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遗传学的传承与发展@

分子遗传学的传承与发展@
分子遗传学的传承与发展@

分子遗传学的传承与发展@

(2010年9月7日)

分子遗传学的传承与进展

吴乃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研究所)

黄美娟(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遗传学系)

遗传学(genetics)那个名称,最初是由英国科学家贝特森(W.Bateson)于1906年按照拉丁文延长(Latin genetikos)之意制造的。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水平和工作特点,遗传学的研究进程大体上能够划分为经典遗传学(classical genetics)、生化遗传学(biochemical genetics)、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基因工程学(genetic engineering)、基因组学(gen omics)和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等数个既彼此相对独立,又前后互相交融的不同进展时期。这当中,分子遗传学的地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讲清分子遗传学的传承与进展这一命题,不仅关于学习与把握分子遗传学的差不多原理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关于培养青年学子树立科学的唯物史观也是十分必要的。

1. 经典遗传学

从1865年孟德尔《植物杂交实验》论文发表至20世纪40年代初,遗传学要紧从细胞和染色体水平上研究生命有机体的遗传与变异的规律,属于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或叫染色体遗传学(chromosomal genetics)时期。为了与后继进展的分子遗传学相区别,现在人们也习惯地称这一时期的遗传学为经典遗传学或传统遗传学。鉴于经典遗传学要紧研究生命有机体上下两个世代之间基因是如何传递的,故有时也称之为传递遗传学(t ransmission genetics)。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为现代遗传学的产生作出了划时代的杰出奉献。概括地讲要紧有如下两大方面:

第一,发觉了两条遗传学的差不多定律,即遗传因子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孟德尔从1857年到1864年,坚持以豌豆为材料进行植物杂交试验。他选择了7对区别分明的性状作认真观看。例如,他用产生圆形种子的植株同产生皱形种子的植株杂交,得到的几百粒杂交子一代的种子全是圆形的。第二年,他种了253粒圆形杂交种子,并让它们自交,结果得到的73 24粒子二代种子中,有5474粒是圆形的,1850粒是皱形的。用统计学方法运算得出,圆皱比为3:1。据此孟德尔推导出遗传因子分离律。他还研究了具有两种彼此不同的对立性状的2个豌豆品系之间的双因子杂交试验。他选用产生黄色圆形种子的豌豆品系同产生绿色皱形种子的豌豆品系进行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子一代种子,全是黄色圆形的。但在自交产生的子二代556粒种子中,不但显现了两种亲代类型,而且还显现了两种新的组合类型。其中黄色圆形的315粒,黄色皱形的121粒,绿色圆形的108粒,绿色皱形的32粒。四种类型比例近于9:3:3:1。这确实是所谓的孟德尔遗传因子的独立分配律。

第二,提出了遗传因子假讲。为了讲明豌豆杂交的遗传现象,孟德尔从生殖细胞着眼,

提出了遗传因子假讲。他推断生物个体的所有性状差不多上由遗传因子操纵的,这些因子从亲本到子代,代代相传;遗传因子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决定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因子和隐性因子,叫做等位因子(即现在所讲的等位基因);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其中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开,因此在性细胞中,它们则是成单存在的;在杂交子一代细胞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各自独立,彼此保持纯一的状态;由杂种形成的不同类型的配子数目相等;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有同等的结合机会。

在孟德尔当时,学术界流行着一种“融合遗传”(blending inheritance)观点,认为决定不同亲本性状的遗传物质,在杂种后代彼此融合而逐步消逝。这好比把红颜料同蓝颜料混合之后,会形成一种既不是红也不是蓝的

紫颜色一样。孟德尔冲破这种错误观点的束缚,提出了与“融合遗传”相对立的“颗粒遗传”(particulate inheritance)思想。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严格的统计学分析和缜密的逻辑推理,证明遗传性状是由一种独立存在的颗粒性的遗传因子决定的。

孟德尔的科学发觉,为现代遗传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后世人为纪念他的伟大的科学奉献,称这些定律为孟德尔定律,并尊称孟德尔为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

美国闻名的遗传学家摩尔根(T.H.Morgan)对基因学讲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奉献。他以果蝇为材料进行遗传学研究。1910年,摩尔根和他的助手C.B.Bridges、H.J.Muller及A.H.Sturtevant,从红眼的果蝇群体中发觉了1只白眼的雄果蝇。因为正常的果蝇差不多上红眼的,叫做野生型,因此称白眼果蝇为突变型。到了1915年,他们一共找到了85种果蝇的突变型。这些突变型跟正常的野生型果蝇,在诸多如翅长、体色、刚毛形状、复眼数目等性状上都有差别。有了这些突变型,就能够更广泛地进行杂交实验,也能更加深入地研究遗传的机理。摩尔根将白眼雄果蝇同红眼雌果蝇交配所产生的子一代不论是雄的依旧雌的,无一例外地差不多上红眼果蝇。让这些子一代果蝇互相交配,所产生的子二代有红眼的也有白眼的,但有味的是所有的白眼果蝇差不多上雄性的。讲明那个白眼性状与性别有联系。

为了讲明这种现象,需要简单地了解果蝇的染色体。果蝇只有4对染色体。在雌果蝇中有1对专门小呈粒状,2对呈V形,另有1对呈棒状的特称为XX染色体;在雄果蝇中,前3对同雌果蝇的完全一样,但没有1

对棒状的XX染色体,它是由1个棒状的X染色体和1个J形的Y染色体取代,这一对叫做XY染色体。

摩尔根当时就差不多明白性染色体的存在。因此他推断,白眼这一隐性性状的基因(w)是位于X染色体上,而在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他让子一代红眼雌果蝇(Ww),跟亲本的白眼雄果蝇(wY)回交,结果产生的后代果蝇中有1/4是红眼雌果蝇,1/4是白眼雄果蝇。那个实验讲

明,白眼隐性突变基因(w)确实位于X染色体上。摩尔根称这种现象为遗传性状的连锁定律。

摩尔根和他助手们的杰出工作,第一次将代表某一特定性状的基因同某一特定的染色体联系了起来,创立了遗传的染色体理论并提出了遗传的连锁定律。从此基因有了具体的物质内涵。随后的遗传学家们又应用基因作图技术,构建了基因的连锁图,进一步揭示了在染色体分子上基因是按线性顺序排列的,从而使学术界普遍地同意了孟德尔遗传学原理。

经典遗传学的要紧研究内容可概括为遗传的孟德尔定律(Mondelian l aws of inheritance)、遗传的染色体理论(the chromosome theory of inheri tance)、遗传重组和作图(genetic recombination and mapping)以及重组的物理证据(physical evidence for recombination)等四大方面。

2. 生化遗传学

摩尔根曾经正确地指出:“种质必须由某种独立的要素组成,正是这些要素我们叫做遗传因子,或者更简单地叫做基因”。尽管由于摩尔根及其学派的宽敞科学工作者的努力,使基因学讲得到了学术界的普遍的承认,然而当时人们对基因本质的认识还相当肤浅,并不明白基因与蛋白质及表型之间怎么讲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尽管讲早在1909年,英国的大夫兼生物化学家加罗德(A.Garrod)就己指出,特定酶的表达是由野生型基因操纵的假讲。而且那个假讲在二十世纪30年代,通过众多遗传学家的努力差不多获得了专门大的进展与充实。遗憾的是,由于当时人们把握的酶分子结构的知识相当贫乏,没有认识到大部份基因的编码产物差不多上蛋白质,也不明白是否所有的蛋白质差不多上由基因编码的。在如此的知识背景下,要进一步研究分析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内在联系,明显是难以做到的。

值得庆幸的是到了二十世纪40年代初期,孟德尔-摩尔根学派的遗传学家便差不多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连续沿用经典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和实验体

系,是难以有效地揭示基因操纵蛋白质合成及表型特点的遗传机理。因此他们便广泛地转而使用诸如红色面包霉(Neurospora crassa)和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pniae)等微生物为研究材料,并着力从生物化学的角度,探究基因与蛋白质及表型之间内在联系的分子本质。因此人们称那个时期的遗传学为生化遗传学(biochemical genetics),或微生物遗传学(m icrobial genetics)。

由于微生物具有个体小、细胞结构简单、繁育速度快、世代时刻短和容易培养、便于操作等许多优点,因此便极大地加速了生化遗传学的研究,在短短的二三十年间就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要紧的有如下三项。第一,1941年两位美国科学家比德尔(G.Beadle)和塔特姆(E.Tatum),通过对红色面包霉营养突变体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因一种酶”(后来修改为“一种基因一种多肽”)的假讲。此后在1957年,那个假讲被英国科学家英格拉姆(V.M.Ingram)证明是正确的。从而明确了基因是通过对酶(即蛋白质)合成的操纵,实现对生命有机体性状表达的调剂作用。第二,1944年微生物学家艾弗里(0.Avery)及其同事证明,肺炎链球菌的转化因子是DNA。第三,1952年,赫尔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也在噬菌体感染实验中发觉,转化因子的确是DNA而不是蛋白质,确信了艾弗里的结论。至此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已是不争的事实。生化遗传学的进展为日后分子遗传学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它上承经典遗传学,下启分子遗传学,是经典遗传学向分子遗传学进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

3. 分子遗传学

经典遗传学尽管揭示了基因传递的一样规律,甚至还能够绘制出基因在染色体分子上的排列顺序及其相对距离的遗传图,生化遗传学尽管证明了基因的载体是DNA,但它们都不能准确地讲明基因怎么讲是以何种机理、通过什么途径来操纵个体的发育分化及表型特点的。确切地讲,直到1953年Watson-Crick DNA双螺旋模型提出之前,人们关于基因的懂得仍旧停留

在初步的时期。那时的遗传学家不但没有揭示出基因的结构特点,而且也不能讲明位于细胞核中的基因,是如何样地操纵在细胞质中发生的各种生化过程,以及在细胞繁育过程中,为何基因可准确地产生自己的复制品。而诸如此类的咨询题便是属于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范畴。由于长期以来分子遗传学的核心主题一直是围绕着基因展开的,因此也被冠名为基因分子遗传学(molecular genetics of the gene)。

分子遗传学的要紧研究方向集中在核酸与蛋白质大分子的遗传作

为上,重点是从DNA水平探究基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表达和调剂的分子机理等诸多咨询题。专门是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有关的科学工作者着手研究构成分子遗传学两大理论支柱,即维系遗传现象分子本质的DNA自我复制和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奠定了成功的基础。因此讲,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JamesWatson and Francis Crick )DNA双螺旋模型的建立,标志着遗传学研究差不多跨入了分子遗传学的新时期。它全面继承和进展了经典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的科学内涵,又孕育并催生了基因工程学、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3个现代遗传学要紧分支的相继咨询世。毫无疑义在整个遗传学的进展史上,分子遗传学的确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传承作用。

应该讲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初期,是分子遗传学迅猛进展快速进步的年代。在这短短的二十余年间,许多有关分子遗传学的差不多原理相继提出,大量的重要发觉持续涌现。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56年,美国科学家科恩伯格(A.Kornberg)在大肠杆菌中发觉了DNA聚合酶Ⅰ,这是能够在试管中合成DNA链的头一种核酸酶,从此拉开了DNA合成研究的序幕;1957年,弗伦克尔-康拉特(H.Fraenkal-Conrat)和辛格(B-Sin ger)证实,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遗传物质是RNA,进一步表明RNA同样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M. Meselson and F. W.Stahl)发觉了DNA半保留复制机理,揭示了基因之因此能够代代相传准确保留的分子本质;同年克里克提出了描述遗传信息流向的中心法则,阐明了在基因表达过程中,遗传信息从DNA到RNA再到蛋白质的传递途径;1961年两位法国科学家雅各布和莫洛(M.F.Jacob and J.Monod)建立了讲

明原核基因表达调剂机理的操纵子模型,讲明基因不但在结构上是可分的,而且在功能上也是有分工的;自1961年开始,通过尼伦伯格(M.W.Nirenb erg)和库拉钠(H.G.Khorana)等科学家的努力,至1966年全部64种遗传密码子均已成功破译,从而将RNA分子上的核苷酸顺序同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氨基酸顺序联系起来,它是分子遗传学进展过程中阻碍最为深远的科学发觉之一;1970年,美国科学家特明和巴尔帝摩(H.N.Temin and D.Balti more)发觉了RNA病毒及其反转录酶,证明遗传信息也能够从RNA反向传递到DNA,这是对中心法则的重大修正;1970年,史密斯(H.O.Smith)等人从流感嗜血菌中第一分离到Ⅱ型核酸内切限制酶,它与1967年发觉的DNA连接酶,同为DNA体外重组技术的建立提供了酶学基础。正是上述这些研究发觉与进展构成了分子遗传学的核心内容。

4. 基因工程学

基因工程学简称基因工程,是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的一门崭新的生物技术科学(biotechnology)。它的创立与进展直截了当依靠于分子遗传学的进步,而基因工程技术的进展与应用又有力地促进了分子遗传学的深化与提升,两者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

早期分子遗传学的研究成果,为基因工程的创立与进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概括起来要紧的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在20世纪40年代确立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即基因的分子载体是DNA而不是蛋白质,明确了遗传的物质基础咨询题;第二,在20世纪50年代揭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和半保留复制机理,弄清了基因的自我复制和传递的咨询题;第三,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和60年代,相继提出了中心法则和操纵子学讲,并成功地破译了遗传密码系统,阐明了遗传信息的流向和表达咨询题。由于这些咨询题的相继解决,人们期待已久的应用类似于工程技术的程序,主动地改造生命有机体的遗传特性,制造具有优良性状的生物新类型的美好愿望,从理论上讲已有可能变为现实。

基因工程之因此会在20世纪70年初期产生,并在随后的十来年时刻中获得迅速的进展,这并非是一种偶然的事件,而是由当时科学技术进展的水平决定的。专门是分子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实验方法的进步,为基因工程的创立与进展奠定了强有力的技术基础。这些技术要紧的有依靠于核酸内切限制酶和DNA连接酶的DNA分子体外切割与连接、基因克隆载体和大肠杆菌转化体系、DNA核酸序列结构分析以及核酸分子杂交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等等。有味的是,这些技术差不多是同时得到进展,并被迅速地应用于DNA体外重组实验。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开展基因工程研究工作,不管在理论上依旧在技术上都差不多具备了条件。

第一,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的伯格(P.Ber g)等人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例DNA体外重组实验。接着,1973年另外两位斯坦福大学的科学家科恩(S.Cohen)和博耶(H.Boyer)利用大肠杆菌体系,首次成功地进行了基因克隆实验。这些工作预示着基因工程学马上正式产生。

简单地讲,所谓基因工程是指在体外试管中,应用DNA重组技术将外源DNA(基因)插入到载体分子构成遗传物质的重组体,并使之转移到原先没有这类分子(基因)的受体细胞内,而能连续稳固地表达与增殖,进而形成转基因的克隆或个体的实验操作过程。那个定义讲明基因工程尽管是分子遗传学进展的必定结果,但它自身也具有如下几个方面专门的优点。

第一,具有跨过天然物种屏障的能力,能够把来自不同物种的DNA (基因)转移到与其毫无亲缘关系的新寄主细胞中进行复制与表达。这意味着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有可能按照人们的主观愿望和社会需求,制造出自然界原本并不存在的新的生物类型。

第二,能够使特定的DNA片段或目的基因在大肠杆菌寄主细胞中大量扩增。如此人们便能够制备到大量纯化的特定DNA片段或目的基因,从而极大地促进了有关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的基础研究工作。

第三,确立了反向遗传学(reverse genetics)研究途径。传统遗传学是按照生物个体的表型特点去探究其相应的基因型的结构,人们习惯上

称如此的遗传学研究途径为正向遗传学(forward genetics)。随着分子遗传学专门是重组DNA技术的进展与应用,人们差不多有可能通过配合使用基因克隆、定点突变、PCR扩增及转基因等各项技术,第一从基因开始研究其核苷酸序列特点、蛋白质产物的结构与功能,进而按照人们的需求对基因进行修饰改造,然后再返回到生物体内观看其生物学活性与表型特点的变化。为与传统的正向遗传学相区别,人们称如此的遗传学研究途径为反向遗传学,亦即是基因工程学。

5. 基因组学

基因组(genome)那个术语系由基因(gene)和染色体(chromosome)两个英语单词缩合而成,最早于1920年被温克勒(H.Winkler)第一使用。它是指生命有机体细胞所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包括所有的基因及基因间序列的总和。例如人类基因组便是由复杂的核基因组和简单的线粒体基因组两大部分组成。前者含有约24000种基因,后者则只有37种基因。由于两者复杂度相差过于悬殊,因此通常所讲的人类基因组测序,一样确实是指核基因组测序。

人类基因组含有22条常染色体及两条性染色体X和Y,其DNA分子的总长度约为3×109bp。但每一条染色体DNA分子的长度并不一样,最长的一条达250Mb,最短的一条则仅有55Mb。人类线粒体基因组DNA 是一种长度为16569bp的环形分子。每个细胞平均拥有800个左右的线粒体颗粒,其中每个颗粒含有10个基因组拷贝。

一个成年人个体大约拥有总数达7.5×1013(即75万亿)个细胞,每个细胞都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拷贝。但也有某种专门类型的细胞,例如处于终极分化状态的血红细胞并不存在细胞核,因此也就没有核基因组。体细胞是二倍体,每个细胞都含有两套共44条常染色体和两条性染色体(其中男性的为X和Y,女性的两条差不多上X)。单倍体细胞精子和卵子,都只有一套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性染色体,其中精子的有X和Y的两种不同的类型,而卵子则只有X的一种类型。因此,一套完整的人类核基因组,

实际上包括22条常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总数为24条染色体。

在讨论基因组咨询题时,不能不提及人类基因组打算(Human Gen ome Project,HGP)。这是一项在1984年由美国科学家第一提出并于1990

年10月1日正式启动的、以测定人类基因组全序列为要紧目标的国际性合作研究项目。除了美国之外,参加该项目的国家还有英国、法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共6个国家,估量总投资30亿美元。其工程之浩大,任务之艰巨,与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Manhattan)打算”、及送人登月的“阿波罗(Apollo)打算”相比毫不逊色。

人类基因组打算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图谱的绘制,马上所有的基因全部定位在单倍体基因组的全套24条染色体上,然后对这些功能基因进行核苷酸序列的测定。第二步,对染色体基因组的DNA分子包括编码的和非编码的进行全序列测定。它的全然目的在于绘制出一部揭示人体生命隐秘的“天书”,为生命科学专门是医学研究提供极其宝贵的参考资料。该打算原订于2005年完成,但实际上提早了4年,在2001年人类基因组序列草图的两个版本,便同时分别在《Science》和《Nature》杂志上发表。

随着研究工作的逐步深入和积存的资料日渐丰富,事实上自1995

年开始有关基因组的分析范畴,便差不多由原先确定的图谱绘制和序列测定两大主题,扩展到了包括基因功能鉴定在内的三大任务。为了习惯这种变化了的情形,因此有关的科学工作者便提出了一个更加综合的、能切实反应具体学科内容的新的术语-基因组学(genomics)-于以替代。

基因组学是利用基因组全序列提供的信息,结合高通量的基因组分析技术,在基因组水平上研究生命有机体基因的结构和功能、表达与调剂、发育及分化等一系列基础理论咨询题的分子遗传学的崭新研究领域。尽管基因组学的概念已得到宽敞科学工作者认同,但由于历史短暂且进展迅速,因此目前有关于它的具体的研究范畴尚难准确界定。一样认为它要紧包括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转录本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物组学)、基础基因组学、应用基因组学和比较基因组学共五大分支学科。

基因组学对分子遗传学的进展产生了深刻的阻碍。长期以来,分子遗传学家差不多上以单个基因或由少数几个基因组成的操纵子作为要紧的研究目标。然而由于正常的细胞生命活动,是通过整个基因组所有基因间的协同表达和综合调剂的结果。因此仅靠对单个基因孤立的研究,是难以揭示出细胞新陈代谢过程的真实情形。基因组学则不然,它的动身点是把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看待,认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是通过由各个基因的表达调剂组成的统一的网络体系综合体现的。因此它比单基因的研究途径,能够更加有效地接近细胞生命活动的本来面目。事实也的确如此,当今分子遗传学的要紧进展,例如下面将要叙述的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的许多概念,便是来源于基因组学而非单个基因的研究。

6. 表观遗传学

最近十多年来,随着分子遗传学专门是基因组学研究工作的持续深入,在诸多的生命有机体中发觉了越来越多的非孟德尔遗传(non-Mondelian in heritance)现象,和专门的遗传模式(disparate pattern of inheritance)。这些咨询题强烈地吸引着一大批有关科学工作者的浓厚爱好。如此便有力地促进了表观遗传学的研究,使之迅速地进展成为分子遗传学研究领域中相对独立的一门新兴科学。

英语中,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一词系由后成论(epigenesis)和遗传学(genetics)两个单词缩合而成。它是专门研究在生命有机体发育与分化过程中,导致表型性状特点发生改变而相应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却没有变化的专门的遗传现象。这种只对表型有阻碍但并不导致基因型改变的类型专门的遗传变化,叫做表观遗传改变(epigenetic change)。表观遗传学的要紧论点是,生命有机体的大部分性状是由DNA序列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负责传递的,然而DNA序列以外的化学标记(chemical marker)编码的表观遗传密码(epigenetic code),关于生命有机体的表型特点专门是健康状况,同样也有深刻的阻碍。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DNA并非是遗传信息的惟一载体。生命有机体遗传信息的组成事实上是相当复杂的,它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由基因组DNA中编码蛋白质的基因构成。已知在人类基因组中,此类基因所占的比例还不到全部DNA序列的2%,但它关于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差不多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第二个层次仅含有非编码的RNA(non-coding RNA,ncRNA)基因,诸如miRNA基因以及siRNA基因等,但一样不包括rRNA基因、tRNA基因和snoRNA基因。这类RNA 基因存在于基因组DNA广袤的非编码蛋白质的序列中。如同蛋白质编码基因一样,RNA基因在生命过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第三个层次为表观遗传信息层(epigenetic layer of information)。它是贮藏于围绕在DNA 分子的周围、并同DNA相互结合的蛋白质及其他化合物当中。尽管目前我们关于表观遗传信息层的功能效应尚不十分清晰,但有大量的报告提示它关于生命有机体的作用,可能比RNA基因信息层还要重要。一样认为表观遗传信息层可能在生长、发育、衰老(aging)及癌变的过程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最常见的例子是同卵双生子(twins),尽管他们具有完全一样的基因组DNA序列,但往往也存在着一些外观表型的差异。在许多的同卵双生子中均观看到,有一个成员患上了诸如神经分裂症(schizophrenia)、躁郁症(b ipolar disorder)及儿童糖尿病(childhood diabetes)等与遗传有关的复杂的疾病,而另一个成员的健康状态却是正常的情形。产生这些差异所以有可能与环境因素有关系,然而研究者们更加倾向于用表观遗传改变(epigenet ic variation)这一概念给于讲明。因此讲,在持续加大表观遗传学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增进表观遗传学的基础知识,不仅在理论上对全面懂得细胞命运和类型的决定以及表型的坚持,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际应用方面,还有可能为某些遗传性疾病的治疗和新药的制备指明新的途径。因此无怪乎有学者认为,在目前遗传学的研究正逐步地让位给表观遗传学,它是分子遗传学进展的暂新时期。

7. 结语

上述有关遗传学进展历程的6个时期,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而作出的大体合理的人为划分。事实上它们之间并不存在确切的时刻界限,也不可能有严格的内容归属。以本书讨论的分子遗传学为例,它既系统地继承和进展了先前学科经典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的研究脉络,又全面地阻碍并渗透到后继学科的各个领域。由此可见,遗传学进展的前后时期,实是彼此衔接相互传承的过程。我们认为就其具体的研究内容,不管是基因工程学依旧基因组学乃至表观遗传学,都应归属于分子遗传学的总体研究范畴。因为它们差不多上在分子遗传学的基础上形成的不同分支学科,是分子遗传学进展的必定结果。因此从那个意义上讲,将整个遗传学的进展过程划分为经典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两大时期,也并非是没有道理的。

本文引自吴乃虎、黄美娟《分子遗传学原理》第一章P1~7。

小学一年级音乐 《落水天》教学设计

《落水天》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落水天》是一首在广东地区传唱非常广泛、家喻户晓的客家民谣,属于客家山歌范畴。塘朗小学把客家山歌引进校园进行传承和创新,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的良好做法。选择小学一年级音乐教材里《落水天》这首具有代表性的客家歌曲,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通过这首歌曲的课堂教学,让少儿对广东客家民歌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认识。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设计中,根据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动、好玩的特征,通过聆听、演唱、演奏、歌表演等多种音乐活动,让学生在参与音乐活动中去感受、体验、表现歌曲。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音乐为本,以学生为本,把音乐审美体验、音乐的知识与技能、音乐兴趣的培养三者有机地进行结合。 执教:课型:唱歌课年级:小学一年级 教材版本:花城出版社《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3课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落水天》 教材分析: 《落水天》是一首具有浓郁岭南风味的客家民歌。“落水天”是客家话“下雨天”的意思。这首山歌歌词简单朴素,口语化,生活化;由“6 1 2 3”四个音组成,旋律平缓,抒情,富于特色“××××·”节奏型贯穿全曲。歌曲反映了旧社会客家穷苦人遇到下雨天,没有雨伞遮雨的可怜情景,同时又具有风趣的内涵。 教学目标: 1. 能主动参与歌唱、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并对客家民歌产生兴趣。 2. 能打着手号自己学唱歌曲《落水天》的第1、2小节。 3. 学会运用各种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4. 能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落水天》,感受广东客家民歌风格特色。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落水天》 教学难点:1.能用客家方言演唱歌曲 2.准确的感受“××××·”节奏型 教学准备:钢琴、打击乐器、卡纸图片、儿童伞、多媒体课件。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黄佳玲)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湛江师范学院 09生本3班黄佳玲 2009574310 摘要:自从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的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生物的遗传特性锲而不舍地深入研究。从假设到实验,从宏观到微观,遗传学的羽翼日渐丰满。从遗传因子到基因,从基因的概念到基因的本质、功能,基因的概念逐渐扩展,人们对基因的认识逐渐深化。可以说,基因概念的发展史,就是人们对基因认识的发展史,就是遗传学的发展史。而分子遗传学则主要研究基因的本质、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的变化等问题。 关键词:遗传学分子遗传学重组DNA技术 几千年来,人类对生物及人类自身的生殖、变异、遗传等现象的认识不断深入和发展。人类从古代就注意到遗传和变异的现象,并通过人工选择获得所需要的新品种。从19世纪起就对遗传和变异开始作系统的研究。按照不同历史时期的学术水平和工作特点,遗传学的研究进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经典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基因工程学、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等数个既彼此相对独立,又前后互相交融的不同发展阶段[1]。这当中,分子遗传学的地位无疑是相当重要的,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早期研究都用微生物为材料,其形成和发展与微生物遗传学和生物化学也有密切关系。 分子遗传学的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核酸与蛋白质大分子的遗传作为上,重点是从DNA水平探索基因的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表达和调节的分子机理等诸多问题。 早在1927年马勒和1928年斯塔德勒就用 X射线等诱发了果蝇和玉米的基因突变,但是在此后一段时间中对基因突变机制的研究进展很慢。直到1944年,美国学者埃弗里等首先在肺炎双球菌中证实了转化因子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从而阐明了遗传的物质基础。1953年,美国分子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这一发现常被认为是分子遗传学的真正开端,它为有关的科学工作者着手研究构成分子遗传学两大理论支柱,即维系遗传现象分子本质的DNA自我复制和基因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奠定了成功的基础。1955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本泽用基因重组分析方法,研究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中的基因精细结构[2],其剖析重组的精细程度达到DNA多核苷酸链上相隔仅三个核苷酸的水平。这一工作在概念上沟通了分子遗传学和经典遗传学。 应该说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初期,是分子遗传学迅猛发展快速进步的年代。在这短短的二十余年间,许多有关分子遗传学的基本原理[3]相继提出,大量的重要发现不断涌现。其中比较重要的有:1956年,美国科学家科恩伯格在大肠杆菌中发现了DNA聚合酶Ⅰ,这是可以在试管中合成DNA链的头一种核酸酶,从此拉开了DNA合成研究的序幕;1957年,弗伦克尔-康拉特和辛格证实,烟草花叶病毒TMV的遗传物质是RNA,进一步表明RNA同样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1958年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发

高级分子遗传学复习提纲

高级分子遗传学复习题 1、概念解释: PDT 噬菌体展示技术(phage displayed technology,PDT)是将外源蛋白或多肽与噬菌体外壳蛋白融合,展示在噬菌体表面并保持特定的空间构象,利用特异性亲和作用以筛选特异性蛋白或多肽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将基因型与表型、分子结合活性与噬菌体的可扩增性结合在一起,是一种高效的筛选新技术。目前已成功应用于抗原表位分析,单抗筛选,蛋白质功能拮抗多肽或模拟多肽的确定等。 DNA shuffling 将不同品系具有不同突变位点的基因(1~6kb)或同一家族的基因混合,用DNase I酶切构成随机DNA 片段库(Pool)。用此库样品为模板、以小分子引物进行PCR扩增,一些随机模板得到扩增,由于片段间存在同源性,在退火过程中常出现模板转换(switch),从而有可能出现集多种突变点于一个基因上的DNA分子,可从多种多样的重组分子中筛选出有用基因。 卫星RNA(satellite RNA) 类病毒(viroids)和拟病毒(virusoids)中类病毒是有侵染性并能独立作用的RNA分子,没有任何蛋白质外壳。拟病毒在构成上与类病毒类似,但是被植物病毒包装,与一个病毒基因组包被在一起。拟病毒不能独立复制,需要病毒帮助其复制。有时拟病毒又称为卫星RNA(satellite RNA)。 交换固定(crossover fixation) 指某一基因簇中的突变通过不等交换趋向扩展到整个基因簇的现象。结果突变的基因要么被淘汰,要么占据全部原来相同基因的位置。 分子伴侣(chaperone) 一种能诱导靶蛋白质形成特定构象使其正确组装的蛋白质。 空转反应(idling reaction) 当空载tRNA进入A位点时,核糖体产生pppGpp 和ppGpp, 诱发应急型反应。 AARS:(氨酰-tRNA合成酶) 催化氨基酸和tRNA2‘或3’-OH共价连接的酶。根据氨基酸序列,可将AARS分为I、II型两组。I 型:Arg、Gln、Glu、Ile、Leu、Trp、Tyr、Val、Cys-RS,其余为II型。I 型RS含有HIGH签名序列(His-Ile-Gly-His)和KMSKS(Lys-Met-Ser-Lys-Ser)序列,使AA结合在3'A的2'-OH上,可以在2'、3'之间移动。II型RS无签名序列,而有3个保守基序。 RNAi/RNAq(RNA干扰、RNA压制) 转录后基因沉默广泛存在于各种生物中,在植物中被称为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在动物中被称为RNA 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在真菌中则被称为RNA压制(RNA quelling,RNAq)。尽管叫法不同,但都具有相似机制,都启动一种特殊的RNA降解过程。 酸性面条(negative noodle)

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

梅州客家山歌现状特点及其继承的对策 客家山歌的生命力,在于它真切地反映了人民的劳动生活和斗争,并在满足人民文化生活的需求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种纯朴而自然流露出来的音乐如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果实存在于自然景色中,它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表达了人们的情感意愿,并给人于美感和教育。但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外来文艺的猛烈冲击,人们对艺术文化的欣赏有了新的追求,作为客家文化代表的客家山歌也必须顺应时代,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客家山歌,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梅州、紫金、博罗、惠州、赣州、汀州各市、县和台湾的苗栗、新竹、桃园等地及国内外客家人聚居地。经过不断发展,客家山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 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客家山歌有多种唱腔,包括松口原板山歌、梅县山歌、兴宁罗岗山歌、蕉岭长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 客家山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如:“郎有心来妹有心,铁杵磨成绣花针;郎系针来妹系线,针行三步线来寻。”这首山歌用比喻词“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这首歌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并带双关,用于抒发相思之情,诉说倾慕对方想与之结成一对夫妻但又难于开口,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自改革开放后,客家山歌的发展现状又到了一个新时期,人才辈出,不逊风流。随着时代的发展,客家山歌从农村走向城市,从业余走向专业,从民间走向舞台,要求更加严格,创作逐渐细分,有人专门负责写曲、写词,专业人员演唱。2003年7月,梅州迎来了阎肃、徐沛东、陈小奇、李昕、王佑贵等20多名中国著名的词曲作家组成的采风团,他们是来梅州“量身定做”一批具有客家风味的现代歌曲,为“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客家山歌节”做准备。作为世界客都的梅州,便从2004年开始举办“首届中国梅州国际山歌节”,今年2月举办了第二届。山歌节为世界各地客家人充分展现各自风格独特的山歌艺术精品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吸引了加拿大、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缅

定西市安定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定西市安定区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综合性学习 (共4题;共48分) 1. (11分)语文综合性学习。 传承传统美德,弘扬民族文化。请参加以“孝”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1)【猜“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 本义:________ (2)【感“孝”心】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9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阅读以下材料,写出你的两点发现。 A.节日里我会给爸爸妈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爸妈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爸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依据的,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3)【说“孝”理】孙萌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他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他的好友,将怎样劝阻孙萌?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字左右) A.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事父母,几谏。(意思:孝敬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要轻言细语地劝说。) 2. (11分)目前,孝感市正在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请你阅读以下三则材料,完成相应题目。 材料一:“十二五”时期我国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示意图 材料二:园林绿化,能吸纳灰尘,减少噪音,能让天更蓝水更清,使山更绿城更静,生活更美好。孝感市为创

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发展

分子生物学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本文在文献检索的基础上,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简史,基本原理,研究领域等作了简单介绍,阐述了分子生物学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结合药学专业着重讨论了其在药学及中药开发发面的应用,并进一步对分子生物学未来的研究技术、方向和前景做了展望。 一前言 生物以能够复制自己而区别于非生物。生命现象最基本的特征是进行“自我更新”。进行“自我更新”体现了一种最高级和最复杂的运动状态。这种运动就是生物机体从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以更新本身的物质组成,而山现生长、繁殖,在这样的过程中保证了将自身的特征传给历代;同时也不断地向环境输送一些物质和释放能量。在生物机体的组成物质中,防水分外,有各种无机盐类和各种有机化合物。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在进行自我更新运动中,以其功能的重要性占第一位。为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问题,产生了分子生物学这一学科[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为目的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2]。 分子生物学的最终目标是远大的,从产生基本细胞行为类型的各种分子的角度,来理解这五类行为类型:生长、分裂、分化、运动和相互作用。即分子生物学力图完整地描述细胞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和相互联系,从而理解细胞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3]。 分子生物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的迅速发展及其在整个生命科学领域的广泛渗透和应用,促使人们对生物学等生命科学的认识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在农业、畜牧、林业、微生物学等领域发展十分迅速,如转基因动植物等。在医学领域,为医学诊断、治疗及新的疫苗、新药物研制等开辟了新的途径,使医学科学中原有的学科发生分化组合,医学分子生物学等新的学科分支不断产生,使医学科学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不认识到这一点就很难跟上科学发展的步伐。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 二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4-7]: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综述)

遗传学发展历史及研究进展 湛江师范学院09生本一班徐意媚2009574111 摘要:遗传学是一门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历程的学科,起源于人类的育种实践,于1910年进入现代遗传学阶段,并依次经历个体遗传学时期、细胞遗传学时期、数量遗传学和群体遗传学时期、细胞水平向分子水平过渡时期、分子遗传学时期。目前遗传学在医学、农牧业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如表遗传学在肿瘤的治疗方面。21世纪将是遗传学迅猛发展的世纪,在经济、微生物、工业、制造业等许多领域都将有重大的突破。 关键词:遗传学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发展前景 1 现代遗传学发展前 1.1遗传学起源于育种实践 人类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驯养动物和栽培植物,渐渐地人们学会了改良动植物品种的方法。写于公元60年左右的《论农作物》和533~544年间中国学者贾思勰在所著的《齐民要术》中均记载了嫁接技术,后者还特别记载了果树的嫁接,树苗的繁殖,家禽、家畜的阉割等技术。[1] 1.2 18世纪下半叶和19世纪上半叶期间 许多人都无法阐明亲代与子代性状之间的遗传规律,直到18世纪下半叶之后,拉马克和达尔文对生物界遗传和变异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拉马克通过长颈鹿的颈、家鸡的翅膀等认为环境条件的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用进废退学说和获得性状遗传学说。达尔文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进行了五年的考察工作,广泛研究遗传变异与生物进化关系,终于在1859年发表著作《物种起源》,书中提出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学说,认为生物是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再到高级逐渐进化的。除此之外,达尔文承认获得性状遗传的一些论点,并提出了“泛生论”假说,但至今未获得科学的证实。 1.3 新达尔文主义 以魏斯曼(Weismann A.,1834-1914) 为代表的等人支持达尔文选择理论否定获得性遗传,魏斯曼等人提出种质连续论,认为种质是世代连续不绝的。他们还通过对老鼠22代的割尾巴试验,否定后天获得性遗传,明确地区分种质和体质,认为种质可以影响体质,而体质不能影响种质,在理论上为遗传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2] 2.现代遗传学的发展阶段

分子遗传学复习题

分子遗传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DNA甲基化(DNA methylation):是指由DNA甲基化转移酶介导,催化甲基基团从S-腺苷甲硫氨酸向胞嘧啶的C-5位点转移的过程。 ENCODE计划(The Encyclopedia of DNA Elements Project):即“DNA元件百科全书计划”,简称ENCODE 计划,是在完成人类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后的2003年9月由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National Human Genome Research Institute,NHGRI)组织的又一个重大的国际合作计划,其目的是解码基因组的蓝图,鉴定人类基因组中已知的和还不知功能的多个物种的保守序列等在内的所有功能元件。ENCODE计划的实施分为3个阶段:试点阶段( a pilot phase)、技术发展阶段(a technology development phase)和生产阶段(a producttion phase)。 gRNA (guide RNA):既指导”RNA(gRNA,guide RNA),能通过正常的碱基配对途径,或通过G—U配对方式与mRNA上的互补序列配对,指导编辑的进行。 GT--AG规律(GT-AG rule):真核生物所有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其RNA前体在内含子和外显子交界处有两个较短的保守序列,内含子的左端均为GT,右端均为AG,此规律称GT-AG规律。 miRNA:即小RNA,长度为22nt左右,5′端为磷酸基团、3′端为羟基。miRNA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不具有开放阅读框架,不编码蛋白质,其基因的转录产物是发夹状结构,在RNaseⅢ酶切后以双链形式存在,是近几年在真核生物中发现的一类具有调控功能的非编码 RNA,它们主要参与基因转录后水平的调控。 RNA编辑(RNA editing) :是指通过碱基修饰、核苷酸插入或删除以及核苷酸替换等方式改变RNA的碱基序列的转录后修饰方式。 RNA诱导的沉默复合体(RNA Induced Silencing Complex,RISC):与siRNA结合后可识别并切断mRNA。 RNA指导的DNA甲基化(RNA Directed DNA Methylation RDDM):活性RISC进入核内,指导基因发生DNA的甲基化。 密码子摆动假说(wobble hypothesis):密码子的第1,2位核苷酸(5’→3’)与反密码子的第2,3核苷酸正常配对;密码子的的第3位与反密码子的第1位配对并不严谨,当反密码子的第1位为U时可识别密码子第3位的A或G,而G则可识别U或C,I(次黄嘌呤)可识别U或C或A。 比较基因组学(comparative genomics):是一门通过运用数理理论和相应计算机程序,对不同物种的基因组进行比较分析来研究基因组大小和基因数量、基因排列顺序、编码序列与非编码序列的长度、数量及特征以及物种进化关系等生物学问题的学科。 表观遗传变异(epigenetic variation):基因的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而是由于DNA甲基化,组蛋白的乙酰化和RNA编辑等修饰导致基因活性发生了变化,使基因决定的表型发生变化,且可遗传少数世代,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超基因家族(supergene family):是DNA序列相似,但功能不一定相关的若干个单拷贝基因或若干组基因家族的总称。 沉默子(silencer):一种转录负调控元件,当其结合特异蛋白因子时,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特点很象增强子,但不增强转录,而是减弱转录,故称负增强子。 代谢组学(metabolomics):是对某一生物或细胞在一特定生理时期内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同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一门新学科。 端粒(telomere):是由独特的DNA序列及相关蛋白质组成的线性真核染色体的末端结构,它具有防止末端基因降解、染色体末端间的粘连和稳定染色体末端及其精确复制等功能。 反向遗传学(reverse genetics):是从改变某个感兴趣的基因或蛋白质入手,然后去寻找相关的表型变化。 反转座子(retroposon)或“反转录转座子(retrotransposon)”:先转录为RNA再反转录成DNA 而进行转座的遗传元件。 核酶(ribozyme):具有催化活性的RNA, 即化学本质是核糖核酸(RNA), 却具有酶的催化功能。核酶的作用底物可以是不同的分子, 有些作用底物就是同一RNA分子中的某些部位。 核心启动子(core promoter):是指在体外测定到的由RNA polⅡ进行精确转录起始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的一套DNA序列元件。 化学基因组学(chemogenomics):它是作为后基因组时代的新技术,是联系基因组和新药研究的桥梁和纽带。它指的是使用对确定的靶标蛋白高度专一的小分子

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媚媚,13级艺硕,2013021220 摘要: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的曲调抒情奔放,细腻缠绵,风格独特,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风靡全球的商业性强势流行文化正冲击着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全球化的文化飓风中,民间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重威胁。客家山歌的创作和传播也同样遇到了多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山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与空间,面临着生存与传承困境。本文以传统客家山歌《有好山歌溜等来》和新客家山歌《客家颂》为例,浅析传统客家山歌与新客家山歌在演唱风格上的联系与区别,让大家了解客家山歌在演唱面的变化与发展,进而辩证地看待客家山歌的变化,展望客家山歌的未来。 关键词:传统客家山歌;新客家山歌;演唱;

一、简介客家山歌 (一)客家山歌的文化背景 客家文化属于岭南文化。客家先民来自中华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江淮流域,在上下一千多年的迁徙历时中,从闽、粤、赣交界地区的聚居,到向南各省以及海外的衍播,他们与迁徙途径地、定居地的人民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吸取了各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在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等面都有独到特征的客家文化,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精华部分。客家人饱经时乱。历尝艰苦,长期渡徙、披荆斩棘,留下了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传说,历练了坚忍不拔的客家精神。即使到了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客家人还保留着甚为丰富的且较完整的中原民族的传统思想、精神、文化风俗等。重名节、讲勤劳、重教化等是客家人安身立命、待人处世、持家立业之本。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立一支。 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源头出自古代中原的河洛文化,因此它的主体文化是汉文化。客家人上承《诗经》遗韵,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养成了尊文重教

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

家乡方言与民俗文化 11中文B 林豪鹏11550302003 笔者的家乡在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玉湖镇坪上村,根据村中族谱记载,本村是从梅州市丰顺县的金瓯寨迁于此,它位于广东揭阳市东部,东接潮州市潮安县,南临普宁市及揭阳市区,西连揭西县,北与梅州市丰顺县接壤,是连接粤东潮汕地区与粤东客家地区的重要通道之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村名能够熟练地使用客家方言及潮汕方言,但客家方言为本村的通用语言。虽然村子从原来的“客家方言地区”搬迁至“潮汕方言地区”,但本村村名仍以“客家人”的身份自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客家人”的身份,并传承和创新了客家文化。受篇幅所限,加之客家方言之复杂繁多,本文无法面面俱到。因此,下面笔者就从“粄”的丰富性和“粄”字所透露出来的民俗风情两个方面,试图就客家方言的一个“粄”字来透视客家的民俗风情。 一、客家方言“粄”的丰富性 客家话的“粄”单用时为各类糕点的统称,不限于大米制作的糕点。在这个统称词下有诸多的特称词,据统计,客家地区经过不同的加工手法制作出来的各种“粄”类总计有200款之多。以梅州市丰顺县为例,就有糯米制、粳米制、杂粮制的各种粄类几十种,这些“粄’名称各异,命名理据丰富多彩。可以以原材料为名(这是最多的一类),

如:糯米粄、粘米粄、麦粄(农家自种的小麦磨成粉制)、面灰粄(面粉制)、薯粉粄(淀粉制)、芋头粄、树子番薯粄(木薯粉制)、艾粄(加艾草制成)、签叶粄(加签麻叶制成)、仙人粄(淀粉加仙人草根制成)、芋卵头粄(粳米粉掺芋头丝蒸制成)、芋丝粄(糯米粉加葱花或萝卜丝、芋头丝等做成扁圆形,油炸而成)等,旧时饥荒时节还有糠粄;可以以制作形状为名,如:耳公粄(形状像耳朵)、舌嘛粄(形状像舌头)、疙瘩粄(面粉加水搅匀后用汤匙舀进水已经烧开的炒菜锅中煮,熟后一片一片像疙瘩状,);可以以颜色为名,如红桃粄、黄粄;可以以加入的辅料为名,如:糖粄(用红糖蒸制的糯米糕)、酒粄子(无馅小汤圆,煮时放进酌量糯米酒);可以以制作方式或动作为名,如:酿粄(粄皮里包馅儿)、煎粄子(用加热的糖浆水拌糯米粉,做成圆形或椭圆形,用油炸,方言说“煎”)、搞粄子(粳米制的圆形糕点,因制作时搞成圆团,故名)、搞粄(“搞”为干烧);可以以制作工具为名,如:印粄(用印模印,既是工具也是动作)等等。广东梅州一带普遍有“甜粄”(糯米粉加糖浆蒸制而成,以味觉为名)、“味酵粄”(米浆掺入少量土碱或纯碱拌匀,倒入陶钵中蒸熟,因其中间有凹下的圆窝,正好用来放佐食的调味品,故名);广东揭西有“鸟仔粄”(因其形似小鸟而得名)。此外,客家各地“粄”类的专有名称还有咸粄、老鼠粄、发粄、富粄、水粄、菜头(萝卜)粄、韭菜粄、笋粄、豆粄、豆膏粄、绿豆粄、菜丝粄、饭匙菜粄、瓜(一般为南瓜)粄、层子粄、九层粄、包粄、新丁粄、清明粄、青粄、药粄、碗粄、酿鱼粄、糍粑粄、细粄、尖子粄、糕籽粄、卤水粄、粄仔圆、粄粽、钱仔粄、白头翁粄、猪肠粄、喜粄、菜包粄、

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

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LCM) technology是在不破坏组织结构,保存要捕获的细胞和其周围组织形态完整的前提下,直接从冰冻或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获取目标细胞,通常用于从中精确地分离一个单一的细胞。 背景:机体组织包含有上百种不同的细胞,这些细胞各自与周围的细胞、基质、血管、腺体、炎症细胞或相互粘附。在正常或发育中的组织器官内,细胞内信号、相邻细胞的信号以及体液刺激作用于特定的细胞,使这些细胞表达不同的基因并且发生复杂的分子变化。在状态下,如果同一类型的细胞发生了相同的分子改变,则这种分子改变对于疾病的发生可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发生相同分子改变的细胞可能只占组织总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同时,研究的目标细胞往往被其它组织成分所环绕。为了对疾病发生过程中的组织损害进行分子水平分析,分离出纯净的目标细胞就显得非常必要。1996年,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国家肿瘤研究所的[2]开发出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Laser capture microdissection , LCM ),次年,美国Arcturus Engineering公司成功研制激光捕获显微切割系统,并实现商品化销售。应用该技术可以在显微镜直视下快速、准确获取所需的单一细胞亚群,甚至单个细胞,从而成功解决了组织中细胞异质性问题。这项技术现已成为美国“肿瘤基因组解剖计划”的一项支撑技术[1]。 原理:LCM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低能脉冲激活热塑膜———乙烯乙酸乙烯酯(ethylene vinylacetate,EVA)膜(其最大吸收峰接近

分子遗传学要点整理

Chapter 1: Genomes, Transcriptomes and Proteomes 1. 概述 基因组(Genome):指生物的整套染色体所含有的全部DNA或RNA 序列。基因组是地球上每一物种具有的生物学信息的存储库。 基因组学(Genomics):指研究生物的整个基因组,涉及基因组作图、测序和功能分析的一门学科。 基因组所包含的生物信息的利用需要酶及其他参与基因组表达过程中一系列复杂生化反应的蛋白质的协同活性。 基因组表达的最初产物是转录组,即那些含有细胞在特定时间所需生物信息、编码蛋白质的基因衍生而来的RNA分子的集合。转录组由转录过程来维持。 基因组表达的第二个产物是蛋白质组,即细胞中那些决定细胞能够进行生化反应的所有蛋白质组分。这是通过翻译过程来完成的。 2.1 Genes are made of DNA 奥地利神父孟德尔1865年根据7个碗豆性状的实验提出了遗传因子假说,认为每个性状由遗传因子控制,并提出了遗传因子的分离与自由组合两大遗传规律。 证明基因由核酸 (DNA或RNA) 组成的3个著名实验: ①肺炎双球菌的转化试验;DNA是遗传物质 ②噬菌体感染实验;只有DNA是联系亲代和子代的物质 ③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实验。RNA也是遗传物质 2.2 The structure of DNA A. Nucleotides and polynucleotides B. The model of double helix DNA 晶体X射线衍射图谱?为揭示DNA分子的二级结构提供了重要实验证据 a. Watson and Crick (1953) 提出的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DNA分子通常以右手双螺旋形式存在,两条核苷酸链反向平行,且互为互补链。 "?戊糖-磷酸骨架在分子的外铡,在分子表面形成大沟和小沟,碱基堆积于螺旋内部。 "?碱基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A 和T 以2个氢键配对, G和C 以3个氢键配对。"?螺旋中相邻碱基间相隔0.34nm ,每10个碱基对螺旋上升一圈,螺距为 3.4nm ,直径为2.37 nm 。 b. DNA双螺旋结构的稳定力: ??碱基间形成的氢键/ ??相邻碱基间的疏水堆积力/ ??碱基相互作用的范德华力 尽管氢键使得双链中的碱基间的配对具有特异性(只有互补的两条链之间才能形成DNA双链),但其对于双螺旋的总体上的稳定性并无太大贡献。 核酸分子的稳定性的根源在于碱基对之间的疏水堆积力。作为芳香族化合物,

地方高校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地方高校特色文化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文化传承创新是高校的主要功能之一,地方高校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使命必须从继承和发扬当地优秀文化开始。赣南师范学院充分利用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深入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建了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联动式课程教学体系,创造条件推进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文化育人效益。 关键词:地方优秀文化;特色文化课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培养教育年轻一代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中第十八条明确提出“发挥文化育人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大学文化。”长期以来,学院立足赣南革命老区、客家摇篮这一地域优势,坚持“价值引领为先、人文素养为重、全面发展为本”的文化育人理念,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努力推进地方优秀文化进校园,积极开展以苏区与客家文化为载体的特色文化课程改革,创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课程教学,探索出了一条依托地方优秀文化开展特色文化课程建设之路。 一、构建“二类型、三模块”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 按照“知识传授,文化熏陶,价值引领”的文化育人思路,疏理、挖掘、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苏区和客家文化精华,根据各专业属性、培养层次、培养要求构建了逻辑清晰的特色文化课程体系,形成了“知识传授型、技能训练型、素质拓展型”文化课程模块,同时为配合上述显性课程的教学,以优化文化育人环境,强化文化熏陶实践过程,塑造和完善学生的人格为着力点,开发了大量隐性文化课程,形成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配合的立体式特色文化课程体系(见图1)。 1. 依据课程性质,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显性课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主要是面向全校各专业开设的通识教育课“中央苏区历史大讲坛”以及有关专业的专业课程,如:“客家音乐”、“中央苏区文艺研究”等系列课程。 图1 特色文化课程结构 第二类是隐性课程,该类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之外,隐藏于显性课程之中,主要是以“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客家文物博物馆”、“客家文化资料室”为依托的各类现场观摩、讲解训练、研究讨论等系列课程活动,以及“红色班级”建设,“红土情”校园文化节,客家体育运动会,“红色之旅”和“史迹考察”等活动。上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相辅相成,两者以合力的形式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 2. 依据课程功能,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是知识传授型课程。该类课程以传授地方优秀文化知识为目标,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开发了“苏区体育”、

第十五期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与研究进展学习班

第十五期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与研究进展学习班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应用最广泛和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为推广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满足临床医技人员、教学科研人员、在读研究生及其它有需要人员的要求,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已举办了十四期“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与研究进展学习班”,并得到了全体学员的一致好评。应广大学员的强烈要求,理化中心将于2016年11月19日至11月22日在北京开办本年度唯一一期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学习班,欢迎各位学员前来参加。本期学习班包括理论讲座与实验操作两部分内容,力求使每位学员在4天时间内都能学有所值、学有所用。 一、培训单位: 主办单位: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协办单位:华斯泰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二、培训日程:

三、培训安排 时间:2016年11月19日-22日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永丰产业基地丰贤中路7号孵化楼B座四层 报到:北京康复瑞假日酒店西山店2016年11月18日14:00-18:00

四、住宿安排 1、交通、住宿、午餐及晚餐费用自理。如需会务组预定午餐,请各位学员在回执表内注明(午餐均为快餐,发票均为手撕发票)。 2、酒店预订:会务组协助提供协议酒店,但培训人员需自行预定,预定时请说明“百欧美生公司预定”即可享受协议价。 协议酒店:北京康福瑞假日酒店西山店(北京市海淀区北青路与永丰路交叉口往南800米路东),房间优惠价:单人间298元/天/间,双人标准间380元/天/间,均含早餐,电话:。 五、注册方式 1、报名时间 报名从即日起至2016年11月14日截止。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本次培训班限额40人,招满为止。 2、注册费 共计3200元/人,同一单位两人以上参会优惠至3000元/人。 3、缴费方式(电子汇款) 账户名称: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 账户号: 开户行:工商行紫竹院支行 汇款用途处务必请标明:学员姓名+分子培训班 4、联系人 姓名:马老师联系电话: E-mail:网站: 报名者请填写以下回执,并于2016年11月14日前E-mail至联系人邮箱。如有其它需要,请在备注中说明。

分子遗传学综述

分子遗传学综述 【摘要】:分子遗传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物遗传和变异机制的遗传学分支学科。经典遗传学的研究课题主要是基因在亲代和子代之间的传递问题;分子遗传学则主要研究基因的本质、基因的功能以及基因的变化等问题。 关键词:医学分子遗传学发展内容研究方法 分子遗传学是遗传学中的一门新兴分支学科。分子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地说,分子遗传学是研究分子水平描述的遗传体系或其组分的情形。狭义地说,它是研究遗传机理的分子基础以及受遗传物质控制的代谢过程。从分子水平研究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是在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分子结构确认后迅速发展起来的。20世纪以来,随着对大分子化合物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特别是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人们能够从主要生命物质结构的分予层次上得以合理地解释基因复制的机理、信息传递的途径、阐明生物遗传变异的运动形态,从而使整个遗传学的研究由形态描述、逻辑推理为主,转变为以物质结构与功能相统一为分析着眼点的新的发展阶段。分子遗传学的目的在于阐明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机理,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基因的本质、表达、传递及其调节机制,基因突变的分子基础,核外遗传的分子机制,以及细胞核质之间的关系等等.可从分子层次为探索生物发育、分化和进化等重大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说明和实验手段.分子遗传学是遗传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遗传工程是分子遗传学的应用。

一、发展简史 1944年,美国学者埃弗里等首先在肺炎双球菌中证实了转化因子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从而阐明了遗传的物质基础。1953年,美国分子遗传学家沃森和英国分子生物学家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结构的双螺旋模型,这一发现常被认为是分子遗传学的真正开端。1955年,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本泽用基因重组分析方法,研究大肠杆菌的T4噬菌体中的基因精细结构,其剖析重组的精细程度达到DNA 多核苷酸链上相隔仅三个核苷酸的水平。这一工作在概念上沟通了分子遗传学和经典遗传学。 关于基因突变方面,早在1927年马勒和1928年斯塔德勒就用X射线等诱发了果蝇和玉米的基因突变,但是在此后一段时间中对基因突变机制的研究进展很慢,直到以微生物为材料广泛开展突变机制研究和提出DNA分子双螺旋模型以后才取得显著成果。例如碱基置换理论便是在T4噬菌体的诱变研究中提出的,它的根据便是DNA复制中的碱基配对原理。 美国遗传学家比德尔和美国生物化学家塔特姆根据对粗糙脉孢菌的营养缺陷型的研究,在40年代初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设,它沟通了遗传学中对基因的功能的研究和生物化学中对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研究。 按照一个基因一种酶假设,蛋白质生物合成的中心问题是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信息究竟以什么形式储存在DNA分子结构中,这些信息又通过什么过程从DNA向蛋白质分子转移.前一问题是

分子遗传学重点讲义资料

1.分子遗传学:是研究遗传信息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它依据物理、化学的原理来解 释生命遗传现象,并在分子水平上研究遗传机制及遗传物质对代谢过程的调控。 2. 分子遗传学研究对象:从基因到表型的一切细胞内与遗变异有关的分子事件。不仅仅包括中心法则中从DNA到蛋白质的过程。 分子遗传学研究内容:遗传信息大分子在生命系统中的储存、复制、表达及调控过程。 分子遗传学研究目标:明确遗传信息大分子对生物表型形成的作用机制。 第二章基因 1.从遗传学史的角度看,基因概念大致分以下几个阶段: 泛基因(或前基因)→孟德尔(遗传因子) →摩尔根(基因):基因是功能单位(决定性状),基因是突变单位(基因是突变的最小结构),交换单位(交换的最小结构)三位一体的组合。 →顺反子:在一个等位基因内部发生两个以上位点的突变,如两个突变位点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为顺式结构,生物个体表现为野生型;突变位点分别位于两个同源染色体上,为反式结构,生物个体表现为突变型。即其顺式和反式结构的表型效应是不同的。一个具有顺反效应的DNA片段就是一个顺反子,代表一个基因。(或者具有顺反效应的DNA片段就是一个基因) (基因内部这些不同位点之间还可以发生交换和重组:一个基因不是一个突变单位,也不是一个重组单位) →操纵子:基因是一个转录单位,是一个以不同来源的外显子为构件的嵌合体,处于沉默的DNA介质(内含子)中 →现代基因 2.鉴定基因的5个标准 1)基因具有开放性阅读框ORF。 2)基因往往具有一定的序列特征。 3)基因序列具有一定的保守特性。 4)基因能够进行转录。 5)通过基因失活产生的功能改变鉴定基因。(能排除假基因的干扰) 3.蛋白质基因:能够自我复制的蛋白质病毒因子。 朊病毒: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有感染性的因子。 4.基因组印记(genomic imprinting):由于一些可遗传的修饰作用(如DNA、组蛋白甲基化作用)控制着亲本中某个单一的等位印记基因活性,从而导致个体在发育上的功能差异,使个体具有不同的性状特征。 5.印记基因(imprinted gene):表达特性取决于它们是在父源染色体上还是在母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 6.组蛋白上的共价键修饰:包括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在组蛋白上以组合形式。这些修饰的组合能改变染色质的结构,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属于一种表观遗传学现象(epigenetics )。 7.组蛋白密码含义: 1)组蛋白末端不同的修饰作用将诱导与染色质相连蛋白之间的相互亲和力。 2)一个核小体中同一末端的修饰可能是相互依赖的,产生不同组合。 3)染色质高级结构的不同性质极大地依赖于具有不同修饰的核小体共价修饰的局部浓度和

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客家山歌的传承与发展 张媚媚,13级艺硕,2013021220 摘要:客家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它的曲调抒情奔放,细腻 缠绵,风格独特,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风靡全球的商业性强势流行文化正冲击着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全球化的文化飓风中,民间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客家山歌的创作和传播也同样遇到了许多来自多元文化的冲击,进入了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局面,山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与空间,面临着生存与传承困境。本文以传统客家山歌《有好山歌溜等来》和新客家山歌《客家颂》为例,浅析传统客家山歌与新客家山歌在演唱风格上的联系与区别,让大家了解客家山歌在演唱方面的变化与发展,进而辩证地看待客家山歌的变化,展望客家山歌的未来。 关键词:传统客家山歌;新客家山歌;演唱;

一、简介客家山歌 (一)客家山歌的文化背景 客家文化属于岭南文化。客家先民来自中华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江淮流域,在上下一千多年的迁徙历时中,从闽、粤、赣交界地区的聚居,到向南方各省以及海外的衍播,他们与迁徙途径地、定居地的人民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吸取了各地文化的精华,形成了在语言、民情、风俗、精神特质等方面都有独到特征的客家文化,而客家山歌是客家文化的精华部分。客家人饱经时乱。历尝艰苦,长期渡徙、披荆斩棘,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传说,历练了坚忍不拔的客家精神。即使到了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客家人还保留着甚为丰富的且较完整的中原民族的传统思想、精神、文化风俗等。重名节、讲勤劳、重教化等是客家人安身立命、待人处世、持家立业之本。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它富有客家人的语言特色,形成民歌中的独立一支。 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源头出自古代中原的河洛文化,因此它的主体文化是汉文化。客家人上承《诗经》遗韵,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养成了尊文重教的传统,这些品质和性质构成了客家传统文化的内涵,这种光辉又辐射到客家人的生活、信仰、意识、行为等方方面面,从而在形式上外化为传统文化。客家文化既继承了绚丽的中原文化,又融合了当地土著文化的产物,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色彩-,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客家人。。。。。。 (二)客家山歌的音乐特征 1、演唱形式 客家山歌的演唱形式丰富多样,有独唱、对称、合唱、重唱和斗歌。客家山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它的主要特点是: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歌词善用比兴,唱词的韵律整齐,一般为七言四句,颇显文采,曲调节奏自由,音域不宽,整体结构不一,带有曲式变化,如有正板、四句八板、快板、叠板、号子山歌等。它的词与曲并不固定,一般都是即兴编唱。可以一曲多词,反复演唱。 2、音阶和调式 在音阶和调式方面,客家山歌宫、商、角、徵、羽五种调式都有,以五声、四声音阶较少见。但由于各地的方言、生活环境、地理环境等的不同,每种调式的分布就有所不同,以羽调式为多,其次是徵调式。 3、旋律的进行和体裁结构 在旋律的进行上,曲调比较高扬,音域不宽,多为平稳流畅,起伏不大。节奏较自由,古朴婉转,用四至五个音的最多,使用装饰音较多,常用自由延长音,而且节奏自由,节拍多样,常见混拍子,唱腔艺术及表现风格极具客家特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