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无线电导航发展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空无线电导航发展史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无线电导航信标问世了。人们把无线电导航信标安装到了机场附近,用于帮助飞机精确地飞向机场。

无线电导航信标发射莫尔斯电报码,作为无线电导航信标的识别信号,用于为飞机导航。

在飞机上,通过旋转环形天线找到信号为0的方向,就是指向无线电导航信标的方向。

后来,在航路上和机场跑道延长线上开始使用无线电指点信标。无线电指点信标的垂直方向图,像一只燃烧的蜡烛。当飞机飞过无线电指点信标时,就知道自己的位置了。

1946年,全向信标(VOR)出现。全向信标的方向图是一个旋转的心脏图形,可以为飞机提供相对于磁北的方位角。全向信标的最大优点就是为驾驶员提供的航线不受侧风的影响。

测距仪(DME)是从二次雷达技术中分离出来的。飞机通过发出脉冲询问信号,并接收地面测距仪台的应答脉冲信号,完成对地面测距仪台的测距任务。

全向信标与测距仪通常设置在一起,这样,可以同时为飞机提供方位和距离信息。

多普勒全向信标是在1960年研制成功的,由于多普勒全向信标使用了直径达到13.5米的天线阵,因此多普勒全

向信标台受地形地物的影响就很小。

无线电导航具有不受季节、能见度影响等特点,因此,在全世界各国得到了迅速推广,至今仍在航空飞行中广泛使用。

仪表着陆系统中的航向台

全向信标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