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和社会性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情绪的发展

儿童具有先天的情绪机制,新生儿有三种情绪:爱、怒、怕

各种不同的情绪状态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从这些情绪中分化而来,比如怕中分化出厌恶、讨厌等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母亲亲密的身体练习的一种倾向

依恋程度与性质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性行为和性格特征

依恋也是幼儿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依恋也具有传递性,影响着他们成人对自己的孩子的依恋程度

怯生:对陌生人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害怕7个月——1岁半时怯生最多出现的年龄

青春期风暴包括:与父母冲突、情绪激荡和危险行为

二、人格的发展

生物特征与人格

人格是只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

婴儿的气质可以通过互不相关的九个维度加以评定

1、适应性

2、规律性

3、活动水平

4、趋避性

5、反应阈

6、反应强度

7、心境

8、注意

分散度9、注意持久度

出生最初几周内,婴儿已完全显出了各不相同的气质特征,并在未来的几年里趋于稳定。儿童是带着先天的特质来到人间的。正是这个原因,制约了父母或其他教育者与儿童的相互作用

儿童的分类:

容易护理型、困难型、慢慢活跃起来型

家庭与人格发展

家庭是对儿童影响最早、时间最长的环境

家庭对儿童的影响包括:父母本身特点、教研观念的方式、亲子间的依恋、家庭结构、环境的布置。

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与反应性.

要求:父母是否对孩子的行为建立适当的标准。反应性:是指对孩子接受和爱的程度及孩子需求的敏感程度

父母的教养方式可分为:权威性、专制型、溺爱型、冷漠型

自我丧失感与亲自一体感是中国母亲母性意识中最重要的两个因子

有了子女的母亲将停止对自己的关注,将子女认为是自己的全部和人生希望

家庭的结构:核心家庭、大家庭、单亲家庭

同伴与人格的发展

同伴是指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或相近社会认知能力的人

儿童与同伴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亲子关系的作用,游戏是儿童与同伴互动的主要方式,是儿童人格社会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同伴影响在青春期达到顶峰

个体社会化源于对某个群体的认同,即将自己归入到一个特定的群体中,并与其他群体进行比较和区分。

消极同伴对男孩的影响要比对女孩的影响大,而积极的同伴对男孩和女孩有同样重要的作用自我意识与人格发展

自我意识是人类所也有的意识,是作为主题的我对自己的各个方面,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的认识。

自我意识主要包括: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自我意识的发展阶段

1、形成最初的比较薄弱的自我认识,出现强烈的自我独立意向,处于不平衡状态(婴儿后

期——幼儿早期)

2、自我意向的独立性有所减少,对成人依赖占优势地位,自我认识不断提高,两者相对平

稳(幼儿后期——童年期)

3、自我意向中出现新的独立性,自我认识有重大发展,已能对内部心理活动和个性品质进

行自我评价,但带有主观片面性(少年期)

4、自我认识不断提高,与独立意向渐渐适应,进入一个稳定的发展期

该阶段是有客观化到主观化的过度

将自己的状态与他人的状态进行比较,从而获得比较明确的自我评价

青少年的三种自我:理想自我、现实自我、真实自我

真实自我:通过努力可达到的自我状态,又成为可能自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