给学生设置太多的负担和限制,让我们的孩子在自由和开放的环境下成长,让每个孩子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发挥自身特长,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让每个人都能发挥自身的潜力与价值,所以我觉得提高教育首先要敢于进行教育改革,让那些不合理的规矩远离教育,让教育独立自主,让懂得教育的人来做,让社会的力量也热衷于帮助教育事业。
改善教育环境,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减少中小学的课题量,考试量,多鼓励学生动手做事情,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减少一些相关的科目和难度,例如数学,中国总喜欢往这方面钻研功夫,其实出去社会才知道都是瞎忙活。
中国的高考历来折磨了很多人,很多人在这三年里埋头苦读,只为一次考试金榜题名,其实这种一锤定音是很不合理的考试制度,太绝对也太片面,只注重学生字面上的能力而忽视了其他东西。
可以减轻这类考试负担比如采用多次考试,增加其他可供学生选择的科目。
最后要提的是中国的教育问题主要还是体现在大学以更加高度的层面上,学生经过中小学长期的应试考试磨难上进入大学反而对学习不那么兴趣了,外国的正好相反,中国的中学教育远胜西方,更让英国一些学校来取经但进入大学反而落后别人一大截,中国的大学生给人一种注重纪律呆板的形象,可能跟我们的教育制度有关,例如前面提到的中小学教育方式,大学是讲究独立自主,学术自由,学术专研的地方,学校并不会管你很多事,但我们的学生可能觉得进入大学没人管就开始放松和懈怠了,甚至很多人大学上完一无所获,纯粹只是混一张文凭。
当然,我们很多大学质量本身就不高,所以在这方面还需要多下功夫。
最后我想提的是教育自主与学术自由问题,中国教育在全球有一个特色地方,就是党在学校的作用,无论哪个学校里面都有一个党支部,这个党支部有什么作用?监督党员录取党员?不是的,有了解过的都知道他们比校长地位还要高,有一言九鼎之作用,可能是某些人过于注重政治环境的原因,需要监督好每一所学校,知道学生是社会的主力军,毕竟有过前车之鉴。
但这恰恰是阻碍学校独立自主发展的原因,也是妨碍学术自主的主要根源,一所好的大学,学生必须具备
自由思考和批判事物的能力。
这才能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在这方面我们内地学生则远远落后港台学生,也就是每次在这方面的排名远远落后于大部分国家的原因,这党支部规定了你哪些东西需要忌讳哪些政治底线不可逾越,进而给学生带了个紧箍咒,让他们对于一些事情和事件不敢大胆的讨论与分辨。
真理总经得起时间的推敲,白的不可能描述成黑的,黑的也没办法洗成白的,历史从未偏袒过某些人某些事,我相信某些人能够明白,中国的教育问题归根到底还是体制上的问题,这也是中国各方面共同面对的问题,希望我们的政府能看清这些问题,让中国真正成为教书育人,造福社会的文化经济教育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