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的贮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5 章中药的贮藏
中药的合理贮藏,对保证中药的质量稳定有重要意义.如果贮藏中保管不当,中药材就可能会发生虫蛀,生霉,变色,泛油等变质现象.中药饮片和中成药在贮藏期间,也同样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辅料的加入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等.若不注意贮藏条件和技术的运用,都将会使中药所含成分尤其是有效成分造成损失和破坏,而导致疗效降低,还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造成经济损失和物质浪费.所以,必须高度重视中药的贮藏和养护,要注意将传统经验与现代科学养护技术相结合,达到科学储存,保证用药安全,有效的目的.
第1 节中药材贮藏中常见的变质现象及其防治措施
一,虫蛀虫蛀是指害虫侵入中药内部所引起的破坏作用.药材经虫蛀后有的形成孔洞,产生蛀粉; 有的外形被完全蛀成粉状,失去药用价值. (一)害虫的来源害虫的来源有多种渠道:①中药材在采收中受到污染;②在加工炮制过程中未能有效地将害虫或虫卵杀灭;③在贮藏过程中,害虫由外界侵入并繁殖;④贮藏的地方和容器本身不清洁, 内有害虫生存. 害虫的一般的生长条件: 温度16~35C, 相对湿度60%以上, 中药的含水量11% 以上;这些条件随害虫的种类而有所不同.据报道,对中国14 个省(市,自治区)进行了仓储害虫的调查,共收集仓虫标本17 700 多份,鉴定出中国中药材仓虫211 种,归属于2 个纲,13 个目,59 个科. Fig.1-5-1 常见蛀蚀药材的有害昆虫(Common harmful insects and their species) 1.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 2.谷象(Sitophilus granaries L.) 3.药谷盗(a.成虫b.蛹)[Stegobium peniceum L.] 4.印度谷蛾(Plodia interpunctella
Hübner) 5.地中海粉螟(Ephestia küehniella Zeller) 6.粉螨(a.雄虫 b.雌虫)[粉螨Tyroglyphus farinae L.]
(二)常见的有害昆虫和种类有害昆虫可以分为以下 3 大类. 1.甲虫类如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 谷象Sitophilus granaries L.,药谷盗Stegobium
peniceum L.等.
2.蛾类等.
如印度谷蛾Plodia interpunctella
Hübner,地中海粉螟Ephestia küehniella Zeller
3.螨类常见的有粉螨Tyroglyphus farinae L.,干酪螨Tyroglyphus sino L.等(Fig.1-5-1) . 在许多中药材和中成药中都检出过多种螨类.这些螨虫不仅使药物在短期内发霉变质, 而且可直接危害身体,引起多种疾病.口服中药中活螨和螨卵的检查已经列为专项质量检测项目. (三)虫蛀的防治方法1.温度处理法可根据药材性质与实际情况选择冷藏法和高温处理法,常用的高温法有曝
晒法,烘烤法,热蒸法及远红外高温法等 2.化学杀虫处理法用于药材杀虫剂必须挥发性强,有强烈的渗透性,能掺入包装内,效
力确实,作用迅速,可在短时间内杀灭一切害虫和虫卵,杀虫后能自动挥散而不长期附着在药材上,并且对人体健康以及药材的质量没有影响.常用的液体熏蒸杀虫剂有氯化苦,固体熏蒸剂有磷化铝. 3.气调养护法气调(controlled atmosphere,CA) ,意为"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 .近年来
采用充氮降氧法贮藏中药取得了显著成效.即将中药储存于密闭塑料袋或容器内,以杀虫为目的的可充氮气使含氧量降到5%以下;以防霉为目的的,可将含氧量控制在8%以下即可.充氮加除氧剂更能达到无氧或极少氧,杀虫效果更佳.本法的优点是可保持药材原有的品质,既杀虫又防霉,防虫,无化学杀虫剂污染,成本低,是值得推广的科学而经济的方法. 4.传统养护法在中药材传统养护方法中,对抗法是最常用的.它是利用某些物质的特殊
成分或特殊气味所具有的驱避作用,达到防虫,防霉的目的,如泽泻与牡丹皮同贮,泽泻不生虫,牡丹皮不变色;蕲蛇,海马放入花椒或樟脑,可防虫蛀;瓜蒌,哈蟆油喷酒可防虫,防霉. 尚有利用谷糠,干沙等埋藏法或撒石灰防虫法等. 此外,尚有气幕防潮技术,机械吸潮技术,核辐射灭菌技术等用于中药的防虫,灭菌. 二,生霉(一)生霉的原因生霉即是霉菌在药材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大气中存在着大量的霉菌孢子,散落在药材表面上, 在适当的温度(25C 左右) 湿度, (空气中相对湿度在85%以上或药材含水率超过15%) , 适宜的环境(如阴暗不通风的场所) ,足够的营养条件下,即萌发为菌丝,分泌酵素,溶蚀药材的内部组织,促使腐败变质,以至有效成分发生变化而失去药效. (二)常见霉菌的种类
霉菌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根霉属(Rhizopus) ,毛霉属(Mucor) ,青霉属(Penicillium) , 曲霉属(Aspergilllus)等多种霉菌.有些霉菌能产生毒素,属于产毒霉菌,如曲霉属中的黄曲霉菌等.有的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为黄曲霉毒素,对肝脏有强烈毒性.对口服中药进行卫生学检查,是评价中药质量的重要依据. (三)生霉的防治方法 1.水分控制法中药材所含水分及空气相对湿度是霉菌生长繁殖的重要条件之一.控制药
材水分含量在安全水分(为9%~13%)最高临界含水率以下,使霉菌难以繁殖或生长受阻,从而达到防霉的目的.控制水分通常用通风散潮,施用吸湿剂,吸湿机降湿等方法. 2.温度控制法温度是霉菌生长繁殖的条件之一.一般霉菌虽能忍受15C 温度,但在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甚至不能生存.所以使用制冷设备和建造低温库,将库温调节至15C 以下,相对湿度不高于70%,具有较好的防霉作用.高温灭菌法通过日晒和烘干法,可以使药材水分散失,水蒸(煮)等高温灭菌方法而使霉菌生长受到抑制.
3.密封法是利用严密的包装或其他方法,使中药与外环境隔绝,阻止了霉菌生长所需的
氧气,而达到防止霉变的目的.但在密封前药材不应超过安全水分,且无变质变味等现象,否则反易促进药材霉变腐烂.密封的方式可根据药材的性质和数量,采用密封库,密封垛,密封货架和密封包装等.有时可采用密封和吸湿相结合的方法,其防治霉变的效果更佳. 除此之外,防霉的方法还有化学防霉法,气调法,冷藏法等. 三,走油"走油"又称"泛油" ,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因药材受潮,变色,变质后表面泛出油样物质的变化.药材的走油与贮藏温度过高和贮藏期超时有关.药材走油时
常伴有发霉现象,而且容易发生虫蛀.防止药材泛油的方法以保持低温,低湿环境和减少与空气的接触为基本措施,可选用气调法,密封法,吸潮法,低温法等.储存易泛油的药材,应选择阴凉干燥的库房,堆码不宜过高过大. 四,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固定的色泽,色泽是药材品质的标志之一.如药材储存不当,可使色泽改变. 药材变色与所含成分,烘干时温度过高,使用某些杀虫剂,以及贮藏温度,湿度,日光,氧气有关.防止变色主要方法干燥,冷藏和避光. 导致中药仓储中变质得现象还有自燃,挥发,自然分解,风化等,要根据情况采用不同的养护措施;对有效成分不稳定的中药不能久贮.
第2 节中药的贮藏保管方法
一,药材及饮片的贮藏与保管中药材的品种繁多,加工炮制方法不一,除了药材本身的成分不同,有些药尚加入了不同辅料共同炮制,这就更增加了其所含成分的复杂性,给保管贮藏带来了更多的困难.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切制成不同规格的饮片,由于截断面积增大,与外界空气接触面也随之扩大,因此易吸湿或被污染.要严格控制饮片水分在9%~13%之间,根据药材及所加辅料选用适当的密封容器贮藏.有些应在容器内加入石灰或硅胶等干燥剂.至于量多者可暂时用纤维纸箱或竹篓储存,但不宜久放,以免霉蛀. 饮片库房应保持通风,阴凉和干燥,避免日光的直射,室温应控制在30C 以下,相对湿度保持在75%以下为宜.勤检查,勤翻晒,经常灭鼠,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按炮制日期先后, 贯彻先进先出的原则,以免贮藏日久,发生变质. 要根据饮片的性质,不同辅料和不同加工方法,对其进行分类保管.如含淀粉多的药应贮于通风,干燥,阴凉处,并注意防虫蛀.含挥发油多的药干燥温度一般在60C 以下,应贮于阴凉干燥处,防虫防霉.含糖分及黏液质较多的药,应贮于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有条件时可冷藏.种子类药经炒制后增加了香气,应采用坚固的包装封闭保管,防虫害及鼠咬.酒制饮片均应贮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处.盐炙饮片,应贮于密闭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以防受潮. 蜜炙饮片,通常贮于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潮,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储存时间不宜太长.某些矿物类药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阴凉处,防止风化. 二,中成药的贮藏与保管中药制剂尤其是合剂,煎剂,浸膏剂等液体制剂,由于从生产制作到合格出厂,需经过储存,运输,批发,零售等多个环节,因此,其贮藏保
管更加显得重要.除了遵循一般仓储管理规章制度外,还要着重检查其外观性状,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还要根据中成药各种剂型的不同特性,分别对其进行保管和养护. 如丸剂应储存于密闭容器中,置阴凉干燥处;蜜丸贮藏期通常是 1 年.散剂应密闭,贮于阴凉干燥处.煎膏剂应密封于棕色玻瓶中,置阴凉处保存.膏药应贮于密闭容器内,置干燥阴凉处,防热,防潮,避免风干;贮藏期一般不超过 2 年.丹剂通常用棕色玻璃瓶或避光的容器密封贮藏,置阴凉干燥处,可长久保存.胶剂一般应包裹后放在盒内,置阴凉干燥处;夏季或空气湿热时,可贮于石灰缸或置于干燥稻糠内,比较安全.但注意龟甲胶及鳖甲胶若久贮于石
灰缸内,会因过分干燥而破裂,故常储存 1 周后,取出置于阴凉处.片剂应贮于遮光,干燥, 通风,阴凉处.注射剂应贮藏于室温处,并注意阴凉,遮光,防止冻结.酒剂常用棕色或无色小口瓶密封包装,置于阴凉处;夏季应避热,冬季防冻.糖浆剂应贮于遮光阴凉处.合剂,露剂,茶剂一般不宜长期贮藏,包装容器要消毒,应装于棕色小口瓶,密塞,置于阴凉处;夏季防热,防晒,冬季保温,防止冻结. 三,特殊中药的贮藏与保管特殊中药是指除具有中药一般性质以外,还具有特殊性质的中药.它包括贵细类中药以及毒麻类中药.贵细类中药价格昂贵,保管具有一定的经济责任;毒麻类中药使用危险,保管要有极强的责任心,这些特殊中药必须单独贮藏在安全可靠的库房内,专人,专柜保管. 在贮藏中,应根据它的来源,各自的特性,库存数量的多少来决定其养护的方法. 总之,中药的贮藏和养护是一项细致复杂而又技术性较强的工作,也是保证中药质量的重要环节,必须给予重视. (张贵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