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教育政策发展历程附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954年7月,教育部《关源自文库甘肃临潭初中增设藏文课程 的问题给西北教育局的批复》提出:“民族学校必须设 置民族语文课程。
(四)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
1、1953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少数民族教育补 助费使用范围的指示》,指出不得以有此 项“专款”而取消或减少民族学校在一般 教育事业费中应享有的份额,只有在学校教 育上因民族特点而产生的必需开支,超过了 一般教育事业费的范围或标准时,其超过部 分始得由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项下开支,并 具体规定了这项经费的使用范围。
1、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应 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
2、1950年11月24日政务院批准的《培养少数 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确定了培养少数民族 干部的方针。
3、1951年召开第一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会 议首次确定了少数民族教育的方针任务。
(二)教育体制管理方面政策
2、 1962年8月,根据中央批转的《关于民族工 作会议的报告》,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 学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通知》。
3、 1964年,高等学校招考新生又规定,少数 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高等学 校,可以申请免试外国语。
(六)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
1、1956年9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少数民族 教育事业费的指示》。
(五)师资方面的政策
1、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通过的《培养少 数民族师资的试行方案》提出了培养少数 民族师资的具体措施。
(六)招生及学生待遇方面的政策
1、1955年教育部发出《关于放宽少数民族学生 报考年龄的问题给广西省教育厅的函》。
2、1951年高等学校招考新生规定“兄弟民族学 生考试成绩虽差,得从宽录取”1953年至1961 年间,改为“同等成绩、优先录取”。
2、从1956年起,中央核拨经费采取块块拨款的 办法,因而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不单列项下 达,但拨给各地的教育事业费中仍包含这 笔经费在内。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一)关于民族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 (二)关于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 (三)关于民族教育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 (四)关于民族教育师资方面的政策 (五)关于民族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
(一)关于民族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 (二)关于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 (三)关于民族教育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 (四)关于民族教育师资方面的政策 (五)关于民族教育招生方面的政策 (六)关于民族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
(一)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
1、 1956年6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 民族教育会议。
2、1951年11月23日,政务院第112次会议批准的《关于第 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政策与双语教学政策进行了专门规范。
3、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 要》规定:“各民族自治区自治机关得采用各民族自己 的语言文字,以发展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
4、1953年2月,教育部在《关于兄弟民族应用何种语言教学 的意见》中强调,少数民族学校,应使用本民族语文教 学。
3、采取待遇从优的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试行方案》规定凡考入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学 生一律享受公费待遇。
4、1951年通过了《少数民族学生待遇暂行办 法》。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的 公费制也一律改为人民助学金制。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教育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教育政策 发展历程
老师:吴明海
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族教育 政策(上)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族教育 政策(下)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政策发展的 成就
(一)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
1、1972年,毛泽东针对当时许多地区违反民族 政策的情况指出,“政策问题多年不抓了, 特别是民族政策。”
3、 1962年,中央批转了西北地区民族工作会 议和全国民族工作会议报告。
(三)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
1、 1957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少数民族创制 和改革文字的方案。
2、 1957年3月17日,李维汉在政协全国委员会邀 请广西籍人士协商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会议上 的发言。
4、 1958年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汉语拼 音方案的决议》
5、 1959年9月,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 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少数民族出版工作会议。
(四)师资方面的政策
1、 1956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内地支援边疆地 区小学师资问题的通知》。
(五)招生方面的政策
1、 1957年高等学校招生中规定,用少数民族 语文教学的高等学校或班级,可用少数民族 语文单独进行招生考试。
2、在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民族教育得到进一步 的发展。
(二)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
1、 1958年以后,一些地方不适当地批判民族 工作“特殊论”和少数民族“落后论”, 刮起了“民族融和风”,出现了民族教育 忽视民族特点的倾向。
2、 1961年后经过调整,重申了我国民族政策, 民族教育政策得到恢复和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教 育政策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一)关于民族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 (二)关于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 (三)关于民族教育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 (四)关于民族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 (五)关于民族教育师资方面的政策 (六)关于民族教育招生及学生待遇方面的
政策
(一)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
1、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明确提出“少数 民族各级学校的学制应遵照中央人民政府 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结合情 况有步骤地实行改革和建立”。
2、1952年4月,政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民族 教育行政机构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教 育部增设民族教育司
(三)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
1、1950年颁布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中提出 了双语教学政策。
(四)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
1、1953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少数民族教育补 助费使用范围的指示》,指出不得以有此 项“专款”而取消或减少民族学校在一般 教育事业费中应享有的份额,只有在学校教 育上因民族特点而产生的必需开支,超过了 一般教育事业费的范围或标准时,其超过部 分始得由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项下开支,并 具体规定了这项经费的使用范围。
1、1949年《共同纲领》规定:“人民政府应 帮助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大众发展其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
2、1950年11月24日政务院批准的《培养少数 民族干部试行方案》,确定了培养少数民族 干部的方针。
3、1951年召开第一次民族教育工作会议,会 议首次确定了少数民族教育的方针任务。
(二)教育体制管理方面政策
2、 1962年8月,根据中央批转的《关于民族工 作会议的报告》,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 学校优先录取少数民族学生的通知》。
3、 1964年,高等学校招考新生又规定,少数 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高等学 校,可以申请免试外国语。
(六)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
1、1956年9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少数民族 教育事业费的指示》。
(五)师资方面的政策
1、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通过的《培养少 数民族师资的试行方案》提出了培养少数 民族师资的具体措施。
(六)招生及学生待遇方面的政策
1、1955年教育部发出《关于放宽少数民族学生 报考年龄的问题给广西省教育厅的函》。
2、1951年高等学校招考新生规定“兄弟民族学 生考试成绩虽差,得从宽录取”1953年至1961 年间,改为“同等成绩、优先录取”。
2、从1956年起,中央核拨经费采取块块拨款的 办法,因而少数民族教育补助费不单列项下 达,但拨给各地的教育事业费中仍包含这 笔经费在内。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 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一)关于民族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 (二)关于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 (三)关于民族教育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 (四)关于民族教育师资方面的政策 (五)关于民族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
(一)关于民族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 (二)关于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 (三)关于民族教育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 (四)关于民族教育师资方面的政策 (五)关于民族教育招生方面的政策 (六)关于民族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
(一)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
1、 1956年6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全国 民族教育会议。
2、1951年11月23日,政务院第112次会议批准的《关于第 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的报告》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 政策与双语教学政策进行了专门规范。
3、195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 要》规定:“各民族自治区自治机关得采用各民族自己 的语言文字,以发展各民族的文化教育事业。”
4、1953年2月,教育部在《关于兄弟民族应用何种语言教学 的意见》中强调,少数民族学校,应使用本民族语文教 学。
3、采取待遇从优的政策。《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试行方案》规定凡考入高等学校的少数民族学 生一律享受公费待遇。
4、1951年通过了《少数民族学生待遇暂行办 法》。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及中等学校学生的 公费制也一律改为人民助学金制。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民族教育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教育政策 发展历程
老师:吴明海
民族教育政策的形成和发展历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族教育 政策(上)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族教育 政策(下) 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族教育政策发展的 成就
(一)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
1、1972年,毛泽东针对当时许多地区违反民族 政策的情况指出,“政策问题多年不抓了, 特别是民族政策。”
3、 1962年,中央批转了西北地区民族工作会 议和全国民族工作会议报告。
(三)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
1、 1957年12月,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少数民族创制 和改革文字的方案。
2、 1957年3月17日,李维汉在政协全国委员会邀 请广西籍人士协商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会议上 的发言。
4、 1958年一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关于汉语拼 音方案的决议》
5、 1959年9月,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民族事务 委员会联合召开全国少数民族出版工作会议。
(四)师资方面的政策
1、 1956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内地支援边疆地 区小学师资问题的通知》。
(五)招生方面的政策
1、 1957年高等学校招生中规定,用少数民族 语文教学的高等学校或班级,可用少数民族 语文单独进行招生考试。
2、在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民族教育得到进一步 的发展。
(二)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
1、 1958年以后,一些地方不适当地批判民族 工作“特殊论”和少数民族“落后论”, 刮起了“民族融和风”,出现了民族教育 忽视民族特点的倾向。
2、 1961年后经过调整,重申了我国民族政策, 民族教育政策得到恢复和进一步发展。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教 育政策
新中国建立初期的民族教育政策
(一)关于民族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 (二)关于民族教育管理体制方面的政策 (三)关于民族教育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 (四)关于民族教育经费方面的政策 (五)关于民族教育师资方面的政策 (六)关于民族教育招生及学生待遇方面的
政策
(一)教育质量方面的政策
1、第一次全国民族教育会议明确提出“少数 民族各级学校的学制应遵照中央人民政府 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结合情 况有步骤地实行改革和建立”。
2、1952年4月,政务院发出《关于建立民族 教育行政机构的决定》,根据这一决定,教 育部增设民族教育司
(三)教材及课程方面的政策
1、1950年颁布的《培养少数民族干部试行方案》中提出 了双语教学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