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因理论研究综述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因理论研究综述
一、前言
在形成他人的印象时,人们经常想知道更多其持久的特性及行为背后的原因。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们有着想理解社会领域中因果关系的基本愿望(pittman,1993;van overwalle,1998)。人们不仅想知道别人是如何行动的,还想知道其为什么如此行动,人们寻找这些信息的过程称为归因。准确的说,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进行分析,指出这种行为的性质、推论行为的原因的过程。归因理论是关于知觉者推断和解释他人与自己行为原因的社会心
理学理论。
二、因果归因的首要维度是因果根源
到目前为止,人们在做因果归因时,其中最重要的判断就是因果根源(locus of causality)。海德认为,人们一般会将一个行动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内部状态或外部原因。内部归因(internal attribution)(也叫个人归因[person attribution])是将行为的原因归结为个人的内部方面,如人格特质、情绪、态度、能力和努力等。外部原因(external attribution)(也叫情境归因[situation attribution])是将行为的原因归结到个人的外部方面,如别人的影响、情境、运气等。
除了进行内部与外部的区分外,研究者还试图回答归因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伯纳德·维纳(bernad weiner)及其同事(weiner,1986;weiner et al.,1872)将海德的内部归因与外部归
因的根源维度进行看扩展,认为还包括稳定性(stability)与可控性(controllability)两个维度。稳定性原因是稳定的、永远存在的,而不稳定性原因则是暂时的、可变的。稳定不稳定性维度是因果归因的一个独立维度。
虽然在归因时,判断原因的来源和稳定与否是最重要的方面,但我们还经常会考虑第三个维度,即原因的可控性。维纳(1982)认为,某些原因是在人们的可控范围之内,而认为另外一些原因超出了控制。可控与不可控维度是属于原因的来源和稳定性之外的第三个独立维度。天气就是不可控因素的最佳例子。
因果归因中的因果根源、稳定和可控性似乎是人们分析事件时主要考虑的三个维度(meyer & koebl,1982)。维纳及其同事(schmidt & weiner,1988)已说明了人们是如何运用这三个维度来帮助自己解释他人寻求帮助的行为,以及人们是如何看待那些患有污名化的疾病诸如癌症和aids的人。跨文化研究也显示了个人主义文化和集体主义文化中的人都会运用这些维度来进行归因分析(hau & salili,1991;schuster et al ,1989)。
三、对应推论理论认为人们有做品质归因的倾向
当我们观察别人时,不仅会注意他们的行为,同时还会关注行为的结果。在发展对应推论理论(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的时候,爱德华·琼斯(edward jones)和凯斯·戴维斯(keith davis,1965)对人们如何推测某个行为的原因特别感兴趣。认为:人们会将行动者的某个外显行为与其某个稳定人格特质是否对应
进行推论。因此,对应推论是一种将行动者的行为对应于或能够预示其稳定的人格特质的推断。比如简对鲍勃很有同情心,那么他对应推论就是简是个富有同情心得人。但是鲍勃是否真的会做对应推论呢?并不一直如此。如果人们的某个行为存在有好几种可能的原因,那么对应推论就不大可能发生,因此就不能确信该行为产生的原因了。然而,如果只有一个可能原因能够解释某个行为,那么对应推论发生的机会就非常大了,结果就是你非常相信自己所作所为的归因。
解释社会事件时,琼斯和戴维斯认为人们会有做品质归因的倾向。而外部归因常常被人忽略,人们仅仅在内部原因找不到的时候才可能会做外部归因。出现这种偏好的原因是人们认为了解他人的品质可以使自己更好的理解和预测他人的行为的观点。由于社会行为常常是不明确的,行为产生的原因通常不明显,琼斯和戴维斯为了指导人们从行为中推断人格特征,提出几条可以对应的合理的经验法则。
第一条法则与行为的社会赞许效应有关,人们对社会赞许的行为比对社会不赞许的行为更可能做品质上的归因。第二条法则与行动者的选择余地有关,通常认为那些能够自由选择的行为比他们被强迫做出的行为更能够反映出行为者的真正人格特征。第三条法则是行为能否产生非共同效应,所谓非共同效应是指其他行为不可能产生这种结果。研究显示,能够产生独特的非共同效应的行为比那些产生共同效应的行为,更能导致人们对行动者作品质上的归因。
四、共变模式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归因
哈罗德·凯利(1967)的共变模式理论尝试从多个角度和人们拥有的多个信息,来分析人们是如何像内部归因那样来进行外部归因的。凯利认为,人们在归因时采用的是共变原则(covariation principle),如果某一现象是某一行为原因的话,那么必须是该行为出现时该现象也出现,而该行为不出现时则没有该现象,即假定的原因和观察的结果必须是“共变”的。
如果我们不能明显区分结果与众多可能原因的共变差异,那么我们将某一结果归结于某一原因的自信心就会大受影响(fiedler et al,1999)。凯利称这种认知为“折扣原则”(discounting principle)。一旦某一特定事件存在着好几个可能的原因,就不大可能将这个结果归因于任何一个特定的原因上(morris & larrick,1995)。
在分析因果根源的时候,凯利通过将外因划分为知觉对象和情境俩个因素,从而更加详细地阐述了内/外部归因维度。知觉对象就是行动者的行为指向者,可以使另外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件事物;情境就是行为或事件发生的背景。
对共变进行评估的时候,凯利认为人们会依靠3种基本信息。一致性信息(consensus information)指的是对相同的刺激或知觉对象,其他人的反应与行动者的反应的相同程度,若是,则一致性高。一贯性信息(consistency information)是指行动者在其他环境下,对这一刺激或知觉对象是否会表现出相同的反应,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