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河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bstract: Aquatic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is the chief content of implementing scientific development and realization of the person water harmon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and planning principle of how to protect and restore aquatic ecosystem by analyzing in detail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ianMen River (TianMen City, HuBei Province). Accompany with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TianMen, region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aquatic ecosystem protection are taken as the theme on the basis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landscaping and recourse utilization. Moreover, Measures for aquatic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have been put forward, and aquatic ecosystem management system and policies have been explored. All of these aim at protecting river ecosystem health, supporting and guarantee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as well as providing scientific foundation for river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ianMen River. Keywords:TianMen River;Aquatic ecosystem protection;Planning
在深入分析天门市水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天门河流域水污染与水生态系统退化 问题,按“一个基础、两个重点、三个区域、四项工程”宏观总体构架,进行流域水生态系统 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天门河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
杨 芳 1,2 王 孟 2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74; 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51)
摘 要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水和谐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分析了 天门市天门河水生态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在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的必要性及规划原则,在此基 础上,结合天门市的基本特点,以区域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为主线,以有利生态建设、有利景观 美化、有利资源利用为基点,提出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对策措施;对水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体制及政 策进行了探讨;为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为天门市天门河 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字 天门河;生态保护;规划
河名
表 1 天门河基本情况表
市境内 起止地点
市境内 河底高程
(m)
河长 (km)
流域面积 (km2)
起 止 全长 市境 总面积 市境
河道 底宽 (m)
天门河上段 谢家岭~天门防洪闸 24.00 19.40 147.5 57.0 2320.3 741.3 10~60
天门河下段 天门防洪闸~净潭 19.40 20.90 35.0 35.0 716 716 50~60
1.天门市水系概况
天门市位于汉江下游的江汉平原北部,其东与应城市、汉川县毗连,西同钟祥市接壤, 南临汉江,与仙桃市、潜江市隔江相望,北与京山县相连,拥有国土面积 2622km2。在长江, 汉水经济开发带中,具有强大的接纳和辐射能力。
1.1 天门河
天门河发源于京山县孙桥官桥铺一带横岭诸山,主流源于官桥铺东北 5.5km 的盘蛇观西 麓深赶冲,流经京山、钟祥、天门、汉川 4 县市,全长 238.1km,沿途汇集大小支流 31 条, 流域面积 3875 km2,天门市境内河长 109km,其中谢家岭至净潭城区段长 92km。在净潭分 为南、北两支。天门河基本情况见表 1。
2.3 滨水空间缺乏合理规划
滨水空间包括滨河区、滨湖区和滨渠区,是城市生态建设中体现城市个性的重要区域。 在天门市城区滨河区内,由于建设无序和管理的不到位,造成滨水空间狭小,此外,由于管 理不到位,垃圾的随意堆放,破坏了天门河滨水景观美感。
东湖和西湖是天门市重要的景观水体,湖泊周围分布有大量的农田,长期以来,大部水 体已被开发利用,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无序开发将影响湖泊自然风光,破坏湖泊 沿岸湿地的建设,影响湖滨区植被的多样性。
2.5 水生态系统保障体系不健全
天门市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以及良好的“云梦泽”水生态系统背景,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管 理,主要表现在法规政策有待整合,治理与保护经费缺位,供水管理体制方面不顺、存在多 龙管水现象,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技术管理缺乏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支撑等方面。导致水生
3
态系统特别在近些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下,产生了水质恶化、水生植被退化等诸多水生态 问题,使“水资源丰富”和“云梦泽生态”这些优越性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不仅如此,退化 的水生态系统以及滨水空间的无序开发造成城市景观杂乱,缺乏整体美感,城市河流与湖泊 的景观功能未能充分体现,进而制约了“生态城市”总体目标的实现。
4
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安全,将天门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的生态园林城市;通过水 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城市传统文化,恢复水乡园林城市原 有风貌,提升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着力把天 门市打造成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核心层重要的产业基地,生态优良的宜居水 乡园林生态城市。
3.规划原则
3.1 全面规划,协调发展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应以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服从于城市综 合规划,并要与区域相关的规划相衔接。通过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设促进区域和城市社 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只有促进和带动地区的整体发展,才能使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设具 有持续的动力和实力【2】。
3.3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强化政府在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中的主导作用,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建立机制,采 取措施,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同时,建立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和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生 态环境保护活动。
3.4 体现特色,挖掘水文化内涵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应突出天门城区水环境和水生态特色,根据天门市历史文化背 景,传承和挖掘水文化,才能为涉水新产业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作者简介:杨芳(1981.06~),女,湖北崇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水生态、水资源保护。 联系人:杨芳 联系电话:13469984344 Email:10422813@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金龙路特 2 新的契机【1】。
南支河
净潭~湖口
21.30 20.50 26.6 9.0 227.8 160.5 31.5
北支河
净潭~西北干渠 20.90 20.40 29.0 8.0 72.17 40.54 35~40
1.2 主要湖泊
天门市城区的主要湖泊有东湖、西湖和北湖,经过多年的自然演化与人工扰动,其面积
和容积逐渐变小。目前,东湖湖泊面积 40.84hm2、湖底高程为 24.0m(冻结吴淞高程,- 2.094m=黄海,下同),常年水位 25.90m;西湖湖泊面积 47.22hm2, 湖底高程为 24.5m,常年 水位为 26.3m;北湖基本无水面面积,被蚕食成多个小鱼塘。
2.2 水体生态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天门河城市及其附近河段、天门河防洪闸下游河道、湛桥河、广沟渠、河山支渠、杨家 新沟,由于污染严重、河道阻塞,河道治理和生态保护滞后,成为天门市的纳污河道,河道 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河流生命几近丧失,失去了其景观水体应有的娱乐、休闲、旅游的 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亟待加强河道生态修复、重建河流生命; 推进滨水景观建设,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亲水平台。
The Planning of Aquatic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in TianMen River
Yang Fang1,2, Wang Meng2 (1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Hubei,430074 2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Institute,Wuhan,Hubei,430051)
3.2 以人为本,人水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原则,以水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切实改善水生态系统,确保区域水生态安全;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应与城市防洪、河湖整 治、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修复、城市滨水景观和水文化构建等工程相结合,治本优先、扬长 避短,达到综合治理、恢复优良生态的目的【3】。
前言
天门市具有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水面众多的特点,然而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 展,人口的迅速增加,使得天门市水生态面临威胁,特别是城区河流和湖泊水生态日益恶化, 将天门市置于“优于水而忧于水”的尴尬境地。天门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重要一环,随着“两 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施,围绕健康水生态系统的构建,开展天门河水生态 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融合水质改善、生态的保护、修复和服务为一体的生态理念,必将为
水域名称
东湖 西湖
积雨面积 (km2) 6.25 7.45
表2 湖泊面积 (hm2)
40.84
47.22
东湖/西湖特征表
常年水位
湖体容积
(m)
(万 m3)
25.9
77.6
26.3
85
湖底高程 (m 吴淞)
24.0 24.5
2
2.水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水污染形势非常严峻,水体污染日益加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多年来, 天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和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7 年天门市全市的废污水排放量 为 5165 万 m3,其中工业污水排放量 787 万 m3/a,占总量 15.23%,生活污水排放量 4378 万 m3/a,占总量 84.77%。主要排放的污染物:COD 16885t/a,NH3-N 1535t/a。大量的生活污 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造成城市主要水体水质超出了水功能区划的管理目标。
2.4 生态需水量难以保障
由于在天门河竟陵河段建一座拦洪撇水闸(即原竟陵防洪闸),将天门河上游段的来水撇 入汉北河,使天门河下游段失去了充裕的补给水量;加之工业、农业及生活废污水排放量呈 几何级数递增,致使天门河防洪闸以下水域渐渐演变成缺少水量补给的纳污水体,加上河湖 水产垦养的水位调控,使此段水体成为“死水一潭”。此外,由于原本自然连通的水系人为的 阻隔,不仅造成了河湖复合生态系统的破碎化,而且还造成河流生物种类单一,水生生态结 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
3.5 适度超前,着眼长远
规划中要充分研究城市远期发展的规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要求,制定出远景的 发展目标,同时还要照顾到由近及远的过渡措施。结合生态功能的适应性,从经济社会发展 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的各项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措施。
4.规划内容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将以流域为基础,以城区水生态修复与建设为重点,实施水污染 综合治理,倡导生态修复和滨水景观建设【4-5】,全面改善天门河及城市水生态系统,保障生
在深入分析天门市水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天门河流域水污染与水生态系统退化 问题,按“一个基础、两个重点、三个区域、四项工程”宏观总体构架,进行流域水生态系统 的保护与修复工作。
天门河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
杨 芳 1,2 王 孟 2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74; 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51)
摘 要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水和谐的重要内容。本文详细分析了 天门市天门河水生态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在开展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的必要性及规划原则,在此基 础上,结合天门市的基本特点,以区域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系统保护为主线,以有利生态建设、有利景观 美化、有利资源利用为基点,提出了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对策措施;对水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体制及政 策进行了探讨;为维护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为天门市天门河 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字 天门河;生态保护;规划
河名
表 1 天门河基本情况表
市境内 起止地点
市境内 河底高程
(m)
河长 (km)
流域面积 (km2)
起 止 全长 市境 总面积 市境
河道 底宽 (m)
天门河上段 谢家岭~天门防洪闸 24.00 19.40 147.5 57.0 2320.3 741.3 10~60
天门河下段 天门防洪闸~净潭 19.40 20.90 35.0 35.0 716 716 50~60
1.天门市水系概况
天门市位于汉江下游的江汉平原北部,其东与应城市、汉川县毗连,西同钟祥市接壤, 南临汉江,与仙桃市、潜江市隔江相望,北与京山县相连,拥有国土面积 2622km2。在长江, 汉水经济开发带中,具有强大的接纳和辐射能力。
1.1 天门河
天门河发源于京山县孙桥官桥铺一带横岭诸山,主流源于官桥铺东北 5.5km 的盘蛇观西 麓深赶冲,流经京山、钟祥、天门、汉川 4 县市,全长 238.1km,沿途汇集大小支流 31 条, 流域面积 3875 km2,天门市境内河长 109km,其中谢家岭至净潭城区段长 92km。在净潭分 为南、北两支。天门河基本情况见表 1。
2.3 滨水空间缺乏合理规划
滨水空间包括滨河区、滨湖区和滨渠区,是城市生态建设中体现城市个性的重要区域。 在天门市城区滨河区内,由于建设无序和管理的不到位,造成滨水空间狭小,此外,由于管 理不到位,垃圾的随意堆放,破坏了天门河滨水景观美感。
东湖和西湖是天门市重要的景观水体,湖泊周围分布有大量的农田,长期以来,大部水 体已被开发利用,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设计,无序开发将影响湖泊自然风光,破坏湖泊 沿岸湿地的建设,影响湖滨区植被的多样性。
2.5 水生态系统保障体系不健全
天门市具有丰富的水资源以及良好的“云梦泽”水生态系统背景,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管 理,主要表现在法规政策有待整合,治理与保护经费缺位,供水管理体制方面不顺、存在多 龙管水现象,公众参与意识淡薄,技术管理缺乏信息化、网络化手段支撑等方面。导致水生
3
态系统特别在近些年经济快速发展的冲击下,产生了水质恶化、水生植被退化等诸多水生态 问题,使“水资源丰富”和“云梦泽生态”这些优越性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辉。不仅如此,退化 的水生态系统以及滨水空间的无序开发造成城市景观杂乱,缺乏整体美感,城市河流与湖泊 的景观功能未能充分体现,进而制约了“生态城市”总体目标的实现。
4
产、生活和生态用水安全,将天门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的生态园林城市;通过水 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继承城市传统文化,恢复水乡园林城市原 有风貌,提升城市功能,发挥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着力把天 门市打造成湖北省区域性中心城市、武汉城市圈核心层重要的产业基地,生态优良的宜居水 乡园林生态城市。
3.规划原则
3.1 全面规划,协调发展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应以国家和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依据,服从于城市综 合规划,并要与区域相关的规划相衔接。通过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设促进区域和城市社 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只有促进和带动地区的整体发展,才能使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建设具 有持续的动力和实力【2】。
3.3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强化政府在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中的主导作用,明确职责,落实任务,建立机制,采 取措施,合理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同时,建立完善公众参与的制度和机制,鼓励公众参与生 态环境保护活动。
3.4 体现特色,挖掘水文化内涵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应突出天门城区水环境和水生态特色,根据天门市历史文化背 景,传承和挖掘水文化,才能为涉水新产业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作者简介:杨芳(1981.06~),女,湖北崇阳人,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水生态、水资源保护。 联系人:杨芳 联系电话:13469984344 Email:10422813@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金龙路特 2 新的契机【1】。
南支河
净潭~湖口
21.30 20.50 26.6 9.0 227.8 160.5 31.5
北支河
净潭~西北干渠 20.90 20.40 29.0 8.0 72.17 40.54 35~40
1.2 主要湖泊
天门市城区的主要湖泊有东湖、西湖和北湖,经过多年的自然演化与人工扰动,其面积
和容积逐渐变小。目前,东湖湖泊面积 40.84hm2、湖底高程为 24.0m(冻结吴淞高程,- 2.094m=黄海,下同),常年水位 25.90m;西湖湖泊面积 47.22hm2, 湖底高程为 24.5m,常年 水位为 26.3m;北湖基本无水面面积,被蚕食成多个小鱼塘。
2.2 水体生态遭到破坏,生态系统严重失衡
天门河城市及其附近河段、天门河防洪闸下游河道、湛桥河、广沟渠、河山支渠、杨家 新沟,由于污染严重、河道阻塞,河道治理和生态保护滞后,成为天门市的纳污河道,河道 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河流生命几近丧失,失去了其景观水体应有的娱乐、休闲、旅游的 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亟待加强河道生态修复、重建河流生命; 推进滨水景观建设,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亲水平台。
The Planning of Aquatic ecosystem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in TianMen River
Yang Fang1,2, Wang Meng2 (1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Hubei,430074 2Changjiang Water Resources Protection Institute,Wuhan,Hubei,430051)
3.2 以人为本,人水和谐
坚持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原则,以水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切实改善水生态系统,确保区域水生态安全;水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应与城市防洪、河湖整 治、水污染控制和水生态修复、城市滨水景观和水文化构建等工程相结合,治本优先、扬长 避短,达到综合治理、恢复优良生态的目的【3】。
前言
天门市具有水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水面众多的特点,然而近些年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 展,人口的迅速增加,使得天门市水生态面临威胁,特别是城区河流和湖泊水生态日益恶化, 将天门市置于“优于水而忧于水”的尴尬境地。天门市作为武汉城市圈的重要一环,随着“两 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实施,围绕健康水生态系统的构建,开展天门河水生态 系统保护与修复规划,融合水质改善、生态的保护、修复和服务为一体的生态理念,必将为
水域名称
东湖 西湖
积雨面积 (km2) 6.25 7.45
表2 湖泊面积 (hm2)
40.84
47.22
东湖/西湖特征表
常年水位
湖体容积
(m)
(万 m3)
25.9
77.6
26.3
85
湖底高程 (m 吴淞)
24.0 24.5
2
2.水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
2.1 水污染形势非常严峻,水体污染日益加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逐年增长。多年来, 天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和湖泊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007 年天门市全市的废污水排放量 为 5165 万 m3,其中工业污水排放量 787 万 m3/a,占总量 15.23%,生活污水排放量 4378 万 m3/a,占总量 84.77%。主要排放的污染物:COD 16885t/a,NH3-N 1535t/a。大量的生活污 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中,造成城市主要水体水质超出了水功能区划的管理目标。
2.4 生态需水量难以保障
由于在天门河竟陵河段建一座拦洪撇水闸(即原竟陵防洪闸),将天门河上游段的来水撇 入汉北河,使天门河下游段失去了充裕的补给水量;加之工业、农业及生活废污水排放量呈 几何级数递增,致使天门河防洪闸以下水域渐渐演变成缺少水量补给的纳污水体,加上河湖 水产垦养的水位调控,使此段水体成为“死水一潭”。此外,由于原本自然连通的水系人为的 阻隔,不仅造成了河湖复合生态系统的破碎化,而且还造成河流生物种类单一,水生生态结 构简单,生物多样性低。
3.5 适度超前,着眼长远
规划中要充分研究城市远期发展的规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要求,制定出远景的 发展目标,同时还要照顾到由近及远的过渡措施。结合生态功能的适应性,从经济社会发展 的实际出发,制定出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的各项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措施。
4.规划内容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将以流域为基础,以城区水生态修复与建设为重点,实施水污染 综合治理,倡导生态修复和滨水景观建设【4-5】,全面改善天门河及城市水生态系统,保障生