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工笔画的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发展

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的继承与发展问题,一直是中国画家们苦苦探索的问题。特别是在新时期,中国工笔人物画将面临更多的抉择和挑战,这个问题更加突出了。

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工笔画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优秀文化传统和广泛审美情趣的伟大民族,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在民族文化精神的孕育下,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历练数千年形成的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现出中国艺术强大的生命力和光辉未来。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作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在意识结构,是儒学的道德内涵,追求真、善、美,而道学的“天人合一”以及禅学的“梵我合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观念,作为中国画家的思维方式构建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它使传统中国画在大自然与人之间,以“缘物寄情”、“情景交融”的思维模式,将人的情思注入到自然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即精神与物象的统一,又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中国工笔人物画传统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的传统不只是文人画传统,她包括文人画以前的早期绘画传统,“五四”运动以来的新中国画传统,还包括由民间传统,其它相关艺术门类在美术方面的传统和各民族美术的优秀传统。乃至在不同历史时期融入中华文化的外国美术传统,例如佛教艺术传统。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的主流传统,那是我们的根,那是我们的遗传基因,这一点不能动摇。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海纳百川的能力,我们不能孤立、单一地看待传统,更不能只强调一个方面,拿一种传统去反对另外一种传统。

对于民族传统,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从本源上研究,才能从本质上弘扬中国文化精神。对于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我们也必须从深层了解,才能理解其由一点一线完成的构成图式的本质内涵,才会理解其发展从不以否定自己的传统为代价,而是不断地从传统中吸取营养,到大自然中去寻求自我,于传统母体中脱胎换骨,来寻求新的艺术生命的道理,这样一来,也就会少一些那种一提创新就否定传统的无知,少一些那种以西方没落艺术的沉渣来改革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的愚昧,少一些不愿下苦功夫、追求急功近利的狂妄之徒。

发展基于继承

传统的中国工笔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技术语言。例如,以线为主的表现形式,追求神似胜于追求形似的艺术目标,题材主要以帝王将相、仕女、佛教为主,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传统的中国工笔画中的人物脸部,基本上都形成了固定的表现程式。古代的设色工笔人物画,以工笔重彩为主,以浅绛(淡彩)为辅,重彩多画在绢上,色彩浓重艳丽,用笔工细严谨。但在其后的发展中,写意画渐渐兴起,其笔墨趣味影响到工笔人物画的发展,出现了笔墨趣味浓厚,设色淡雅,风格多样的作品。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人物画家们在技法上吸取山水、花鸟画中的各种皴法和笔墨技巧。虽然中国传统工笔画在其自身的发展中,一直在不停地改变,但这些改变都不及在新时代中国画的变化大。这些传统的东西都面临新的发展,以适应新的时代,继承与发展的问题非常迫切地摆到了中国工笔画家的面前。

首先,是这个时代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衣着举止乃至精神状态都有了巨大的改变,这些对传统的中国工笔画提出了发展的要求。例如工笔画的造型语言——线描。线描是中国工笔人物画的基础和精髓,线描技法丰富多样,发展到明代已总结出18种描法,以后更有许多新的创造。但是我们看到,古人的线描主要表现方式还是产生于古人长衣大袖的着装特点,现代人的衣着有了极大的改变,同时,服装的质地也变化多端,所以,古代线描在今天面临着发展新的技法的问题。

其次,是西方造型艺术对传统中国工笔画的冲击。西方传入中国的解剖、透视等科学知识,尤其是西方艺术观念,对中国工笔画的影响十分巨大。例如素描,我们这一代的中国人物画家,多经过美术学院的学习,基本上是属于从素描教学中培养出来的,这种教学原本是徐悲鸿、蒋兆和先生为代表,强调西法中用。人物画要塑造形象就必须有素描基础,这是训练造型能力的科学方法,进一步,素描

所代表的西方艺术观念对中国传统工笔画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例如,近现代的人物画出现了满构图,人物画要求造型准确生动,这和传统中国画对空白和神似的强调有所不同。西方现代艺术对形式的解放也冲击了传统中国工笔人物画。在中国工笔人物画中出现了变形、夸张、观念性、装饰性的作品。

当代的中国画家都意识到了中国画的发展与继承的问题。在20世纪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背景下,经过几代艺术家的艰辛努力,工笔人物在反映现实生活、塑造人物形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许多真实的、生动的形象组成蔚为大观的工笔艺术长廊,为前几个世纪的工笔人物画成果所望尘莫及。但在充分肯定其辉煌成就的同时,也不能不指出存在的缺失。例如,有的人物画因吸收了西画的素描造型能力达到较高的写实水平,但在发扬民族传统工笔画的神韵方面尚有不足之处。学院的写实造型技巧用于水墨画创造常因依赖静态模特儿作画造成刻板而缺少生气的缺点。

在笔墨上,20世纪90年代初,新文人画崛起,不少青年画家都尝试采用一种新的时尚,例如不求造型的写实,而重笔墨的即兴性与随意性,这对“五四”以来已经形成新传统的人物画既是冲击,又是一种补充。但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就是,这些逸笔草草的人物画因过分追求表现手法的自由,而缺少塑造客观对象的严谨性和形象刻画的深度。与此同时,新的表现手法一旦形成风尚,成为一种大家默认的套路并且众人趋之若鹜地去模仿,必然成为妨碍艺术创作健康发展的阻力。

综上所述,发展和创新的时候,如果没有正确地认识传统、理解传统,就很容易误入歧途。

我的理解

在新的形势下,我的艺术创造也体现了我对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继承与发展问题的思考。我的工笔画艺术同样也有着坚实的素描基础。但是,素描只是在造型的准确性上影响了我,我还是坚持中国画对意境的追求。例如在本人的作品《母亲》中,我表现了一个裸体女性,身体的结构准确,但是,通过准确的身体语言和色彩,我追求的是对画面意境的强调。

在我的作品中,表现长衣棉布的时候,我吸取了中国传统的线描方法,但是,在表现新的事物的时候,我采用了不同的方式,例如在表现芦苇和稻田的时候(参见《月光》和《晨曲》)。此外,我的作品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画装饰性的一个特点。在一系列表现湘西风情的作品中,例如《银色的梦》《潇湘女》等,我重点表现了苗家少女身上美丽的银饰。那些美丽的银花、长长的银链子,使得画面具有较强的装饰性意味,但又并不影响意境的表达。

其实,我们不难看出,不论古人还是今人,其艺术成功的原因中,有一个最重要的关键,就是深入生活、体会生活。传统的中国工笔画的表现技法,源自古人对生活的观察与体会。今人要做的就是体会、深入今人的生活,当你表现今人生活的时候,发展与创新自然就生成了。凡是亲身经历和亲身感受被表现在作品中,即使在表现技巧上还有可商榷之处,也会在观众中引起某种感情的共鸣。人物画家要在生活中进行创作,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师造化、得心源”是艺术创作的真谛。黄胄说:“只有到生活中去,才会有冲动,才感到自己的不足”,“在表现生活中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我曾在湘西下放和工作6年,之后又多次去农村写生,“泡”在湘西,山民朴实的形象深深印在我脑子里。我观察生活的细节,表现生活的真善美,在我的作品《胜似亲人》中,我深入而准确地塑造了人物的形象,同时也融入了山民的气质,使得人物形象真实可信。作品的感染力也因为这种形象的真实性而增加了不少。

中国画的发展问题,首先是了解传统和继承传统的问题。在多年的艺术生涯中,我不断地向古人虚心请教,研究大师的作品,从而对传统的中国工笔画既有技法层面的了解,也有精神层面的理解,这些都对我的艺术创作起到了极大的启发作用。概而言之,古人给了我们丰富的财富,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古人财富的基础上再创造财富。在我的艺术生涯中,我临摹了许多古画,从西法起步,复归传统,融西为中,推陈出新,于造化中锤炼,在生活中提高,我学画40多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

健康发展

在历史的长河中,工笔人物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不断地吸收消化外来的艺术营养,显示出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