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新文化运动关于_国乐_传统的几点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o:i10.3969/.j issn.1002-2236.2010.04.020

对中国新文化运动关于 国乐 传统的几点反思

孙新

(山东艺术学院戏曲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20世纪初,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我国的民族音乐(当时称 国乐 )也受到了文化知识界的关注,但是对于当时民族音乐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意见并不统一,甚至截然相反,于是一场关于国乐的论争迅速兴起。正是这场论争,对于我国民族音乐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民族音乐;国乐改革;近代音乐史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236(2010)04-0084-04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我们的民族音乐在历史上曾辉煌于世。仅从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就可以看出,早在24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制作、使用音域达五个八度、基本音列为七声音阶、十二律俱全、可以旋宫转调的大型乐器了,而这一切,是同一时期的西洋音乐所望尘莫及的。

然而,历史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封建统治的腐朽无能,长期的闭关锁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的古国文明渐渐被欧美发达国家甩在了后面。尤其是近几百年来,欧美世界经济、文化迅速发展,我们这里却战乱频仍、民生凋敝,经济、文化几近崩溃,曾经辉煌于世的中国民族音乐更是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20世纪初,中华大地终于觉醒,新文化运动兴起,民族音乐(当时称 国乐 )也受到了文化知识界的关注,许多有识之士面对曾经辉煌于世的国乐所呈现的衰微破败、一片凋零的惨状,为之忧心如焚、痛心疾首,纷纷站出来大声疾呼,痛陈国乐领域的种种弊端,对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等旧习进行了猛烈抨击。时至今日,反思当时音乐界部分人士的谈话,仍有振聋发聩之感。

著名音乐理论家、作曲家萧友梅先生面对民族音乐当时的现状曾愤而指出,中国音乐 在本国的立场看来,至少可以说最近三百年来没有什么进化,若拿现代西洋音乐来比较,至少落后了一千年 , 无怪乎这个古文化之邦尤其号称礼乐之邦到了最近几乎成为无乐之国了 。[1]

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陈洪先生说: 我国之可以说是音乐者,老早已经寿终正寝。今日之所谓!国乐∀,不过是戏班里,女伶台上,吹打班里,盲公盲妹和!卖白榄∀之流者,所奏所唱的几首烂调;不是诲淫诲懒的淫词荡曲,便是颓堂堕落的靡靡之音。倘若!闻其乐可以知其俗∀,则我们的!礼乐之邦∀,早已沦为禽兽之境,如此!国乐∀,非加以根本之否定不可。 [2]

音乐美学家、作曲家青主先生说: 你说要把中国的音乐改善,但是据我看来,中国的音乐是没有把他改善的可能,非把他根本改造,实在是没有希望。 [3]

中国留日学生匪石,1903年在日本写了#中国音乐改良说∃一文,文中说, 古乐者,其性质为朝乐的而非国乐的,为寡人的而非众人的%%其取精不弘,其致用不广,凡民与之无感情 。 传统礼乐皆是以悦少数人之耳,而不满于多数人之希望 。他甚至愤而断言,这种音乐听下去能 斫我民良,灭绝我种姓 , 故吾对于音乐改良问题而不得不出一改弦更张之辞,则曰:西乐哉!西乐之为用也 。[4]音乐教育家沈心工先生甚至预言: 将来吾国益加进步,而自觉音乐之不可不讲,人人毁其家中之

84

琴、筝、三弦等,而以风琴、洋琴教其子女,其期当亦不远矣。 [5]

不过,当时的音乐界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些意见与前述截然不同,甚至是针锋相对的。

音乐教育家叶怀德先生在写给青木关于国立音乐院的一些 憎恶国乐 的学生们的一封公开信中就这样说: 现在中国青年轻视原有的国乐,而根据他们所学的西乐的皮毛去创造现代的国乐,正像一个连茅屋都搭不成的人看见了一座小洋房,自己居然异想天开称自己为建筑家,用几根竹竿挑几担石灰想造房子了。他就痛骂中国建筑幼稚,他没有见过全世界伟大建筑家所崇拜的中国古代建筑物&&&庙塔,城堡,宫殿,桥梁等物,他也没有见过西洋的伟大的教堂和大宇大厦,现代的青年!音乐家∀好像那位!建筑家∀一样,应该觉悟而去校正他们的观点对于国乐的观点。 中国现代青年!音乐家∀可说是把国乐!空前绝后∀了,所谓!空前∀者就是把几千年来的中国音乐家的艺术作品化为乌有,同时又做了汉奸联起异邦人来侮辱自己祖国的文化地位;所谓!绝后∀者就是随便让中国音乐灭迹而使我们的后代对于国乐研究毫无办法,好像留一片沙漠给他们,使他们有一种永远不能建筑高大的屋宇一样的痛苦。 [6]

上海大同乐会的发起人,一直热心于国乐的传承与推广的郑觐文先生认为: 世界音乐,中国发明为最早,四千年前已极美备。其理则五音十二律,其器则金、石、丝、竹、匏、土、革、木,远而走飞草木,近而性情形体,无所不赅。古代六艺首重礼乐,良有以也。%%今学校教育设音乐一科,颇合古旨,理有可通,独惜所用曲谱均译自外洋,殊非乐尚土风之道。%%不当徒习外风,以移易国性,况古谱亦未必完无考也。 [7]

音乐理论家宋寿昌先生在#谈我国现在的音乐教育和改造问题∃一文中说: 我国自有很好的雅乐,音调铿锵、性质极妙的雅乐,偏偏要迷信碧眼儿的夷狄之音,是什么道理?这样下去,我国性将戕害挹殆。如其照那般维新派的博士们说法,我国现在的音乐是桑间濮上亡国之音,郑卫乱世之音,勉强将就于教育上面,倒不如直接爽快不用。 [8]

曾著有#中乐寻源∃,在国乐界有较大影响的民族音乐理论家童斐先生,更是针对一些抨击国乐的言论,愤然指出: 率是以往,吾国音乐,将为外人所剿灭,而助人操刀自劙者,吾教育界中人也,不当引以为罪孽耶? [9]

对于国乐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还有许多有识之士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纵观当时各方的观点,可以看出,除少数人言辞比较激烈以外,多数人对当时的国乐既未全盘否定,也不守旧护短,而是进行了客观、实际的分析,找出其长处与不足。尤其是指出了许多阻碍国乐发展的种种弊端,以期共同探索出一条重塑国乐,让国乐重新焕发生机的可行之路。

在这场关于国乐的争论中,涉及到的国乐存在的问题,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记谱法不科学、不规范

乐谱是记录音乐、传播音乐的重要工具,是演奏的依据,应力求准确、方便,而多少年来,国乐界使用的记谱法一直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字谱、减字谱、工尺谱等。这些记谱法利用复杂的文字或根据汉字衍化生成的符号记录音乐,而且记录的,有的仅是演奏所用的指法,有的仅能记录音高、没有节奏,演奏者面对这样的乐谱,往往还需要经历一个 打谱 (推敲节奏)的过程,才能最终实施演奏。这样的记谱法不仅繁琐、不易辨认,且极不准确,同一份乐谱,不同演奏者的演奏效果往往会迥然不同。这些不精确、不统一、不方便的记谱法,严重阻碍着国乐的记录、整理、演奏、教学,成为国乐事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2.教授法泥古、保守

由于缺乏科学的记谱方法,当时的大部分国乐曲仍处在有乐无谱的状态,国乐界的教学也一直沿用的是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教学方法,随意性很强,同一首曲子,不仅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演奏效果,即便是同一个人的演奏,也往往是次次有所不同,一切随情绪而定,这就难有科学、规范可言。尤其是长久以来,艺人为生计所累,往往在演奏技艺上表现得非常保守,对自己,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对他人,越是自认为有价值的乐曲,越是封闭信息、密不外传、拒绝交流,更不肯教人,即便是对自己的徒弟,到了关键时刻也会 留一手 。

3.偏重技术,不知在理论上科学上进行研究

当时之国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沦为梨园伶工、街头盲者用以糊口、赖以谋生的手段,而这些梨园伶

8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