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研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研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第一课《过去的日子》,教学目标:学会关注生活,关爱自然环境,发现和感受真、善、美的事物,促进个性发展;有意图地运用美术语言,记录和表现过去的事情,传递自己的思想感情。
分两课时学习,第一课时:一、回忆、导入。
二、交流与思考。
三、构思、创作:尝试用绘画的表现形式来表现自己过去的日子。
第二课时:一、童谣导入。
二、感受、学习(初步了解艺术的表现方法)。
三、美术作品再欣赏(进一步感受与理解艺术家对作品表现方法的把握)。
四、构思、创作(重在不同表现手法的尝试)。
创作一幅表现校园生活题材的作品,根据主题尝试用不同的表现手法表现。
第二课《桥》,教学目标:1.进行桥梁的实地考察或收集有关桥梁的资料:2.利用纸材制作纸立体桥梁模型;3. 写一篇与桥梁有关的文章(或故事,资料、考察报告均可);4. 尝试制作或绘画出一座有创意的桥梁模型(可独立完成或自愿组合小组完成)。
教学过程:1.教师引入。
——给大家讲一个桥的故事(战争中,一位工程师炸掉自己亲手设计建筑的心爱的大桥的故事);——唱一首桥的歌曲(一位学生希望架起彩虹桥,让老师走遍祖国大地的心愿);——引出桥的功用:架桥交通,毁桥阻隔。
桥梁对现代经济、文化交流的作用。
2. 学生互动与课件演示结合。
(1)桥的常识。
——谈谈你所知道的桥,包括桥的故事。
熟悉的、见过的、特别的桥。
——说一下(中国或世界)桥梁之最。
(2)桥梁的基本结构:起支撑作用的部分:桩、墩、拱、梁、架、柱、索;交通部分:桥面;安全和装饰部分:护拦;(结合课本)。
(3)折叠简易的纸质桥梁(教师演示基本方法;学生课堂作业:运用各种方法,折叠纸质桥梁)。
折纸:成型;装饰(也可酌情不演示)。
(4)想一想:如何设计一座现代桥梁模型?(参照课本了解现代桥梁的结构,选择纸质材料或其他材料,在下一课时,设计一座实用、美观、环保的未来桥梁模型。
)五、评价。
开一个小型展览会,展示资料,折叠桥。
同学互评。
(参照课本评价标准)六、课后拓展。
做一纸成型桥梁卡或画(做)新型现代桥梁(独立或自由组合小组完成)。
第三课《绿洲》,是以学习“造型·表现”为主,结合“欣赏·评述”为辅的综合课。
教学思路:本课的教学可从讨论“绿洲”,展示“绿洲”,赏析《绿洲》入手,引发学生对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兴趣,通过图片范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超现实主义,激发学生的思维进入超现实主义艺术创新表现,结合“学习活动一”,进行创造新奇视觉形象的尝试。
第二课时教学中,主要是研究探讨图片资料中一些营造新奇视觉形象的技巧以及在环保主题中的运用。
可以通过教材中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和各类艺术创作设计的好例子,去体验其中的方法和作用,通过学习与借鉴,鼓励学生发表“奇思妙想…,正确地认识理解和选用表现手法。
第三课时是以“绿”为命题的创作活动,让学生在同一条件限定下,关注讨论主题,注重选择、消化和运用所学的方法技巧,表现自己的构思。
结合“绿”这一环保主题,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对比讨论、交流,重点关注是否运用了某种技巧,营造的形象是否新奇,强化表达艺术构思的能力。
第四课是《中国结》,是一节手工课,让会的学生带领同学们学习中国过节就可以。
第五课时是《缘故的呼唤》,教学目标是:1.学生通过在图书馆、网上搜集有关原始社会生活、生产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了解原始风情,感悟原始艺术。
2.引导学生阅读《火种》剧本,分析角色,让他们能结合自己对原始社会的认识和了解,齐心协力动手包装具有原始风格的角色。
3.通过搜集、制作、表演等活动,使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有所提高。
4.投入地参与制作与表演,能充分感受创作的激情和乐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原始艺术,结合自己的了解,尽可能地在创作中体现原始风格。
教学过程:一、课前——收集、布展和参观。
1.布置学生通过阅读、网上查询等途径,收集有关原始生活的艺术图片、文字资料,并通过师生的合作,布置一个图文并茂的展览。
2.寻找具有原始风格的实物,结合展览,营造氛围。
3.收集包括原始陶器、建筑、雕塑、壁画、服饰等方面的图片、音像资料,制作师生演示用课件。
二、课中——交流、制作和展示。
(一)谈话引入。
1.“课前我们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布置成这个展览,相信大家在收集的过程中都学到了许多东西,对原始社会、原始艺术有了一定的了解。
有三个同学搜集的东西非常有特色,请他们给大家展示。
”邮票(原始壁画)——文字(原始生活)——网络资源(原始壁画、雕塑、陶器、建筑等)。
2.“你通过寻找与搜集,对我们的先人有什么看法或感受?”。
3.“你喜不喜欢原始艺术,现代人喜不喜欢?为什么?”(二)研究剧本,明确任务。
1.说明本节课,我们将了解一个《火种》剧本,分析角色,确定扮演者,并集体动手包装角色,尽可能地使角色和自己的外表具有原始风格。
2,了解剧本——分析剧情——确定主、配角。
3,说说怎样包装,从哪些方面入手——(看音像资料)头饰、服装、面具、首饰、文身等。
4.以组为单位,分配角色。
——集体包装角色,并简单装扮自己。
(三)大胆制作,讲究创意。
1.说明要求——结合你对原始艺术的理解,大胆运用已有材料,进行有特色的包装,注意要符合角色的身份。
2.学生动手创作,教师鼓励帮助并适当装扮自己。
(四)角色展示,说明创意并简单表演。
1.邀请装扮有特色的角色,上台展示,并说明创意。
2.根据剧情,分角色简单表演,或在下一课时进行表演。
3.师生一起欢呼,尽情释放激情,感受创作的乐趣。
三、课后——访谈、评价和延伸。
1.“你为什么这样装扮?”2.“通过这一堂课,对原始有了怎样的感受?”3.“会不会再去尝试?在今后的生活中,对具有原始风味的东西会不会特别留意或者收藏?”
第六课是《星空》,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从视觉艺术的角度欣赏星空,感受星空的美丽;了解星空的有关知识;理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2.技能目标:用各种表现手段从美学的角度去创造星空;学会运用网页浏览的技能自己去获取知识;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自然、关爱生活的情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讨论、表达等活动。
教学重点:从审美的角度欣赏星空;善于探究,善于表现以及积极主动参与活动;教学难点: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创造性地表现星空。
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歌曲导入,激发兴趣。
欣赏、感悟。
教师引导学生上网(课件)查资料,并交流。
在交流活动中,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善于表现以及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情感;理解现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第二课时:1、欣赏绘画作品。
2、小组合作,共创星空。
3、评价:自评,互评。
第七课是《运动》,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的特点、本质。
让学生对艺术与科学的关系有一定的思考,培养学生语言、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学习、感受、发现生活中的动态美,用艺术语言表述动态美,用运动的形态表达情感。
教学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由认识运动特点到具象表现,再到抽象表现。
为了使学生对怎样表现运动有一个整体认识,本课教案设计为一个课时完成,评价形式主要采用过程性评价方式,整个过程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通过赏析传统的具象的作品,使学生认识运动的形态特点,初步了解美术作品表现运动的方法、角度、表现形式,并初步体会用动态表达情感;第二部分通过赏析现代派的抽象作品,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另外表现形式,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表现冲动与创造力,从而能完成对动态美的创造。
本课作业形式多样,可表演,可运用绘画、雕塑、剪纸等造形手段表现。
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特意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得轻松愉快,充分激发他们的兴趣与创造力。
第八课是《我们的奥运》,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1.了解标志设计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设计制作。
2.通过对运动会宣传工作的策划,加强对整体宣传形象设计的认识。
3.通过与同学的分工合作,提高集体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北京申奥标志的欣赏及北京申奥的艰辛历程,增强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同时学习用规范的方法制图,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分工、合作武地进行校运动会的策划,也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校运动会的宣传策划,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参与创意与设计,美化生活,形成初步的设计意识。
教学思路:分三个课时,第一课时,安排学生分组交流讨论课前收集的奥运图片或文字资料,谈自己对奥运及奥运精神的理解,分析北京申奥标志形与意的特点及某校宣传工作的策划,启发学生讨论、策划校体育节的宣传工作,让学生做尝试性的标志设计;第二课时,通过分析几个突出的奥运会会徽,了解多样的标志设计手法,丰富设计思路,对自己设计的草图进行修改;第三课时,分工,合作式地进行校体育节的宣传策划,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考虑合理化建议,选取最理想的标志设计进行系列视觉形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