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讲实验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⑧省力原则——是指如果所有其他特征相 同,我们更倾向于采用较简单的设计而非 较复杂的。
• 实验设计的优劣通常用实验效度来衡量
• 内在效度: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 度,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 外在效度: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研 究结果的推广能力
影响研究“内在效度”的因素
• 偶然事件——在实验进展过程中没有预料到的影 响因变量的事件的发生
R ——————
C O3
O4
优点:由于利用随机分派方法分出两个等组,就可 以控制“偶然事件”、“被试缺失”等因素对实验 结果的干扰;都进行了前后测,便于作对照比较。
局限:可能产生前测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而影响 外在效度。
真实实验设计
(2)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基本模式:E X O2
R ————
C
O4
• 因变量测定:测验题的成绩
• 实验设计:不等控制组设计
真实实验设计
• 真实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 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 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 变量。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并 随机分派到组。
真实实验设计
(1)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基本模式:E O1 X O2
前实验设计
(3)固定组比较设计:
基本模式 E X O1 ………
C
O2
变型: E X1 O1
E X2 O2
E X3 O3
优点:有控制对照组,对偶然事件和成熟程度有一 定控制;统计分析把握更大
局限:被试组非随机分配,存在差异。
举例:范文在小学生习作训练中的作用
• 研究问题:范文模仿在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作用及小 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模仿的特点。
• 被试的流失——非随机挑选的被试脱离实验,会 产生不良影响
• 取样与成熟的交互作用——由于取样不一致带来 的成熟程度的不一致
影响研究“外在效度”的因素
• 测验的交互作用——前测与实验处理发生 作用,并导致结果不能推广到未经过前测 的群体中
• 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根据 实验处理的需要而挑选现成班级进行实 验,其结果不能推广
自变量的操纵
• 确认的自变量是否可以操纵? • 确认的自变量有几个? • 确认自变量的水平需要多少? • 控制方法:操纵与选择
因变量的测量
• 考虑指标的敏感性\客观性\稳定性\经济性 • 尽可能采用直接测量 • 采用权威的测量工具 • 测量指标的合适性 • 采用多种测验方式
无关变量的来源
• 第一,被试方面。主要包括:性别、知识基 础、智力水平、学习方法、家庭背景、参与动 机、有关经验、性格特点、当时的生理状态、 焦虑等。
教育实验设计符号
X: 表示一种实验处理,即自变量的操作 O: 表示测量分数或观察结果(因变量的测量) E:实验组 C:控制组 R:表示随机选择或随机分派到各组 ——:表示上下组为等组 ……:表示上下组为不等组
前实验设计
• 前实验设计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 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它不是 严格意义上的实验,对无关变量不能控 制,但可以操纵变化自变量,是真实实验 设计的组成部分或重要元素。
• 发展趋势:日益重视哲学方法论对教育实验的理 论指导;重视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教育实 验类型丰富多样;教育实验技术手段在变革。
实验设计的含义
• 实验是一种研究情境,在此情境中至少涉 及一个自变量,即实验变量,它受到研究 者的精心处理或控制。
• 教育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 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 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 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一种特 殊的科学实验活动。
• 第二,主试方面。主要包括:主试的年龄、性 别、外表、言谈举止、态度、暗示、“实验者 效应”等,如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观念、教 学策略、课外作业与辅导等。
无关变量的来源
• 第三,研究设计方面。主要包括:研究方法本身 的不完善、研究被试选择不当、测量工具不完 善、研究程序安排不合理等
• 第四,研究实施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温度、光 线、声音、熟悉性、桌面好坏、房间阔窄等。此 外,在研究实施现场发生意外事件
• 第五,数据处理方面。主要包括:分类不合理、 评分标准不统一或评分过失、统计方法使用不当 等。
消除 恒定
无关变量 的控制
均衡
抵消
盲法 随机
“好设计”实验的标准
• ①充分的实验控制——指对实验条件有足 够的控制,以便研究者能解释结果。
• ②不加人为修饰——实验结果能否推广到 非实验设定的情景。
• ③比较的基础——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 比较以确定是否有实验效果。
(3)通过控制无关变量来排除无关因素对探索因果 关系的影响,以保证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2、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
(1)从总体上分析,教育实验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
实验范畴;
(2)在研究对象上,教育实验以人和人所从事的教 育活动为研究对象;
(3)在实验物质手段上,教育实验主要在教育和 教学的自然环境状态中进行;
教育实验研究的特点
基本特点
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科学 实验活动的基本特点。
独特性
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它具有 与自然科学实验不同的独特性。
1、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科学实验活动
(1)用实验结果验证或修正研究假设(或假说), 从而揭示教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2)在合理的控制条件下,通过主动采取某种干预 措施,操纵自变量,改变研究对象的性质或状态 来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前实验设计
(1)单组后测设计 基本模式:E X O 只有一组被试,且非随机选择,一次处理,一次后 测,后测结果作为因变量。 不能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因此内外在效度都不 高。
前实验设计
(2)单组前后测设计 基本模式:E O1 X O2 优点:有前测,可提供被测某些信息;通过前后 测,可验明实验处理效果;被试兼作控制组。 局限:没有真正的控制组,无法控制偶然事件、成 熟程度和统计回归的影响;前测可能影响后测(时 间过短敏感或疲劳,时间过长个体遗忘状况有差 异)。
• ④通过数据获得充足的信息——数据必须 足以检验实验假设,应有对假设做出判断 的足够的精确度。
“好设计”实验的标准
• ⑤非污染的数据——数据应充分反映实验 效应。
• ⑥无相关变量间的干扰——这一准则与充 分的实验控制密切相关。
• ⑦代表性——研究者常希望将实验的结果 推广到一些个体、条件、方法等中去。
准实验设计
(1)不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基本模式: E O1 X O2
………
C O3
O4
优点:有控制对照组,有前后测,可以控制偶然事 件、成熟程度、测量手段和统计回归等因素影响, 一定程度上控制被试的选择偏差,从而提高了研究 的内部效度。
局限:非随机取样分组;前后测具交叉作用,实验 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景中。
第讲实验研究方法
第2节 实验研究
• 两条发展线索:①从自然科学实验经由心理学而 引进教育领域(物理学→生物学→实验生理学→实 验心理学→实验教育学); ②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 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
• 两种教育实验模式: ①模仿自然科学,强调数学 工具的运用和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将事实与价值 分开以追求结论的客观性; ②选择教育自然环 境,强调研究目的的应用性,对象的整体性以及 定性说明方法。
• 实验设计:单组前后测O1XO2 O1学生在无范文模仿条件下作文的测试成绩 O2学生在学习范文后仿作的测试成绩
准实验设计
• 准实验设计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 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用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 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采 用随机方法分派被试的情况。
• 特点:不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被试和随机分配 被试于各实验处理,一般是以原自然教学班为实 验单位,故有一定的外部效度,强调对自变量进 行控制操作,但对无关变量控制较差。主要类 型:不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 计。
• 研究假设:利用范文仿作的小学生写作水平要高于不 用范文写作的学生。
• 实验处理:给学生提供范文模仿,让学生独立阅读、 分析、理解范文,然后进行仿作。
• 样本:某小学三(下)、四(下)年级学生,4个班, 共149人。
• 因变量测定:学生独立作文成就测验(段落层次、用 词用句、内容、写Biblioteka Baidu手法等方面)
验。
推广性实验目的在于研究结果的推广, 实验关注的是结果的应用范围(普遍 性),追求的是较高的外在效度。
按施加实验因素的多寡来划分
单因素实验 多因素实验
单因素实验是在实验中只施加一种实验 因素的实验。
多因素实验是在实验中施加两种或两种 以上实验因素的实验。
• 教育实验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哪种设 计能验明研究假设,能较好地控制外来变 量,能有助于研究结果的鉴定和推广且经 济有效。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有 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 计。
• 举例:元认知训练对提高中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能力 的实验研究
• 研究问题:思维策略的元认知训练是否有助于提高学 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思维能力。
• 实验处理:1.实验组的两个班接受思维策略训练和元 认知调控训练 2.对比组的两个班不接受思维策略训练 和元认知调控训练,只完成与实验组相同的练习题。
• 样本:西师附中初二年级四个班学生,共218名学生, 男生116名,女生102名
几种实验设计
分类方法 按控制程度 按目的分
按场所分 按方法分
实验类型
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
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推广 性实验 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
定量研究的实验、定性研究实验
按实验进行的场所和情境来划分
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人工特设的实验室内或 模拟生活环境,高度控制的实验场地进 行的实验。
优点:能消除前测与后测、前测与自变量的
交互影响,内在效度较高,节省人力和物 力。
局限:不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 。
举例:联想策略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 研究问题: 学生的创造力是否可以通过策略的训练而提高
• 研究假设:虚无假设———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创造力水平上没 有显著差异(即联想策略学习与传统教学下的知识学习之间在培 养创造力上没有差别);备择假设———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创造 力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准实验设计
(2)时间序列设计 基本模式:OOOOXOOOO 优点:外在效度较好,推论范围广。 局限:系列的前后测均有可能引起被试的疲 劳或敏感。
准实验设计
(3)平衡设计 基本模式:X1 O X2 O X3 O
X3 O X2 O X1 O X2 O X3 O X1 O 优点:每一组既是实验组,又是对照组,许多影响 实验的无关因素互相抵消了,从而提高了实验的敏 感性。 局限:不同实验处理间可能有交互作用,被试与实 验间也有交互作用,使得实验处理间的交互作用更 为复杂,应用要慎重。
(4)在研究方法上,教育实验更强调定量研究与 定性研究相结合。
教育实验与一般科学实验比较
研究对象 研究手段 研究过程 研究方法 测量方法
一般科学实验 自然现象(物) 实验室 封闭性 定量研究 结果可测量
教育实验 教育现象(人) 自然状态 开放性、教育性 定量与定性结合 有时难测
实验研究的变量
• 自变量(刺激变量、原因变量) • 因变量(反应变量、结果变量) • 无关变量(控制变量)
影响研究“外在效度”的因素
• 实验安排的副效应——被试知道他们要参 加实验并对其具有新鲜感,也称为霍桑效 应
• 多重处理干扰——一个被试受两项或两项 以上的处理,(就像测量中设计的那样)会产 生一种后遗效应,导致不能推广到单独处 理中
提高研究效度的措施
• 随机化控制 • 设对照组控制 • 对外部情境的控制 • 对人为因素的控制 • 研究设计模式的控制
自然实验是在自然常态下的教育情境中 进行的实验。
按实验进行的目的和功能来划分
探索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推广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是指为了探索一个前人从未 探索过的新的教育理论问题或教育实践 中的新问题,从事的一种具有开创性的
实验研究。
验证性实验是以验证已取得的实验成果 为目标,是对已取得的认识成果用再实 践的经验来检验、修订和完善的一种实
• 成熟程度——时间在被试身上起的作用 • 前测效应——前一次测验对随后另一次测验的影
响 • 测量手段——测量手段不统一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影响研究“内在效度”的因素
• 统计回归——挑选被试的误差,比如用极端分数 进行回归,将对今后的测验产生不利的影响
• 被试的选择差异——被试未能随机分配或挑选, 而其中一个因素起了作用从而产生了组的不对等 性
• 实验设计的优劣通常用实验效度来衡量
• 内在效度:研究结果能被明确解释的程 度,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 外在效度:研究结果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研 究结果的推广能力
影响研究“内在效度”的因素
• 偶然事件——在实验进展过程中没有预料到的影 响因变量的事件的发生
R ——————
C O3
O4
优点:由于利用随机分派方法分出两个等组,就可 以控制“偶然事件”、“被试缺失”等因素对实验 结果的干扰;都进行了前后测,便于作对照比较。
局限:可能产生前测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而影响 外在效度。
真实实验设计
(2)实验组、控制组后测设计
基本模式:E X O2
R ————
C
O4
• 因变量测定:测验题的成绩
• 实验设计:不等控制组设计
真实实验设计
• 真实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因变量、无关 变量都能得到比较严格的控制,能较好地 控制内外部无效因素,并有效地操纵研究 变量。都有一个控制组,被试随机选择并 随机分派到组。
真实实验设计
(1)实验组、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基本模式:E O1 X O2
前实验设计
(3)固定组比较设计:
基本模式 E X O1 ………
C
O2
变型: E X1 O1
E X2 O2
E X3 O3
优点:有控制对照组,对偶然事件和成熟程度有一 定控制;统计分析把握更大
局限:被试组非随机分配,存在差异。
举例:范文在小学生习作训练中的作用
• 研究问题:范文模仿在小学生作文训练中的作用及小 学生在写作训练中模仿的特点。
• 被试的流失——非随机挑选的被试脱离实验,会 产生不良影响
• 取样与成熟的交互作用——由于取样不一致带来 的成熟程度的不一致
影响研究“外在效度”的因素
• 测验的交互作用——前测与实验处理发生 作用,并导致结果不能推广到未经过前测 的群体中
• 抽样偏差和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根据 实验处理的需要而挑选现成班级进行实 验,其结果不能推广
自变量的操纵
• 确认的自变量是否可以操纵? • 确认的自变量有几个? • 确认自变量的水平需要多少? • 控制方法:操纵与选择
因变量的测量
• 考虑指标的敏感性\客观性\稳定性\经济性 • 尽可能采用直接测量 • 采用权威的测量工具 • 测量指标的合适性 • 采用多种测验方式
无关变量的来源
• 第一,被试方面。主要包括:性别、知识基 础、智力水平、学习方法、家庭背景、参与动 机、有关经验、性格特点、当时的生理状态、 焦虑等。
教育实验设计符号
X: 表示一种实验处理,即自变量的操作 O: 表示测量分数或观察结果(因变量的测量) E:实验组 C:控制组 R:表示随机选择或随机分派到各组 ——:表示上下组为等组 ……:表示上下组为不等组
前实验设计
• 前实验设计通常是一种自然描述,用来识 别自然存在的临界变量及其关系。它不是 严格意义上的实验,对无关变量不能控 制,但可以操纵变化自变量,是真实实验 设计的组成部分或重要元素。
• 发展趋势:日益重视哲学方法论对教育实验的理 论指导;重视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教育实 验类型丰富多样;教育实验技术手段在变革。
实验设计的含义
• 实验是一种研究情境,在此情境中至少涉 及一个自变量,即实验变量,它受到研究 者的精心处理或控制。
• 教育实验研究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 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 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 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它是一种特 殊的科学实验活动。
• 第二,主试方面。主要包括:主试的年龄、性 别、外表、言谈举止、态度、暗示、“实验者 效应”等,如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观念、教 学策略、课外作业与辅导等。
无关变量的来源
• 第三,研究设计方面。主要包括:研究方法本身 的不完善、研究被试选择不当、测量工具不完 善、研究程序安排不合理等
• 第四,研究实施环境方面。主要包括:温度、光 线、声音、熟悉性、桌面好坏、房间阔窄等。此 外,在研究实施现场发生意外事件
• 第五,数据处理方面。主要包括:分类不合理、 评分标准不统一或评分过失、统计方法使用不当 等。
消除 恒定
无关变量 的控制
均衡
抵消
盲法 随机
“好设计”实验的标准
• ①充分的实验控制——指对实验条件有足 够的控制,以便研究者能解释结果。
• ②不加人为修饰——实验结果能否推广到 非实验设定的情景。
• ③比较的基础——需要通过某种方式进行 比较以确定是否有实验效果。
(3)通过控制无关变量来排除无关因素对探索因果 关系的影响,以保证教育实验研究的效度。
2、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
(1)从总体上分析,教育实验基本上属于社会科学
实验范畴;
(2)在研究对象上,教育实验以人和人所从事的教 育活动为研究对象;
(3)在实验物质手段上,教育实验主要在教育和 教学的自然环境状态中进行;
教育实验研究的特点
基本特点
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实验活动,具有科学 实验活动的基本特点。
独特性
教育实验是一种特殊的实验活动,它具有 与自然科学实验不同的独特性。
1、教育实验研究是一种探索性的科学实验活动
(1)用实验结果验证或修正研究假设(或假说), 从而揭示教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2)在合理的控制条件下,通过主动采取某种干预 措施,操纵自变量,改变研究对象的性质或状态 来研究教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
前实验设计
(1)单组后测设计 基本模式:E X O 只有一组被试,且非随机选择,一次处理,一次后 测,后测结果作为因变量。 不能控制无关变量的影响,因此内外在效度都不 高。
前实验设计
(2)单组前后测设计 基本模式:E O1 X O2 优点:有前测,可提供被测某些信息;通过前后 测,可验明实验处理效果;被试兼作控制组。 局限:没有真正的控制组,无法控制偶然事件、成 熟程度和统计回归的影响;前测可能影响后测(时 间过短敏感或疲劳,时间过长个体遗忘状况有差 异)。
• ④通过数据获得充足的信息——数据必须 足以检验实验假设,应有对假设做出判断 的足够的精确度。
“好设计”实验的标准
• ⑤非污染的数据——数据应充分反映实验 效应。
• ⑥无相关变量间的干扰——这一准则与充 分的实验控制密切相关。
• ⑦代表性——研究者常希望将实验的结果 推广到一些个体、条件、方法等中去。
准实验设计
(1)不等控制组前后测设计 基本模式: E O1 X O2
………
C O3
O4
优点:有控制对照组,有前后测,可以控制偶然事 件、成熟程度、测量手段和统计回归等因素影响, 一定程度上控制被试的选择偏差,从而提高了研究 的内部效度。
局限:非随机取样分组;前后测具交叉作用,实验 结果不能直接推论到无前测的情景中。
第讲实验研究方法
第2节 实验研究
• 两条发展线索:①从自然科学实验经由心理学而 引进教育领域(物理学→生物学→实验生理学→实 验心理学→实验教育学); ②从一般教育活动的本 身分化发展而形成的教育实验。
• 两种教育实验模式: ①模仿自然科学,强调数学 工具的运用和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将事实与价值 分开以追求结论的客观性; ②选择教育自然环 境,强调研究目的的应用性,对象的整体性以及 定性说明方法。
• 实验设计:单组前后测O1XO2 O1学生在无范文模仿条件下作文的测试成绩 O2学生在学习范文后仿作的测试成绩
准实验设计
• 准实验设计是指运用原始群体,而不是随机地安 排被试进行实验处理。用于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 不能用真正的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变量,不能采 用随机方法分派被试的情况。
• 特点:不按照随机抽样原则抽取被试和随机分配 被试于各实验处理,一般是以原自然教学班为实 验单位,故有一定的外部效度,强调对自变量进 行控制操作,但对无关变量控制较差。主要类 型:不等控制组设计、时间序列设计、平衡设 计。
• 研究假设:利用范文仿作的小学生写作水平要高于不 用范文写作的学生。
• 实验处理:给学生提供范文模仿,让学生独立阅读、 分析、理解范文,然后进行仿作。
• 样本:某小学三(下)、四(下)年级学生,4个班, 共149人。
• 因变量测定:学生独立作文成就测验(段落层次、用 词用句、内容、写Biblioteka Baidu手法等方面)
验。
推广性实验目的在于研究结果的推广, 实验关注的是结果的应用范围(普遍 性),追求的是较高的外在效度。
按施加实验因素的多寡来划分
单因素实验 多因素实验
单因素实验是在实验中只施加一种实验 因素的实验。
多因素实验是在实验中施加两种或两种 以上实验因素的实验。
• 教育实验设计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哪种设 计能验明研究假设,能较好地控制外来变 量,能有助于研究结果的鉴定和推广且经 济有效。教育实验分组设计的基本类型有 前实验设计、准实验设计、真实实验设 计。
• 举例:元认知训练对提高中学生解答数学应用题能力 的实验研究
• 研究问题:思维策略的元认知训练是否有助于提高学 生解决数学应用题的思维能力。
• 实验处理:1.实验组的两个班接受思维策略训练和元 认知调控训练 2.对比组的两个班不接受思维策略训练 和元认知调控训练,只完成与实验组相同的练习题。
• 样本:西师附中初二年级四个班学生,共218名学生, 男生116名,女生102名
几种实验设计
分类方法 按控制程度 按目的分
按场所分 按方法分
实验类型
前实验、准实验、真实验
探索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推广 性实验 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
定量研究的实验、定性研究实验
按实验进行的场所和情境来划分
实验室实验 自然实验
实验室实验是在人工特设的实验室内或 模拟生活环境,高度控制的实验场地进 行的实验。
优点:能消除前测与后测、前测与自变量的
交互影响,内在效度较高,节省人力和物 力。
局限:不能对被试的缺失加以控制 。
举例:联想策略与学生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 研究问题: 学生的创造力是否可以通过策略的训练而提高
• 研究假设:虚无假设———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创造力水平上没 有显著差异(即联想策略学习与传统教学下的知识学习之间在培 养创造力上没有差别);备择假设———实验班和对照班在创造 力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准实验设计
(2)时间序列设计 基本模式:OOOOXOOOO 优点:外在效度较好,推论范围广。 局限:系列的前后测均有可能引起被试的疲 劳或敏感。
准实验设计
(3)平衡设计 基本模式:X1 O X2 O X3 O
X3 O X2 O X1 O X2 O X3 O X1 O 优点:每一组既是实验组,又是对照组,许多影响 实验的无关因素互相抵消了,从而提高了实验的敏 感性。 局限:不同实验处理间可能有交互作用,被试与实 验间也有交互作用,使得实验处理间的交互作用更 为复杂,应用要慎重。
(4)在研究方法上,教育实验更强调定量研究与 定性研究相结合。
教育实验与一般科学实验比较
研究对象 研究手段 研究过程 研究方法 测量方法
一般科学实验 自然现象(物) 实验室 封闭性 定量研究 结果可测量
教育实验 教育现象(人) 自然状态 开放性、教育性 定量与定性结合 有时难测
实验研究的变量
• 自变量(刺激变量、原因变量) • 因变量(反应变量、结果变量) • 无关变量(控制变量)
影响研究“外在效度”的因素
• 实验安排的副效应——被试知道他们要参 加实验并对其具有新鲜感,也称为霍桑效 应
• 多重处理干扰——一个被试受两项或两项 以上的处理,(就像测量中设计的那样)会产 生一种后遗效应,导致不能推广到单独处 理中
提高研究效度的措施
• 随机化控制 • 设对照组控制 • 对外部情境的控制 • 对人为因素的控制 • 研究设计模式的控制
自然实验是在自然常态下的教育情境中 进行的实验。
按实验进行的目的和功能来划分
探索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 推广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是指为了探索一个前人从未 探索过的新的教育理论问题或教育实践 中的新问题,从事的一种具有开创性的
实验研究。
验证性实验是以验证已取得的实验成果 为目标,是对已取得的认识成果用再实 践的经验来检验、修订和完善的一种实
• 成熟程度——时间在被试身上起的作用 • 前测效应——前一次测验对随后另一次测验的影
响 • 测量手段——测量手段不统一会产生错误的结果
影响研究“内在效度”的因素
• 统计回归——挑选被试的误差,比如用极端分数 进行回归,将对今后的测验产生不利的影响
• 被试的选择差异——被试未能随机分配或挑选, 而其中一个因素起了作用从而产生了组的不对等 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