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 2 分,共20 分)
1、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
)、(
)、(
)。
2、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依据我国经济生活和人们思想道德状况的实际,可将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道德要求具体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二是(
),三是(
)。
3、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殊形式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与能力。
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
)和(
)。
4、我国的《游行示威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是(
)二是(
),三是(
)
5、职业生活中最主要的法律有(
)和(
)。
6、民事诉讼时效分为普通诉讼实效和特殊诉讼时效两类。普通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民事法律关系,,分为两类:一般诉讼实效期间为(
)年;短期诉讼时效为(
)年。
7、我国国防安全法律制度主要有《》、《》、《兵役法》、《军事设施保护法》、《出境入境边防检查条例》等法律法规构成。
8、处理离婚时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一是(
)。二是(
)。
9、《劳动法》规定的劳动者义务有: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
)、(
)。
10、《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
)、(
)、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对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外国人适用)等。
二、名词解释(12 分)
1、社会公德
2、行政复议
3、民事主体
4、故意犯罪形态
三、简答题(每小体 6 分,共30 分)
1、根据我国《公务员法》,处理人事争议的途径有哪些?
2、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3、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与创业观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5、宪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四、论述题(22 分)
试论大学生怎样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
五、案例分析(16 分)
道德银行
人们印象中,道德意味着无私奉献、不求回报,而银行则总和金钱联系在一起。浙江一所高校却将这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联系在一起,创办了一家道德银行,将道德行为折合成货币的形式依存起来,并可支取申请相关帮助或享受相应待遇。道德银行一成立,立即引发了诸多争议。
2003年11月5日,位于杭州钱塘江畔的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举行了简单而隆重的启动仪式,宣布道德银行正式成立并运行。全院所有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都被吸纳为储户,其他学生也可以自愿申请开户。深蓝色封面的道德银行储蓄卡样式与常见的银行储蓄卡相似,有户名、账号及存入、支出、结余等栏目,不过币种一栏却写着道德币三个字。
按照道德银行的评估细则,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其他各类好人好事都可获得相应的道德币。比如义务献血一次,登记在储蓄卡上就是2 万元道德币。除了负责存款的存储部外,银行还设立了支取部。如果出现各种违纪行为,就必须处以2―― 10万元不等的扣款。此外,当储户自身有需求时,也可凭卡向银行支取,比如储户可根据其做好人好事所积攒下来的道德币向银行申请相应的帮助或享受相应待遇。
这些优先帮助和待遇包括:享受申请勤工助学岗位;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类学习培训优先考虑待遇;可申请获赠各类知识竞赛、学术讲座门票及获赠一季度的学科类报纸、杂志等。学期末,道德银行还将对存款高额者进行十佳道德富翁
排名,并予以表彰和宣传。学生在道德银行中的储蓄等级还将被列为团内评优、学校评定奖学金的参考。
目前,学院已有3350多名大学生成为道德银行的储户,其中179 位储户已获
得第一笔道德币。
1、用好人好事换取道德币,这是否是对道德的亵渎和公开挑战?道德银行
鼓励人们把所做的好事记下来,这与传统道德中做好事不留名冲突吗?
2、你怎么看道德银行这种异化现象吗?
3、你认为传统的道德评价体系完善吗?对道德和善行作出物质上的反馈是否应该?
4、将道德银行扩展到全社会范围,是否具有可行性?是否有利于互助型社会的建立和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交往对象的复杂性;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2、最高层次:无私奉献、一心为公;先公后私、先人后己;基本层次:公私兼顾、不损人利己。
3、认识功能;调节功能
4、政府依法保障原则;权利义务一致原则;和平进行原则
5、《劳动法》;《公务员法》
6、2;1
7、国防法;反国家分裂法
8、保障离婚自由;反对轻率离婚
9、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10、罚款;行政拘留
二、名词解释题
1、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规则。
2、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相对人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特定的行政机关提出申请,有受理该申请的行政机关地对具体行政依法进行审查,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活动。
3、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
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
4、故意犯罪形态是指故意犯罪在其发展过程中的不同阶段,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停止下来的各种犯罪形态,即犯罪预备、犯罪未遂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三、简答题
1、申诉;控告;仲裁;诉讼
2、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
3、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克矜;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追求精神境界,把道德理想的实现看作是一种高层次的需要;重视道德践履,强调修养的重要性,倡导道德主体要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
4、树立崇高职业理想,重视人生价值实现;服从社会需要,追求长远利益; 家下坚实基础,做好充分准备;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要提高创业的能力。
5、坚持党的领导原则;人民主权原则;保障公民权利原则;法治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