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悬挂的性能特点及研究现状
8 论油气悬挂的性能特点及研究现状

,
。
/ ! 车 姿调 整 功 能 可 调 式 油 气 悬 挂 可 以 使 车 体 升 降 前 后俯 仰 和 左 右倾 斜 但 需 附加 一 套 车 姿 调 节 系 统 主 要 通 过 对 惫 挂缸 的 补 油 或 排油 实 现 上 述 功 能 以
, , , ,
较 为准 确 地 描 述 悬 挂 缸 工 作 时 的 内 特 性 清 楚 地 分 析 相 关 因 素 对 系 统 外 特性 的 影 响 规 律 从 而 为 油 气 弹 赞
悬 挂 闭锁 文 章编 号
,
! %
文 献 标识 码 ∋ ∗
,
∋
∀##
一
+ ,, − &
.
&
/∀ #
一
# 0 ,
一
#+
油 气 悬 挂 一 般是 以 惰 性 气体 −氮 /作 为 弹 性 介 质
,
以 油 液作 为 传 力 介 质 呈 现 出 很好 的 非 线 性 特性 对重
,
型 越 野 车 辆 以 及 载 货 汽 车 都 具 有 很 好 的 匹 配效 果 同 时 储 能 比 很 大 约 为 ! # # # 1 2 3 4 5 −以 % 6 7 氮 气 充 8 气 压 力 为 例 / 重 量 比 钢 板 弹 簧 轻 0 9 比扭 杆 弹 簧轻 #
”
, ,
广 和 应 用 总 之 油 气 悬 挂 与 其 他 悬 挂 系 统 相 比 能 够充
。
,
“
其 机 动 性 例如 安 装 油 气 悬 挂 与 安 装 扭 杆 悬 挂 的 6 % Χ 坦 克 在 美 国 阿 伯 丁 试 验场 第 三 号 越 野 跑道 −地 面 不 平 度 为 , # 2 2 /上 进 行 对 比 试 验 前 者 平 均 时 速 达 到 了
全地面起重机悬架系统作用

全地面起重机的独有技术底盘设计技术中的关键是油气悬架系统和多桥转向系统设计,这两项技术是全地面起重机的独有技术。
下面对油气悬架系统进行探讨。
[1]油气悬架系统多桥底盘的必要条件,除了能起到多轴平衡的作用外,还能起到增加整机侧倾刚度、克服制动前倾、调节车架高度和锁死悬架等功能。
油气悬架系统由油气弹簧和配流系统组成。
油气弹簧是用气体作为弹性元件,在气体与活塞之间引入油液作为中间介质;而配流系统则利用油液的流动,平衡轴荷、阻尼振动、调节车身高度等。
油气悬架系统有以下优点。
增强承压能力油气弹簧以钢筒蓄能器作为弹性元件,能够承受很高的压力,通常可达20MPa,因而体积小、质量轻,用于重载轴荷时质量比钢板弹簧轻50%以上。
提高行驶的平顺性油气弹簧可以获得很好的弹性特性曲线和较低的固有频率,因而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舒适性大大优于钢板弹簧悬架,并减小了整车对地面的冲击力。
油气悬架的变刚度弹性特性曲线可以防止发生悬架击穿,对于越野行驶非常重要。
有效地平衡轴荷油气悬架系统可以通过管路的连接,将不同车轴的油气弹簧油缸连接起来,起到平衡轴荷作用。
增加整机的侧倾刚度当车辆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重心转移,因而整车明显倾斜。
油气悬架系统将左、右油气弹簧串联,可以大大加强整车的侧倾刚度。
选择油气悬架液压缸最佳大、小腔面积比可以获得理想的侧倾刚度。
同理,如果将前、后油气弹簧油缸串联,可以提高整机纵角向刚度,克服制动点头现象。
在技术方面已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了,不过也不能利用技术去做一些比较危险的项目,不要挑战临界值,最好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工作。
从安全的角度讲完全不可以不支腿吊重,这样很危险,尤其是车身是使用弹簧钢板的吊车更不行。
编辑本段全地面起重机制动安全性能分析1、制动系统选型分析1.1 制动系统简介QYU160行车制动采用双管路气制动,连续制动采用液力阻尼器,手制动采用气控弹簧加载来实现,行车制动器采用气压驱动楔块式张开装置的双向双领蹄制动器结构。
油气悬挂市场调研报告

油气悬挂市场调研报告油气悬挂市场一直以来备受关注,而我将在本文中对该市场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
油气悬挂是指将钻井设备或者生产设备悬挂在井口上,用以支撑和输送钻井液和气体的工具。
油气悬挂市场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包括钻井悬挂、生产悬挂等多个子市场。
首先,我将从油气悬挂市场的总体概况入手,分析市场规模、市场趋势和市场发展前景。
随着全球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增长,油气悬挂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这种背景下,我将进一步探讨市场的增长驱动因素和发展机遇。
其次,我将重点分析油气悬挂市场的主要产品类型和应用领域。
钻井悬挂设备和生产悬挂设备是市场的两大主要产品类型。
钻井悬挂设备主要用于支撑和输送钻井作业中的液体和气体,而生产悬挂设备则主要用于支撑和输送油气生产作业中的液体和气体。
此外,我还将分析不同应用领域对市场的需求情况和市场份额占比。
另外,我将对油气悬挂市场的竞争格局和主要企业进行深入分析。
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企业包括国内外知名的油气悬挂设备制造商和供应商。
这些企业通过产品创新、市场拓展和合作伙伴关系来提升竞争力。
我将就这些企业的市场份额、产品优势和发展策略进行详细解读。
最后,我将结合市场调研结果,提出关于油气悬挂市场未来发展的建议。
随着油气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油气悬挂市场也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面对这些情况,我将提出关于市场定位、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的建议,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机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梳理一下本文的重点,我们可以发现,本文将对油气悬挂市场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企业和从业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在未来的发展中,油气悬挂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健的增长态势,为整个油气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种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挂控制方法探究和运用

一种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挂控制方法探究和运用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挂控制方法探究和运用矿用自卸车是矿山运输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采掘的煤炭、矿石等物质从采矿区运输到出渣区或者矿场之内。
而矿用自卸车的悬挂系统作为其系统中最为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对其整体的运行情况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矿用自卸车的工作效率和效益,我们需要探究一种新的油气悬挂控制方法,并且在矿山运输中加以运用,并将其优势和不足的地方加以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探究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挂控制方法的工作原理和优点。
其原理是通过油气混合介质来实现对矿用自卸车上部结构的支撑和减震,降低车上物质的滑移和损耗,增加矿用自卸车整体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其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精度高:油气悬挂控制方法采用了现代化的电气控制模块,使得其对矿用自卸车上部结构的控制更加精准、有效。
2. 温度适宜:油气悬挂控制方法本身具有稳定的运行体质和环境适应能力,其内部温度稳定控制在35℃-60℃之间,确保了其长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全自动控制:油气悬挂控制方法在使用中完全实现了全自动控制,减少了人工操作的繁琐程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减少了人员工作中的潜在安全隐患。
其次,需要分析油气悬挂控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应对措施。
油气悬挂控制方法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成本高昂:油气悬挂控制方法在设备上的投入成本较高,增加了矿用自卸车的使用成本,使得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普及和推广面临困难和挑战。
2. 维护难度大:油气悬挂控制方法在实际使用中,需要定期对其维护和保养,保证其内部活塞的清洁、内部液体的更换等。
而这些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繁琐,也会增加矿用自卸车的维护管理成本。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应对措施如下:1. 首先要加强技术研究力度,降低油气悬挂控制方法研发的成本和时间,提高其应用范围和普及率。
2. 其次要发挥行业协会和政府的作用,共同推广油气悬挂控制方法的应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
重型多轴越野车辆互联油气悬架系统研究共3篇

重型多轴越野车辆互联油气悬架系统研究共3篇重型多轴越野车辆互联油气悬架系统研究1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重型多轴越野车辆的应用领域也日趋广泛。
然而,这类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常常需要应对各种复杂路况,例如高低悬崖、陡峭山路、泥泞沼泽等,因此对车辆的悬挂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机械悬挂系统虽然可以提供相对较为稳定的支撑力,但是对于较为复杂的路况则会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许多车辆制造商开始尝试使用液压或气压等较为先进的悬挂系统来提升车辆的通过性和驾驶体验。
本文将就重型多轴越野车辆互联油气悬架系统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重型多轴越野车辆的互联油气悬架系统主要由油路系统和气路系统两部分构成,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油气流动量及流动速度,实现悬挂系统的支撑和调节功能。
在汽车行业中,这类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集装箱、挂车、专用实验车等多类车辆。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因路况的复杂性和变化性,悬挂系统要具备稳定性、灵活性及调节性能,以实现车辆在各种复杂路况下的平稳通过。
重型多轴越野车辆互联油气悬架系统则是利用油和气的双重性质和相互作用来实现对车辆的支撑和调节。
油压缸、气弹簧、阀门等组成了悬挂主体部分,悬挂支撑力由油压缸和气弹簧提供,悬挂调节则由阀门控制油气进出量及流速,通过油气混合变化来调节悬挂系统的支撑力和弹性。
当车辆在崎岖山路、沼泽或坑洼路面行驶时,悬挂系统会自动感应路面的起伏和变化,对悬挂系统进行调节,并及时向车辆发出信号,使车辆行驶稳定,避免对悬挂系统造成不必要的损耗。
重型多轴越野车辆互联油气悬架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以下几点独特优势:一、支撑力强重型多轴越野车辆互联油气悬架系统不仅可以提供较为稳定的支撑力,且支撑力不会因车速越快而逐渐下降。
这是因为悬挂系统中的气弹簧能够有效的缓冲并调节车身的变化,从而使得车辆的支撑力更加稳定可靠。
二、可靠性高重型多轴越野车辆互联油气悬架系统内置了大量的传感器和控制器,通过对车辆的状态实时监测和调控,从而有效的提升了系统的可靠性。
油气悬架技术研究现状及原理介绍

油气悬挂技术研究现状及原理介绍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在油气悬挂领域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目前国内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
详细论述了单气室油气悬挂系统的工作原理,并分析了油气悬挂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规律,为油气悬挂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最后提出了今后国内在油气悬挂技术领域的研究方式和思路。
关键词:油气悬挂;工作原理;结构参数1 概述油气悬挂以气体(一般为惰性气体氮)作为弹性介质,而用油液作为传力介质。
它一般是由气体弹簧和相当于液力减震器的液压缸组成。
与传统悬挂相比,它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刚度特性和非线性阻尼特性,能够最大限度满足车辆的平顺性要求。
同时储能比很大约为330000Nm/kg(以6Mpa氮气充气压力为例),重量比钢板弹簧轻50%,比扭杆弹簧轻20%,从而使它拥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油气悬挂技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Karnopp发明的油气减震器,它最先应用在德国和日本的重型车辆上,以后逐步推广应用到军用特种车辆及工程车辆上。
20世纪80年代,国外出现大量有关油气悬挂方面的发明专利,说明国外对油气悬挂技术的应用早已进入成熟阶段。
在理论方面,国外定性定量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得比较全面,对于如何进行结构参数的设计以及结构参数的变化如何影响油气悬挂的性能,应该说都有较好的研究成果,但由于涉及结构设计的关键环节,属于企业核心技术,所以很难看到相关的资料。
国内在油气悬挂技术研究方面起步较晚,直到80年代初期才真正有实际产品出现。
1984年上海重型汽车制造厂通过参考美国样机设计的油气悬挂应用到该厂的SH380、SH382矿用自卸车上,但使用效果较差;1992年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了LTM1025、LTM1032、LTM1050全地面起重机,促进了油气悬挂技术的推广应用。
随后一些高校也开始进行油气悬挂技术的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吉林大学等都从不同角度对油气悬挂进行研究分析。
油气悬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车辆悬架技术

油气悬架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车辆悬架技术,是发展现代特种车辆及大型工程车辆的关键技术,本文结合由徐州工程机械集团公司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的LTM系列全路面汽车起重机为例对油气悬架系统的结构、原理和特征作一初步介绍关键词:油气悬架结构原理1 悬架概述悬架是指车架与车桥之间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一般是由弹性元件、减振器和导向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作用是把路面作用于车轮上的垂直反力(支承力)、纵向反力(牵引力和制动力)和侧向反力以及这些反力所造成的力矩按人们预定的目的传递车架上,以保证汽车的正常行驶。
按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悬架的性能是否受到控制,可将悬架分为被动悬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三种基本类型。
凡不需要输入能量进行控制的悬架称为被动悬架;输入少量能量调节阻尼系数的可控阻尼悬架称为半主动悬架;通过输入外部能量实现控制力调节的可控悬架称为主动悬架。
当然,一些文献并不严格区分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的界限。
认为只要有外部能源改变动力特性,该悬架系统就称作是“主动”的。
被动悬架是发展最早、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悬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与不断完善,被动悬架的设计、制造已比较成熟,其成本也比较低廉,但是被动悬架的弹性元件、减振器一旦安装在车辆上,悬架的性能就固定不变,不可再施加控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是目前乘坐动力学领域的研究热点,采用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后,车辆乘坐动力学性能确实得到提高,但与被动悬架相比其成本高、可靠性差,仅用于高档轿车、赛车及重要的载重车辆中。
2 油气悬架的特性及其应用现状油气悬架类属于被动悬架,但油气悬架又具有主动悬架的结构型式,达到了只有主动悬架才能实现的部分功能和性能。
1992年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的LTM系列全路面汽车起重机以及2002年徐州重型机械厂设计生产的QAY25全路面汽车起重机使用的都是油气悬架。
所谓油气悬架是指以油液传递压力、用惰性气体(通常为氮气)作为弹性介质,悬架油缸内部的节流孔、单向阀等作为减振器元件的一种悬架。
矿用汽车油气悬架系统动力学性能分析

矿用汽车油气悬架系统动力学性能分析摘要:矿用汽车大都为大型运输车辆,其行驶环境复杂条件恶劣,如何保证车辆在这样的环境下安全平稳的行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重点。
油气悬架系统是以液压传动和控制技术为基础的综合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平顺性。
本文简要介绍了矿用车辆油气悬架系统及其结构特点,重点对基于油气悬架系统的矿用汽车动力学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矿用汽车;油气悬架;动力学分析车辆的整车振动特性好坏将导致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的不同,而整车的振动特性关键在于悬架的固有特性,悬架的固有特性包括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因此此两项特性直接决定了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对于传统悬架来说,它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较差,究其原因主要是悬架的固有特性为一定值,整车振动的固有频率在运行时是随时变化的。
而以油液为过渡介质,以惰性气体(通常是氮气)作为弹性介质的油气悬架,是一种新型的悬架系统,由于其良好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平稳运行、减小颠簸感、减轻驾驶疲劳、提高乘坐舒适性。
所以油气悬挂系统是改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的突破点。
1.矿用车辆油气悬架系统简介相对于国外,我国矿山辅助机械化的研究和普及较不完善,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国家才开始较为重视。
而国外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运用铁矿辅助运输设备,虽然我国对这方面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但由于基础弱起步晚,与国外相比,无论从科研还是应用上,都有一段距离的差距。
目前,国内外矿用车辆油气悬架系统包括以下几类:1.1.被动悬架系统;系统无能量输入,只有油气悬架缸与蓄能器组成,无外界能量输入。
细分为无限位块和有限位块两种,限位块的作用在于路面起伏过大时防止油气悬架穿透油气悬架缸。
1.2.半主动悬架系统;与前者相比主要的不同点在于有少量能量输入系统。
1.3.主动悬架系统;主动悬架性能较好,但实际应用并不广泛,主要是由于结构比较复杂、费用高,需要大量能量的输入。
主动油气悬架车辆垂向与侧向动力学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主动油气悬架车辆垂向与侧向动力学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主动油气悬架在汽车行业中被广泛应用,其具有可以实现车辆主动控制的优点,可以显著提高车辆的悬架性能和行驶平稳性。
其中,主动悬架对于车辆的垂向和侧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较大,并且这两个动力学因素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针对主动油气悬架车辆垂向与侧向动力学性能的研究,对于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主动油气悬架车辆垂向与侧向动力学性能的研究,探索其对车辆行驶稳定性和舒适性的影响,以便为提高车辆的行驶性能和乘坐舒适性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持。
三、研究内容:
1. 国内外主动油气悬架发展现状及前景的分析和简介。
2. 对主动油气悬架车辆垂向与侧向动力学性能的相关理论进行分析研究。
3. 构建主动油气悬架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仿真模拟分析,探究主动油气悬架对车辆垂向和侧向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4. 借助实验台架、测速仪等测试设备,对实际主动油气悬架车辆进行动态性能测试,基于测试数据进一步验证仿真模拟结果。
四、研究意义:
通过对主动油气悬架车辆垂向与侧向动力学性能的研究,可以为汽车制造业提供更加安全、稳定和舒适的汽车产品。
从而推动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同时,本研究所得到的研究结果也可以为汽车制造企业在主动油气悬架车辆的设计、制造和销售等方面提供更加坚实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油气悬架工程车辆的侧翻稳定性研究

油气悬架工程车辆的侧翻稳定性研究油气悬架工程车辆的侧翻稳定性研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工程车辆在工程建设和维护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其中,油气悬架工程车辆是一类常用的工程车辆,具有重载能力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在农村公路、山区等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油气悬架工程车辆的特殊结构和作业条件,其侧翻稳定性问题备受关注。
油气悬架工程车辆的侧翻稳定性与其结构和工作时的行驶状态密切相关。
该车辆采用了空气弹簧和气囊等悬架系统,可以根据车辆载荷实现高低调节和自适应悬架。
另外,该车辆通常采用重心低、底盘宽的结构,使得车辆行驶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然而,在一些极端工作条件下,如山区陡坡、急弯道等,车辆容易出现侧翻。
因此,研究油气悬架工程车辆的侧翻稳定性,对于保障车辆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研究油气悬架工程车辆的侧翻稳定性,首先需要对车辆结构和工作状态进行分析。
对于该车辆的结构,需要重点关注车辆位置和重心高度的变化情况。
在悬架系统受到外部作用的情况下,车辆存在向某一侧翻倾倒的风险。
此时,重心高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车辆的侧翻稳定性。
其次,需要考虑车辆的行驶状态。
例如,在曲线行驶时,车辆容易出现横向偏移,增加了车辆侧翻的风险。
在分析了车辆的结构和工作状态后,还需要制定相应的侧翻防止措施。
针对车辆重心高度的变化,可以通过优化车辆结构和技术升级等方式进行改善。
此外,也可以采取加强车辆防护设施等被动措施来减少侧翻损失。
针对车辆的行驶状态,可以通过加强驾驶员培训和加装安全预警系统等主动措施来提高车辆的侧翻稳定性。
总之,油气悬架工程车辆的侧翻稳定性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它涉及到车辆的结构设计、安全防护、行驶状态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充分了解车辆的特点和作业条件的基础上,才能提出有效的侧翻防范措施,保障车辆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涉及油气悬架工程车辆侧翻稳定性的相关数据一般分为车辆结构参数和实际工作数据两部分。
首先,车辆结构参数包括车辆重量、重心高度、轴距、宽度等参数。
6 车辆油气悬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车辆油气悬架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在阐述车辆油气悬架分类及特征的基础上,概述了油气悬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发展状况做了简要对比分析,指出了目前国内油气悬架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主要发展趋势。
关键词:油气悬架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油气悬架系统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由油气弹簧和配流系统组成,油气弹簧是用气体作为弹性元件,在气体与活塞之间引入油液作为中间介质;而配流系统则利用油液的流动,平衡轴荷、阻尼振动、调节车身高度等。
目前国外油气悬架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产品的研究、设计、制造也已日趋成熟;而在国内,油气悬架还处于研究阶段,其产品性能与国外同类型产品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国内技术的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1 油气悬架系统的分类及特性1.1 分类油气悬架有多种形式。
按单缸蓄能器形式,分为成单气室、双气室、两级气压式等;按车桥各悬架缸是否相连可分为独立式和连通式;按车辆行驶过程中悬架控制是否需要外部能量输人分为被动油气悬架、半主动悬架和主动悬架。
目前,国外油气悬架系统已商品化,应用于各类特殊底盘的结构中,如自卸汽车、全地面起重机等,采用的形式也各有不同。
自卸汽车多采用独立式油气悬架,利勃海尔全地面起重机系列在路况好的情况下采用独立式悬架,而在路况恶劣的情况下采用互连式悬架,极大地增强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操作平稳性,如图1所示7桥油气悬架的底盘系统。
图1 7桥油气悬架的底盘系统1.2 特性及应用油气悬架在国外特种车辆和高级轿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与其下列优点分不开:(1)增强承压能力,钢筒蓄能器体积小、质量轻,通常可达20MPa 的压力。
(2)很好的弹性特性曲线和较低的固有频率,通过管路的连接,将不同车轴的油气弹簧油缸连接起来,起到平衡轴荷作用并提高行驶的平顺性,增加了整机的侧倾刚度,克服制动点头现象。
(3)油气悬架系统通过对油液流动的调节,可以起到阻尼作用(即减振作用),还可以调节车身高度和锁死悬架,后者在轮式起重机的起重作业中非常有用,在作业时可以极大地提高作业稳定性。
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挂系统动态特性试验与仿真研究[吉林大学]
![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挂系统动态特性试验与仿真研究[吉林大学]](https://img.taocdn.com/s3/m/8894bfdeb52acfc788ebc934.png)
利用 ADAMS 软件建立的油气悬挂系统仿真模型,对油气悬挂系统的刚 度和阻尼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油气悬挂系统的刚度受充气 压力和体积以及环形腔横截面积的影响,油气悬挂系统的阻尼受阻尼孔的大 小和环形腔横截面积的影响;油气悬挂系统的阻尼和刚度都具有非线性特征, 并且阻尼在压缩行程和伸张行程不对称。该研究结果对油气悬挂系统的开发 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车辆动力学研究也有很大帮助。
第二章 油气悬挂系统模型及理论研究………………………………………10
2.1 油气悬挂系统安装结构与工作机理……………………………………………10 2.1.1 3303B 自卸车简介…………………………………………………………10 2.1.2 油气悬挂系统安装型式与安装结构………………………………………11 2.1.3 油气悬挂系统工作原理……………………………………………………13
4.3 油气悬挂系统非线性阻尼特性研究……………………………………………52 4.3.1 激振信号频率对阻尼的影响………………………………………………52 4.3.2 阻尼孔面积对阻尼的影响…………………………………………………54 4.3.3 环形腔横截面积对阻尼的影响……………………………………………55
178~280Nm/kg
橡胶弹簧
车辆油气悬架性能研究及现状分析

车辆油气悬架性能研究及现状分析许路;苏铁熊;侯军海;史小航【摘要】阐述了油气悬架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研究了油气悬架的刚度特性、阻尼特性、高度可调性、减震性、单位储能比.概述了油气悬架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国内外技术状况做了对比分析,指出了口前国内油气悬架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期刊名称】《汽车零部件》【年(卷),期】2011(000)008【总页数】2页(P87-88)【关键词】油气悬架;性能研究;现状分析【作者】许路;苏铁熊;侯军海;史小航【作者单位】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西太原030051【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油气悬架指的是以油液传递压力,用惰性气体 (通常为氮气,其化学符号为N2)作为弹性介质,由蓄能器 (相当于气体弹簧)和具有减振器功能的悬架缸组成。
悬架缸内部的节流孔、单向阀等,代替了通常的减振器元件,构成的油气悬架集弹性元件和减振器功能于一体,形成一种独特的悬架系统。
1 油气悬架结构及工作原理(1)单气室悬架液压缸图1 单气室悬架液压缸的结构图1为单气室悬架液压缸的结构,在活塞杆的内部有一个空腔,该腔通过数个阻尼孔和单向阀将液压缸的A、B腔沟通,蓄能器通过管路与液压缸的A腔相通。
车辆受到不平路面激励时,活塞及活塞杆组件相对于缸筒作往复运动,若活塞及活塞杆相对缸筒收缩,则A腔的油液受到压缩而向两个方向移动:一是进一步压缩蓄能器内部的气体而进入蓄能器;二是通过阻尼孔和单向阀而进入B腔。
若活塞及活塞杆相对缸筒伸张,则B腔的油液受到压缩,迫使B腔的油液通过阻尼孔向A腔流动 (此时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同时因A腔增大的体积大于B腔缩小的体积,结果会导致蓄能器的部分油液在气体压力作用下进入 A 腔[1]。
(2)双气室悬架液压缸图2所示的油气悬架液压缸结构是双气室结构,液压缸的内部有A、B、C三个油腔,C腔一方面通过数个阻尼孔和单向阀与B腔相通,另一方面还通过管路与左蓄能器相通,A腔通过管路仅与右蓄能器相通。
工程车辆油气悬架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和油气不分隔式 ( 或称之油气混合式) ,而油气分 隔式又分为活塞隔离式和气囊 隔离式 。由于隔离
建筑 机械 20.3( 070 上半月刊)
维普资讯
的开 和闭 ,使 悬 架 压 缩 行 程 中阻 尼 力 比较 小 ,以
( i hr)公 司 的 L M 系列汽 车起重 机 、 日本神 Le er b T 户 ( B L O)钢 铁株 式会社 生 产 的 R 系 列越 KO E C K 野 轮胎起 重机 。 ()铲 运 机 械 ,如 美 国 卡 特 彼 勒 ( aepl 3 C tri — lr a)公 司生产 的 T S一2 B自行 式铲运 机 。 4 () 自卸 车 ,如 美 国卡 特 彼 勒 ( aepl r 4 C tria) l
[ 收稿 E期]2 0 —0 —0 l 06 9 4 [ 通讯地址] 孙建 民,北 京建筑 工程 学院 机 电与汽 车工 程
学院
桥的轴荷 ,这种形式油气悬架系统常用于汽车起 重机 ,而 自卸汽 车则较 多采用独 立式油 气悬架 。
按 油气 是 否 分 隔 ,油 气悬 架 分 为 油 气分 隔 式
维普资讯
专题论述
SURVEYI NG
工程 车辆 油气 悬架 系统 的研 究 现状 及 发展 趋 势
孙建 民
( 建筑 工程 学院 北京 机 电与汽 车工程学 院 , 京 北 10 4 1 004
[ 摘要] 油气悬架具有 良好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能够较大限度地满足工程车辆平顺性和操纵稳
得到应用 。在各种形式 的悬架 系统 中,油气悬架 系统具有优越的非线性渐增性可变刚度特性 和 良 好的减振性能,能够满足轮式工程 车辆在各种复 杂 和恶劣 的非 公路 路 面 下 正 常行 驶 的需 要 ,使 车
油气悬架的应用及性能控制研究进展

有传 统悬 架技 术 的基本 性 能 ,又 符合 现代 悬架 技术 的特 点 和发展 方 向 。
6 结束语
采 用起 重机 吊装 预制 梁 的施工方 法 ,具有 施 工 机具 简单 、易于操 作 、成本 低 、工期 短 、质量 安全 易于保 证 等优 点 。但 由于 受 起 重机 的起 重 量 限 制 , 难 以实现对 重量与 长度 大 的预制 梁 。
工程 车辆 上采 用 的油气悬 架 系统 主要 有独立 式 和互 联式 2种结 构形 式 ,如 图 1 所示 。互 联 式油 气 悬架 各悬 架缸 的油液通 过液 压软 管相 连 ,气腔气 体 压强 基本 不变 ,能够 自动平衡 各 车桥 的轴荷 ,这 种 形 式 的油气 悬架 系统 常 用于汽 车起 重机 ,而 自卸 汽 车多 采用独 立式 油气 悬架 。 目前 ,油气 悬架 应用 的 主要领 域有 _ J 2 :
系统性 能控制的研究进展 ,并进行相应 的评 价。 关键词 :油气悬架 ;控制技术 ;研究进展
Ab ta t T e Hy r sr c : h d o— p e mai s s e so a o ny t e p r r n e fte t d t n lp s ie s s e s n b tas n u t u p n in h s n to l h e f ma c s o r i o a asv u p n i u l c o h a i o o c mpe e s e p r r n e fs w a t e ss e so . I C l me tte d m n s o oh e s a d s bl y o n ie r g v h - o rh n i ef ma c s o l c v u p n in t al e h e a d f mo tn s n t i t fe gn e n e i v o o i s a i i de . 1 s p p rc v l te lts d v lp n fh d o p e mai u p n in p r r n e c n o tc n lg n v l ae . s Il a e o e h e t e eo me to y r — n u t s s e so ef ma c o t l e h o y a d e au t i i  ̄ a c o r o st Ke wo t : h d o p e ma c ss e s n c n o e h oo y y rs l y r — n u t u p n i ; o t lt n lg ;d v lp e tt n i o r c e eo m n r d e
全地面汽车起重机油气悬挂的性能研究

文章编号:100320794(2005)0920039203全地面汽车起重机油气悬挂的性能研究刘希太,祖炳洁,郑明军(石家庄铁道学院机械分院,石家庄050043)摘要:以LIE BHERR 全地面汽车起重机为例,介绍了一种先进的油气悬挂技术。
该技术以其优越的非线性特征和良好的减振性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工程车辆的要求。
阐明了油气悬挂的工作原理与系统结构形式,分析了悬挂系统的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并对油气悬挂的技术性能进行了分析与研究,为此项产品的国产化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油气悬挂;系统特性;结构因素中图号:TH21316文献标识码:A1 油气悬挂的工作原理与系统结构形式油气悬挂的工作过程可以分为压缩行程和复原行程2部分。
悬挂缸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工作过程:当车辆行驶时,路面起伏引起活塞杆在缸筒内上、下运动,在压缩行程(即活塞向下运动),蓄能器8受油液压缩储存能量,而蓄能器9中氮气膨胀,将内环形腔6中的油液经单向阀3和阻尼孔4压入外环形腔5;在复原行程(即活塞杆向上运动时),蓄能器8中氮气膨胀,而外环形腔中的油液受压缩,经阻尼孔进入内环形腔,压缩蓄能器9。
两者对比:压缩行程有单向阀3和阻尼孔作为油流通道,而复原行程只有阻尼孔为通道,显然压缩阻尼力小于拉伸阻尼力。
所以悬挂缸在压缩行程主要起弹性作用,缓和冲击;在复原行程主要起阻尼作用,衰减振动,从而改善车身运动的平顺性。
图1 油气悬挂缸原理图Fig .1 Principle of hydro -pneum atic suspension cylinder11液压缸 21液压腔 31单向阀 41阻尼孔 51外环形腔 61内环形腔 71活塞 8、91蓄能器由上可见,油气悬挂取消减振器,集支承弹簧与减振器为一体,使得连接简单,结构紧凑,同时减轻了非悬挂质量(用于重型车辆比钢板弹簧悬挂轻50%以上),提高了缓冲能力。
目前工程车辆上应用的油气悬挂有独立式和连通式2种系统结构,LIE BHERR 全地面汽车起重机采用连通式油气悬挂。
全地面起重机油气悬挂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建设力度的日益加大,市场对工程机械的适应性要求越来越广。
为此,徐州重型厂自行研制了QAY25全地面起重机,该起重机与其他起重机的不同之处是悬挂系统采用了油气悬挂的形式,该系统与其他悬挂相比较有非常显著的优越性。
一、系统的组成油气悬挂系统主要由泵,蓄能器,控制阀,悬挂油缸组成。
二、系统的功能1.缓冲联接支撑功能:该系统的蓄能器可对由于路面的高低不平而产生的冲击通过悬挂缸的液压油传递给存有一定压力气体的蓄能器,通过压缩气体把油液的压力能转化成气体的势能,从而起到缓冲和吸收振动的作用;2.整车的升降功能:为提高整车的越野性能,该车可通过操作控制电磁阀,使液压油进入悬挂油缸,实现车架的整体升高;同时通过操作控制电磁阀使悬挂油缸在整车自重力的作用下回油,从而使整车的高度下降,为通过上方有障碍物的路面创造了条件,也为机车的高速行驶创造了条件;3.整车的手动调平和自动调平:手动调平可通过手动控制阀的控制开关,并通过悬挂油缸上的传感器检测,来调节油缸的伸缩,以达到整车调平的目的;自动调平是由右悬挂缸的大、小腔分别与左悬挂缸的小、大腔通过控制阀沟通,形成差动缸,并在两缸受力不同的条件下实现的。
4.自锁功能:通过悬挂阀的控制,使悬挂缸与蓄能器及其他液压元件断开,此时悬挂系统处于刚性悬挂状态,在这种条件下可实现上车的吊重行驶功能。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
论油气悬挂的性能特点及研究现状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 9 8 2 0 )0— 0 9— 4 10 4 9 (0 8 1 0 5 0 置 空 间 较 小 , 其 优 越 的 非 线 性 弹 性 特 性 和 良好 的 减 以 振 性 能 , 够 最 大 限 度 地 满 足 工 程 车 辆 的平 顺 性 要 求 。 能 从 其 整 体 结 构 看 , 前 5 程 车 辆 上 应 用 的 油 气 悬 挂 系 目 1 2
分析 了 国 内已 有 的技 术 积 累 , 别 归 纳 了所存 在 的 问 题 和 不 足 , 出 了该领 域 急 需 开展 的 研 究 方 向 , 油 气 悬挂 的 开发 和 特 提 为 完善 提 供 了参 考 。
关键词 : 油气 悬 挂 刚 度 特性 阻 尼特 性 悬 挂 闭锁
中 图分 类 号 :H 0 . 3 T 7 36
4 结 束 语
纵剪 机 一 直 被视 为不 易 装 配 , 调整 , 变化 , 难 宜 剪
4 鹏建声编著. 冲压加工质量控制与故 障检修 【 . M]北京 : 机械
工 业 出 版 社 ,07 20.
切 精 度 不 宜 保 证 , 经 过 上 述 对 纵 剪 机 左 立 柱 导 向 的 但 改进 和 采 用 右立 柱 ( 立 柱 ) 承 间 隙新 的测 量 方法 , 双 轴 使 纵 剪 机 不 但 提 高 了 部 件 本 身 的 各 项 精 度 , 工 出 的 加
油气 悬 挂 一 般 是 以 惰性 气 体 ( ) 为 弹性 介 质 , 氮 作 以油液作 为传 力介 质 , 现 出很 好 的非线 性特 性 , 重 呈 对
型 越 野车 辆 以及 载 货 汽 车 都具 有 很 好 的匹配 效 果 , 同
矿用汽车油气悬架系统动力学性能研究.

太原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矿用汽车油气悬架系统动力学性能研究姓名:曹瑞元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指导教师:熊诗波20100501矿用汽车油气悬架系统动力学性能研究摘要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与整车本身的振动特性有关,而整车的振动特性又取决于悬架的固有特性,因此悬架的固有特性直接决定了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悬架的特性主要是刚度特性和阻尼特性。
传统悬架的刚度和阻尼都是固定不变的,整车振动的固有频率会随着簧载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采用传统悬架的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较差。
油气悬架作为一种新型的悬架系统,它是以油液为传递介质,以惰性气体(通常是氮气)作为弹性介质,具有良好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特性,可以保证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平稳运行、减小路面激励带来的颠簸、减轻驾驶疲劳、提高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
因此,对油气悬架系统性能的研究对于改善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矿用汽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油气悬架系统经常出现损坏,导致了整车的乘坐舒适性较差,影响了工人的工作效率。
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以WC5型矿用汽车(无轨胶轮车)为研究对象,对油气悬架系统进行动力学性能研究,通过对矿用汽车油气悬架系统分析,寻求问题的根源。
首先,对结构进行了相应的优化改进,增加单向阀、阻尼孔充当减振元件以缓解不平路面对矿用汽车带来的冲击;将原结构中的机械式三位三通换向阀替换为电磁换向阀,以消除机械式随动臂对阀带来的冲击力;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矿用汽车行驶平顺性和乘坐舒适性,为油气悬架结构参数优化、合理选择和确定以及对矿用汽车油气悬架系统的自主研发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
其次,利用流体动力学和非线性振动理论,建立了考虑油液非线性刚度、活塞与液压缸壁之间的动摩擦力、蓄能器结构参数等因素的油气悬架非线性数学模型。
采用液压仿真软件AMESim ,通过对仿真模型进行DOE 试验仿真分析,不仅获取了影响油气悬架系统性能的结构参数,而且也相应验证了油气悬架非线性数学模型的正确性;区别于现阶段的半主动油气悬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阻尼系数的控制上,采用三位三通电磁换向阀,通过对油气悬架系统的充放油控制减轻了路面对车身的冲击振动;并通过参数化优化设计对影响油气悬架系统性能的结构参数进行了改进,减小了车身的垂直加速度,并得到了油气悬架最优化刚度特性曲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气悬挂的性能特点及研究现状油气悬挂一般是以惰性气体(氮)作为弹性介质,以油液作为传力介质,呈现出很好的非线性特性,对重型越野车辆以及载货汽车都具有很好的匹配效果,同时储能比很大,约为330000Nm/kg(以6MPa氮气充气压力为例),重量比钢板弹簧轻50%,比扭杆弹簧轻2O%,从而使它拥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1、油气悬挂性能特点及其研究的必要性油气悬挂主要由油气弹簧组成,集弹性和阻尼元件于一身,同时缸体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所需车体布置空间较小,以其优越的非线性弹性特性和良好的减振功能,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工程车辆的平顺性要求。
从其整体结构看,目前工程车辆上应用的油气悬挂系统主要有独立式和互连式两种类型;从油气弹簧的形式看,则分为单气室油气分离式、双气室油气分离式、多级压力式和油气混合式等。
与其他悬挂系统相比,油气悬挂具有如下特点。
1)非线性变刚度特性,油气悬挂具有非线性变刚度、渐增性的特点。
当车辆在平坦路面行驶时,悬挂动行程较小,弹性介质承受瞬时压力所产生的刚度也就小,能够满足平顺性的要求;当车辆在起伏地行驶时,弹性力呈非线性变化且幅值增加,可以吸收较多的冲击能量,发挥出气体单位质量储能比大的特点,有效起到缓冲作用,避免了能量直接传递到车身以及“悬挂击穿”现象的出现,从而提高车辆的越野速度,改善其机动性。
例如安装油气悬挂与安装扭杆悬挂的M60坦克在美国阿伯丁试验场第三号越野跑道(地面不平度为90mm)上进行对比试验,前者平均时速达到了38.62km/h,而后者仅为14.48km /h。
另外,对于载荷变化较大的车辆,其必要性也很明显。
若悬置质量变化,刚度不变,则固有频率会随着载荷发生改变。
例如解放牌汽车满载时,后悬挂质量约为空车的四倍多,倘若使用线性悬挂系统,则满载与空载的车身振动频率分别为1.6HZ和3.2HZ。
固有频率的大范围变化会导致车辆行驶性能变差;而油气悬挂的非线性刚度特性能够有效克服这一缺点,将车身固有频率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这对载重型车辆是至关重要的。
2)非线性阻尼特性,安装阻尼阀后,与普通液压减振器相同,油气弹簧的阻尼系数也具有非线性特征,悬挂阻尼力和阻尼比均随着车架与车桥相对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3)车姿调整功能,可调式油气悬挂可以使车体升降,前后俯仰和左右倾斜,但需附加一套车姿调节系统,主要通过对悬挂缸的补油或排油实现上述功能,以改善车辆的越障能力,提高通过性;装有可调式油气悬挂的两栖作战车辆涉水时可以将车轮收起,减少水流阻力;另外还可以使行驶系统维修方便,无需液压千斤顶即可拆装车轮,但调节高度有限,一般不超过300mm。
对于车姿调节功能通常只有在主动悬挂中才能实现,体现了油气悬挂的优越性能。
4)悬挂闭锁功能,将油气悬挂中的动力缸和蓄能器分置,并在连接它们的高压管路上加装锁止阀即可实现悬挂闭锁功能,这对工程车辆具有重要价值,例如全路面起重机、吊车、挖掘机等,在特殊作业时通过闭锁形成刚性悬挂,便于运载和移动重物另外还可以减轻或消除坦克和自行火炮等军用车辆在射击时产生的车体俯仰振动,提高射击精度。
5)结构紧凑,加装阻尼阀后,油气悬挂不再需要单独的减振器,尤其针对单缸式油气弹簧,结构上更加简便,通常把气室设在活塞杆内,通过浮动活塞将油气分离,以适应重型越野车辆动行程大的特点,克服了膜片隔离式油气弹簧动行程小的缺点。
同时该套系统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拆装。
6)不足之处,由于工作压力较高,需选用性能良好的组合密封,同时还要配备专用充气装置。
对加工精度和装配工艺要求严格,增加了生产和维护成本。
随着机械加工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成熟,上述不足一定能够被有效解决,也必将使油气悬挂得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总之,油气悬挂与其它悬挂系统相比能够充分改善车辆的机动性、舒适性以及操纵稳定性,尤其能满足特种车辆、工程车辆和军用车辆的指标要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成为国内外同行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2、国内外油气悬挂研究现状及应用2.1 国外研究现状及应用在理论方面,国外定性定量的研究工作已经开展得比较全面,并已有较为完善的CAD软件可供产品研发,但由于涉及结构设计的关键环节,属于企业核心技术,所以很难看到相关的资料。
从所掌握的信息表明,国外学者曾对如何建立油气弹簧合理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讨,油气弹簧数学模型通常可以分为参数化和非参数化两种形式,worden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单缸式油气弹簧的参数化和非参数化建模方法,指出参数化建模需要以油气弹簧内部结构参数和有关物理定律为依据,能够较为准确地描述悬挂缸工作时的内特性,清楚地分析相关因素对系统外特胜的影响规律,从而为油气弹簧的设计提供参考,但由于其所含参数较多,往往存在校准时间长、计算速度慢等缺点;非参数化模型实际上具有反求的性质,通常利用预先确定的函数表达形式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来描述油气弹簧的非线性特性,克服了参数化模型待定系数多以及校准和计算慢的缺点,但非参数化模型的建立往往需要对系统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消耗成本巨大。
由于各种分析和识别方法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和局限胜,因此必须针对具体问题,采用适当的方法对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和参数识别。
在油气悬挂的技术应用方面,国外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美国W ABCO公司首次提出以来,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该项技术重大的开发潜力,后经过多年努力,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检索到的信息表明,国外在涉及油气悬挂方面的各项发明专利多达几千项,占据了这一领域的绝对主导地位,并且主要集中在上世纪80年代,说明其早已进人了成熟和实用阶段,从搜集的资料来看,国外在以下车辆中应用了油气悬挂系统。
1)军事特种车辆包括轮式输送车、装甲车、坦克及导弹运输车等。
例如美国和德国合作研制的MBT-70坦克装有可调式油气悬挂,还可实现悬挂的液压闭锁;美国UET-A型万能履带式装甲工程牵引车,采用的油气悬挂具有闭锁功能,在推土作业时可保持车身呈水平稳定状态;美国M107自行火炮具有悬挂闭锁装置,发射时可实现悬挂闭锁;美国HSTV-L轻坦克试验样车以及AA V7AI两栖装甲战车也采用了可调式油气悬挂;前苏联自T-72坦克装备部队后,大力改善其悬挂装置,在后来研制的T-80坦克、“雷神”导弹防空车、别拉斯和SSU-20移动式导弹发射车以及空降兵部队使用的BMD车上也采用了可调式油气悬挂;法国AMX-10RC(带炮)轮式战车(6*6)、AMX-10C履带式战车和轮式“响尾蛇”导弹发射车(4*4)均装有可调式油气悬挂,前者重15T,正常行驶时最小离地距离为0.35m,可在0.21-0.47m范围内调节,后者振动频率可降低到1HZ以下,平顺性接近轿车水平;日本74式主战坦克装有可调式油气悬挂,车体可上下升降200mm,前后俯仰6度,左、右侧倾9度,是目前唯一能够全面实现上下升降、左右侧倾和前后俯仰的坦克;瑞典无炮塔的STRV103式S坦克上,采用了可调式油气悬挂,是最早以可调式油气悬挂装备部队的坦克。
另据报道,英国的“挑战者”主战坦克、法国的勒克莱尔主战坦克、日本的90式主战坦克、韩国的88式主战坦克、瑞士的“锯脂鲤”,包括4*4、6*6、8*8 等多种轮式装甲车、巴西的EETI奥索里奥坦克、意大利的“半人马座”24T轮式装甲车(最大时速可达108km/h),均采用了可调式油气悬挂系统。
2)工程、矿山机械(车辆)主要包括各类矿用自卸卡车、全地面起重机、铲运机械和轮式挖掘机等。
如美国卡特彼勒(Caterpillar)、日本小松(Komatsu)等公司的重型矿用自卸车,德国利勃海尔(Liebherr)、美国格鲁夫(Gove)、德国克虏伯(Krupp)等公司的全地面起重机,日本神户钢铁株式会社(KOBELCO)的越野轮胎起重机,美国卡特彼勒(Caterpillar)公司的TS-24B型铲运机,日本日立建筑机械有限公司(Hitachi)的轮式挖掘机等。
3)赛车及轿车,如法国雪铁龙(Citroen)公司Citroen DS19、ID-19型赛车,德国的BENZ 450EL6.9,法国的Citron CS、CX系列轿车等。
2.2 国内研究现状及应用国内对油气悬挂的研究也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北京工业学院率先在1959年做出了样件,进行了台架试验,1960年又进行了装车试验,取得了国内最早的第一手资料。
但直到80年代初期国内才真正有实际产品出现,技术储备与国外相比整体差距较大,仍旧处在引进样机、测绘和类比仿真阶段,自主研发能力较弱。
资料显示,武汉水运工程学院陶又同教授的文章是较早用示功图法研究油气悬挂的文献,1984年上海重型汽车厂测绘了美国的单气室油气悬挂,并应用于上海重型汽车厂生产的SH380\SH382矿用自卸车上,但使用效果并不理想,主要是密封险能不好,可靠性差;90年代初中期,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1992年)、湖南浦玩工程机械厂(1994年)先后从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引进LTM1025、LTM1032、LTM1050全地面底盘汽车起重机,促进了油气悬挂技术的推广应用。
而后在我国期刊杂志上出现了许多介绍油气悬挂系统的文献,国内一些高校也开始进行油气悬挂技术的研究。
1994年北京理工大学的高凌风对互连式油气悬挂动刚度和车辆振动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同年同济大学的孙求理对单筒式油气悬挂缸进行了理论研究和优化设计;1998年大连理工大学的赵春明利用功率键合图法建立了描述全路面起重机互连式油气悬挂系统的动态模型,利用数字仿真对车辆在路面不平度激励下的振动响应进行了研究;2000年浙江大学的吴仁智对LTM1032型汽车起重机双气室油气弹簧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和试验研究,建立了双气室油气弹簧的非线性数学模型;2003年吉林大学的赵登峰以3303B型自卸汽车油气悬挂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研究;2005年吉林大学的周德成对矿用自卸车油气悬挂系统进行了动力学仿真与试验研究,并运用神经网络建立了油气弹簧的数学模型;中国矿业大学的封士彩对德国CXPIO32型汽车起重机油气悬挂单元动态性能进行了研究。
清华大学的金达峰等开展了主动油气悬挂的研究。
使用油气悬挂的车辆几个厂家的工程自卸车外,主要集中在军工方面,如:航天15所研制的固定型号移动式导弹发射车,采用了混合式油气弹簧,无车高调整功能,并使用了简易的负荷平衡措施,即将车辆两侧油气弹簧的气腔连通;重庆256厂研制的自行榴弹炮车采用了隔离式油气弹簧,具备静态车姿调节功能,主要用于调整车辆的发射状态;北京理工大学研制的某型装甲输送车,采用了双缸式带反压气室的油气弹簧,并附加了整车调节系统,同时能够实现悬挂的刚性闭锁;北方车辆研究所研制的某型导弹发射车,吸收了俄罗斯相关车辆的底盘技术,具有整车车姿调节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