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自然的普遍法则,科学的精神气质与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梳理自然的普遍法则,科学的精神气质
与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读书报告)
一、前言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或总观点,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
自然观以概括和总结自然科学的重大成果为基础,并且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划时代的发现,必然会改变自己的形式。
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是: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7、18世纪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20世纪在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础上,总结概括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产生的系统自然观和生态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在概括总结自然科学发展成就的基础上,揭示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以及自然界的存在方式和演化发展。
因此,要密切结合19世纪自然科学的发展,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自然哲学思想渊源,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观点。
自然辩证法是介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技术之间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
它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自然的普遍法则
自然界没有孤立的事物,万事万物之间都具有普遍的内在联系。
这种普遍的联系正反映了自然的普遍法则。
而事物本身又是在不断运动和发展,其内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
肯定因素促进事物的发展,否定因素促进事物的灭亡。
因果相连,表象反映着事物的本质,必然决定着偶然并通过偶然来反映。
自然的普遍法又有以下几种:矛盾法则,世界是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的物体组成的,矛盾的双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发展,在一定条件下会互道位置;运动相对性法则,这个世界的物体运动史绝对的,不运动是相对的;系统结构稳定法则,这个世界的系统稳定最简单机制是有方向性的一物制约一物或一物依存一物的三个以上(含三个)结点的闭合环形链。
在此基础上还有其它更复杂的稳定机制;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物极必反法则:如量变到质变;相似
相作用法则:如同资历的人容易攀比;大小关系法则:大支配小影响小,小的集合组成大,可以成就大,也可以毁灭大,这里的大小不单指体积,重量等,更指精神,智慧等。
还有很多法则,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三、科学的精神气质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 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
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默顿于1942 年发表过一篇重要论文《科学的规范结构》, 其中包含了对科学精神的探索和研究。
他说, 科学的精神气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
这些规范用命令、禁止、偏爱、赞同的形式来表示。
它们借助于习俗的价值而获得其合法地位。
这些通过格言和例证来传达、通过法令而增强的规则在不同程度上被科学家内在化了, 于是形成了他的科学良心。
可见, 默顿所言的科学精神是指一种非物质的东西, 如气质、境界、规范、观念等, 可将其概括为: 科学共同体行为规范所体现的一种理想的精神气质。
科学精神的涵义是历史地演变的, 不同的价值观就会有不同的有关科学精神的界定。
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求真务实精神。
求真务实精神是指在科学活动中应坚持实事求是, 勇于探索真理和捍卫真理。
科学探索中常常会犯错误, 常常失败, 但是, 科学工作者总是力求获得符合实际的答案。
在这个过程中科学家个人的得失必须置于真理的追求之下, 不惟书、不惟上、只求真, 就是对这种精神的一个概括。
其二, 理性怀疑精神。
任何科学研究都要求逻辑自洽、要求提供经验证据, 必然要有理性的怀疑。
理性怀疑是指提出的问题是有道理(逻辑上自恰) 的、有证据的, 而不是怀疑一切。
科学区别于迷信的一个重要方面, 就是科学知识必须经过科学共同体的批判性检验之后才能被接受。
其三, 开拓创新精神。
创新是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 对于新问题的分析和创造。
科学家必须勇于提出目前尚未提出或未解决的科学问题, 得出他人没有得出的结论、见解或看法, 认识结果要有新的经验内容。
其四, 科学人文精神。
马克思主义既重视科学精神, 又重视人文精神, 力求在实践基础上把二者更加完美地统一起来。
科学是为人类服务的, 科学的人文精神最终体现在科学家的社会责任上。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 科学不仅改变了世界, 而且改变了人类本身。
作为最先进的生产力, 科学必然产生出高于那个时代其他文化因素的科学精神, 从而不仅缔造了科学本身, 而且能提高人的认识
能力, 影响人的价值取向, 形成一系列先进的行为规范, 对人类精神生活产生决定性影响。
科学精神无疑为科学家群体所特有, 但绝非为其所独有, 其他人同样可以通过科学普及与亲身实践活动的途径养成科学精神。
综上所述,科学精神最主要的内涵应该是:(1)尊重科学知识,做一切事情都能从已有的科学知识出发,决不受其他因素驱动做违反已有科学知识的事情。
(2)奉行自然科学的认识论、方法论原则,习惯于用科学的思想方法来思考问题、处理问题。
(3)坚持科学为人类进步事业服务的宗旨,促进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决不以科学知识进行犯罪活动,并通过弘扬科学的公开性、公正性、公平性,推动整个社会走问公开、公正、公平。
(4)具有实事求是、不弄虚作假的工作作风,坚持真理、不迷信权威、不屈服于压力的独立人格,刻苦钻研、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的理性思维等优秀的精神面貌。
四、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
自然辩证法从其创立到今天 ,之所以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就在于创新精神是其题中之义 ,创新是其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自然科学从搜集经验材料的阶段进入系统整理这些材料和理论概括的阶段,在天文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各个领域涌现出一系列重大发现。
特别是由于物理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和电磁转化理论的建立)和生物学的两次重大的理论综合(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的建立),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的普遍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从而使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取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成为历史的必然。
系统自然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它植根于相对论、量子力学、分子生物学和以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理论等为代表的系统科学的基础之上。
相对论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空间时间与物质及其运动、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的辩证联系;量子力学标志了对微观世界认识的深入,揭示了连续性与间断性、波动性与粒子性的辩证统一,突现了量子现象的整体性,打破了机械决定论的观念;分子生物学由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在生物大分子层次上揭示了生物界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的高度一致性;系统论以“系统”的观点看自然界,提出了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新的范畴,揭示了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开放性;非平衡系统自组织理论不仅指出自然界的演化是自组织的、自己运动的,而且揭
示了自然演化的自组织机制;混沌理论则提供了一种关于系统演化的分叉与混沌方式,它把简单性与复杂性、有序性与无序性、确定性与随机性、必然性与偶然性等统一在新的更为深广的自然图景之中。
随着科学各领域不断的开拓创新,现代科学中的许多新思想、新观点和新方法等也在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发展着自然辩证法的理论体系,如现代的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已经将现代横断科学中的系统观、信息观等新思想和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等新方法充实进来 ,使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更加完备、系统和丰富。
因此,自然辩证法本身是处于不断发展之中的,而不断发展所体现的正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五、结尾
当今时代随着社会知识化、科技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已经广泛渗透到社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系统发展的核心动力,它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会引起生产力的深刻变革和人类文明的巨大进步。
科技对我们如此重要,所以认真学习并深入了解自然科学的产生与发展又助于我们更好的学习科学。
自然辩证法充分体现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地艰难而曲折进程,并语言了未来科学发展的方向。
通过阅读《自然辩证法》,让我对人与自然地关系以及自然界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了初步的了解,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