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超敏反应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超敏反应的分型
根据发生机理及特点不同,可分为I 、 II、 III、 IV型超敏反应。
呼吸道 消化道
花粉、尘螨、粉尘、真菌孢子等 鱼、虾、蟹、蛋、奶等
皮肤粘膜
化妆品、油漆、塑料、动物皮屑等
多途径
药物、异种动物血清等
种类繁多
第一节 I 型超敏反应及其检验
I 型超敏反应的同义名称: 速发型超敏反应、 IgE 介导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型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伪足
风团
分级
﹣
+ ++ +++ ++++
1. 说出超敏反应的概念、类型。(重点)
2. 简述参与I 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介质 及作用。
3. 简述I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及常见疾 病。(重点、难点)
概述
一、 超敏反应的概念 超敏反应是机体对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结果造成 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其结果 可引起多种临床疾病,称为超敏反应性疾病。
二、临床常见疾病 (一)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1. 药物:以青霉素最常见。 青霉素(半抗原)+ 组织蛋白(载体) 完全抗原 临床表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冷汗, 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甚至昏迷、抽搐和死亡。 思考:初次注射青霉素是否需要作皮试?
第一次注射青霉素是否等于第一次接触青霉素?
免 疫 学 检 验
作者:王玉红
1.什么是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是淋巴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 别、处理,引起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以致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2 .举例说明免疫应答的三个过程,并分 析结果。
包括抗原识别阶段、淋巴细胞活化阶段 和效应阶段。其结果在一般情况下对机体是 有利的,有时对机体会造成损伤。
致敏阶段
发敏阶段
变应原初入 IgE产生
组胺
LTs PG 肥大细胞致敏 膜收缩脱颗粒 PAF
激肽原酶
效
毛细血管
应
阶
段
平滑肌
腺体
平 滑 肌 痉 挛
腺 体 分 泌 增 加
通毛 透细 性血 增管 加扩
张
呼吸道、消化 道、皮肤及全 身的过敏反应。
(三) I 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1. 早期相反应发生快,消失快。 2. 早期相反应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晚期相反应有组织损伤。 3. 参与的抗体主要是IgE。 4. 参与的细胞主要是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5. 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才会引起超敏反应。 6.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7. 可经血清被动转移。
致敏阶段 变应原初入 IgE产生
发敏阶段 变应原再次进入
组胺 激肽原酶
LTs 肥大细胞致敏 膜收缩脱颗粒 PG
PAF
效
毛细血管
应
阶
段
平滑肌
腺体
平 滑 肌 痉 挛
腺 体 分 泌 增
通 透 性 增 加
毛 细 血 管 扩
加张
呼吸道、消化 道、皮肤及全 身的过敏反应。
思考
以青霉素过敏性休 克为例说明I 型超敏反 应的发生机制。
消化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胃肠炎)
平滑肌痉挛 腺体分泌增加
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
全身性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3. 效应阶段
(1)早期相反应: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发生,可持续数 小时。主要由组胺引起, 介导的细胞主要是肥大细胞、嗜碱性 粒细胞。可引起生理功能紊乱。
(2)晚期相反应:接触过敏原6小时后发生,可持续数小 时。主要由新合成介质引起, 引起以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 胞为主的炎症。可引起组织损伤。
第一次注射青霉素必须做皮试。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临床一般见于: 皮试(一),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时发生。 皮试过程中发生。 没有做皮试。 高度敏感。 打错针。
加强高度的责任心,在具 备各种急救措施的条件下进 行皮试、注射或点滴。
二、临床常见疾病
(一)全身过敏反应
皮试
1. 药物:以青霉素最常见。
2. 免疫血清(抗毒素):以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最常见。
嗜酸性粒细胞
变应原再次进入
FcεR
肥大细胞
IgE
细胞膜凹陷 脱颗粒
4. 主要生物活性介质及其作用
(1)组胺: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形成。
(2)激肽原酶:血浆中激肽原 激肽原酶 激肽
(3)白三烯:膜磷脂 磷脂酶
花生四烯酸
脂肥氧大化细酶胞 LTs
(4)前列腺素 : 膜磷脂 磷脂酶 花生四烯酸 环氧化酶 PG
外毒素 甲醛 类毒素 免疫马 抗毒素
抗毒素 针对于人来说
抗体(中和外毒素) 抗原(异种动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清)
(二)局部过敏反应
1. 呼吸道过敏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
2. 消化道过敏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胃肠炎。 3. 皮肤过敏反应:常见的有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特应 性湿疹等。 特应症:临床上常见的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胃肠炎、 特应性皮炎、特应性湿疹等由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性疾病。 常对多种过敏原发生反应。
(二)发病机制及过程 1. 致敏阶段
变应原再次进入
桥联 肥大细胞
FcεR
肥大细胞致敏
(二)发病机制及过程 1. 致敏阶段 2. 发敏阶段
细胞膜凹陷 脱颗粒
组胺 激肽原酶 白三烯(LTs) 前列腺素(PG)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呼吸道过敏反应
毛细血管扩张, (过敏性鼻炎、哮喘) 通透性增加。
(5)血小板活化因子:活化血小板,使其释放组胺等。
(6)感觉神经肽: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肽类物质。
组胺
激肽原酶
白三烯
血小板活 化因子
膜 磷 脂 合 成
前列腺素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平滑肌痉挛。 腺体分泌增加。
(二)发病机制及过程 变应原初次进入
淋巴细胞
(二)发病机制及过程
IgE 活化的淋巴细胞
一、发生机制 (一)参与反应的成分和细胞
1. 超敏原(变应原、过敏原) : 2. 抗体:IgE
亲细胞抗体
3. 细胞
(1)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IgEFc段受体(FcεR)
嗜碱性颗粒(组胺等)
FcεR
肥大细胞
3. 细胞
(1)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IgEFc段受体(FcεR)
(2)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F性cε颗粒R
三、免疫学检验 (一)皮肤试验
原理:当过敏原引入致敏者皮肤时,就可与皮肤中肥大 细胞及其它细胞上的IgE特异性结合,引发试验局部皮肤过 敏反应。
1. 试验类型及方法 (1)皮内试验:检测I 型超敏反应最常使用的方法。 (2)点刺试验(划痕试验)
2. 结果判定及分级标准 观察结果应在皮试后的15至30分钟内进行。皮内试验的阳 性 反应以风团为主,点刺试验的阳性反应以红晕为主。
根据发生机理及特点不同,可分为I 、 II、 III、 IV型超敏反应。
呼吸道 消化道
花粉、尘螨、粉尘、真菌孢子等 鱼、虾、蟹、蛋、奶等
皮肤粘膜
化妆品、油漆、塑料、动物皮屑等
多途径
药物、异种动物血清等
种类繁多
第一节 I 型超敏反应及其检验
I 型超敏反应的同义名称: 速发型超敏反应、 IgE 介导型超敏反应、过敏反应型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伪足
风团
分级
﹣
+ ++ +++ ++++
1. 说出超敏反应的概念、类型。(重点)
2. 简述参与I 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介质 及作用。
3. 简述I 型超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及常见疾 病。(重点、难点)
概述
一、 超敏反应的概念 超敏反应是机体对抗原发生免疫应答的结果造成 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病理性免疫应答,其结果 可引起多种临床疾病,称为超敏反应性疾病。
二、临床常见疾病 (一)全身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
1. 药物:以青霉素最常见。 青霉素(半抗原)+ 组织蛋白(载体) 完全抗原 临床表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冷汗, 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甚至昏迷、抽搐和死亡。 思考:初次注射青霉素是否需要作皮试?
第一次注射青霉素是否等于第一次接触青霉素?
免 疫 学 检 验
作者:王玉红
1.什么是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是淋巴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 别、处理,引起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以致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2 .举例说明免疫应答的三个过程,并分 析结果。
包括抗原识别阶段、淋巴细胞活化阶段 和效应阶段。其结果在一般情况下对机体是 有利的,有时对机体会造成损伤。
致敏阶段
发敏阶段
变应原初入 IgE产生
组胺
LTs PG 肥大细胞致敏 膜收缩脱颗粒 PAF
激肽原酶
效
毛细血管
应
阶
段
平滑肌
腺体
平 滑 肌 痉 挛
腺 体 分 泌 增 加
通毛 透细 性血 增管 加扩
张
呼吸道、消化 道、皮肤及全 身的过敏反应。
(三) I 型超敏反应的特点
1. 早期相反应发生快,消失快。 2. 早期相反应以生理功能紊乱为主,晚期相反应有组织损伤。 3. 参与的抗体主要是IgE。 4. 参与的细胞主要是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 5. 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才会引起超敏反应。 6. 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7. 可经血清被动转移。
致敏阶段 变应原初入 IgE产生
发敏阶段 变应原再次进入
组胺 激肽原酶
LTs 肥大细胞致敏 膜收缩脱颗粒 PG
PAF
效
毛细血管
应
阶
段
平滑肌
腺体
平 滑 肌 痉 挛
腺 体 分 泌 增
通 透 性 增 加
毛 细 血 管 扩
加张
呼吸道、消化 道、皮肤及全 身的过敏反应。
思考
以青霉素过敏性休 克为例说明I 型超敏反 应的发生机制。
消化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胃肠炎)
平滑肌痉挛 腺体分泌增加
皮肤过敏反应 (荨麻疹)
全身性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3. 效应阶段
(1)早期相反应:接触过敏原后数分钟发生,可持续数 小时。主要由组胺引起, 介导的细胞主要是肥大细胞、嗜碱性 粒细胞。可引起生理功能紊乱。
(2)晚期相反应:接触过敏原6小时后发生,可持续数小 时。主要由新合成介质引起, 引起以嗜酸性粒细胞和中性粒细 胞为主的炎症。可引起组织损伤。
第一次注射青霉素必须做皮试。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临床一般见于: 皮试(一),肌肉注射或静脉点滴时发生。 皮试过程中发生。 没有做皮试。 高度敏感。 打错针。
加强高度的责任心,在具 备各种急救措施的条件下进 行皮试、注射或点滴。
二、临床常见疾病
(一)全身过敏反应
皮试
1. 药物:以青霉素最常见。
2. 免疫血清(抗毒素):以破伤风抗毒素、白喉抗毒素最常见。
嗜酸性粒细胞
变应原再次进入
FcεR
肥大细胞
IgE
细胞膜凹陷 脱颗粒
4. 主要生物活性介质及其作用
(1)组胺:肥大细胞及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形成。
(2)激肽原酶:血浆中激肽原 激肽原酶 激肽
(3)白三烯:膜磷脂 磷脂酶
花生四烯酸
脂肥氧大化细酶胞 LTs
(4)前列腺素 : 膜磷脂 磷脂酶 花生四烯酸 环氧化酶 PG
外毒素 甲醛 类毒素 免疫马 抗毒素
抗毒素 针对于人来说
抗体(中和外毒素) 抗原(异种动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清)
(二)局部过敏反应
1. 呼吸道过敏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
2. 消化道过敏反应:常见的有过敏性胃肠炎。 3. 皮肤过敏反应:常见的有荨麻疹、特应性皮炎、特应 性湿疹等。 特应症:临床上常见的有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胃肠炎、 特应性皮炎、特应性湿疹等由IgE介导的过敏反应性疾病。 常对多种过敏原发生反应。
(二)发病机制及过程 1. 致敏阶段
变应原再次进入
桥联 肥大细胞
FcεR
肥大细胞致敏
(二)发病机制及过程 1. 致敏阶段 2. 发敏阶段
细胞膜凹陷 脱颗粒
组胺 激肽原酶 白三烯(LTs) 前列腺素(PG) 血小板活化因子(PAF)
呼吸道过敏反应
毛细血管扩张, (过敏性鼻炎、哮喘) 通透性增加。
(5)血小板活化因子:活化血小板,使其释放组胺等。
(6)感觉神经肽:感觉神经末梢释放的肽类物质。
组胺
激肽原酶
白三烯
血小板活 化因子
膜 磷 脂 合 成
前列腺素
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平滑肌痉挛。 腺体分泌增加。
(二)发病机制及过程 变应原初次进入
淋巴细胞
(二)发病机制及过程
IgE 活化的淋巴细胞
一、发生机制 (一)参与反应的成分和细胞
1. 超敏原(变应原、过敏原) : 2. 抗体:IgE
亲细胞抗体
3. 细胞
(1)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IgEFc段受体(FcεR)
嗜碱性颗粒(组胺等)
FcεR
肥大细胞
3. 细胞
(1)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IgEFc段受体(FcεR)
(2)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F性cε颗粒R
三、免疫学检验 (一)皮肤试验
原理:当过敏原引入致敏者皮肤时,就可与皮肤中肥大 细胞及其它细胞上的IgE特异性结合,引发试验局部皮肤过 敏反应。
1. 试验类型及方法 (1)皮内试验:检测I 型超敏反应最常使用的方法。 (2)点刺试验(划痕试验)
2. 结果判定及分级标准 观察结果应在皮试后的15至30分钟内进行。皮内试验的阳 性 反应以风团为主,点刺试验的阳性反应以红晕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