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从产业转移看中西部产业集群发展
从产业转移看中西部产业集群发展产业转移是指在空间和时间上,由一地向另一地转移生产和加工活动的现象。
在中国,东部地区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区域,已经出现了产业转移的趋势。
然而,随着东部地区定位的调整和政策的支持,中西部地区逐渐成为新的产业转移的热点。
中西部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对较弱地区,吸引产业转移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首先,中西部地区资源丰富。
这些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资源等自然资源。
这为一些资源密集型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比如钢铁、化工、机械制造等行业。
而在东部地区,由于资源枯竭和环境压力,这些产业逐渐面临困境。
因此,中西部地区可以通过吸引这些产业的转移,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资源配置的合理化。
其次,中西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低。
相比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较低。
这是因为中西部地区的人口密度较低,劳动力市场供应相对充足,导致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
这对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的行业来说,极具吸引力。
通过产业转移,中西部地区可以利用低廉的劳动力成本来吸引外资和企业,从而提升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再次,中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巨大。
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是人口密集的地区,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
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滞后,中西部地区的消费能力相对较弱。
通过吸引产业转移,可以带动当地人民的就业和收入增加,提升消费能力,进而激发地方市场的活力。
这样既可以满足中西部地区人民对高品质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也可以为企业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最后,中西部地区拥有成熟的基础设施。
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大力推进。
铁路、公路、机场等交通设施的完善,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此外,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区和园区也日益完善,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配套服务。
这些基础设施的成熟,为中西部地区吸引产业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总之,中西部地区通过吸引产业转移,可以实现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中西部地区的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市场潜力巨大和基础设施完善,为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资源密集型区域发展困境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在我 国产 业发 展 和 布局 的早期 , 国家 大 力 发展
市可持 续发 展 的若 干意见 》 并 于 20 , 08年 3月 1 7日 由 国家 发改 委确定 了包括 阜新 、 春 、 伊 辽源 、 白山 、 盘 锦 、 嘴山、 石 白银 、 旧 ( 个 县级 市 ) 焦 作 、 乡 、 冶 、 萍 大 ( 县级 市 )大 兴安 岭 等 l 、 2座 国家 首 批 资 源 枯 竭 城
资 源密 集 型 区域 发 展 困境 研 究
— —
以山西 省 为例
谭 俊 平
( 河北经 贸大学 , 河北 石 家庄 00 6 ) 50 1
摘
要 :自从 国家 第一批 资源枯 竭型 城 市产 生 以来 , 各级 政 府 都在 积 极 寻 求 资源 密集 型 区域
发展 的 出路 , 图通过调 整 产业结 构 , 企 促使 产 业结构 升级 , 导产 业结 构转 型 , 诱 来逃脱 沦 为 资源枯 竭 型地 区的厄运 。本文 通过对 山西省在 资 源开 发过 程 中所形 成 的各 种 问题 的 分析 发现 , 当前 经济 在
情况 下 , 中央政府 、 方政府 、 地 企业 与居 民等各 方势 力的博 弈 , 使得 山西省摆 脱 当前 困境 的政 策成 效 甚微 , 源密集 型 区域 的发展 面 临着无 法逾越 的瓶 颈。 资
关键 词 :资 源密集型 区域 ; 源枯 竭型城 市; 资 发展 ; 业 结构 产 中 图分 类号 : 2 7 F0 文 献标识 码 :B 文章 编号 : 0 8— 3 6 2 1 ) 1— 0 6— 6 1 0 9 0 (0 2 O 0 6 0
市 。2 0 0 9年 3月 , 国务 院 又 确 定 了第 二 批 3 2个 资 源枯竭 城市 。 中央财 政 将对 包 括 此 前 确定 的 l 2个
我国西部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我国西部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作为我国长期的战略决策之一,旨在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区域协调与可持续。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环境优美,但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本文将就我国西部开发与可持续发展展开探讨。
西部开发现状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资源种类繁多,人文历史悠久。
然而,由于地理条件、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限制,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与东部发达地区存在明显差距。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实施,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在推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正视一些问题。
资源过度开采、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益凸显,给可持续发展带来挑战。
然而,正是在面对这些挑战的过程中,我们更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如何在发展中实现可持续。
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为了实现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探索一条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
在资源利用上,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节能减排,加大生态保护力度。
在产业布局上,要注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在政策支持上,要加大财政扶持,加强政策引导,激发地方发展活力。
西部开发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稳定发展,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看到西部地区焕发出新的活力,实现经济繁荣与生态环境的共赢,让西部大地更加美丽、富饶!要实现我国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打造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问题研究
研究2023-10-28•引言•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现状分析•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目录题•国内外产业转移的经验与启示•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研究背景与意义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西部地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承接产业转移可以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对于实现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经济发展缺乏活力。
采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和经济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包括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以及促进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对策建议。
研究方法与内容02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现状分析产业转移的概念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供给或市场需求条件发生变化,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现象。
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产业转移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后来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再到当前的绿色低碳和数字化产业转移。
产业转移的概念及发展历程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现状产业转移规模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大力扶持,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规模逐渐扩大。
产业转移结构西部地区承接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如制造业、农业和采矿业等。
西部地区概况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但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西部地区产业转移的特点资源优势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如矿产、农业、旅游等,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
环境压力大随着产业转移的增多,西部地区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产业结构单一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传统产业为主,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
政府支持西部地区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减免、土地租赁优惠等,吸引企业投资。
03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面临的问题西部地区相较于中东部地区,产业链不健全,环节不配套,产业之间的联动性较弱。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地位研究论文
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地位研究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产业升级显得越发迫切。
但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抛弃,与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业同等重要。
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要求产业发展应该梯度转移,中西部区别对待。
关键词:劳动密集型;产业;国情;产业升级一、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几个说明1.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本界定。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指生产中主要依赖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
在生产成本中,与设备折旧费用和研发费用相比,工资支出所占比重较大,目前主要集中在农林业以服装、纺织、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
按照马克思主义复杂劳动创造更大价值理论,处于价值链低端的简单劳动创造价值相对较少,利润空间非常有限。
资本密集型产业又称资金密集型产业,是指依赖于资金投入的行业或部门,这些部门大型装备多、资金周转慢,主要集中在冶金、石油化工、机械制造业等重工业。
3.区别于“两高一资”。
“两高一资”是指高污染、高能耗和资源性,这一类行业的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负面作用较大,基本属于限制或禁止的行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过分依赖人力资源,劳动生产率不高,但对社会并无坏处,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仍值得提倡和鼓励。
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中国仍有一席之地1.人口众多。
2006年,世界人口为65亿,而中国就拥有13亿,占世界的1/5。
发达国家、西方七国以及欧元区的人口总计分别为10亿、7亿和3亿[2]。
显然,让13亿人口一下子都从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很不现实。
据专家研究,美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阶段持续了110年,日本持续了80年。
对于人口众多的中国来讲,持续时间或将更长。
2.大量的农村劳动力需要从土地上转移出来。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人口众多,以2006年为例,中国乡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56%[3]。
2006年,中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2%、47%、41%,而发达国家分别为2%、26%、72%[4]。
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原因
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原因1.产业转移背景与政策导向1.1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需求1.2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是中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实现区域发展的均衡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战略背景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区域均衡发展需求: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相对滞后。
为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以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1]。
•全球产业链重构: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的背景下,中国需要优化生产力布局,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2]。
•产业升级与转型:东部沿海地区面临产业升级的压力,需要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同时发展高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而中西部地区则可以承接这些转移的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3]。
•国家安全与战略腹地建设:考虑到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国家强调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以保障国家安全和产业安全[4]。
1.3政策支持与引导措施1.4为了推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引导措施:•财政政策支持:中央财政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改善民生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化产业承接环境[5]。
•税收优惠:对投资中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和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按规定免征关税[6]。
•金融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产业转移项目提供信贷支持,支持中西部地区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统一的同业拆借市场、票据市场、债券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的投融资活动[7]。
•土地政策: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指标的支持力度,优先安排产业园区建设用地指标[8]。
•科技创新支持:国家层面支持西部地区在特色优势领域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布局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学校[9]。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说课稿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高中地理必修三的重要内容。
产业转移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结果,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通过对产业转移现象的研究,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能力。
教材首先介绍了产业转移的概念和分类,然后从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教材内容丰富,逻辑清晰,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产业转移这一较为复杂的经济现象,学生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此外,学生在收集和处理地理信息、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分类和影响因素。
(2)学生能够分析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经济、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区域经济发展,增强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全球视野。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2)产业转移对转出地和转入地的影响。
2、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产业转移的现象和规律。
(2)问题导学法: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抓住产业转移机遇 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四川省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为例
2010年2月第32卷第2期当代经济管理CONTEMPORARYECONOMY&MANAGEMENTFeb.2010V01.32No.2抓住产业转移机遇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以四川省成都市承接产业转移为例◆余梦秋1,2(1.成都市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23;2.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四川成都610064)【摘要1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国外及东部地区某些产业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
因此,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上如何有选择性地承接产业转移,从而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文章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例,将其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较详细分析,进而提出承接好产业转移的原则和建议对策。
【关键词1产业转移;优势;原则;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1;'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461(2010)02-0065-03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蔓延,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下调、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及煤电油运力紧张等一系列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东部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大户”,面临着成本提高、利润下降甚至亏损的局面,悄然加快了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步伐。
产业转移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区域的部分产业顺应比较优势的变化,以跨区域直接投资的方式将部分产业的生产转移到相对不发达的区域进行。
【1】有研究表明,东部发达地区向外围地区转移的产业主要包括电子信息、机械、汽车、石油、化工、纺织、服装、轻工、建材、医药、有色金属等。
而这一轮的“产业转移”,对我们中西部省市而言,无疑是一次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成都作为四川省会城市,全国十五个副省级城市之一,如何抓住机遇,抢占先机,通过发挥自身优势和创造比较优势,选择性地承接东部发达地区转移的产业,是我们当下必须重视的问题。
一、成都承接产业转移的客观性2008年,在经历了“5.12”特大地震灾害和金融危机双重考验后,成都市国民经济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西部产业的发展趋势
西部产业的发展趋势西部产业的发展趋势引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的西部地区逐渐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西部地区庞大的面积、丰富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西部产业的发展趋势,包括资源型产业、制造业、旅游业、科技创新等方面的趋势。
通过分析当前的形势和政策支持,可以预测未来几年西部产业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一、资源型产业的发展趋势中国的西部地区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而闻名,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铜、铝等。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西部地区的资源也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但是,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和绿色发展理念的倡导,传统的资源型产业面临着转型升级的压力和挑战。
1. 绿色转型:西部地区的资源型产业将加大绿色转型的力度。
通过引入先进的矿业技术、环保设备和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鼓励资源企业在环保、节能和减排方面进行创新,并加大对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2. 产业升级:西部地区将加快资源型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产业链延伸和产品升级,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
例如,煤炭行业可以通过发展煤炭深加工、煤化工和电力等产业,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3. 能源替代:随着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和成本的下降,西部地区将加快推动能源替代。
例如,可以发展风电、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项目,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和节能减排的目标。
二、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西部地区作为中国的制造业基地,正在经历从传统制造业向现代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
西部地区的制造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包括土地资源、劳动力、交通条件等。
随着政府对西部地区制造业的支持力度的加大,这一趋势将进一步加快。
1. 制造业转移:随着沿海地区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环境压力的增加,制造业正在向西部地区转移。
西部地区通过提供低成本的土地、劳动力等资源,吸引了大量的制造业企业。
其中,重庆、成都、西安等地区的制造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克拉玛依产业转型发展研究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克拉玛依产业转型发展研究摘要: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可持续发展,转型过程中产业转型是至关重要的。
产业转型包括很多方面,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城市功能的提升以及接替产业的选择等。
本文通过对克拉玛依产业结构区位商的计算,在其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明确优势产业和劣势产业,分析克拉玛依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为克拉玛依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和提高优势产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克拉玛依根据2002年的《我国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转型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共有包括石油、煤炭、冶金、森工等类型的县级市以上的资源型城市118个,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
新疆作为我国重要的化石能源和矿产资源产地,丰富的资源优势正逐步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资源型产业已成为部分县市的支柱性产业。
在国家118个资源型城市名录中,新疆共有5个城市,其中包括石油城市克拉玛依、库尔勒,煤炭城市哈密和有色冶金城市阿勒泰、阜康。
其中,克拉玛依因油设市,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石油资源型城市。
其兴衰与石油可开采储量和产业在经济结构提升过程中的市场竞争地位密切相关,受资源基础、开发规模、管理体制、产业结构和市场流通等因素的制约。
由于石油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和可耗竭性,其丰裕度决定了石油产业的生产规模和服务年限。
因资源枯竭而引起的城市、产业的衰亡或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以克拉玛依为例,分析探讨克拉玛依在产业转型中,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结构内部存在的问题,并对克拉玛依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克拉玛依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克拉玛依产业结构发展现状1955年10月29日,克拉玛依1号井喷出原油和天然气,标志着新中国发现了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成为了新中国石油工业的起始地和奠基地。
1956年,油田进入规模开发和建设时期,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1959年,原油产量曾占到全国原油产量的40%左右,是新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贡献者”。
东_中_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征与区域转移趋向
收稿日期:2007-05-02作者简介:彭连清(1975-),男,华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华南市场经济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征与区域转移趋向彭连清(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摘要:本文比较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特征,对东部沿海地区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进行分析,提出促进产业区域转移的对策。
关键词:产业结构特征;产业转移趋向;对策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685(2007)06-0029-03 我国经济经过多年的高速增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但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随着产业和生产要素向东部地区持续集聚,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日趋加剧。
近年来,先后出现 民工荒 、 电荒 、 油荒 、 地荒 ,环境资源承载压力加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传统劳动密集型企业生存压力显著加大。
与此同时,我国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迟缓,地区差距持续扩大,其资源优势、劳动力要素优势和市场潜力正吸引越来越多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向内陆地区迁移,开始出现明显的产业区域转移趋向。
一、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特征长期以来,东部地区凭借优越的自然条件、区位优势和政策优惠,经济增长速度一直高于中西部地区。
从人均GDP 看,1991年以来,除一些特殊年份外,每年中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只占东部的40%多一点,而西部只占东部30%多一点。
1985年,东、中、西部三个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1.96%、29.69%、18.35%,到2005年,差距进一步扩大,比重分别为59.52%、23.49%、16.99%。
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相联系,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区域产业结构也存在明显差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十分明显。
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机遇与策略
点。
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以及相应的战略。
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机遇1.国家政策支持为促进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以激励企业投资建设。
政策的出台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政策保障。
2.地理位置优势中西部地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地区,是连接东部、北部和西北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
地理位置优越,对于扩大内外贸易、开放合作具有重要的地位。
3.丰富的资源优势中西部地区拥有大量的自然资源,如著名的川渝盆地、黄土高原、盆锅山地、青藏高原等,这些丰富的资源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遇。
4.人力资源优势中西部地区人口众多,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人口红利为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策略1.优化产业结构,挖掘发展潜力中西部地区的优势产业主要是农业、能源、制造业等传统产业。
在实施产业转型升级时,应该紧抓新技术、新业态与新业务,积极推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如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发挥中西部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以打造产业链和价值链为核心,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产业的附加值。
2.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建设公路、铁路、水运和机场等基础设施,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同时,要注重提升基础设施质量和水平,营造更加良好的投资环境。
3.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中西部地区的人口红利极具潜力,发挥人才优势是提高中西部地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要加西部地区人才储备充足,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的支撑。
4.改革创新,提高综合竞争力中西部地区要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着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企业质量、效益和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综合竞争力。
5.加强金融支持,促进投融资活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要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中西部地区,发挥金融机构的作用,支持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
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现状分析
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然而,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差距。
因此,中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合作,制定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经济发展战略,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
一、中西部区域经济现状分析中西部地区是指西南、西北和中部地区,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湖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新疆等五个省区的部分区域。
这些地区的经济水平较为落后,但是近年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目前,中西部地区的GDP增速普遍在7%以上,但是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
例如,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率较低,经济发展依然以传统的农业、采矿业和制造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的比重较低。
二、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
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力度逐渐加强,外部投资和国家支持的优势也逐渐凸显。
另一方面,地域辽阔、自然条件艰苦、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基础薄弱等问题也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阻碍。
三、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加强宏观经济管理和大力实施区域产业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建议:(一)产业升级中西部地区需要加快向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发挥自身区域特色和优势,加强创新能力和创新环境建设。
需要大力发展以信息、智能制造、国防和医疗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
(二)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长远发展能力。
特别是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快推进,打通区域内的交通瓶颈,增强能源供给保障能力。
(三)加强合作中西部地区需要加强区域内部合作,共同开展有效有效的区域发展规划。
此外,应积极拓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对接合作,加快推进中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交流合作,实现协同发展,共同谋求经济发展。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_董国良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对比分析及发展趋势董国良(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100081)[内容提要]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整体发展情况的对比分析得出,东部地区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体,占GDP的65%以上,东部地区面临产业结构升级,承接国际高技术产业转移的任务和挑战,也有产业雷同的问题,中部地区近几年发展速度落后于东部和西部,西部地区近几年快速发展,各项综合经济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重大调整问题,西部地区赶上了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和形成自身比较优势产业的重大发展机 遇。
[关键词] 经济圈;产业结构;产业转移[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3990(2006)02-0027-04一、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整体情况分析东部地区即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包括: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环渤海三大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是我国目前国民经济的主体,约占GDP的65%以上,包括的省区有:北京、河北、辽宁、天津、上海、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他们都有各自的主导、特色产业。
但通过对他们的产业结构特点分析及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预测后发现,从主导产业来看,三大经济圈具有同构现象,均把电子及通信设备、电子机械及器材、交通运输设备等制造业作为各自主导产业,但在各自区域内部也存在一定程度的趋同现象,如同处长三角地区的江浙两省,其主导产业雷同,优势产业都有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电气机械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
分析得出,由于区域内产业雷同,导致产业内部争夺原材料和各种资源性产品,市场份额争夺加剧,不利于产业长期发展,因为就每个省区的主导产业而言,他们的规模足以满足整个国内市场,同时,造成对电力等各类能源在该区域的极度紧张,在区域行政壁垒的作用下,各地之间争资源、项目、资金,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的问题将难以避免,影响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提升。
不过总体而言,这三大经济圈依然是中国经济最有活力的地区,发展前景非常好。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环境与区域转移趋向分析
始 出现向中西部地 区转移的新趋 向, 这种产业 区域转移 同时 又受到一些 市场 因素和制度 因素 的阻碍 。产业 区域转移是企业在 市场 但
机制引导下的 自发行 为, 政府要 积极搭 建产业转移的平 台, 营造 良好 的产业区域 转移环境 。 [ 关键词] 产业发展环境 ; 业梯级 分布; 产 区域转移趋 向; 对策
2.9 1.9 三大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呈扩大态势, 34%、 9%, 6 逐步 利, 而西部大开发使国家计划配置的资源更多地 向西部倾斜。 形成我国东 、 西部地区各 自 中、 优劣共存的产业发展环境。 东部地区沿海临港, 交通便利, 基础设施 良好 , 区位优势明 显, 科技文化发达; 经过多年的发展, 积累了丰富的物质资本和 从目前来看,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所处背景 的特点是搞市场经济
l .7 O 1
l .9 04 98 .l
9 1 .8
l.4 2 1 l .7 0 5
9 9 .4
优势和市场 潜力 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 我 国开始出现明显的产业区域转移趋向。文章拟从我国东、 西 中、
部地区产业发展环境与产业梯级分布特征的比较出发, 分析东
G P占全 国的 比重 比较 D
阳, , 男 广东人 ,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生 , 主要研究方 向为区域 经济 学。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_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
M a r. 0 2010 和收入的差距持续扩大 。
由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经 的统一。
条重要 途 径。
尤 其 是 在 国 际 金 融 危 机 爆 发 之 如,蔡昉 就明确提出 ,产业转移既可以发生在国际 引“ “ “ 和 等2010 年 3 月 当 代 经 济 科 学第 32卷 第 2 期 Modern Econom ic Science V o l. 32 N o. 2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 、特征及形成原因分析冯根福 ,刘志勇 ,蒋文定(西安交通大学 经济与金融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 : 本文主要对 1993 年至 2006 年期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工业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初步分析 , 并探讨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产业转移的趋势和特征的形成以及与传统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出现背离的原因 。
本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 截止到 2006 年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只发生了部分的相对产业转移 ,绝对产业转移的现 象尚未发生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还不显著 ; 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过程中 , 出现了部分 技术密集型产业先于劳动型密集型产业转移和许多产业越过中部地区直接转移到西部地区的现象 。
本文研究结 论的重要启示是 : 同一国度内区域间的产业转移与国际产业转移的条件有着很大的不同 ,因此在分析我国地区间 产业转移时不能机械照搬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 目前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大规模产业转移的条件还不成熟 , 因而在 相当长一个时期内 ,试图通过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来实现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以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背 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之间的矛盾还是相当困难的 。
关键词 : 东中西部地区 ; 产业转移 ; 趋势与特征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2 - 2848 - 2010 ( 02 ) - 0001 - 10一步加大 。
针对这种情况 ,有的学者提出 ,可以通过一 、言 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移 ,实现在产业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间经济发展 中扩大就业 ,并由此形成产业优化升级与扩大就业[3]济发展和收入差距的扩大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社会公 上述学者提出的通过东中西部地区间的产业转 平与社会稳定 ,所以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 ,要采取有 移实现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以及解决国际金融危机 力措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逐步缩小东中西部 背景下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就业之间矛盾的构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 。
从产业转移看中西部产业集群发展
从产业转移看中西部产业集群发展中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其产业集群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产业转移是中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本文将从产业转移的背景、中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和挑战、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产业转移的背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产业链的调整,东部沿海地区的劳动力成本逐渐上升,资源约束越来越严重,推动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
同时,中西部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较低的土地成本和劳动力成本以及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等优势,具备了接纳产业转移的良好条件。
二、中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1.资源优势: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能源、矿产等,为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地理优势:中西部地区位于中国的中部和西部,地理位置上具备辐射周边区域的能力,能够有效连接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内陆地区,形成全球产业链的重要节点。
3.劳动力成本优势:相对于东部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4.市场需求优势:中西部地区具有庞大的农村和城市消费市场,能够带动产业发展,并且这些市场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具有巨大的潜力。
5.政府支持优势:中西部地区是国家确定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一带一路”战略重点区域,政府加大了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三、中西部产业集群发展的挑战1.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中西部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相对较低,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有一定差距。
这对于产业集群的发展构成了实质性的制约。
2.交通和基础设施不完善: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给产业集群的发展带来了一些不便。
3.人才流失问题:中西部地区的一些优秀人才更容易流向东部沿海地区,导致中西部地区的产业集群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
四、政府支持和政策引导为促进中西部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和政策: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中西部地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产业集群的发展效率。
从城市产业地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
从城市产业地域结构看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产业地域结构已成为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国家对中西部地区的加大扶持力度,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金涌入这些地区,城市产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本文将从产业结构、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角度分析中西部地区发展格局,以及城市产业地域结构的变化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产业结构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
然而,在国家发展战略的推动下,中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发生明显变化。
随着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各地都在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策扶持、引进外资等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逐渐向多元化、服务业化和技术密集型转变。
1、多元化在各地经济结构的转型中,重点打造的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这些产业不仅形成了新的增长点,同时也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以重庆为例,其特色产业已由传统的钢铁、化工等传统行业转向了高技术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而且新兴产业正在快速发展,如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
这种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和风险分散的发展模式,注定会为中西部地区带来更加充沛的发展动能。
2、服务业化中西部地区的服务业也正在快速发展。
这不仅是因为服务业具有较低的环境污染、简单的技术要求和较强的市场适应性等特点,而且也与我国战略转型、产业结构调整等因素有关。
像重庆、成都等地曾经专注于制造业,而现在已经开始大力发展服务业。
因此,服务业的快速崛起,将会为中西部地区带来不少的机遇。
3、技术密集型随着国家技术创新战略的不断深入,中西部地区的高科技企业正在爆发式增长。
以成都为例,其以“天府科技城”为主要载体,培育了一批著名的大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同时启动了许多支持科技公司发展的政策,这有利于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迭代,为中西部地区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为经济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市场需求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依赖于内生型需求,其中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是重点。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发展战略分析
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发展战略分析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是中西部地区依旧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较大,面临着重大的经济发展问题。
本文将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入手,总结分析其发展战略,探讨如何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中西部地区经济现状的概述西部地区是中国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区域发展不均的典型地区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等因素的限制,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的发展步伐相对较慢。
与此相对的是,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导致中西部地区在各个领域的竞争力都较弱。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市场规模小、资源禀赋不足、投入不足、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都是造成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企业实力不够强大,缺乏核心技术,高端制造业也有待加强,缺乏先进的管理理念和营销思维,这些问题也严重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速度。
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一)资源开发与环保并重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但是目前许多资源未被开发利用,随意开采又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因此,中西部地区应把资源开发与环保并重,将资源的开采、加工和利用与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高技术产业当前,全球科技创新竞争激烈,中西部地区应该尽快加大科技投入,加强技术研发,提高科研人员素质和创新能力。
同时,发展高技术产业据此加快产业升级,高技术产业将成为提高中西部地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三)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旅游、农业等资源,应该立足资源独特性、人才优势、品牌效应等优势,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和打造一批有特色、有品牌、有竞争力的产业,加速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四)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得到高度重视,为中国经济普及推动作出重要贡献。
政府应该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包括道路、铁路、水利、电力、通讯等,以确保中西部地区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基础设施与东部地区持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和资源禀赋理论,提出中西部地区应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把资源密集型产业培育成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
但伴随着资源短缺、能源紧张以及环境污染等问题的逐步升级对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了巨大压力。
以重庆市铝产业为研究案例,从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为中西部地区资源密集型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标签:重庆;资源密集型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 F016.51 重庆铝产业发展现状1.1 已形成较完备的铝产业体系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目前重庆基本形成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合金—变形铝合金的塑性加工或铸造铝合金的铸造成型加工—表面处理/热处理等后加工的产业链,初步形成由铝土矿开采、铝冶炼、铝合金熔铸、铝加工、废铝回收、科研设计等构成的较完整的产业集群。
重庆铝产业主要包括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材、铝压铸件、铝制品、铝线缆、再生铝等,对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带动辐射作用。
重庆铝业龙头企业——中铝西南铝,是我国生产规模最大、技术装备最先进、品种规格最齐全、产品质量领先、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性特大型铝加工企业,是我国航空航天铝材保障基地、高精铝板带箔生产基地、铝材出口加工基地。
1.2 铝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产业链条较为完善。
已形成矿产品、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材、铝铸件、铝质天花、铝电解用炭素制品等上下游及配套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
铝加工业是重庆铝产业链条中最重要的一环,具有全球竞争力。
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
中铝西南铝形成了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电子家电、包装印刷、建筑装饰用铝材等6大系列支柱产品。
企业结构趋向合理。
形成了以中铝西南铝为核心,数十家大中型企业围绕铝加工上下游产品配套发展的格局。
2 重庆铝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形势分析2.1 重庆铝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困境(1)本地资源加工保障能力不足。
重庆已探明可供开采利用的铝矿资源总量有限,原储量仅为2400万吨,经追加投资勘探,总储量约5700万吨;矿石品位不高,铝硅比为5∶9。
铝土矿找矿探矿投入不足,矿业开发滞后,深部坑采成本较高。
氧化铝、电解铝、再生铝合金不能满足本市铝加工需求,铝及铝合金等主要依靠市外资源,特别是电解铝产能不配套使生产成本较高,影响了企业规模扩张和市场竞争力,已成为制约重庆铝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
此外,重庆铝工业电价偏高,挤压了铝冶炼企业利润空间。
(2)重庆铝材产品结构不够合理。
如轧制材与挤压材,热轧坯和铸轧坯,一般铸件与压铸件,原铝与再生铝,铝材与深加工材,铝材品种与应用领域等的结构与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差距大。
大型精密模锻件、制罐用特薄板、高档PS版基、热敏CTP版、铝板幕墙、高级装饰板、镜面板、飞机蒙皮板、高压电容箔、车船用高精铝板、大型特种型材等高附加值、高技术、高品质和军民两用特殊用途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但重庆产能有限、新产品开发滞后;电子家电产品、食品饮料等包装对铝板、带、箔产品的深加工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除中铝西南铝外,重庆铝加工企业大多数是中小民营企业,存在布局分散、专业化分工与协作配套差,规模偏小,高新技术产品不多,产业集中度不高等问题。
(3)统筹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铝加工行业属资金密集型产业。
支持行业快速发展的融资政策和能源政策力度不够,影响企业产能扩张和行业效益的发挥。
行业深层次的发展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行业间的上下游关系依然脆弱。
跨省区间矿产资源和能源的统筹发展机制尚未形成,跨行业间多层次的、互惠长效的利益政策机制不健全。
科技人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缺失,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应用研究的原创能力弱;市场体系建设滞后。
2.2 重庆铝产业发展面临的宏观形势(1)我国对铝材的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铝生产国和消费国,铝加工产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态势,铝的消费需求也同步快速增长。
我国建筑、电力、交通、包装、机械等行业铝消费量分别约占40%、20%、16%、8%和8%。
在产能不断提升、消费需求旺盛以及优惠政策促进下,全国铝板带箔快速增长,但我国人均铝消费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增长空间大,铝加工产品特别是高中档产品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
(2)资源配置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世界铝材生产能力主要控制在大型跨国铝业集团手中。
新一轮全球铝工业结构调整已基本结束,形成美国铝业公司、加拿大铝业公司、俄罗斯铝业公司、中国铝业公司、海德鲁铝业公司五大企业主宰世界铝工业的格局,开始加快技术改造、企业改扩建、产品和新技术开发、市场开拓、新应用领域开辟步伐。
1993年以来,美铝在我国累计投资数亿美元,成为我国铝工业最大的外国投资者和贸易伙伴、中铝股份境外股的最大认购者,销售的产品涉及航空航天、包装、汽车、建筑和商业运输等应用领域。
(3)技术装备升级、产品更新换代加快。
目前,铝加工新工艺新技术向节能降耗、精简连续、高速高效、环保安全方向发展;铸锭向大型化和高纯净度方向发展;工艺装备更新换代向大型化、精密化、成套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热轧和冷轧加工技术向高速、大压下量和高精度方向发展,并以“1+4”和“2+5”热连轧技术和冷连轧技术为典型代表。
工模具设计与加工工艺不断优化,材质质量和使用寿命将极大提高。
新型高档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
(4)铝加工发展加速,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我国铝产业呈现加快资源整合、大力发展高精度铝板带材、节能型材与安全型工艺技术、逐步淘汰落后技术装备和低质产品等五大趋势。
产品结构调整方面,近年来,针对我国高精度铝板带材需大量进口的现状,国内外投资者纷纷扩建和新建现代铝板带加工项目,起点高、投入大、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
工业型材产量不断增加;节能型建筑铝型材加快发展,出口量上升,新型隔热型材、幕墙板、隔热防潮铝箔将成为主流产品。
(5)铝产业聚集态势明显,形成六大板块。
我国加快发展“最优化铝产业链”,将生产原铝的要素——煤电、氧化铝、炭素等串联起来,形成煤(水)——电——铝——铝材深加工——再生铝产业链,尽可能多地将原铝转化为深加工产品。
全国逐步形成了六大铝产业板块,即珠江三角洲铝建筑型材板块、中原地区民用铝板带加工板块、环渤海民用铝材加工板块、长三角铝箔加工及再生铝板块、西南军民两用铝加工板块、西北铝加工板块。
3 重庆铝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实施3.1 改善政策环境,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强化政策支撑。
充分用好西部大开发、三峡库区产业发展、对口支援、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开发、循环经济等政策资源,支持符合规划的铝产业项目进入重庆各铝工业园区。
加快推进重点铝加工项目前期工作,有关部门在规划用地指标、环保审批、进口设备减免税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市工业结构调整等政策性资金给予倾斜支持。
规范铝镁合金零部件工业市场竞争秩序,在国家宏观政策引导下,有选择地扶持具有相当规模且在产品和技术上拥有一定实力的骨干铝镁合金零部件企业,通过兼并、参股及控股等方式,联合其它有一定优势的企业,形成铝镁合金零部件大企业集团,提高铝镁合金零部件产业的规模效益和整体实力。
3.2 强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铝土矿探矿权和采矿权管理,确保铝土矿资源向重点氧化铝企业集中配置,按照规模经济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发展,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避免盲目建设和资源浪费。
加强铝土矿的资源保护和市场监管,运用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打击私采乱挖、一证多坑、采富弃贫行为。
制定“十一五”铝土矿资源勘查开发规划,进一步增加财政对铝土矿基础性地质勘查的投入,支持鼓励重点氧化铝企业积极参与市内铝土矿资源的商业性地质勘查和到省外境外建矿,提高资源保障程度。
严格氧化铝项目布局和消耗铝土矿资源项目的管理,严禁规划外氧化铝项目建设和非重点氧化铝企业扩大规模,不再新建和改扩建增加铝土矿消耗的化工项目,促进氧化铝等行业的有序发展。
鼓励市内氧化铝企业的新增产量优先供应重庆电解铝企业,并在签订长期合同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条件。
3.3 注重产品、技术研发创新依托中铝西南铝技术中心、重庆大学国家轻金属工程研究中心,重点研究高性能铝合金成分优化和合金形成规律及控制技术;铝合金连铸液位精密程控技术装备研发;以织构控制为核心的高性能铝板带热连轧及冷轧技术;大规格高强铝合金铸锭及复杂截面型材加工技术;综合优化强度、塑韧性及耐蚀性能等的铝合金热处理关键技术。
在铝合金材料的先进制备与加工技术领域,掌握一批关键的核心技术,形成完备的铝合金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工艺及制备等产业化技术开发体系,为重庆铝合金材料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技术支撑和持续发展动力,将重庆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铝合金材料研发与产业化基地。
3.4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园区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新型工业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促进企业采用清洁工艺和节能降耗技术,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大力推行“源头削减、过程控制、末端资源化治理”的清洁生产模式,拉长产品链,开发“三废”再生资源化、再商品化,形成多级循环。
通过区域内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建立生态铝工业园区。
实行“绿色”招商、产业链招商,使之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水平的标志性区域。
参考文献[1]曾玉成,李传林.西部高耗能工业发展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02,(2):111114.[2]韩道光.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应重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J].企业活力,2005,(3).[3]强毅,韩冰.提升宁夏高耗能产业的战略思考[J].宁夏社会科学,2007,(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