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新闻体制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联新闻体制的含义:一是指新闻媒介的所有制和经营管理机制,一是指国家对媒介的法律和行政管理方式。
苏联新闻体制的特点:①新闻媒介全部国有。②媒介管理高度集权。③媒介功能只重宣传。④信息来源十分单一。⑤媒介言论高度统一。苏联新闻业的这种体制,具有集中、统一、封闭的特征。
苏联第一部新闻法《全苏新闻法》:1990年6月正式通过。几个重要规定:①取消了新闻审查制度。②规定各种组织或公民个人都有权办报。③扩大了办报人的自主权限。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随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经济建设的开展,苏联人民曾经创建了宏大的社会主义新闻体系 。卫国战争结束以后,他们又以自己的劳动,恢复并建立起了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新闻网络。但是,当时的新闻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建国初期,苏联取缔了一切反动报刊,至1919年底,除布尔什维克的报刊外,反革命报刊和其他政治派别的报刊全部停刊或被查封。
斯大林时期更加加强了对新闻事业的管制,以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代替市场经济的管理方式,且加强了新闻检查,强调新闻媒介的宣传鼓动和组织群众的作用,新闻自由并没有受到应用的重视。
1953年3月5日,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继任苏共中央总书记,他反对斯大林的个人迷信,将报刊视为推进改革政策的重要工具。赫鲁晓夫执政后期,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个人决定国家大事,政策多变,给新闻界带来一定的影响。
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勃列日涅夫继任苏共中央书记后,
苏联报刊在数量上虽然有较大发展,但作风又回复到斯大林晚期盛行的那种掩盖问题、粉饰太平、阿谀奉迎的老路上,报纸离人民越来越远。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戈尔巴乔夫上台。
1935年3月11日,苏共中央非常会选举戈尔巴乔夫任党中央书记,这时,苏联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报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戈尔巴乔夫上台前,苏联社会潜藏着的矛盾就逐渐显露出来。与此相应的苏联新闻业也处在一种“死气沉沉”的状态,尽是“空洞的说教”。
戈尔巴乔夫倡导的新闻改革在谈到公开性的内容时,戈尔巴乔夫说这就是“让人民知道一切”;“将更多的事公诸于众”;要做到“人们既应知道好事,也应知道坏事”“集中那些反映了苏联社会各阶层和各行业利益的意见和观点。”戈尔巴乔夫“公开性”原则的鼓励下,新闻界开始突破“禁区”,矛头直指党内不正之风和社会上存在的问题。
随着改革的全面展开,随着“公开性”向各领域的渗透,苏联新闻媒体从公开暴露社会普遍存在的矛盾、问题,发展到组织人们对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对已有历史定论的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价。
苏联新闻改革败对我国新闻事业发展的启示
1、执政党的舆论工具不能丧失,党报的领导地位不能改变。
不能说苏联的解体完全是由于新闻事业改革失败所致,它是政治、经济、社会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以党报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报业体系的丧失无疑失去了重要的舆论阵地。叶利钦在打垮了紧急状态委员会后,立即派人接管了塔斯社、苏联新闻社、中央电视台,
并勒令《真理报》等6家共产党报纸停刊,同时停止了俄共活动并限制了苏共活动。这些报纸只在被迫宣布改变性质后才被准许复刊。由此可见,新闻舆论工具是执政党存在的根基,失去了这个工具,执政党的地位就可能动摇。我们决不能走苏联走过的路子,我们的新闻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闻改革,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进行的,党报的领导地位一定不能变。只有这样,才能把舆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党的手里,我们的新闻事业才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2、坚定不移推进社会民主的进程,但要考虑各种因素做到循序渐进。
强调党的舆论工业不能丧失,党报的领导地位不能改变,并不是说我们不要民主,相反,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民主化、公开性建设,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但决不能急于求成、一步登天。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决不能像戈尔巴乔夫那样急于求成、四面出击。那样只会造成国家的混乱,最终断送改革、断送掉国家和民族的前途。
3、不遗余力地推进新闻自由,但要严格限制滥用新闻自由。
新闻自由是无产阶级的新闻思想。苏联当年那种高度集中封闭的新闻政策和新闻体制,决不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新闻思想的必然发展,正好相反,它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新闻思想的背离,或者说是无产阶级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一种异化而已。但是,这种自由不是没有约束的自由,不是像苏联新闻改革那样“放纵”自由,而且有节制的,有限制的自由。此外,即使在当今世界上标榜“最自由”的美
国,新闻媒体也并非是绝对自由的。
认清苏联新闻改革失败的原因对我国当前的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我国当前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就是说我们进入了一个人均GDP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这个矛盾高发期(这是由国际上很多国家发展历史的总结),处理好各种社会关系尤为重要,决定着我国能否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我们的新闻改革每推进一步都要稳打稳扎,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和当年苏联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但是有些现象不能不引起关注,如网络的出现使社会的阴暗面无处藏身,贪污腐败、社会丑闻、政府无能等各种报道每天都不断涌现,为人们所获悉,这是社会民主发展的必然需要,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是应该大力提倡的。我们的民主不是多了,而是少了;民众对政府的监督不是多了,而是少了。但是,最关键的是,我们汲取苏联新闻改革失败的教训,我们的政府应时刻站在历史的高度对社会舆论开展正确的引导,并通过法制建设、推进各方面的改革,让民众看到政府的实绩,看到希望,增强对政府的信心,这些正是我们的政府应该做的,也是苏联新闻改革失败给我国新闻改革的一面真实的“镜子”。有人埋怨我国的新闻出版法“千呼万唤出不来”,从国家的长远发展来看,笔者认为,这事不能操之过急,还是稳妥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