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如何提高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能力

【摘要】文本解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它影响着语文教学的优劣。可教师文本解读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脱离文本,依赖参考书与网络,教师自身没有和文本的心灵交流和灵魂对话,解读不出文本的精髓和内核。本文主要从巩固语文教师的理论基础;丰富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磨炼语文教师的操作实践三个方面来初步探索提高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文本解读语文教师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9-0087-02

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文本解读能力是衡量语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因此提高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日益重要。

一巩固语文教师的理论基础

没有理论的支撑,文本解读只能停留在表面,语文阅读教学也实现不了根本的突破。因此,首先要巩固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的理论基础。

1.文本解读本质:寻求理解与自我理解

文本解读就是通过分析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来理解文本的对话交流活动。是解读主体的积极参与、深入体悟,力图亲身再次地体验和思考别人已经体验过的经验和思考过的观念。

曹明海指出“文本解读是一种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具

体来说,“寻求理解”就是解读主体把自身理解和体验投注于文本的世界,以自己的视域和作者、文本的视域相融合,来体验、感悟文本的意义。如教学《背影》时,教师会设计这样的问题“这篇课文写到作者的流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问题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意在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文化观、价值观、审美判断等因素投放到文本的理解中来体验、感悟,即“寻求理解”。

很多语文教师常常仅满足于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停滞在感受文本所散发出来的情感这一阶段,使文本解读流于肤浅。教师要跳出文本,站在一定的高度审视文本,要从中发现价值,建构自己的意义,即“自我理解”。“自我理解”就是在“寻求理解”的基础上,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化文本的世界为自我的世界,在建构文本意义的同时建构自己的世界。仍以《背影》为例,为了追寻“自我理解”在解读时教师会进一步追问“由文中的父子深情联想到现实生活中你应如何对待亲情?对亲情又有何新的体悟?”这一问题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建构自己的世界。

2.文本解读理念:“三个中心相结合”

纵观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具有代表性的有:作者中心论、文本中心论、读者中心论。作者中心论主张对文本的解读要恢复作者的原意,认为解读文本在于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文本中心论认为文本是解读文本意义的唯一依据,强调文本解读的客观性。读者中心论认为文本只有被读者所理解的时候才具有意义,没有读者的阅读和解释,文本只能是由一系列物质符号组合成的死的文字。

三者均具有存在的意义,如何处理这“三个中心论”才能更透彻深入地解读文本呢?其实这三种理论是互补的。语文教学中的文本解读实践往往受三种理论的共同影响,在具体的文本解读中应该偏重哪种文本解读论,由文本特征和具体教学目标决定。因此,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要将这三种理论有机结合。

3.《语文课程标准》:语文教学的指路标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学的指路标,它阐明了语文的课程性质,指出了语文课程改革倡导文本对话教学,提倡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尊重学生的解读主体地位,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堂。教师只有掌握了《语文课程标准》这个指挥棒,关注课程改革的新动态,在实际的文本解读中才能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到位。

二丰富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

文学素养是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根基。因此,丰富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是提高其文本解读能力的基础和源泉。

1.广泛涉猎,博览群书

要提高语文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教师要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广泛涉猎文学、文化、历史、哲学、美学、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只有充实了自身的知识殿堂和生命体验,教师才会在文本解读中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才能深度体悟文本生成和创设的世界和意义;才能真正实现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才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2.参加培训,落到实处

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低下跟职前没有受到文本解读的系统训

练有很大关系。新教师走上工作单位,往往会紧张,即使能正常讲课,也无法深入到文本的核心。因此,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当重视新教师上岗前的专业培训,使他们对课堂有所了解,对文本怎样解读有所涉及。职后繁重的教学任务和应试教育体制下的教学压力,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时间被挤榨得所剩无几。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教育部门应重视起来,适当给语文教师减负,使他们多些时间潜心研读文本,提高其文本解读能力。

三磨炼语文教师的操作实践

文本解读理论的厚实和文学素养的丰富都是为文本解读保驾护

航的,而只有在实践操作的磨砺中,教师的文本解读能力才能得到根本提高。在具体方法上主要采用独立阅读法、比较阅读法和规定性解读法。

1.独立阅读法

教师拿到教学文本后,要独立解读文本。具体地说,就是在自由的环境下,独立面对教学文本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运用自己的知识积累和阅读经验,把文章认真诵读几遍,对文本不断发问,不断思考。在此基础上对文本本

身进行细致、精确、全面的分析,实现对文本意义深入、透辟的解读。然后,再整合为教学设计,进而展开教学活动。

2.比较阅读法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或思维的基础,我们

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比较是解读文本的一条有效的通道,如学习《祝福》这篇文章,当读者纠结于谁是造成祥林嫂悲惨命运的罪魁祸首时,结合鲁迅另一篇文章《孔乙己》,通过比较,发现他们都是在世人冷漠、麻木的嘲笑中走向生命的终点。通过《醉翁亭记》和《岳阳楼记》中“乐”的比较,可以更加深刻地体会欧阳修的政治抱负和范仲淹的政治理想,他们殊途同归,都是在被贬官的情境下仍然胸怀国家,只是心态不同。

3.规定性解读法

文本开放性的召唤结构,决定了文本意义的多元性与创新性。但无论哪种文体的文本,都有自身的规定性。因此要把握文本解读的度。解读要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课程性质;要符合社会的教育期待;要坚持文本的开放性和规定性相统一的原则,教师的解读立足于一切都是为了人的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只有我们在文本解读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才能让语文课充满智慧的光芒。

参考文献

[1]曹明海.本体与阐释:语文教育的文化建构观[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1

[2]付开祥.再谈语文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1(12)

[3]龙翠翠.文本解读策略探究[j].文学教育,2012(9)

[4]代秀秀.关于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的思考[j].现代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