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沂南金矿铜井矿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规律

探究沂南金矿铜井矿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规律
探究沂南金矿铜井矿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规律

探究沂南金矿铜井矿区矽卡岩型矿床成矿规律

该金矿铜井矿区是一个较古老的矿山,开采至今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因为长期的开采,原先井田中的矿体已基本被采尽。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该矿山有丰富的矽卡岩型矿床。因此,本文主要对该矿山中的矽卡岩型矿床成矿规律进行探讨,旨在为今后的地质探矿提供可靠依据。

标签:金矿矽卡岩型成矿规律

0引言

在我国众多矿区中,该金矿是一个开采时间已超过50年的矿山。由于长期开采,在井田范围内内已探明的地质储量已基本被采尽。因此,必须采取探采结合的方式,才能进一步保证矿山的正常生产。以下主要简单介绍了该金矿铜井矿区矽卡岩型矿床的成矿规律,为未来找矿奠定坚实基础。

1矿区的地质情况分析

该金矿铜井矿区在新华夏第二个隆起带的NNE向火山岩带西部边缘。该地区内古生界寒武系发育齐全,有强烈的岩浆活动,是成矿的有利地质。

1.1地层

在该区域内,寒武系中下统砂页岩夹页岩是最主要的地层,然后是震旦系土门组。产状相对缓和,呈西北走向,往西北方向倾斜,倾角为100至300°。因为该地岩浆热力作用较强,故大部分地区经常发生蚀变。

1.2构造

因为铜井次火山岩体的侵位和冷热收缩时应力场的变化,矿区中断裂与层间破碎发育。根据展布的方位,大概可分为四组,分别为NNE、NE、NW、NWW 向。该区域内,以NW向的马家窝-铜井断裂及NE向断裂规模最大,且均为控矿断裂。

1.3岩浆岩

该地区出露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以铜井杂岩体为主。岩体形状多为呈岩柱状,并伸入到铜井穹状的背斜核部,边缘有舌状或层状岩床侵入至围岩中,形状为不规则方形,长为1.5至2m左右,岩体东北部则伸出支杈,约800m。岩体西部则主要是石英闪长岩,东部为石英闪长玢岩。一部分以朝阳岩体为主。岩体位置为北部东朝阳至大朝阳一代,南缘则延伸至铜井矿区的东部,但在铜井岩体内并未见与之有关的岩性。朝阳岩体有中间相与边缘相。中间相主要是角闪正长斑岩、角闪二长闪长玢岩,边缘相则以聚斑角闪二长闪长玢岩为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