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鉴赏事物形象教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鉴赏事物形象教学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使学生能够初步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与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把握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或志向。
2、过程与方法
朗读、互动、合作、探究、赏析与练习相结合。
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与欣赏水平。
3、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基本读懂咏物诗,了解所咏之物的特点。
学生能够透过物象的特点(形似),分析诗人所寄托的情感或志向(神似)。
【教学过程】
导入:古人经常喜欢吟咏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流传下来的咏物诗亦是数不胜数。
教学环节一:温故知新——回顾自己熟悉的以自然景物为吟咏对象的诗。
学生活动
(如:墨梅王冕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题竹石画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老师提供一首,猜猜看作者所咏之物是什么?
(学生背诵,温习旧知,为新知识的学习作铺垫。
启发:根据你所背诵的这几首诗,请说说你对咏物诗有什么理解?与写景诗有何区别?咏物诗具有什么特点?)
与写景诗不同点之一是描写对象不同:咏物诗只有一个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写景诗一般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咏物诗特点一:内容上以某一事物为主要描写对象,常以所咏之物为题,或者可以从题目看出所咏之物。
教学环节二:走近咏物诗——读懂诗歌
爆竹【明】黎淳
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咏物诗特点二,抓住物某些特征(形态、色泽、声音、所处环境、习性、功能作用等)着意描摹。
【牛刀小试】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分析一下这首词中梅的自然特点。
(提示: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寒冷荒凉。
自身特点:冬天开放,虽然粉身碎骨而芳香如故。
)
教师引导:咏物诗抓住所咏之物的特征,追求贴切逼真,但如果仅仅是客观的描摹,满足于形似,那也缺少了诗韵,不是好诗。
也就是说,不但要形似,写其外在特征;而且要神似,写其内在品性。
教学环节三:走进咏物诗——学会鉴赏
见陆游《咏梅》,引导学生根据梅的外在特点,写出其内在品性。
梅内在品性是:孤傲、高洁、不同流合污、虽使饱经摧残而心志不渝。
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所借之物是作者的旨趣、志向的化身,更是作品主旨的载体。
(2007重庆卷)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诗歌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 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特点:前二句描写了光彩正艳、香气正浓的海棠花在春风中、月色下的朦胧美;
感情:爱花之盛开
(2011山东卷)咏山泉【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答】品格: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
情怀: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
结合这两首诗的练习,归纳出:
咏物诗特点三,以物喻人,写出精神品格;托物言志,寄托作者的情志。
【课后作业】
《核按钮》诗歌鉴赏考点二类型3,阅读李商隐《菊》和杜牧《早雁》,要求:
①简要写出作者介绍或写作背景
②翻译诗歌大意
③分析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和作者所托之志或所言之情
④探究咏物诗的一般答题思路
【板书设计】
(外在特征)
由物到人
以物喻人,
托物言志(情)
神似(内在品性)
【教学反思】
诗歌鉴赏之鉴赏事物形象教学案
江苏省清江中学陈正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咏物诗的解读赏析,使学生能够初步明确欣赏咏物诗的步骤与方法,欣赏作者对于所咏之物特点的把握和刻画,把握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或志向。
2、过程与方法
朗读、互动、合作、探究、赏析与练习相结合。
体会诗歌中包含的感情,体会“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生活感悟,提高学生文学素养与欣赏水平。
3、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够基本读懂咏物诗,了解所咏之物的特点。
学生能够透过物象的特点(形似),分析诗人所寄托的情感或志向(神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温故知新——回顾自己熟悉的以自然景物为吟咏对象的诗。
咏物诗与写景诗不同之处:
归纳咏物诗特点:
教学环节二:走近咏物诗——读懂诗歌
()【明】黎淳
自怜结束小身材,一点芳心未肯灰。
时节到来寒焰发,万人头上一声雷。
归纳咏物诗特点:
【牛刀小试】卜算子咏梅【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分析一下这首诗中梅的自然特点。
教学环节三:走进咏物诗——学会鉴赏
见陆游《咏梅》,根据梅的外在特点,写出其内在品性。
(2007重庆卷)海棠【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崇光:美艳的光彩。
诗歌的前二句描写了海棠花的哪些特点?全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011山东卷)咏山泉【唐】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归纳咏物诗特点:
【课后作业】
《核按钮》诗歌鉴赏考点二类型3,阅读李商隐《菊》和杜牧《早雁》,要求:
①简要写出作者介绍或写作背景
②翻译诗歌大意
③分析诗中所咏之物的特点和作者所托之志或所言之情
④探究咏物诗的一般答题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