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国地图市场发展现状及机遇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时代中国地图市场发展现状及机遇分析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标志着我国已处于以“科技互联网+新能源”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进程中。“互联网+”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即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提升实体经济的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施工具的经济发展新形态。
在“互联网+”时代,地理信息的应用已日益广泛。地图作为地理信息的重要传播载体,其生产和应用模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变革,地图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纸质媒介,而是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地图搭建了形式多样的承载平台和良好迅速的传播媒介,地图从纸质载体走向电子载体,并从单机或光盘形式扩展到网络和移动载体。相应的,地图市场也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传统纸质地图已远远无法满足大众需求,以网络地图、车载地图、手机地图为代表的新媒体地图正占据着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地图以无处不在的形式逐渐走进了大众生活。进入“互联网+”时代,地图市场格局将如何重新划分,“互联网+”将给未来地图市场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地图市场前景如何等,都是制图从业者关心的问题。
一、地图市场现状分析
1、模拟地图市场
根据用途,模拟地图市场大致可分为四大主要市场:一是服务于地理、历史和社会等学科教学的教学地图市场,受“互联网+教育”的影响,传统教学用地图出版物市场的总量及潜力提升较难,但仍将维持一定的规模。二是面向大众生活、学习、出行需求的实用地图市场。这一市场的需求随着公众社会活动的增加呈上升趋势,但受纸质地图交互性不强、承载信息量不丰富、携带不便等因素的影响,将面临新媒体地图的巨大冲击。三是面向专业应用、艺术收藏等需求的专业地图市场。这一市场因需求群体小且相对固定,因此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且规模不大。四是地图文化产品市场。该市场重点突出了地图的文化艺术功能,兼具一定的实用功能,包括各种不同材质的地图产品及以地图元素为主而设计的衍生产品。目前,这一市场中以各种造型别致、功能各异的地球仪最具代表性。这一市场与文化创意产业关联紧密,在产品形式上还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市场规模有待进一步拓展。
2、新媒体地图市场
新媒体地图市场是相对于模拟地图市场而言的,这一地图市场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及各类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现已成为地图市场的生力军,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按照搭载载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三大主要市场:
1)搭载于互联网上的网络地图市场。自谷歌起,国外和国内的互联网巨头均推出了自己的在线地图产品,开展网络地图搜索服务和基于地理位置的增值服务。免费地图服务模式对网络地图的普及应用起到了引领作用,也极大地拓展了地图的使用群体,带来了空间信息
的全面社会化。这一市场的需求将伴随着公众日常活动中位置服务的兴起持续上升。
2)搭载于导航终端上的导航地图市场。不同于网络地图满足综合性服务的需求,导航地图投放市场之初就专注于满足导航服务的需求。全球导航地图市场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目前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我国导航地图市场发展尤为迅速,已成为继日本、欧盟和北美之后的又一大导航产品市场。但随着移动智能终端和网络通信的快速发展,导航地图的搭载终端已从车载导航仪、手持导航仪(PND)扩大到手机,服务模式也从单一的导航过渡到综合信息服务和社交服务。
3)搭载于移动智能终端上的移动地图市场。这一市场是网络地图市场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延伸,也是导航地图市场在移动智能终端上的拓展。随着智能手机终端的不断成熟和发展,以及3G和4G网络的逐渐普及,移动手机端正成为互联网最重要的入口,移动地图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张。但我们也要看到这一市场与其他生活、社交等信息服务市场之间的边界正日益模糊,单纯的移动地图服务正向移动位置服务、移动生活服务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地图市场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1、高新技术带来的新机遇
(1)数字化的地图制作技术显著提升地图产品生产效率
近年来,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及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为地图制作提供了快速、真实、多尺度、多类型、多时态的数据源,缩短了地图制作和更新的周期,甚至遥感制图技术直接产生了影像地图;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地图内容的表达提供了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态演化等多样化媒体形式;三维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与数字制图技术的结合,为地理空间环境的多维仿真显示、虚拟设计,以及三维导航提供了技术支撑;地理空间分析、数学模型的引入,则极大提升了地图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多种技术手段的应用,使得地图产品的生产周期和生产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地图制作工艺也日趋成熟。
(2)多样化的地图产品形式催生了新的需求
数字制图技术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一方面快速提升了制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催生了网络地图、导航地图、手机地图、多媒体地图、三维地图、基于虚拟现实的电子地图等一系列新媒体地图产品。这些新媒体地图产品由于其所使用的存储介质、显示设备(计算机、手机、导航仪、数码产品)、内容、服务对象及使用方式的差别而呈现出不同的产品形态,丰富了地图市场的产品种类和形式。地图产品从满足展示需求不断拓展至满足定位、导航、位置服务甚至生活服务的需求中。
(3)大众化的地图服务模式扩大了市场规模
传统地图服务是以印刷发行作为服务社会大众的主要模式,这种模式由于产出低、传播面窄、受众小且交互性不强,已越来越难以适应信息时代人们对地图使用的需求。“互联网+”时代通过网络、移动存储设备、手机及大众媒体为人们提供地图服务已经成为地图市场
最为灵活、便捷的服务模式。这种以免费使用为主的服务模式又进一步降低了地图的使用门槛,将地图的传播面无限扩大。同时,以受众数量多少、受众黏性高低为主的地图服务评价体系又催生了地图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和对用户需求的不断响应,地图服务日趋良好的交互性也极大地拓展了地图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2、面临的新挑战
(1)市场监管问题
传统出版地图已形成一套运行规范的制作审批流程,较易监管,而对于新媒体地图而言,现有市场监管体系尚不能有效覆盖。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地图产品的传播,但也给监管带来了新的挑战:一方面,新媒体地图产品的数量、形式、种类较传统出版地图有了大幅提升,单纯依靠审批式和查处式的监管不仅效率不高,也难以覆盖所有产品;另一方面,新媒体地图的著作权更加难以得到认定和保护,非法盗版成本更低、操作更简便,侵权风险大大增加。
(2)产品创新问题
现有地图产品的供给能力与日益多样化的需求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现有地图产品的精准性、现势性及实用性均无法有效满足需求,产品创新能力不足。一方面,由于新媒体地图的测绘、研制、更新、服务成本巨大,且核心技术又往往掌握在少数几家企业手中,行业壁垒较高,导致一般的中小企业很难涉足该市场,导致创新主体不足。另一方面,由于地图产品的数据源开放程度不高且标准体系滞后于市场发展,导致地图产品生产企业不得不从事大量的低水平重复数字化工作,生产企业之间无法形成良性的分工与合作,地图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创新动力不足。
(3)资金和人才问题
新媒体地图市场初期投资巨大,加上我国正处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期,重要城市每年道路及其设施的变化率都在30%以上,因此地图的维护成本也很高。高品质的地图服务离不开数据的持续快速更新,只有不断投入资金和人力物力,才能保持最新的现势性,吸引更多用户。此外,创新人才的匮乏也是一个问题。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地图制作技术的升级优化需要掌握信息技术人才的支撑;地图产品的设计需要大量创意人才的参与;地图服务过程中需要大量跨领域专业人才的配合。因此,人才问题也成为制约地图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种种问题的存在给“互联网+”时代地图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开发新一代地图,加强地图市场的监管和高新技术人才的培养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正处于地图学发展的重要时期,国民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必将对地图市场不断提出新要求。地图市场需要快速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使信息时代的挑战与市场经济的冲击都成为未来地图市场发展的动力,将地图学理论、技术与市场应用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互联网+”时代地图市场发展前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