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
学校代码: 10128
学号: XXX
题目:加油站安全现状评价学生姓名:XXX
学院:化工学院
班级:XXX
指导教师:XXX
2013 年 6月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摘要
本安全评价报告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及《加油站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的要求进行编制的,主要技术依据为《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016-2002(2006年版)。
通过对中国石油加油站经营过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和评价,给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预测;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提出预防、控
制、治理事故隐患的安全对策措施;并对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该加油站能够达到的安全状态做出安全评价结论。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1章总
则 ............................................................ 1 1.1评价目的 ........................................................... 1 1.2评价范围 .. (1)
1.3评价内容 ...........................................................
1 1.4评价依
据 ........................................................... 1 1.4.1
法律法规 ...................................................... 1 1.4.2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 1 1.4.3标准规范 ...................................................... 2 1.4.4加油站提供的资料 .............................................. 3 1.5评价程序 ........................................................... 3 第2章加油站概况 (5)
2.1 加油站基本情况 ....................................................
5
2.2 加油站周边环
境 .................................................... 52.3 加油站总平面布置 .................................................. 5 2.4 主要建(构)筑物 .................................................. 6 2.5工艺流程 ........................................................... 6 2.6 主
要设备 .......................................................... 7 2.7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7)
2.8安全生产管理 .......................................................
7 第3章危险、有害因素辨
识 .............................................. 9 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依据 ........................................... 9 3.2物质的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9 3.2.1 汽
油 .......................................................... 9 3.2.2柴油 ......................................................... 10 3.3站址及周边社区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 12 3.4
电气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12)
3.5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
12 3.6重大危险源辨
识 (12)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3.7事故案
例 .......................................................... 13 第4章评价单元划分与方法确定 .......................................... 19 4.1评价单元的划分 . (19)
4.1.1 确定评价单元的原则 ...........................................
19
4.1.2 评价单元的划分 ...............................................
19 4.2 评价方法的确
定 (19)
4.2.1评价方法的选择 ................................................
19
4.2.2安全评价检查表评价法简介 ......................................
19 第5章定性定量评价与分
析 .............................................. 21 5.1定性评
价 .......................................................... 21 5.2定量评价 .......................................................... 34 第6章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 39 6.1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
训 ...................................... 39 6.2 加强外来人员和车辆的管理 .......................................... 39 6.3 加强设备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 ........................................ 39 6.4 安全标志的设
置 .................................................... 39 6.5对危险业的建议 . (40)
6.5.1 卸油作业 .....................................................
40
6.5.2 加油作业 .....................................................
41
6.5.3 动火作业 .....................................................
41
6.5.4 电气作业 .....................................................
41
6.5.5 油罐清洗作业 .................................................
42
6.5.6对防雷、防静电设备和接地装置进行检测 ..........................
42
6.6火灾扑救对策措施(应急预案) .......................................
42 第7章评价结
论 ........................................................ 44 参考文
献 (47)
2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标题 1,HTS 1,第A章,第*部分,H1,H11,H12 应
用于要在此处显示
的文字。
第1章总则
1.1评价目的
本次评价的目的是对该加油站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安全许可证》以后,加油
站房、储罐、加油机等设备设施是否有变动,查看其运行情况,并对该站危险化学品经营的安全现状做出评价,辨识目前该加油站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分布等变化情况,分析危险、危害程度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
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对目前加油站的危险、有害因素、安全防护措施等进行综合分析,并对该加油站的安全状况做出明确的结论。
1.2评价范围
根据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经营范围内涉及到的成品油(汽油、柴油)的经营现状,
本次评价的范围是该加油站内经营汽油、柴油的设施及周边环境条件。
1.3评价
内容
(1)加油站场所、储存设施、储存和经营方式与国家标准的符合性;
(2)加油站经营人员、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所从事工作的对称性,各类人员是否具备国家要求的相应执业资质;
(3)检查加油站对其经营油品所制定的制度、安全规程的完备、有效性。
1.4评价依据
1.4.1法律法规
序号名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主席令[2011]第70号)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2011]第52号)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主席令[2008]第6号)
(4)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011]第591号 (5)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2007]第493号)
《内蒙古自治区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令[2008]第(6) 162号)
1.4.2规章及规范性文件
序号名称
1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续表
《关于<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国家安全生产监管(1) 理局安监管管二字[2002]第103号
(2)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令第36号 (3)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106号
《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4) 作的通知>的实施意见》安监总管三[2010]第186号
(5) 《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年版国家安监总局文件[2003]第1号
《关于印发<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安全评价导则(试行)>的通知》安监管(6) 管二字[2003]第38号
1.4.3标准规范
序号名称标准号 (1) 《安全评价通则》 AQ8001-2007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3)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
2002(2006版) (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057-2010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规范>车用乙醇汽油调
(5) SHQ002-2001 合设施补充规定》
(6)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1992 (7) 《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 GB18265-2000 (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18218-2009 (9) 《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 GB13690-2009 (10)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2158-2006 (11)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12463-2009 (12) 《用电安全导则》 GB/T13869-2008 (13)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14)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Z230-2010 (15) 《危险货物品名表》 GB12268-2005
2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标题 1,HTS 1,第A章,第*部分,H1,H11,H12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
的文字。
续表 (16)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 GB6944-2005 (17)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 GB15603-1995 (18) 《易燃性商品储藏养护技术条件》 GB17914-1999 (19) 《普通柴油》 GB252-2011 (20)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
AQ/T9002—2006
则》
(21) 《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 AQ3009-2007 (22)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 (23)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24) 《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 GB15603-1995 (2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1995 (26) 《加油站作业安全规范》 AQ3010-2007 (27)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 1.4.4加油站提供的资料
序号名称
(1) 安全评价委托书
(2) 营业执照
(3) 成品油零售经营批准证书 (4) 加油站土地产权证明
(5) 消防验收意见书
(6)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7) 加油站防雷防静电检测报告 (8) 加油站负责人培训证
(9) 工伤保险证明
(10) 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11) 其他资料
(12) 加油站总平面布置及周边环境示意图 1.5评价程序
3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安全评价程序包括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安全评价结论;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前期准备
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划分评价单元
定性、定量评价
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做出评价结论
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图 1-1 安全评价程序
4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标题 1,HTS 1,第A章,第*部分,H1,H11,H12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
的文字。
第2章加油站概况
2.1 加油站基本情况
中国石油加油站,站址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兴安北路阿尔泰南100m处。
占2333地面积约1600m,现有2台30m乙醇汽油储罐,2台30 m柴油储罐,2台20 m柴油储罐,5台加油机。
该加油站已取得危险化学品(汽油)经营许可证,从上次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换证以来,该加油站名称及法定代表人没有发生变更;经营规模及站址没有发生变化;没有实施新、改、扩建工程。
根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版)的相关规定:油品总容积为汽油罐体容积和柴油罐体容积的一半之和。
通过计算,油品总容3积为60+100/2=110m。
对照《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2006版) 关于加油
站的等级划分之规定(见下表),判定该加油站属于二级加油站。
表2-1 加油站等级划分表
,油罐容积(,)(V为油罐实际容积)
级别
总容积单罐容积
一级 120,V?180 ?50
二级 60,V?120 ?50
三级 V?60 ?30 2.2 加油站周边环境
该加油站位于兴安北路南北方向,站区北侧为废品回收站;南侧为宾馆、饭店;东侧为兴安路;西侧为内蒙古工业大学。
该加油站附近无水源地、景观、文物及其他环境敏感点。
详见加油站总平面布置及外部环境示意图。
2.3 加油站总平面布置
该加油站位于西安北路,车辆由北侧进入站区,南侧离开。
加油站总平面布置分为储罐区、加油区、站房营业室及辅助设施区。
具体情况见加油站总平面布置及外部环境示意图。
(1)站区南侧为加油区,西侧为油罐区。
5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2)加油区设5台加油机,两排布置,两排之间的距离10m。
33(3)油罐区布置在站区的西侧。
油罐区有2台30m乙醇汽油储罐,2台30m柴3油储罐,2台20m柴油储罐。
(4)辅助设施设置有:锅炉房布置在站房内西北端,配电间、发电室在同一建筑内,布置在加油站西侧。
2.4 主要建(构)筑物
该加油站设站房营业室及其他辅助建(构)筑物,加油区罩棚为钢架结构,站房为砖混结构,附房为砖混结构。
表2-2 主要建、构筑物
建筑面积序号名称耐火等级火灾危险性防雷等级 2(m)
1 站房 100 二级丁二级
加油机罩2 160 二级乙二级棚
3 附属房 175 二级丁二级 2.5工艺流程
(1)卸油:
该站采用密闭卸油系统。
油品用油罐车从油库拉到加油站罐区后,在卸油口附近停稳熄火,连接好静电接地线,静置15分钟清除静电。
然后用快速接头将油罐车的卸油管与埋地储油罐的快速密闭卸油口连接在一起,再开始卸油,通过量油孔计量需要卸油量。
油品卸完后,检查没有溢油、漏油后,人工封闭好油罐进油口和罐车卸油口,拆除连通软管及静电接地装置。
静止5分钟以后发动油品罐车缓慢离开罐区。
油罐车阀门胶管快速接头油罐
图2-1 卸油工艺流程图
(2)加油:
加油采用负压吸入工艺。
通过加油机的油泵将油品从储油罐抽出,经过加油机的油气分离器、计量器(加入油品的量可以从加油机的计数器上观察到),然后通过加油枪加到汽车的油箱中。
油底管加油加油受油
罐阀道机枪容器
6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标题 1,HTS 1,第A章,第*部分,H1,H11,H12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
的文字。
图2-2 加油工艺流程图
2.6 主要设备
表2-3 主要设备
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介质数量
31 乙醇汽油储罐 30m 乙醇汽油 2台
32 柴油储罐 20m 柴油 2台
33 柴油储罐 30m 柴油 2台
4 加油机 CS46J1112g 汽油、柴油 5台 2.7 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
(1)供电
380V电力电缆单回路埋地引入加油站配电箱,所有电气设备均选用相应防爆等级的电气设备和仪表,并按规范配线。
站房和罩棚按第二类建筑防雷标准设计,设置了可靠的避雷装置及防雷接地系统。
罐区敷设接地网,每台油罐安装两处接地。
(2)供水
该加油站用水主要为生活用水,由市政管网提供。
(3)采暖
该加油站采用自备49kW燃煤锅炉取暖。
(4)消防
该加油站配备有MF类手提式和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灭火器布置在加油机、储罐区、汽车卸油口等便于发现和使用的地方。
储罐区附近设置消防砂和灭火毯。
2.8安全生产管理
加油站制定了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制定了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编制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了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为从业人员配备了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7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标题 1,HTS 1,第A章,第*部分,H1,H11,H12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
的文字。
第3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3.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的依据
本报告将依据危险化学品依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进行分类;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进行辨识;防爆区域划分依据《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02(2006版)进行划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1号《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管理办法》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将职业危害分为粉尘类、放射性物质类(电离辐射)、化学物质类、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等10类。
3.2物质的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3.2.1 汽油
汽油是轻质石油产品的一大类,是无色至淡黄色的易流动、挥发的液体,具有特殊臭味,主要成分是四碳至十二碳脂肪烃和环烷烃,属于低闪点易燃液体、甲类火灾危险性物质。
是天然石油和人造石油分馏或由石油重质馏份经裂化而制得,根
据用途可分为航空汽油、车用汽油、溶剂汽油三大类。
加油站所用汽油主要是车用汽油。
(1)理化性质
熔点,60?,相对密度0.7-0.79(水=1),燃烧热4351KJ/Kg,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
闪点-58?,10?,爆炸极限1.3,6%(体积比),引燃温度415,530?,最大爆炸压力0.813Mpa。
(2)对人体危害
汽油可经吸入、食入或皮肤吸收造成中毒,损害健康。
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疼、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
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
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精神病。
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
皮肤接触致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
吞咽引起急性肠胃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会引起神经衰弱综合症、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
9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经病。
严重中毒出现中毒性脑病,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
(3)急救措施
如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如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如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如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灌肠,就医。
(4)防护措施
汽油的生产过程要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眼睛一般也不需要特殊防护。
空气中油气浓度高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5)泄漏应急处理
一旦系统发生泄漏,应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
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时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
大量泄漏时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6)消防措施
汽油蒸汽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与氧化剂会发生强烈反应,遇明火或高温会引起燃烧或爆炸。
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采用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剂进行灭火。
(7)储存措施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库温不宜超过30?。
保持容器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罐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3.2.2柴油
(1)理化性质
本品为稍有粘性的棕色液体。
熔点-18?,沸点282-338?,相对密度0.87-
0.9(水=1),本品易燃,引燃温度257?,闪点38?,其它数据无资料或无意义。
本
10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标题 1,HTS 1,第A章,第*部分,H1,H11,H12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
的文字。
品主要用作柴油机燃料,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和大气可造成污染,破坏水生生物呼吸系统。
(2)对人体危害
本品侵入途径为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皮肤接触可为主要吸收途径,可致急性肾脏损害。
柴油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油性痤疮。
吸入其雾滴或液体呛入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能经胎盘进入胎儿血中。
柴油废气可引起眼、鼻刺激症状,头晕及头痛。
(3)急救措施
如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如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就医。
如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如食入,尽快彻底洗胃,就医。
,4)防护措施
生产过程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5)泄漏应急处理
一旦系统发生泄漏,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
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6)消防措施
本品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7)储存措施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卤素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
11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罐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
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
3.3站址及周边社区的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该加油站周边有学校、宾馆、饭店等,应防止室外明火及人员燃放烟花爆竹对该加油站的影响,避免因明火太靠近加油站,引发火灾危险。
3.4电气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电缆、用电设备、开关、插座、配电箱以及照明等,由于老化或接触不良等原因,均有可能引起漏电或短路,造成操作人员触电、火灾或爆炸事故。
乱拉、乱接临时线,广告牌或宣传用电,由于没有接地保护措施,容易造成人员的触电事故。
加油站如果没有设置防雷防静电装置,或防雷防静电装置设置不合格,可能引发火灾、爆炸甚至导致人身伤亡。
发生事故的主要部位:油罐区、卸油区、加油区。
3.5安全管理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加油站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配备安全管理人员,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及安全管理制度,事故救援预案,并应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加油站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其他人员应进行培训,持证上岗。
保证必要的安全资金投入。
如果加油站没有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组织、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及事故救援预案,加油站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其他员工没有按要求进行培训,或者各项管理制度没有认真落实,加油站平时监管不力,安全培训不到位,职工安全意识薄弱,违章作业,可能引起各种事故的发生。
事故救援预案没有经常演练,发生事故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3.6重大危险源辨识
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规定,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时,即为重大危险源。
当系统内存在两种危险物质时,根据q/Q+q/Q+……?1计算该加油站油品储1122 存量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
该加油站主要从事汽油、柴油的批发零售业务,汽油列入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名称中,属于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而柴油不属于构成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依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规定,汽油的储存区临界量为20吨.该加油站
3的设有容积为30m的汽油储罐2台,其汽油的储存量为:60(容积)×0.8(容积系数)×0.7(密度)=33.6,20吨,超过构成重大危险源规定的储存区临界量,故
12
错误~使用“开始”选项卡将标题 1,HTS 1,第A章,第*部分,H1,H11,H12 应用于要在此处显示
的文字。
该加油站构成重大危险源,应制定相应的防范、监控、管理措施。
3.7事故案例
,1)不按规范检修、操作
案例:
2001年6月22日22时,广东韶关某加油站在卸油过程中发生一起火灾事故,加油机、油罐等设施被烧坏,一名加油工被烧成重伤。
事故经过:
2001年6月22日21时45分,韶关加油站在3号罐接卸一车97号汽油时,当班卸油工林某违章将卸油胶管插到量油孔卸油。
卸油过程中,汽油从罐中溢出,遇火源引起着火。
油罐司机见势不好,关闭卸油阀门,扯断卸油胶管接头后开车离开现场。
大火于23日2时被扑灭。
事故中,4台加油机及油罐等设施被烧坏,卸油工林某被烧成重伤,烧伤面积达80%以上。
事故原因:
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卸油工违章不用快速接头密闭卸油,而是将卸油胶管直接插入量油孔喷溅式卸油,造成大量汽油溢出。
汽油溢出后,沿地面流淌,流进低于地面的管沟,管沟穿过营业室与加油机相连,汽油充满计量口到加油机的地面和管沟。
发现罐区地面大量汽油,卸油工没有采取措施处理,仍然继续违规卸油。
由于该加油站的4个油罐没有完全填埋,油罐一端的封头和阀门是悬挂裸露的管沟,没有用砂填实,喷溅式卸油产生静电引燃起火,迅速蔓延成大面积火灾。
事故分析:
?油罐车卸油应采用快速接头密闭卸油,而该加油站经常是将卸油胶管直接插入量油孔进行违章卸油,严重违章长期无人管理、无人过问,形成习惯性违章。
?加油站内的管沟和加油机下部按规定应用砂填实,但是,此加油站的管沟和加油机至事故发生仍然没有按规定整改,为此次事故发生留下隐患。
管理部门有关领导严重失职。
?此起事故反映出,该加油站职工对规章制度不清楚,对事故应急处理不知道,对违章作业不以为然。
说明对加油站员工培训不到位。
,2)明火引发火灾、爆炸
案例:
1998年5月8日19点30分,贵州省息峰县某加油站发生一起储油罐罐室爆燃
13
内蒙古工业大学课程设计说明书
事故,重伤2人,后经救治无效,分别于5月8日和5月28日死亡。
事故经过:
当天下午,70号汽油加油机的油管底阀(止回阀)发生故障,加油员张某请来农机站修理工进行修理,到19点30分修理完毕后,修理工离开,张某与另一到站玩的闲杂人员周×滞留罐室。
因张某打火机掉在地下,周×拣起打火机后,随手打火,正遇检修中溢出的油蒸汽,引起爆燃。
事故分析:
这起事故完全是当事人的无知和违反规章制度造成的。
主要表现在:
?加油员张某带打火机进入罐室,说明该站明火管理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发生事故不是偶然的。
?擅自带闲杂人员进入站内并滞留、玩耍,该站管理上有很大漏洞。
,3)静电、碰撞火花引起火灾、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