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忠恕之道的伦理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忠恕之道的伦理内涵

摘要:忠恕思想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也是儒家最根本的为人处世之道。“忠”是对己的要求,体现为一种认真和虔诚的态度;“恕”则是对他人的态度,体现为他人的理解和宽容等品质。忠恕思想被称为“忠恕之道” 千古流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个炎黄子孙应该有的优秀品质。

关键词:忠恕之道;诚信;和谐社会

一、“忠恕之道”释义

忠恕思想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为世界提供的一种普遍价值之一,被称为“忠恕之道”。“道”在儒家观念中,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天道”,二是指“人道”。在天则为天道,在人则为人道。“忠恕之道”指的就是人的行为之道,即人道。“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孔子将“忠恕之道”视为“实现仁的方法和途径”,因此,要系统把握孔子的仁学思想,必须深入理解“忠恕之道”的伦理内涵。“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的学生曾子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论语·里仁》)可见忠恕思想在孔子仁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一)“忠”的伦理内涵

其一,尽心竭力,公而无私。在《论语》里,“忠”这个字出现过十七次,可见孔子十分重视“忠”这个道德规范,但是,在《论语》中,孔子并没有直接给“忠”释义。《论语》中孔子有这样一段话:“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广韵》:“忠,无私也。”可见“忠”的基本意思是尽心竭力,公而无私。

其二,教人为善。孟子将“忠”解释为:“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滕文公上》)郑玄则将“忠”理解为:“告人以善道曰忠。”因此,“忠”又有教人为善之意。

其三,待人以诚。《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朱熹说:“尽己之谓忠。”又有古人说:“忠,诚也。”“诚”、“实”同义,即“忠”是诚实无欺的意思。

总的来说,“忠”的含义是尽心竭力,无私,教人为善,待人诚实。“忠”又往往与“信”、“恭”、“敬”等概念连用或者并用,可见“忠”还表达一种负责任、端正、虔诚、守信用的态度和精神。另外,儒家“忠”作为道德范畴还包含有君臣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也就是说,“忠”作为一个道德规范,除了规范一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外,还规范着上下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

(二)“恕”的伦理内涵

“恕”是孔子“仁”的另一方面内容,被称为“恕”道,是人道的另一部分。《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卫灵公》) 这里指的是要推己及人,自己不愿意、不希望的事物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在《大学》里对此有较详尽的说明:“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从右。此之谓絜矩之道。”“絜”,本来是指用绳子来衡量事物的准则、规则和法度,这里的所恶于上、下、前、后、左、右等,就是“己所不欲”而“勿施于人”。上下前后左右泛指一切社会关系。“絜矩之道”,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它所表示的是对别人的理解、尊重、体贴和宽容。当然,“恕”不是无原则的宽容退让。孔子不赞成“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在治世方面,儒家的主张是宽严相济,恕惩相结合,既包含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目的,也包含着合理的为人处世之道。但是历史上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对“恕”作出了庸俗的理解,他们主张遇事百忍,信奉“百忍成金”,甚至迂腐到“唾面自干”的地步。这种理解和做法实际上已经远离了“宽恕”的真正内涵,已经达到了一种奴性的地步,在实际生活中是十分有害的,也是今天我们应该抛弃的价值观。

(三)“忠”与“恕”的关系

关于“忠”、“恕”的关系,历代学者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其一,二者虽然有不同的伦理内涵,但二者统一于孔子的“仁”,是主与从的关系。宋代二程说:“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此与‘违道不远’异者,动以天尔。”朱熹也认为:“忠者,尽己之心,无少伪妄,以其必于此而本焉,故曰道之体。恕者推己及物,各得所欲,以其必由是而之焉,故曰道之用。”他们都是从体用、己物等主从关系来解释“忠恕之道”。

其二,“忠”与“恕”二者是并列的关系。杨伯峻解注:“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则是‘恕’的积极一面,用孔子自己的话,便应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将“忠”与“恕”视作并列的两个概念来理解,“忠恕之道”即“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笔者认为将“忠”与“恕”理解为并列的关系比较合理。但这并不能真正把握孔子“忠恕之道”的内涵。按照孔子在《论语》中所说,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为实现“仁”的两种基本方式或两种道德境界,更加贴切。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忠与恕是做人和待人处世的一种方式,也是求仁、行仁的基本途径。从道德境界上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较低限度的道德要求或道德境界,具有普遍适用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较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境界,在孔子看来,只有仁者或圣贤方能达到这种最高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忠和恕都是实现仁的两种方式,但是他们作用的对象却不同。朱熹说:“尽己谓忠,推己谓恕”,“忠”是对自己的要求,而“恕”是自己对待别人的方式,“忠”是对仁德体验之后主体所具有的精神和境界,而“恕”则是对仁道的具体实施。

在儒家思想中,忠恕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儒家强调责己严,对人宽,主张“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先儒们对这一思想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总的来说还是把忠恕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孔子把“恕”与“忠”相连,视忠恕为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贯之道”。孟子强调“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荀子称恕为“兼术”,掌握这种修身之术,就可以端身成人,先秦之后的历代儒家都把“忠恕”作为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和处理人伦关系的基本原则。

二、“忠恕之道”的现实价值

(一)“忠恕之道”的现实价值:诚信

在儒家那里,“忠”和“诚”是相伴随的。《大学》里在讲“诚意”时说:“所谓诚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自谓自谦,古之君子必慎其独也。”由此可以看出,“诚”的最关键的意思是不自欺欺人。因而“诚”不是作给别人看的虚伪的东西,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它是发自人内心的,是本来“应该”如此的。历代儒者在论及“忠”时总是与“诚”连用。由于他们原本有十分相近的意思,所以今天我们习惯把“忠诚”连用。除此之外,在《论语》中,“忠”与“信”又是经常被放在一起的,在《论语》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词语,如“主忠信”、“言忠信”等。由此可以说明,在孔子那里忠与信的意义也是相近的,甚至可以说它们之间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可见,诚与信是儒家思想中忠的思想不断演绎过来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从言从声。”“信,诚也,从人言。”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诚与信意思的相近性。

在现实生活中,诚主要是一种诚实、恭敬、不欺己、不欺人的态度和精神,是一种优秀的品格。八荣八耻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的呼声仍响彻耳畔,这是在道德层面对人们诚信缺失的热烈呼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巨大的物质利益常常蒙蔽了人们的良心,市场上缺斤少两,尔虞我诈的事情比比皆是,面对我国当前的诚信缺失现象,需要人们的良心自律。如果没有人们的良心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及自我反省,没有内在之诚,任何外在的法律约束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彻底杜绝诚信缺失的现象,除了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以外,还要大力加强公民的诚信观念和诚信品质的教育。儒家关于“成人”、“成己”、“成物”的理念至今对我们意义重大。它教导我们经济活动不仅仅是获取最大利益的活动,即不只是“成己”的活动,更重要的是,经济活动还是“成人”的活动。因为经济活动给参与者制造利益的同时也服务于他人,经济活动中人们首先要虔诚,诚实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内不自欺,对外不欺人。其结果就是做到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诚信除了在经济生活中起重要作用之外,它还具有政治意义。孔子认为,诚信应该成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并提出诚信是立民之本的观点。子曰:“民无信而不立。”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军备、粮食和民众对当局的信任是治理好国家的三大基本条件。而人民群众对执政者的信任居于这三大条件之首。在孔子看来,没有民众对统治者的信任,再多的粮食和军备也无济于事。他突出强调了民众对统治者的信任的重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统治者与人民的信任关系,是形成强大民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