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忠恕之道的伦理内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忠恕之道的伦理内涵
摘要:忠恕思想是儒家的核心思想,也是儒家最根本的为人处世之道。

“忠”是对己的要求,体现为一种认真和虔诚的态度;“恕”则是对他人的态度,体现为他人的理解和宽容等品质。

忠恕思想被称为“忠恕之道” 千古流芳,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每个炎黄子孙应该有的优秀品质。

关键词:忠恕之道;诚信;和谐社会
一、“忠恕之道”释义
忠恕思想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为世界提供的一种普遍价值之一,被称为“忠恕之道”。

“道”在儒家观念中,一般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天道”,二是指“人道”。

在天则为天道,在人则为人道。

“忠恕之道”指的就是人的行为之道,即人道。

“忠恕之道”是孔子仁学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儒家伦理思想的精髓。

孔子将“忠恕之道”视为“实现仁的方法和途径”,因此,要系统把握孔子的仁学思想,必须深入理解“忠恕之道”的伦理内涵。

“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孔子的学生曾子说过:“夫子之道,忠恕而已也。

”(《论语·里仁》)可见忠恕思想在孔子仁学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一)“忠”的伦理内涵
其一,尽心竭力,公而无私。

在《论语》里,“忠”这个字出现过十七次,可见孔子十分重视“忠”这个道德规范,但是,在《论语》中,孔子并没有直接给“忠”释义。

《论语》中孔子有这样一段话:“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论语雍也》)《广韵》:“忠,无私也。

”可见“忠”的基本意思是尽心竭力,公而无私。

其二,教人为善。

孟子将“忠”解释为:“分人以财谓之惠,教人以善谓之忠。

”(《滕文公上》)郑玄则将“忠”理解为:“告人以善道曰忠。

”因此,“忠”又有教人为善之意。

其三,待人以诚。

《说文》:“忠,敬也,尽心曰忠。

”朱熹说:“尽己之谓忠。

”又有古人说:“忠,诚也。

”“诚”、“实”同义,即“忠”是诚实无欺的意思。

总的来说,“忠”的含义是尽心竭力,无私,教人为善,待人诚实。

“忠”又往往与“信”、“恭”、“敬”等概念连用或者并用,可见“忠”还表达一种负责任、端正、虔诚、守信用的态度和精神。

另外,儒家“忠”作为道德范畴还包含有君臣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

也就是说,“忠”作为一个道德规范,除了规范一般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外,还规范着上下之间、个人对国家、民族之间的道德关系。

(二)“恕”的伦理内涵
“恕”是孔子“仁”的另一方面内容,被称为“恕”道,是人道的另一部分。

《论语》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卫灵公》) 这里指的是要推己及人,自己不愿意、不希望的事物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在《大学》里对此有较详尽的说明:“所恶于上,毋以使下;所恶于下,毋事上;所恶于前,毋以先后;所恶于后,毋以从前;所恶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恶于左,毋以从右。

此之谓絜矩之道。

”“絜”,本来是指用绳子来衡量事物的准则、规则和法度,这里的所恶于上、下、前、后、左、右等,就是“己所不欲”而“勿施于人”。

上下前后左右泛指一切社会关系。

“絜矩之道”,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心,它所表示的是对别人的理解、尊重、体贴和宽容。

当然,“恕”不是无原则的宽容退让。

孔子不赞成“以德报怨”,而主张“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在治世方面,儒家的主张是宽严相济,恕惩相结合,既包含着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目的,也包含着合理的为人处世之道。

但是历史上和现实中也有一些人对“恕”作出了庸俗的理解,他们主张遇事百忍,信奉“百忍成金”,甚至迂腐到“唾面自干”的地步。

这种理解和做法实际上已经远离了“宽恕”的真正内涵,已经达到了一种奴性的地步,在实际生活中是十分有害的,也是今天我们应该抛弃的价值观。

(三)“忠”与“恕”的关系
关于“忠”、“恕”的关系,历代学者有两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

其一,二者虽然有不同的伦理内涵,但二者统一于孔子的“仁”,是主与从的关系。

宋代二程说:“忠者天道,恕者人道;忠者无妄,恕者所以行乎忠也。

忠者体,恕者用,大本达道也。

此与‘违道不远’异者,动以天尔。

”朱熹也认为:“忠者,尽己之心,无少伪妄,以其必于此而本焉,故曰道之体。

恕者推己及物,各得所欲,以其必由是而之焉,故曰道之用。

”他们都是从体用、己物等主从关系来解释“忠恕之道”。

其二,“忠”与“恕”二者是并列的关系。

杨伯峻解注:“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忠’则是‘恕’的积极一面,用孔子自己的话,便应该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将“忠”与“恕”视作并列的两个概念来理解,“忠恕之道”即“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综合以上两种观点,笔者认为将“忠”与“恕”理解为并列的关系比较合理。

但这并不能真正把握孔子“忠恕之道”的内涵。

按照孔子在《论语》中所说,把“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理解为实现“仁”的两种基本方式或两种道德境界,更加贴切。

在孔子的仁学思想中,忠与恕是做人和待人处世的一种方式,也是求仁、行仁的基本途径。

从道德境界上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较低限度的道德要求或道德境界,具有普遍适用性。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则是较高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境界,在孔子看来,只有仁者或圣贤方能达到这种最高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忠和恕都是实现仁的两种方式,但是他们作用的对象却不同。

朱熹说:“尽己谓忠,推己谓恕”,“忠”是对自己的要求,而“恕”是自己对待别人的方式,“忠”是对仁德体验之后主体所具有的精神和境界,而“恕”则是对仁道的具体实施。

在儒家思想中,忠恕思想占有重要地位,儒家强调责己严,对人宽,主张“宽以待人,严以律己”。

先儒们对这一思想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总的来说还是把忠恕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

孔子把“恕”与“忠”相连,视忠恕为可以终身行之的“一贯之道”。

孟子强调“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荀子称恕为“兼术”,掌握这种修身之术,就可以端身成人,先秦之后的历代儒家都把“忠恕”作为个人修养的重要内容和处理人伦关系的基本原则。

二、“忠恕之道”的现实价值
(一)“忠恕之道”的现实价值:诚信
在儒家那里,“忠”和“诚”是相伴随的。

《大学》里在讲“诚意”时说:“所谓诚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自谓自谦,古之君子必慎其独也。

”由此可以看出,“诚”的最关键的意思是不自欺欺人。

因而“诚”不是作给别人看的虚伪的东西,更不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的一种手段。

它是发自人内心的,是本来“应该”如此的。

历代儒者在论及“忠”时总是与“诚”连用。

由于他们原本有十分相近的意思,所以今天我们习惯把“忠诚”连用。

除此之外,在《论语》中,“忠”与“信”又是经常被放在一起的,在《论语》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词语,如“主忠信”、“言忠信”等。

由此可以说明,在孔子那里忠与信的意义也是相近的,甚至可以说它们之间具有某种相同的性质。

可见,诚与信是儒家思想中忠的思想不断演绎过来的。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诚,信也,从言从声。

”“信,诚也,从人言。

”更加明确地提出了诚与信意思的相近性。

在现实生活中,诚主要是一种诚实、恭敬、不欺己、不欺人的态度和精神,是一种优秀的品格。

八荣八耻中“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背信弃义为耻”的呼声仍响彻耳畔,这是在道德层面对人们诚信缺失的热烈呼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巨大的物质利益常常蒙蔽了人们的良心,市场上缺斤少两,尔虞我诈的事情比比皆是,面对我国当前的诚信缺失现象,需要人们的良心自律。

如果没有人们的良心的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及自我反省,没有内在之诚,任何外在的法律约束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想彻底杜绝诚信缺失的现象,除了要加强法律制度建设以外,还要大力加强公民的诚信观念和诚信品质的教育。

儒家关于“成人”、“成己”、“成物”的理念至今对我们意义重大。

它教导我们经济活动不仅仅是获取最大利益的活动,即不只是“成己”的活动,更重要的是,经济活动还是“成人”的活动。

因为经济活动给参与者制造利益的同时也服务于他人,经济活动中人们首先要虔诚,诚实地支配自己的行为,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对内不自欺,对外不欺人。

其结果就是做到了“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诚信除了在经济生活中起重要作用之外,它还具有政治意义。

孔子认为,诚信应该成为治理国家的根本,并提出诚信是立民之本的观点。

子曰:“民无信而不立。

”孔子认为,一个国家的军备、粮食和民众对当局的信任是治理好国家的三大基本条件。

而人民群众对执政者的信任居于这三大条件之首。

在孔子看来,没有民众对统治者的信任,再多的粮食和军备也无济于事。

他突出强调了民众对统治者的信任的重要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统治者与人民的信任关系,是形成强大民族
凝聚力的前提和关键。

统治者要对老百姓讲信用,要诚实虔诚,不欺骗百姓,言而有信,宽容大度,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二)“忠恕之道”的现实价值:和谐社会的构建
和谐是儒家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儒家思想的“忠”,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谐不是苟同于别人,或者强使别人与自己相同,而是一种彼此之间的互相尊重,在彼此的不同之间达到平衡。

它包含着几个值得我们现代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借鉴的具体层面。

首先,君子修养的身心和谐。

儒家提出的格物致知的八条目中,“修身”、“治国”、“平天下”,把修身作为后两者的前提。

在儒家看来,君子只有“修己”才足以“安百姓”。

由此可见,儒家的为己、修己并非只看重自己,只为自己的前途着想,而是以为己修己谓前提,来达到“安人”、“安百姓”。

其次,家庭和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儒家的社会理念第一要义是“修身”,然后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由此可见,在儒家看来,修身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

这就是由修身而达到家庭的和谐,再由家庭的和谐而达到社会关系的和谐。

社会的和谐包含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都是市场的参与者。

经营者在谋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也成就了消费者的需求。

生活中人与人相处如果奉行“忠恕”之道,人与人之间则能和睦友好、互惠互利,那么普天之下一片和谐的景象离实现的那天就不远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唯一条件。

儒家的“忠恕”思想推而广之,亦可用于人和自然的相处上。

和谐社会的构建决不仅仅是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就算功德圆满。

还有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便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

不容忽视,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在侵袭人类,考验着人类的生存能力。

例如,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导致部分沿海岛国面临着葬身大海的危险。

物种的逐渐减少等种种现象也不能说与我们人类无关。

人类在谋求自身利益的同时,对大自然做了什么,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为了眼前短小的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对自己的罪行视而不见,一叶障目。

种种不合理的发展导致自然环境破坏,人与自然极度不和谐。

如果人们在面对向自然索取的同时能够牢记儒家的“忠恕”之道,对自然多一些容忍,少一些残忍;少一些索取,多一些给与;“己所不欲,勿施于自然”,“己欲立而立自然,己欲达而达自然”。

那么,我们的社会就会变得更加和谐美满,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会有很大的改善。

参考文献:
[1]来可泓主编.论语直解[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60.
[3]朱贻庭主编.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学林出版社,2005.
[4]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德行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5]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贾顺先,唐平,潘大德.论语新编注释[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7]牟钟鉴.儒学价值德新探索[M].齐鲁书社出版发行,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