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军事理论复习讲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试述中国国防历史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①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早在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管仲就提出“富国强兵”的思想,孙子则更直接地指出:兵不强则不可以摧敌,国不富不可以养兵,富国是强兵之本,强兵之急。这一观点抓住了国防强大的根本所在。我国古代凡是有作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王朝,无不强调富国强兵。秦以后的汉、唐、明、清各代前期国防的强盛,都是与民休养生息、发展经济的结果;与此相反,以上各朝代的衰败,也都由于经济的衰落导致政治腐败和国防孱弱所至。无数历史史实证明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②政治开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良好的政治是固国强兵的根本。原本西陲小国的秦国,从商鞅变法开始,修政治,明法度,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国防日渐强大,为吞并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唐初建之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正是由于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开明的政治制度,使国家很快从隋末的战争废墟中恢复过来,很快成为国力昌盛、空前统一的大唐帝国。凡是衰落的时期和朝代,无不因为政治腐败导致国防虚弱。唐朝中期以后,两宋乃至晚清都是如此。
③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纵观我国几千年的国防史,人们都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国防就是巩固、就强大;凡是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国防就虚弱、就颓败。晚清时期,在西方列强的进攻面前,不仅不敢发动反侵略战争,不依靠、不支持人民群众进行战争,反而认为“患不在外而在内”、“防民甚于防火”。对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反侵略斗争实行残酷的镇压,最终造成对外作战中屡战屡败,割地赔款,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高校学生应征入伍对我国国防建设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答: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发展趋势之一。政治多极化使世界大国之间保持着既斗争又合作的微妙平衡。发展经济和科技实力成为世界各国国家政策的核心。旧的世界格局已经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存。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仍然
存在: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冥顽不灵,恐怖主义气焰嚣张,日本极右势力沉渣泛起,宗教矛盾和地区冲突此起彼伏,贩毒、走私等跨国犯罪屡禁不止……我们必须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为了保障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振兴国防!
振兴国防的重任就落在青年一代的肩上。青年是国家的希望,大学生是我国青年的优秀群体,更应该承担起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这一历史使命。国防教育能激发我们的爱国热情,培养我们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优秀品质。因此,积极投身祖国的国防建设事业,不仅是我们报效祖国的方式,也是我们提高自身素质、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途径。
大学生入伍是贯彻兵役法规的具体体现,大学生入伍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入伍是顺应世界趋势的一种表现,大学生入伍是推动全民国防教育的客观需要。
3、论述:结合孙子兵法的内容,谈一谈它对学习生活工作的影响答:(1)提高修养,真诚待人——学习《孙子兵法》,加强自身的素质修养,利用大学时光,提高自身的修养。成长在这样一个成熟的实际的世界里,人们的相处总是那么的充满金钱与利益,然而我们需要有一颗纯洁的心,坦诚待人,真心实意,然后才能收获人家的真诚。(2)正确认识成功和失败——我们的人生既有鲜花和成功,又有挫折和失败。我们要长远地看待问题,正确地预见未来,勇敢地对待困难,清醒地对待成绩。即作顺境中的英雄,在压力危机下不动摇。(3)切勿贪婪——不贪心就不会上当。所有的骗局都是从贪字入手,不要让欲望左右你的是非判断能力。
(4)学会等待——孙子的观念是先胜后战,不胜不战。不能等待的巨大的性格缺陷,学会等待时机,在时机到来之前先完善丰富自己(5)学会变通——成功不靠加长自己的短板,而是把长处发挥到极致。在人生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要灵活变通,扬长避短,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
4、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当代意义
我们党在新世纪头20年所要实现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保障,这是政治对军事的必然要求,也是国防和军队为政治服务的集中表现。而毛泽东的
人民战争思想并没有过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军队和国防建设仍具有指导意义。
(1)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
奠定的我军建军思想。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也是我军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全军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指挥;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全
军各项工作的首位,为打赢未来高技术战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保持人民军队的性质、本色和作风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要进一步完
善党委制度、政治委员和政治机关制度、民主集中制度、党委统一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支部建在连上等一系列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
(2)兵民结合是我国当今兵役制度改革的基础。兵役制度是公民
参加武装组织或在武装组织之外承担军事义务、接受军事训练的制度。主要包括公民依照法律在军队中服现役,在军外服预备役,以及在校学生接受军事训练等规定。中国的兵役制度要坚持毛泽东的人民战争思想,以全民办国防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发挥现代人民战争整体优势,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武装力量的基本军事制度。新形势下,我国兵役制度建设的基本目标就是建立和完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3)国防动员要依靠人民和发动人民。国防动员是国家行为,国
家的人力、物力、财力乃至所有物质和能量都是动员的对象。国防动员是将战争潜力转化为实力的关键环节,是坚持和进行人民战争的基本手段。新世纪我国国防动员建设,要着眼现代战争特点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进一步改革完善以国防动员委员会为主体的动员领导体制,实行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动员准备的有机结合,逐步建立以综合国力为基础的、军民结合、平战兼容、快速高效的国防动员机制。
(4)军民鱼水关系要巩固。“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为了密切军队和地方、军队和人民的关系,毛泽东提出,“必须教导人民解放军的指战员不要骄傲自满,不要以功臣自居,不要看不起起义部队和地方部队,而要谦虚谨慎,耐劳耐苦,对敌人很勇敢,对同志对人民则很和气,借以团结全军全民完成自己光荣伟大的任务”。在实行了军衔制以后,他不止一次提醒部队,“不要因为有了军衔制度和其他一些制度,而使上下级、官兵、军民、军队同地方的密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