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 西工大第八版第3.2节 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运动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vB 2 B 3
②选π为极点,以加速度比例尺 μa=××m/s2/mm 画加速度矢量多边形;
n t n r k a B3 a B3 a B 2 a B3B 2 a B3B 2
方向 大小
作图顺序
B C
BC ?
5
B A
//BC ?
3
BC指向左( v B 3 B 2 沿 2的方向转过 90 ) 2 3
a
k
B3B2
2vB3B22
无科氏加速度的四种情况 (1)1、3、4重合; (2)B处在最高、低点; (3)1、3垂直,
三、机构运动分析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建立速度或加速度向量方程时,一定要从已知速度 或加速度的点开始列方程 重合点的选取原则 ——选已知参数较多的点 (一般为铰链点)
C A 1 2
C
D= A + B + C
大小:√ 方向:√ √ √ √ ? √ ?
D= A + B + C
大小:√ ? √ √
方向:√
√
? √
B A D C A D
B C
(二)、同一构件上两点之间的运动关系
1. 速度关系Vc:
1)列速度矢量方程: 杆1运动已知,∴取B点为牵连运动点. VC = VB + VCB 大小 ? ω1LAB ? 方向 ∥AC ⊥AB ⊥CB 2)速度比例尺μv: μv = 实际速度大小(m/s)/ 图上长度( mm) 3) 图解: 上述方程中共二个未知数,可解,这里用图解法求 解。
3lBC
1lAB
2
vB 2 B 3
③
t aB n 3 a 3 b3
ε3=aB3t /lBC 逆时针方向
科氏加速度 a
k
B 2 B1
当两构件以相同的角速度转动且有相对移动时,其 重合点处必有科氏加速度。
a
k
B2B1
2vB2B11
方向: 把 v B2B1 沿牵连构件角速度 ω1 方向转过 900
取μV,图解得:VC=ω3LCD=μv· PC 指向:P→C ω3= VC/LCD 转向:ccw VCB=ω2· LBC=μv· bC 指向:b→c ω2= VCB/LBC 转向:cw 加速度分析: anC + atC = anB + anCB + atCB 大小 ω32LCD ? ω12LAB ω22LBC ? 方向 C→D ⊥CD B→A C→B ⊥BC 取μa,图解得B、C的加速度影像点 bˊ,cˊ.
导杆机构
ω1
• 1)速度分析 • ①先以比例尺μl= m/mm画机构简图 • ②列矢量方程
ω ε
vB 3 vB 2 vB 3 B 2
方向 BC 大小 ? AB //BC ?
1lAB
③选p为极点,以速度比例尺μv= m/s/mm 画速度矢量多边形;
• ④ vB3 = μv pb3 • vB2B3 = μv b3b2 • ω2= ω3= vB3 /lBC • 顺时针方向
第三章 1. 复数矢量法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建立直角坐标系,将各构件表示为杆矢量,且用指数形式的 复数
riθ 表示,若构件长度为l , 方位角为θ ,即表示为l = le ,这样 就形
成由各杆矢量组成的封闭矢量多边形。通过建立封闭矢量 位置方
程式,可求解未知量。
坐标系和各杆矢量的方向 可自由确定,但杆矢量的方位 角θ 应从x轴开始,并以逆时针
1
2 B 3 有 ak
1
B
1
3 有ak
B2
1
三、机构运动分析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例 题
3.进行凸轮等高副机构的运动分析时,可采用高副低代方法, 对相应的低副机构作运动分析,二者具有相同的运动特性
小结: (1)掌握瞬心法
(2)利用矢量图解法求速度、加速度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3-3 用解析法作机构的运动分析 1. 复数矢量法 2. 矩阵法 3. 用解析法作机构运动分析步骤
2.正确判别科氏加速度存在的条件
两构件以相同的角速度共同转动的同时,还必须作相对 运动,其重合点才存在科氏加速度 。
2.正确判断哥式加速度的存在及其方向 判断下列几种情况取B点为重合点时有无ak 无ak 1 2 2 3 有ak B 有ak B 3 2 1
3
2
B
3
无ak
1
1 B
2
3有ak
2
B 有a k 3
AB⊥BC ω2=ω3=0 A.B.C共线,VB3B2=0 2) 若牵连运动不是平动,但机构处于上述两位置之一时,ak=0 三.Ⅱ级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举例: 解题步骤: 1)计算机构自由度F,若F=原动件数,则题可解;否则无 解。 2)机构中如有高副,先高副低代。 3)从与原动件相连的Ⅱ级杆组开始分析,直至求出全部待求 量为止。 例 3-11 :已知平面六杆机构的各杆长度, ω1= 常数。( E 位于 BC中点)(P.34)
方向计量为正。
举例:已知四杆机构各杆长度和θ1,ω1,确定构件1在回转一周的过程中 每 隔30o 时构件2、3的方位角θ2、θ3 , 角速度ω2、ω3 , 角加速度α2、α3。
解:将封闭矢量方程式 :
i1
第三章
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l1 l2 l3 l4 0 表示为复数形式,有
大小 方向
0
? ω12LAB α1LAB ω22LBC ? ∥AC B→A ⊥AB C→B ⊥CB
2)加速度比例尺
实际加速度大小 (m/s 2 ) μa 图上长度(mm )
3)图解: 上述方程可解。 a. 任取一点pˊ,作为加速度的极点. b. 作 pˊn1∥BA → aBn Pˊn1=ω12LAB /μa c. 作 n1bˊ⊥AB,指向与α1一致 →aBt n1bˊ=α1 LAB /μa d. 作 bˊn2∥CB → aCBn bˊn2=ω22LBC /μa e. 作 n2cˊ⊥CB → aCBt 的方位线,作P’c’∥AC → aC 的方位线,两 线交于c’点 于是: aC =μa*p’c’ 指向:P’ →c’ aCBt=α2 LBC =μa*n2 c’ 指向:n2 →c’ α2 =aCBt /LBC =μa*n2 c’ /LBC 转向:逆时针(与aCBt一致)
D
4
t B t 2 A 3 1 B
3
不可解!
当取B点为重合点时: VB4 = VB3 + VB4B3 大小: ? √ ? 方向: √ √ √ 方程可解。 B点! 此机构,重合点应选在何处?
4
D
4
C
1
2 A
三、机构运动分析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1.建立速度或加速度向量方程时,一定要从已知速度 或加速度的点开始列方程
2.加速度分析:
B3 点 的 aB3 由 B2 的 牵 连 加 速 度 aB2 、 相 对 加 速 度 arB3B2 、 科 氏 加 速 度 akB3B2
=2ω2×VB3B2组成。即 anB3 + atB3 = anB2 + atB2 + arB3B2 + akB3B2 大小 ω32LBC ? ω12LAB 0 ? 2ω2VB3B2 方向 B→C ⊥BC B→A ∥BC VB3B2 沿ω3转90 取定极点Pˊ及比例尺μa。图解如图得: arB3B2 = μa· kb3ˊ m/s2 方向 k→b3ˊ atB3 =α3LBC =μa· n3b3ˊ m/s2 方向 n3→b3ˊ α3 = atB3/LBC 1/s2 转向 ccw(按atB确定)
2
0
2
3 lBC 4
1lAB
1
2
vB 2 B 3
p
b3
k
b2
n3
n t n r k a B3 a B3 a B 2 a B3B 2 a B3B 2
方向 大小 B C BC ? B A //BC ?
0
BC指向左( v B 3 B 2 沿 2的方向转过 90 ) 2 3
B为基点
求ω2、VC: a. 任取一点p,叫速度多边形的极点 b. 作pb = VB/μv. 指向: ⊥AB,并顺ω1方向 →VB c. 过b作VCB的方向线bc⊥CB,过p作VC的方向线pc,两 线交于c点: VC =μv pc m/s 指向:p→c 指向:b→c 转向:逆时针 p b c
VCB=ω2LBC=μv· bc m/s ω2=μv· bc/ LBC rad/s
n5 G 5 B ω1 A 6 1 D p c V E5E4 e5 e′ 5 c′ n2 k E 4 C 2 3 e 2 (e 4 ) e 2′ (e′ 4 ) n3 b′ b p′
解:1)取μL,画出机构图如图 2)计算F:F=3×5-2×7=1 等于原动件数,可解。 3)结构分析:机构由机架和原动件、Ⅱ级杆组2-3、Ⅱ级 杆组4-5组成。 4)Ⅱ级杆组2-3的运动分析: 速度分析: VC = VB + VCB 大小 ? ω1LAB ? 方向 ⊥CD ⊥AB ⊥CB
作业:
⑷Δbcd∽ΔBCD 叫构件BCD的速度影像。并且有: a. Δbcd与ΔBCD的字母顺序相同,只是前者相对后者沿 ω2转了90° b. 已知同构件上两点的速度,可用速度影像定出第三点的 速度。 注:速度影像只适用于构件
2.同一构件各点的加速度 1)加速度矢量方程: 按理论力学:
t n t n t ac an a a a a a c c B B CB CB
p
b3
b2
2)加速度分析 ①列矢量方程
n t n r k a B3 a B3 a B 2 a B3B 2 a 2
方向 大小 B C BC ? B A //BC ?
0
BC指向左( v B 3 B 2 沿 2的方向转过 90 ) 2 3
3lBC
1lAB
。
pˊ
cˊ
n2
bˊ n1
二、两构件上重合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2 ω1 A 3 4 C 1 B(B 1 ,B 2 ,B 3 ) p b3 b′ 2 b2 k b′ 3 n3 p′
设:机构各杆长已知,并已画出机构图如图,ω1也已知。 求:ω3和α3 1.速度分析: ∵ω1已知,∴VB1也已知,而VB2 =VB1=ω1LAB又按相对运动原理有: VB3 = VB2 + VB3B2 大小 ? ω1LAB ? 方向 ⊥BC ⊥AB ∥BC 取定P、μv ,图解如图,得: VB3B2 = μv· b2 b 3 m/s 指向:b2→b3 VB3 = ω3LBC =μv· pb3 m/s 指向:p→b3 ω3 = VB3/ LBC =ω2 rad/s 转向:cw(按VB3确定)
5) Ⅱ级杆组4-5的运动分析: 由速度影像及加速度影像得 E2 的影像点 e2 及 e2ˊ, 由于 E4 与 E2铰接,故e4 (即VE4)及e4ˊ(即aˊE4)已知 速度分析: VE5 = VE4 + VE5E4 大小 ? √ ? 方向 ⊥EG √ ∥EG 图解得: VE5=ω5LEG=μv· pe5 指向P→e5 ω5= VE5/LEG 转向cw 加速度分析: anE5 + atE5 = aE4 + arE5E4 + akE5E4 大小 ω52LEG ? √ ? 2ω4VE5E4 方向 E→G ⊥EG √ ∥EG VE5E4 ω4 于是: atE5 =α5LEG=μa· n5 e5ˊ m/s2 方向:n5 →e5ˊ α5=aE5/LEG 1/s2 转向:cw(按atE5确定)
当两构件以相同 的角速度转动且 有相对移动时, 其重合点处必有 科氏加速度。
注意:1)若牵连运动是平动,即ω 2=0,则ak=0
2 ω1 A 3 4 C 1 B(B 1 ,B 2 ,B 3 ) p b3 b′ 2 b2 k ′ b 3 n3 p′
2 1 A
B 3 2 4 C B 1 A 3 C 4
二、用矢量方程图解法作机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
(一)、基本原理和方法
矢量方程图解法 设有矢量方程:
D= A + B + C
每一个矢量有大小和方向两个参数, 根据已知条件的不同,有以下四种情况:
D= A + B + C
大小:?
方向:?
B D C
√
√
√
√
√
√
D= A + B + C
大小:√ 方向:√ A D ? √ B ? √ √ √
ω1
B (B1B2B3)
3
D 4
如: VC3 = VC4+VC3C4 大小: ? ? ? 方向: ? √ √
VB4 = VB3+VB4B3 ? √ ? √ √ √
t A 2 B 1 3 C t
应将构件扩大至包含B点!
下图中取C为重合点, 构件3上C、B的关系: 有: VC3=VC4+VC3C4 = VB3+VC3B3 大小: ? ? ? √ ? C 方向: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