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工作亮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道路运输管理处2016年工作亮点
一、顺利完成机构改革
(一)以机构改革为新起点,打造优秀执法队伍新形象。根据机构改革要求及市交通运输局总体部署安排,在春节前市道路运输管理处已经开始逐步搭建班子,在最短的时间,整合资源,选拔优秀中层骨干,重新整章建制,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建立一支廉洁自律、政令畅通、管理规、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执法队伍,树立交通运管新形象,为全处各项工作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以强化责任担当为主线,加强党建与廉政建设工作。制定”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方案,紧密围绕市委推进基层党建“连心惠民”工程及十项行动。通过公共交通工具电子显示屏、挂宣传横幅等方式播放户外公益宣传标语,营造宣传氛围。完成了机构改革、重组、人员列编等工作,基层党组织设置,新成立7个党支部。大力开展精准脱贫行动,实行全员全覆盖包抓,帮持困难村民做好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保障农村和谐稳定。深化作风建设,强化责任担当,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重点任务责任分解意见,各科室及下设机构向党委书记王安定递交《2016年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和“纠‘四风’、治陋习”两项专项整治活动,制作人员去向牌,实行按指纹打卡考勤。
加强廉政教育,扎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活动,订阅相关书籍149本,组织观看反腐题材电影1次,向全处干部发送节假日廉政短信4条,积极参加市局组织的党法规知识竞赛活动获得三等奖;加强案件管理,不断拓宽信访举报渠道,继续保持反腐败的高压态势。
(三)以加强制度建设为核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统筹谋划,起草了《市道路运输管理处行政执法应预案》等3个文件、2项规、9项制度,清理行政执法印章(鉴),及时启用新的道路运输印章,保障了行政执法工作的连续性和有效性。法治建设进一步加快,做好行政权力运行流程编制工作,对照增删的新旧条例法规,共梳理行政许可事项6项、行政处罚事项78项、行政强制事项3项、行政征收事项1项、行政检查事项1项、其他行政权力事项5项;注重执法能力建设,印制相关行政文书,为执法大队提供常见违法违章情况与49项行政执法依据,对全处执法人员进行系统业务培训。
二、全面提高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一)运输供给能力不断增强。道路客货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继续发挥主力军作用。同时城乡一体化进展加快推进,西—韶山线已进行前期调研和讨论,123路公交成为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示线,98.56%的建制村开通客运(班线)车辆,农村群众出行条件大为改善,为我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应急运输保障坚强有力。为切实提高我市运输行业应对道路运输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应急组织能力,制定《市道路运输行业应急联动工作实施方案》潭运管办30号等文件,发送防汛信息6条。加强防汛工作应急运力储备,选派技术性能良好的车辆和素质高、技术好的驾驶员,组成50辆客车、40辆货运车的应急运输大队。深化应急预案管理,6月份我处组织湘钢洪盛物流等多家企业开展安全应急演练。顺利完成重大节假日(元旦、春节、五一)、两会期间等大型会议、活动的应急运输和重点物资运输。
(三)综合站场建设稳步推进。河西客运总站建设已进入规划设计招标阶段,按照谈市长6月27日召开关于两站建设问题的会议纪要精神,河东公交综合站场正与有关部门协调联系,尽快落实两站选址,确保开工。2016年全市计划建设招呼站450个,目前已完成招呼站建设316个,占全年总任务70%,其中县106个、湘乡市70个、韶山市40个,城区100个。建成群众满意客运站1个(湘乡站);组织精干力量对全市208个农村客运建制村通班车情况进行重新摸排,现有36个建制村未通公交车或班线车,有16个建制村需要修路、拓宽、修建回车场地,各部门现正在积极协调,争取完成建制村通车率达100%。
(四)审批流程不断完善。客运方面,严把车辆准入关,召开客运事项集体审批会议3次,共处理客运审批事项93
项,完成700余辆省、市际、县际营运客车的换证审验工作。货运方面,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在车辆审验过程中要求资料齐全,对于未按照要求安装北斗定位装置和尾气排放为黄标的车辆一律不予审验。2016年上半年新增及过户道路普通货物运输经营业户328户,审验道路普通货物运输车辆1715台,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297台。配合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城市配送车辆统一标识管理工作,引导城市配送车型向标准化、厢式化发展,推进创建文明畅通模城市。
(五)机动车维修服务能力大幅提升。维修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共考核了123家机动车维修企业,已经上报省局AAA 企业25家。上半年1-6月份共审核营运车辆等级评定1648台次,并及时在省局三级协同系统进行了输录。认真做好了客运车辆类型等级划分,共计进行实车复核709台,其中省际17台、市际249台、县际322台、旅游包车121台。依照审批程序共许可维修企业一类1家、二类1家、三类1家、共计3家;延续经营(换证)维修企业一类1家、二类2家、三类3家。加快维修行业品牌建设,鼓励维修企业实行集约化、专业化经营。
(六)从业人员准入从严把关。统一全市从业资格证管理,严格按《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52号)、(交通运输部令2011年第13号)规定换发出租车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证、客货危驾驶员从业资格证
共1270本。全面规档案管理,对5000个出租车从业资格档案进行规,补充完善考试成绩等相关资料。严格资格考试,考试1167人次,考试合格许可723人。
三、率先启动驾培行业收费改革
(一)全力打造交通行业亮点,稳步推进驾培行业改革。2016年7月,根据市局党委会决议,我市启动驾培行业收费模式改革,施行驾培收费国有银行第三方托管方式,制定改革配套8项制度和规性文件。加大宣传力度,组织2016年驾培行业收费改革宣贯会,接受5家主流媒体采访,在各驾培机构贴悬挂改革答疑和流程图,获得上级机关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截止到目前,全市驾培机构共招收新收费模式学员5081 名,培训费用纳入第三方银行托管 1554.97 万元,按“先培训后付费”银行拨付培训资金751.68 万元。未发生一例错拨漏拨,系统运行目前正常。
(二)培训教学逐步规。以往培训费用一次性交付,学员在培训过程处于被动地位,教练员随意克扣学时,学员敢怒不敢言,即算投诉也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实行“先培训后付费”后,确定了学员的消费主体地位,不培训不收费,促使教练的教学能动性得到提高,教学态度有很大改善,学车效率明显提高。
(三)培训资金安全得到保障。培训费实行第三方银行托管,银行结算系统与计时培训管理平台全程对接,充分保障了学员培训资金的使用安全,杜绝以往资金容易被挪作他用的风险,学员可以放心培训,教练员可以安心执教,驾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